推薦序
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的洪富峰教授與施雅軒教授,每個禮拜在高雄廣播電台「地球脈動」節目中討論地理學與國際政治之間的關係,《地球脈動:一場臺灣世界地理學的討論》的內容就是兩位教授將節目中討論的內容紀錄整理並集結出版成書。我本身也是每週二在臺北的綠色和平電台主持廣播節目「有影上大聲」,所以相當了解在廣播節目中評論新聞時事的難處。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昨天甚至當天早上的新聞,很可能馬上在其他的新聞節目已經被評論過了,如果我們下午的廣播節目要對當天的新聞來做評論,很可能拾人牙慧,反而沒有創新的觀點。相反的,要立即評論當天發生的新聞,其實也有難度,因為要在短時間內對新聞的意義作出定調,掌握相關的資訊,並預測後續可能的發展,若無法提出適當的定調與預測,過兩天之後,自己的評論反而會成為其他人評論的笑柄。
因為「地球脈動」是每週二播出的廣播節目,所以《地球脈動:一場臺灣世界地理學的討論》書中的國際新聞也是以「週」為單位,對當週的國際新聞提出評論。洪富峰教授與施雅軒教授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使用「區位」、「距離」、「組織」來評論當週的國際新聞,不僅可以免除時效性帶來的風險,同時佐以地圖的資料,和一般媒體生硬的新聞評論相較之下,更顯得有骨有肉,對讀者國際觀的提升增加了更多的興趣。例如在書中提到的「亞投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議題,兩位教授為讀者說明了亞投行在國際關係中所產生的意義,以及中國成立「亞投行」背後的戰略目標,對於國際關係有興趣的讀者,本書很適合當作入門閱讀的書籍。我自己也在廣播節目中評論過「亞投行」的議題,因為我本身是政治人物,評論就偏重在臺灣加入「亞投行」利弊得失,「亞投行」如何與美國的「亞洲開發銀行」抗衡等現實政治的問題。
洪富峰教授是我在擔任高雄市長時期的社會局長,同時也是多年的好友。洪富峰教授在社會局長任內與市政府和議會都保持很好的關係,是虔誠的佛教徒,最近開始在學習太極拳,而我最近也剛好在教授獨創的流體太極,所以我從洪教授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他的人生哲學、對生命豐富的關愛以及對生態環境的關心。因此,我們有許多相同的嗜好和想法,雖然最近開始忙碌於選務工作,但是仍相當樂意為洪富峰教授與施雅軒教授的新書寫序,並向讀者推薦這本好書。
謝長廷(前行政院長)
推薦序
「立足臺灣,放眼世界」是我們的自我期許。在今天這個全球化的時代,各種工具發達,資訊暢流引導了物流和人流。認識世界、掌握全球動態等,已經是不難的事,只要你有心。
兩百多年前的鴉片戰爭之後,中國人才開始關心國際事務。魏源(1794-1857)從鴉片戰爭的洗禮中,認識到改革自強的重要性。他也力主開放海運,開拓海洋中國。道光21年(1841),林則徐遣戍新疆,行前將大量寶貴資料和所輯《四洲志》初稿,交付魏源,囑咐他整理成書。這就是中國第一部世界地理百科全書--《海國圖志》。其中包括了世界地圖、地理知識等,使國人史無前例的清楚瞭解人在宇宙的位置、中國在世界的位置;也無可避免的引起了中國地位和中外關係的重估,而其結論則是中國人須走向世界,融入世界(蔣英豪,1998)。《海國圖志》是我國近代第一部系統性介紹世界各國歷史、地理、經濟、政治、文化、軍事諸方面狀況的世界地理大百科。
高雄廣播電台推出「地球脈動」節目,邀請高雄師範大學的洪富峰和施雅軒教授和聽眾一起關心國際新聞中可見的世界各地的人事脈動,那些在人類活動的舞台-大地上,發生的人類百態。這篇文集是訪問的文字稿,為了忠於實況,因此以口語的表述為主,讀起來要用感情。由於取材自國際新聞,又是臺灣人的眼光選取的,因此談論的主題是臺灣人關心的國際事務,能反映和連結上我們關心的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生活各層面;趣味性和學習性都高。
生活地理和理論地理是不同的面向,一般人都需要生活地理知識,至於經過系統化的理論地理,則是地理學者的專業。
本書正是生活地理和理論地理的交叉,綻放著交輝的光芒。
王鑫(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名譽教授)
洪序
《地球脈動》這個節目,在高雄廣播電臺在寫序的同時,已經進入第五季了,回想這個節目與洪主任討論構想的時候,心中還有一點惶恐,畢竟廣播節目,對於地理學者而言,在臺灣,仍然是一個相當陌生的環境,但是,一想到未來走出地理學系的學生,被問及除了當老師以外,還能從事怎樣的工作?在這個動力之下,這個節目逼著我與洪主任像過河卒子,有進無退了。
承蒙高高雄廣播電臺願意提供這樣的舞台,讓地理學可以展演,如何看待這個世界,雖然大家都在國、高中讀過世界地理,但是只要瞭解地理學發展的過程就會知道,只取世界「靜態」的部分;換言之,你所認識的世界,將是一個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所架構的靜態世界,利用地形、氣候、水文、人口、經濟、社會等等,算是馬賽克的國家觀。但是對國家與國家之間卻鮮少著墨,理由很簡單,因為「關係」是不可見的,這套知識充滿著主觀的判斷,很難見容於教育體系當中。
但是,這個部分卻又是國家社會發展中最需要的部分,如臺美關係如何?中日關係如何?俄羅斯與歐洲的關係又如何?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是標準教本可以教授,尤其是正在進行的國際事件,一切都在五里霧當中,如北韓問題、伊斯蘭國問題、敘利亞難民問題,沒有一個可以用靜態的世界地理來處理,但是它有那麼的重要,所以這就是這個節目誕生的重要力量,也就是我在第1 集談到的「世界地理2.0」的概念。
這本書由於是廣播對話的文字化,所以相當多的口語用詞是無法避免,讀者在看的時候可能會相當辛苦,但這卻是國內少許能緊抓國際脈動、時間落差感最短的一本書,也期待讀者能喜歡。
施雅軒(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