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日
通往知識的祕徑:通識課程理念與教學實務

通往知識的祕徑:通識課程理念與教學實務

  • 定價:400
  • 優惠價:936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4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二十一世紀是知識經濟、數位化的時代,如何成為一位具有「知識競爭力的人」?過去在高度分工的社會中,人們需要從專業知識裡獲得一技之長。隨著社會的轉變,在專業知識與技能外,還必須具備跨領域的知識。「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強調學科之間的整合,並培養學生批判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推動高教改革與創新的重要基礎。
長期深耕通識教育的「通識在線雜誌社」,有鑑於課程內涵對翻轉教育的影響性,特別精心挑選二十一門曾在100~101學年度,獲得教育部「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計畫」補助的績優課程。從課程理念到教學實務,有系統地規劃設計每門通識課程,希冀能鼓勵更多教師投入。

  本書橫跨四大知識領域,從人文學科、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生命科學中探討希臘羅馬神話、詩與當代生活、人類與環境、政治與民主、性別與法律、媒體與社會、生物科技與倫理等跨領域的通識課程,分別由來自全國十八所大專院校的教師,累積多年實務經驗撰寫而成。文中除了闡述如何設計一門好的通識課外,並附有圖表輔助,提供一般讀者或想要經營通識課程的教師參考,值得讀者研讀的通識教材。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通識在線雜誌社

 
  《通識在線》為華人地區第一本通識教育的雜誌,以「深度報導」、「理念探討」、「意見交流」為宗旨,提供華人社會通識教育一個溝通的平台,內容廣博國內、外通識教育領域,見證大中華圈通識教育的歷史與改革。
 
作者群:

簡士捷

  臺北商業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簡端良

  雲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陳巍仁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助理教授

林青蓉

  銘傳大學觀光事業學系系主任

陳東賢

  勤益科技大學基礎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陳靜珮

  文藻外語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徐惠莉

  中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何昕家

  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洪慶宜

  長榮大學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副教授

葉綠舒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魏澤民

  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蕭宏恩

  中山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

林幼雀

  崑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劉嘉薇

  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副教授

林聰益

  南臺科技大學古機械研究中心主任

柯舜智

  文化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副教授

郭俊麟

  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所助理教授

李雪甄

 文藻外語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林美蘭

  中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講師

何杏棻

  中臺科技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副教授

張淑微

  大葉大學教學資源中心主任
 

目錄


序  以通識課程重塑學生的知識品味 黃俊儒
 
第一部:人文學科
「希臘羅馬神話」課程設計/簡士捷
通識教育的一門必修課──哲學思考/簡端良
詩人遊藝場───「詩與當代生活」的課程理念與執行經驗/陳巍仁
 
第二部:自然科學
知識、價值與行動───環境教育通識課程之實踐/林青蓉
通識課程中涵養數學文化/陳東賢
藻尋與探索───通識教學的跨領域三重奏/陳靜珮
「圖形與數學」通識課程發展之經驗分享/徐惠莉
通識教育中環境教育深化與實踐/何昕家
環保行動導向課程───河川踏查與守護行動/洪慶宜
「自然經典選讀──《大崩壞》」通識課程的執行經驗/葉綠舒
 
第三部:社會科學
帶得走能力的「台灣政治與民主」通識課程/魏澤民
問題/行動導向的「性別與醫學倫理」通識課程/蕭宏恩
性別與法律課程理念及實踐歷程經驗分享/林幼雀
教「如何學」、學「如何教」/劉嘉薇
企圖推動專業通識教育的一門課:工程‧倫理與社會/林聰益
《數位時代媒體新素養》通識課程教學經驗分享/柯舜智
「媒體素養與網路社會」課群合作設計及規劃/郭俊麟
統計協奏曲:跨領域通識教育課程設計/李雪甄
用性別開啟的凝視與對話──我和學生們的「電影與當代思潮」/林美蘭
 
第四部:生命科學
透過教學設計產生深刻學習經驗──生命科學概論/何杏芬
教之初──從社會案例反思「生物科技」對「生命倫理」所造成的衝擊/張淑微
 



跨越鴻溝:在兩種文化之間搭橋
華梵大學教務長
蔡傳暉


  1959年,史諾(Charles P. Snow)發表了著名的演講——兩種文化(The Two Cultures),談論當時科學界與人文學界彼此的對立與誤解,因偏見而無法對話的景況。今天我們在大學的課程會議裡,也常常會看到如下的場景:專業學系三不五時突襲一下,要求刪減通識學分,嚷嚷著專業學分都不夠了,還要分給通識?而通識教師們總是以孤臣孽子的悲憤心情,捍衛著本已不多的通識學分。通識與專業的相互攻防,其實還停留在史諾所說的兩種文化的年代,相互批評、戲謔嘲諷,缺少有效的溝通與對話。
不可否認,不少師生認為通識是營養學分,是在繁重的專業學習過程中,一種適時的調節,可以讓整學期緊繃的課業得到一點喘息的空間。通識課程是相對自由開放的領域,專業學系不敢嘗試的創新改變,通識教師都會勇於挑戰、實驗,以一種邊緣戰鬥的姿態,不斷衝撞、挑戰僵化的教學思維。學生在通識課堂上,也比較容易從容地悠遊、享受知識的美好。

  大學專業教育常常複製學生過往的學習模式,延續著高中時代的考試教育,學生讀著將來可能用不到的艱深理論,終日忙於繁重的課後作業,很難真正享受知識的美好。因此,通識課程肩負著開展不同學習模式的使命,必須重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專業課程的學習就像白天的辛苦工作,紀律嚴明;通識課程就像人到了夜晚,可以休憩、悠遊、想像,自由自在地探索、冒險。這兩種學習缺一不可,如果壁壘分明無法相輔相成,就會阻卻學生整體能力的提升,成為人才養成的障礙。

  大學教師多半具有博士學位,然而在其博士學術訓練的過程中,往往身處在封閉的專業養成環境,缺乏與不同領域互動的習慣,喪失了跨領域的對話能力。部分專業學系教師很難真正體會到「專業孤島」、「單面向人」對於人才養成的不利影響,因此通識與專業需要更多的對話與相互理解,讓專業課程教師認識通識教學的理念與做法。

  通識教師其實多半來自專業學系,因為具有跨領域的態度與能力,而願意接受挑戰投入通識教學,開拓新的教學領域。我們必須鼓勵更多教師投入通識教學的行列。

  有些教師誤以為通識課程是一種淺化的專業課程,因此看輕通識課程的價值,甚至影響學生通識學習的態度。通識教育要讓人站在較高的位置,以較寬闊的視野,對人類知識的發展有整體性的掌握;專業教育則是要讓人對於某一個知識領域,有深入專精的研究瞭解。通識教育如同鳥瞰大地、居高臨下,看到星羅棋布的鄉野山川、蜿蜒匯通的溪流溝渠,還有城市街道串聯而成的交通網絡;專業教育則是一種近距離的田野觀察,一步一腳印,細細查看每棟建築物的造型紋理、每個過往行人的表情容貌。通識教育的目標,其實就是「視野」的養成教育;開闊的視野,是一個卓越人才的必備條件。

  通識教育另一個重要的功能是「人格」的養成教育,透過體驗學習、經驗學習,具有問題意識的思辨與行動實踐的學習過程,最有利於人格的養成,而這也是公民核心能力養成的核心課題。本書呈現了這些教師在公民核心能力養成的實踐經驗。

  為了通識課程發展經驗的推廣典藏,三年前我負責《通識在線雜誌》編務,特別邀請教育部「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計畫」主持人黃俊儒教授,策劃〈通識課程理念與教學實務專欄〉,系統性地推介該計畫的績優課程教師,在課程研發及教學實踐的成果,本書集結了其中部分的文章。這本書不只是給通識教師發展課程的重要參考,同時也是給專業教師瞭解通識教學的理念與精神最好的資料。

  感謝本書二十一位績優通識課程教師的努力,在專業與通識之間搭起了對話的橋梁,讓我們得以跨越鴻溝。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255844
  • 叢書系列:生活通識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7 x 23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詩人遊藝場──「詩與當代生活」的課程理念與執行經驗(節錄)
 
陳巍仁 
元智大學通識教學部助理教授
 
貳、課程內容與教學設計:營造學習身體感
 
「詩與當代生活」預定培養「美學」、「媒體」、「倫理」三大公民核心能力,在設計上便緊扣此精神,另外導入行動學習的理念,強調學習不應是「師:生」或「上:下」的單行道,而應建立明確的「身體感」。由於每學期十八週,每週一百分鐘的時數並不寬裕,若非待理論說明完畢才讓學生加以練習,於時於效上都不經濟,因此課程並非完全僅是聽講,而務使學生在手眼腦上同時投入。於實作中學習,直接累積經驗,才能建構如學會騎腳踏車便終身不忘的「身心記憶」。
 
本課程安排有三大主軸,分別對應三大能力,以下便就其重點與執行方式加以說明。
 
一、現代詩基礎寫作能力教程
 
通識課程的任務雖與系所課程不同,但經由通識習得一門專業技藝的可能性仍不應被低估。本課程的主體既然是「詩」,那麼讓學生先學會寫詩、評詩,便是立基之處,有不少學生選課目的正是為此而來。不可否認,文學的寫作能力與評賞深度都與投注的時間精力有絕對關係,但要入門一窺其妙,甚至具備評斷一段文字是否為詩的眼力,卻不若想像中困難。本教程設計以七週的時間完成基礎訓練,包含了「詩的十分逼近法」、「詩化語言的概念」、「詩中的意象」與「詩的音樂性」四個單元,從觀察生活周遭的語言環境開始,培養語言的敏感度,先練習改變觀看世界的方法,然後再尋找個人專屬的語言表達模式。此教程共有「意象小卡片」、「三行詩」、「十四行詩」三次習作,意在短期內以密集練習提昇創作能力。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套書展
  • 年度選書
  • 城邦集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