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溝通教養展(止)
認識香港南亞少數族裔

認識香港南亞少數族裔

  • 定價:530
  • 優惠價:9477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451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亞裔人士是香港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人數眾多,文化多樣,近年成為備受關注的群體。儘管面對社會、經濟的困難和與飽受歧視,很多南亞裔人士都用自己的方法努力生存。

  本書聚焦在香港的三個主要南亞族群—─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及尼泊爾人,探索他們在香港的文化和歷史,闡述他們在學校和工作的生活經驗。本書並從法律和媒體角度切入,討論《種族歧視條例》立法在多大程度上能保障南亞少數族裔的權利、探討南亞裔在主流媒體中的呈現,以及他們如何創意地運用媒體來獲得社會大眾的認同。

  本書以平實簡潔的文字,附以一系列的個案分析,並採用跨學科的研究方法,包括社會學、社會工作、媒體研究、人類學、歷史和文化研究,適合大學生及一般讀者閱讀。在少數族裔權益愈受重視之時,此書也是公民社會、從政者和政策制定者必讀的書籍。
 
名人推薦

  這是一部完整地探討香港南亞族群的著作,書中所涉獵的議題都經過詳細的研究和周密的論證,當中的人物故事和插圖亦能賦予讀者鮮明的歷史感,這部著作絕對能助讀者了解香港的多元種族背景,明白文化多元社會的優點,以及理解如何進一步地促進種族融合。──周一嶽醫生(前香港平等機會委員會主席)

  此書為了解南亞族群在香港的狀況的必讀作品,它不單展示了南亞族群在香港的生活及其歷史,更探究了在法律條例、大眾媒體和教育政策之層面對於南亞族群的影響,是對於未來極其重要之著作。──Gordon Mathews(麥高登)(《重慶大廈》作者)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錦榮(John Nguyet Erni)


  現為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學院講座教授及人文與創作系系主任。於2010至2013年間為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系主任,並曾任教於香港城市大學、美國新罕布什爾州大學及威斯康星州大學,並當選為香港人文學院院士。

  他發表了大量有關文化研究的著作,題材涵蓋國際和亞洲文化、人權法、中國人的跨國文化消費、媒體反映的性別文化、香港和亞洲地區青少年的流行文化消費以至公共健康。著作包括Understanding South Asian Minorities in Hong Kong與梁旭明合著)、(In)visible Colors: Images of Non-Chinese in Hong Kong Cinema–A Filmography, 1970s – 2010s(合著)、Visuality, Emotions, and Minority Culture、Cultural Studies of Rights: Critical Articulations、Internationalizing Cultural Studies(合著)、Asian Media Studies(合著),以及Unstable Frontiers。

梁旭明

  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畢業於英國薩塞斯大學,論文研究國際女性雜誌的文化在地化。研究方向主要為媒體全球化、東亞文化流轉,出版不少關於韓流的跨文化閱讀的期刊文章。其化研究集中在性別研究,及社交媒體及網上媒體文化研究。近年集中研究少數族裔及相關課題,包括移民及流徙研究、多元文化研究,並以此出版期刊論文及書籍文章,包括〈多元教育與作為教材第二語言的中文〉,著作有 Understanding South Asian Minorities in Hong Kong(與陳錦榮合著)。
 
 

目錄

「文化香港」叢書總序
鳴謝

第一章  緒論:誰是香港的南亞少數族裔?
一、引言:本書目的
二、一個具批判性的多元文化取向
三、本書概述
 
第二章  香港南亞裔人的文化史
一、前言:重述香港南亞裔人士的多元歷史
二、居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和尼泊爾人的大寫歷史
三、多元的體制歷史
四、印度、巴基斯坦和尼泊爾族裔家庭的一些生命故事
五、小結
 
第三章  南亞少數族裔和主流媒體
一、引言
二、新聞中的南亞人形象
三、廣告和電影塑造的南亞人形象
四、南亞裔青年的媒體消費
五、香港「族裔媒體」的脆弱發展
六、小結
 
第四章  改變歧視的文化:對香港反種族主義法例的批判性認識
一、引言
二、對抗種族主義的國際人權框架:簡介
三、制定香港第一條反種族主義法例的過程和障礙
四、保障與否:賦權、希望幻滅和《種族歧視條例》
五、小結
 
第五章  南亞青年的教育: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的案例
一、引言
二、香港南亞裔青少年的教育:問題和困難
三、少數族裔學生的學校教育:地利亞修女紀念學校(百老匯)的例子
四、小結
 
第六章  經濟自主:少數族裔小型企業
一、引言
二、了解族裔企業
三、少數族裔商業集群的元朗案例
四、油尖旺區案例研究
五、小結
 
第七章  有關香港少數族裔的學術及政策研究
一、香港少數族裔研究的歷史脈絡
二、非政府組織及政策研究
三、社會科學的學術研究
四、文化學術研究
五、小結
 
終章  給香港的一個多元文化行動建議
 
參考資料
 

詳細資料

  • ISBN:9789888394388
  • 叢書系列:文化香港叢書
  • 規格:平裝 / 276頁 / 17 x 23 x 1.3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內容連載

第一章  緒論:誰是香港的南亞少數族裔?

一、引言:本書目的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目前面對的芸芸挑戰當中,少數族裔弱勢社群的問題,終於在今天獲得大眾注視。經過超過十年的公開諮詢、社會運動和政治協商,《種族歧視條例》(Race Discrimination Ordinance, RDO)終於在2008年通過(條例於2009年7月10日正式生效)。條例獲得通過固然可視為一項勝利,但要回應少數族裔弱勢社群所面對的處境,條例不過是眾多方式之一。種族不平等、社會排斥、歧視,在香港一直存在。無論如何,種族歧視、對其他文化的冷漠心態、粵語文化霸權,還有(經濟)自由及多元,一直以來都是香港的價值。隨着《種族歧視條例》的立法程序啟動,坊間展開了廣泛討論,愈發令社會了解到,少數族裔議題存在於社會各個層面,例如房屋、就業、經濟發展、教育、語言運用、家庭生活、階級與兩性關係,以及媒體再現。

本書抓住這個時機,企圖加深讀者對香港少數族裔弱勢社群的認識,期望藉此引發有關他們的歷史和社會文化經驗更全面的討論,提出具批判性的問題,挖掘具體議題。我們的目的,是為讀者提供這方面堅實的知識基礎及理解,釐清有關種族、族裔、文化和差異的概念。本書有以下幾個特定目標:

(一)以少數族裔弱勢社群作焦點,用淺白及具啟發性的方式,述說他們的文化歷史和掙扎,加深學生及公眾對議題的了解。我們關注的重點,是在香港生活和工作的南亞裔人士。「南亞裔」一般指來自南亞及東南亞的移民,我們以此統稱來自這些區域的人士,包括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尼泊爾人、菲律賓人、印尼人及泰國人。其他少數族群(例如歐美人士、內地人、日本人及韓國人等)並非本書討論的對象,因此本書有其限制,它不是一本涵蓋所有少數族群及其在港歷史與發展的研究。雖然其他族裔的資料亦有被研究及整理的需要,但本書所處理的是一個較窄卻更迫切的議題。誠然,對所謂「小眾分異」進行詳盡的歷史分析具有一定意義,尤其是僑居香港的白人及少數族裔弱勢社群間的差異,但這並非本書的重點。再者,坊間已經有不少書籍,介紹香港殖民地歷史中高加索移居者的故事和經驗(例如Booth, 2004; Holdsworth, 2002)。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開運命理展
  • 人生哲學書展
  • 秋冬保健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