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中國皇帝與洋人

中國皇帝與洋人

  • 定價:320
  • 優惠價:9288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27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中國帝王與外國人交流的歷史相當久遠,傳說早在堯舜禹時代,就有西方的崑崙、渠搜、析支等國前來朝貢。至於帝王主動與外國人往來,則大約始於周穆王。 到了漢代張騫出使西域以後,隨著絲綢之路開通,外部世界的資訊源源不絕地傳入,中外政治、經濟與文化交流開始繁盛起來,中國的最高統治者皇帝與外國人的直接或間接接觸也才逐漸增多。

  中國皇帝究竟是怎麼樣與外國人交流的?他們又以什麼樣的視角看待外部世界?從歷史背景來看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異域宗教傳入中國後,與外國教士、教徒的往來;二是外國使節及其他人員來到中國,產生不同形式的交流;三是清代晚期西方國家以武力敲開中國大門之後,中國被迫與外國人廣泛接觸。這些交流儘管形式、內容各異,卻對中國及相關國家產生程度不同的影響。

  本書透過以上三點內容為主軸去繁化簡,做有次序的整理,可以看出中國皇帝與外國人交流的整體脈絡。據此對相關史實進行客觀描述和忠實記錄,真實地反映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側面,歷史不能改寫,但能夠啟迪未來。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郭福祥


  河北省承德市人。一九八五年至一九八九年在吉林大學考古系學習,畢業後到故宮博物院從事保管工作,現為故宮博物院宮廷部副研究館員。主要從事宮廷生活文物的保管、研究、陳列工作,主要擅長是明清帝后璽印及鐘錶,中西文化交流的研究。著有有關帝后璽印、鐘錶方面的論文多篇。堪稱中國鐘錶文化研究第一人。
   
左遠波

  吉林省榆樹市人。一九八七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同年供職於故宮博物院,從事《故宮博物院院刊》、《紫禁城》編輯工作。先後擔任《紫禁城》雜誌責任編輯、副主編、執行主編和紫禁城出版社宮廷歷史編輯室主任。現為故宮學研究所編審、《明清論叢》執行主編。編輯工作之餘,致力於宮廷歷史方面的研究,發表論文和專業文章數十篇。
 

目錄

序 朱家        009
前言        011

第一章 宋以前的帝王與外國人
第一節 帝王與東來佛僧    018
第二節 東天皇與西皇帝    022
第三節 唐王與景教徒        027
 
第二章 元朝皇帝與外國人
第一節 成吉思汗西征中的歸降者    032
第二節 羅馬教廷與元朝皇帝    034
一、首次出使--不成功的接觸        034
二、紛沓而至的使者    038
三、元代宮中的傳教者        042
第三節 蒙古繁盛的直接見證人        048
一、海屯朝見蒙哥汗    048
二、忠於忽必烈的愛薛        049
三、他們遊歷了最廣泛的世界    051
 
第三章 大明皇帝與東西客人
第一節 客死中國的國王    058
一、遣使宣慰和十五不征之夷國        058
二、浡泥王魂斷南京    060
三、其他朝貢的國王    064
第二節 明帝欽賜外國詩    066
一、明太祖問詢海外風俗    067
二、永樂封山岳的紀盛之作        069
第三節 明帝與使節    071
一、「朕猶爾父也」      072
二、沙哈魯使團所見到的永樂帝        074
三、明武宗與「葡使」火者亞三        077
第四節 利瑪竇與萬曆帝    079
一、利瑪竇其人    079
二、歷盡艱辛入宮門    081
三、給萬曆帝的貢品    086
四、萬曆帝的門客        087
五、天子腳下的墓地    090
六、接踵而來的曆局支柱    091
第五節 南明宮廷與西方傳教士        095
一、三帝之友畢方濟    095
二、永曆皇族皈依天主教    097
三、皇帝的使者--卜彌格        099

第四章 兩朝帝王與湯若望
第一節 明朝末帝與西洋寵臣    106
一、修訂曆法 進獻儀器    106
二、欽命鑄炮 勸帝入教    109
第二節 欽天監監正與阿瑪王    113
第三節 順治帝的「瑪法」        115
 
第五章 康熙帝與外國人
第一節 「己不知,焉能斷人之是非?」        122
第二節 皇帝顧問南懷仁的生榮與死諡    124
一、幾度周折 漂洋來華    124
二、效力朝廷 成就斐然    125
三、顧問、老師和朋友        130
四、輝煌的終結    133
第三節 康熙與法國傳教士        134
一、兩帝相慕 傳教士東來        134
二、充任宮廷教師        137
三、皇帝治病用西藥    139
四、康熙治水與大地測繪    141
五、奉旨參與中俄談判        143
第四節 康熙與其他傳教士        145
一、康熙和他的音樂教師們        145
二、馬國賢神父的清宮十三年    148
三、出巡路上的接見    149
四、開禁傳教        151
第五節 特使反目 康熙逐客    153
一、「禮儀之爭」的由來和公開          154
二、康熙帝怒斥特使多羅    156
三、嘉樂的努力終成灰燼    158
四、康熙抑教而不禁技        162
 
第六章 主人與奴僕
第一節 雍正與傳教士        166
一、繼位風波與禁教    166
二、請求調節無效        168
三、利用中才顯寬容    170
第二節 冷峻的外表 溫和的內心    173
第三節 傳教士壟斷欽天監        176
一、侍奉三朝的西洋監正戴進賢        176
二、又一位西洋監正劉松齡        180
第四節 乾隆與西洋畫家    182
一、乾隆與首席畫師郎士寧        182
二、乾隆與清宮其他西洋畫家    186
三、十全武功與戰功圖        189
第五節 太平天子與西洋奇器    192
一、寵幸西洋鐘錶機械師    192
二、西洋樓與大水法    197
三、西樂縈繞紫禁城    200
第六節 皇帝與使臣之間    202
一、充分的準備 謹慎的接待    203
二、名分與禮儀紛爭    206
三、熱河覲見        209
四、小偷似的離去        213
五、被驅逐的使團和主權地位的喪失        214
 
第七章 天門洞開以後
第一節 面對陌生的敵人    218
一、天朝迷夢的破滅    218
二、被洋人嚇跑的皇帝        221
三、「兩個強盜闖進了夏宮」      223
四、「天朝」有了外交部      226
第二節 同治帝與外國公使          230
一、外國公使進駐京城        230
二、不肯跪拜,還當你是「貢使」    233
第三節 光緒帝與外國人的特殊會面        238
一、召見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    238
二、洋醫生為皇帝診病        242
第四節 「洋人的朝廷」    245
一、引火燒身的宣戰    245
二、古都北京的奇辱    248
三、皇宮禁苑的劫難    254
四、洋人勒逼慈禧歸政        259
五、「朕心實負疚焉」          263
六、早該放下的空架子        270
第五節 受皇帝委任的外國人    273
一、「客卿」赫德          274
二、洋教習丁韙良        282
三、遣赴歐美的洋欽差        286
 
第八章 「結與國之歡心」
第一節 海晏堂專宴海外客        294
第二節 巴黎歸來的女翻譯        296
第三節 違心宴見 曲意結歡    300
第四節 未冕女皇與美國女畫師        306
第五節 俄羅斯馬戲團進宮        312
第六節 並不完滿的結局    314
 
後記        317
 



  近些年來,隨著對外日益的開放,有關中外關係史方面的問題已成為史學研究的熱點之一,論文論著層出不窮,研究工作日趨深入,人們在茫茫史海中鈎沉探索,從不同的側面研究和解答著一個又一個問題。但由於種種原因,對於皇帝與外國人的關係,至今仍然缺乏系統的討論。而作為中外關係史的一個重要內容,這方面的歷史直接圍繞中國最高統治者皇帝而發生,對當時的最高決策勢必產生影響,有的甚至可能影響到中國及其相關國家的歷史進程。對此,我們應該給予必要的重視。

  我面前的這部《中國皇帝與洋人》書稿,便是以歷史時代為主脈,將東鱗西爪散見於載籍的確鑿史料,系統地彙集成了一篇篇可讀性很強的文字,對歷史上皇帝與外國人的交往,做了深入淺出的描述和剖析。全書內容均有據可查,講述的雖然都是久遠的往事,但讀起來並無枯燥乏味之感。

  那麼,歷史上皇帝與外國人打交道的情況到底如何呢?正如作者所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即:異域宗教傳入中國後,與外國教士、教徒的往來;外國使節及其他人員來到中國,與之發生不同形式的交往;晚清西方列強以武力叩開中國大門後,被迫與外國人發生廣泛接觸。在此需要強調的是,這些交往儘管形式不盡相同,內容也有所差別,但從總體上看卻是不平等的。

  因為千百年來,中國上層一直以天朝上國自居,將其他國家視為蠻夷之邦,對於外國人和外來文化多採取凌駕姿態,這是長期以來中國始終以其輝煌的文明成就雄居東方而形成的地位和理念。到了明清時期,高度發展的君主專制統治是中國政治的最顯著特徵,更使得統治者傳統的自大心理盲目膨脹,因此將廣闊的世界完全納入到以自己為中心、按照封建等級和名分構成的華夷體系和朝貢體制中。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皇帝與外國人之間實際上也是一種主僕關係,所以自然也就沒有多少平等性可言。

  不過,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同一時期的歷史,有時也會發現迥然不同的現象。例如清代康雍乾時期,中國國家統一,社會安定,經濟繁榮,國力超越了以往任何一個王朝,因此號稱「康乾盛世」。而此時的歐洲國家,正在經歷著一種嶄新的產業革命和政治革命,社會生產力突飛猛進,思想文化領域更是充滿了生機和活力。兩相對比,此時的中國已如強弩之末,開始走向窮途末路了。

  一七五七年,乾隆皇帝下令禁海閉關,規定:禁止華人出洋和僑居國外,指定廣州為唯一通商口岸,朝廷官員「不准與外吏接觸,不准與外吏私通信函」。在日益靠近的世界大潮的衝擊下,統治只能步步退卻。到了鴉片戰爭以後,天朝體制在西方列強的步步進逼下逐漸崩塌,皇帝與外國人的關係開始發生完全相反的轉化,又呈現出了一種倒置的不平等現象。

  歷史像一面鏡,可以鑒往知來。衡量一部歷史讀物有益與否,應該看它是不是在把握真實性的前提下,客觀地探究以往的興衰成敗,進而獲得一定的哲理與啟迪。太史公所言「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實際上就是古人治史所追求的境界。《中國皇帝與洋人》是否如此?也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它的確有價值、有新意,因此我願意向讀者推薦它。
 
二○○一年十一月
於紫禁城

前言

  悠久燦爛的中華文明,有著一脈相承的獨立發展軌跡。然而獨立並非與世隔絕,歷史上的中國與外部世界,同樣存在著或頻繁、或斷續的往來。作為對外最高接觸--中國帝王與外國人的交流,歷史也相當久遠,傳說早在堯舜禹時代,就有西方的崑崙、渠搜、析支等國前來朝貢。至於帝王主動與外國人的交往,則大約始於周穆王。當時穆王西征犬戎,到了極西的「西王母」居住之地,因受到隆重接待,曾一度「樂而忘歸」。

  當然,古代由於地理上的局限,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民族都曾經歷過相當漫長的閉塞時期,那時人們常常將生活在遙遠地區的人群視為朦朧的神話,並由此產生過許多奇特的傳說。如希臘最早稱中國人為「賽里斯人」,認為他們「身高十三肘尺」,「年逾二百歲」,「皮與河馬相似,故萬箭不能入」。而在當時的中國人眼裡,西方世界同樣也是一個謎。如《山海經》中就曾將西方之人描寫成:「其狀如人,豹尾虎齒。」縱觀整個先秦時代,中國人對外部世界的認知都十分有限: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始終認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所以自稱中國;又因為自己的這片土地美麗可愛,故稱中華。只是到了漢代張騫出使西域以後,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外部世界的資訊源源不絕地傳入,中外政治、經濟與文化交流開始繁盛起來,中國的最高統治者皇帝與外國人的直接或間接接觸也才逐漸增多。

  中國皇帝究竟是怎樣和外國人交流的?他們又以什麼樣的視角看待外部世界?近些年來,有關中外交通的探討方興未艾,可是對於皇帝與外國人的關係問題,迄今卻似乎僅限於零散的討論。我們不揣淺薄,試圖在相關研究材料的基礎上,相對完整地表現出皇帝與外國人打交道的歷史軌跡,然而卻發現這種嘗試困難重重。一方面,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上可以尋找到許許多多外國人活動的蹤影,其中的不少史實甚至非常值得回味,但由於中國古代社會的自然經濟結構和遠離其他文明中心的地理環境,中外正常的國家關係一直未能確立,皇帝與外界接觸的因素也是不確定的;另一方面,中國古代典籍雖然浩如煙海,但有關皇帝與外國人交往的記述卻相當有限,而且散見於載籍者又大都比較簡略。所有這些,都使我們很難系統地展現相關史實。

  當然,中國皇帝與外國人的交往也並非沒有一點規律可循。從歷史背景來看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異域宗教傳入中國後,與外國教士、教徒的往來;二是外國使節及其他人員來到中國,產生不同形式的交流;三是清代晚期西方國家以武力敲開中國大門後,中國被迫與外國人發生廣泛接觸。這些交往儘管形式、內容各異,但很多活動卻對中國及其相關國家產生過程度不同的影響。

  其一,歷史上外來宗教曾多次傳入中國,其中與皇帝發生直接關係的主要有三次,即從漢代開始的佛教傳入、從唐代開始的景數傳入和從明代後期開始的天主教傳入。雖然從表面上看,它們無一不與宗教活動有關,但實質上都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在歷史上曾產生劇烈的文化碰撞。

  佛教產生於西元前六世紀的印度。中國皇帝與佛教的直接接觸,據文獻記載,秦始皇時代已經有之。到了漢明帝永平年間,遣使前往西域求法,這是公認的佛教傳入中國之始。由於皇帝的支持,佛教在中國發展很快,佛典翻譯變得尤為重要,於是西域各國如印度、月氏、安息、康居等地的高僧相繼東來,與中國僧人一起進行翻譯工作,其中很多人被延入宮中從事佛教活動。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最為繁盛,許多外國僧侶進出於宮廷,與皇帝交往密切。到了唐代,由於屢派高僧西行求法,佛經由中國僧侶主譯,外國僧侶的影響才逐漸減少。

  從唐代開始,時稱「大秦景教」的基督教傳入中國。唐太宗貞觀年間,景教教士阿羅本被迎入宮中翻譯經書,太宗下令准其傳教,並在長安城內建造了中國最早的景教寺院。其後景教教徒從歐洲絡繹而來,他們帶來了五百多部基督教經典,並將其中三十六部譯成漢文,敦煌鳴沙山石洞發現的景教經文抄本就有五六種之多。唐武宗時期崇道廢佛,景教同時被禁,來華的景教徒被迫聚集於廣州一地。唐末動亂,外人遭到驅殺,景教從此絕跡。直到元代,基督教才再次傳入,當時中國人稱之為「也里可溫教」。

  明末清初,中國與歐洲之間以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來華為契機,首次發生了面對面的文化接觸。歐洲傳教士來華傳教,始於十六世紀後期利瑪竇東來,十七至十八世紀達到高潮。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頗有學問的人文科學家和自然科學家,為了取得傳教的合法地位,便以科學為工具,通過修訂曆法、製造火炮、測繪輿圖、造鐘製器、行醫製藥、譯書講學、園林設計等一系列活動,向中國上層統治者展示一種全新的西方文化的存在。統治者很看重傳教士們的學識和技術,所以他們中有很多人被延入朝廷,直接為皇帝服務。他們會說中國話,能讀中文書,根據中國習俗改變自己的服飾、髮式和鬍鬚,遵從中國禮儀行跪拜之禮,按照皇帝旨意從事著一項又一項非凡的工作……與此同時,傳教士們也對中國古老的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將其介紹到西方。兩大不同背景、不同地域的文化,被第一次恰到好處地協調起來。

  一七七三年,教皇克雷芒十四世下令取締耶穌會。兩年後,在華傳教二百年的耶穌會士陸續撤離中國,中國皇帝與西方傳教士的交往逐漸中斷。

  其二,自西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統一中國,至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中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先後存在兩千多年。其間雖然也經歷過數次較大的動盪和分裂,但依然形成了相對獨立、自我發展的高度文明。而與中國鄰近的國家則不然,其經濟、文化大都相對落後,所以經常派遣使節前來朝貢,尋求中央王朝的翼護。中國皇帝為了保持周邊地區的安寧,便將這些國家視為藩屬,在「厚往薄來」思想的支配下,對其貢使往往給予慷慨的賞賜。如明朝與鄰國及海外都有著比較頻繁的交往,明成祖時為了適應外事的需要,曾設立四夷館,下設蒙古、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八個語館,專門培養翻譯人才。學生畢業後,分配到朝廷各部充當譯員。強盛的國勢使中國長期屹立於世界的東方,同時也造就了皇帝們的自大心理,使之很少以正常的眼光看待世界,中國社會也由此逐漸呈現出保守的態勢。

  不過,歷史上也存在過相對開放的朝代。唐代的中外友好往來便盛況空前,京城長安更是發展成了一座相當繁榮的國際大都會。在和中國交往的國家中,日本就非常具有代表性。從唐太宗貞觀四年到唐昭宗乾寧元年的二百六十多年中,它共派遣唐使十六次之多,使中國皇帝對這個東方島國的了解不斷深入。隨同而來的還有大批僧人和留學生,他們在中國潛心學習,將先進的文化帶回日本,在其國內複製出一種全新的生活模式。唐朝皇帝也給予遣唐使不少特殊待遇,入唐的日本人中甚至不乏為官者。

  元朝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大帝國,東西交通暢行無阻,許多西方人慕名來到中國,其中既包括國家使團,也有羅馬教廷的使節,還有大量為利益所驅使的商人。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便不遠萬里來到東方,成為蒙古大汗的座上賓。他於一二七五年來華,在中國整整僑居十七年,曾經參與元朝的內政外務活動。其《馬可‧波羅遊記》詳細介紹了他自己在中國的所見所聞和沿途經歷,被譽為「世界一大奇書」。

  其三,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以堅船利炮叩開了中國的大門,中外強弱關係從此發生根本性逆轉。清朝的領土主權、關稅自主權、沿岸貿易權、內河航運權、內地通商權、刑事管轄權等相繼失守,堂堂的大清帝國開始淪為可憐的殖民地弱國。常規和平衡被外來侵略勢力所打破,中國社會進入了激烈的動盪時期。然而,當時的許多中國人甚至連強敵的方位也很難搞清,皇帝所掌握的外國情況同樣非常零碎,以致常常訛誤百出。

  面對這種「幾千年未有之變局」,皇帝們將如何應對與抉擇?長期以來,清朝一直自視為「天朝上國」,認為包括西方在內的其他國家都是蠻夷之邦,把廣闊的世界納入以自己為中心、按照封建等級和名分構成的華夷體系和朝貢體制中。統治者對外部世界既不需求,更不了解,只知向屬國藩邦派遣欽差大臣和接待來朝的貢使,而感覺不到有任何建立正常國家關係的必要。十九世紀六○年代開始的洋務運動,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逐漸接受了西方的外交制度和國際關係原則:一八六一年,清政府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在此前後各國公使陸續進駐北京;一八七六年,清朝正式派出駐外使節……封閉已久的古老帝國,終於開始亦步亦趨地走向了世界。

  本來,外來的衝擊和壓力完全可以激發出自新的動力。遺憾的是統治者仍不知從根本上圖強,而只是被動地在細枝末節上步步設防,然後又被迫步步退卻,以致一次次坐失良機,到頭來不僅依舊無可奈何地處處仰人鼻息,而且給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留下了無盡的後患。近代中國融入世界的步履是相當沉重而遲緩的,這段屈辱的歷史早已深深地銘刻在中國人的記憶中。

  縱觀晚清時期皇帝與外國人的關係,無疑存在著很深的時代特徵。當時在華的外國人士來源不一,身分相當複雜,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宗教等各方面幾乎無所不包,而且越到晚期人數愈增。皇帝與之交往的形式、內容雖然有所區別,但有一點卻是共同的,那就是角色已經發生轉化,中國皇帝高高在上、外國人俯首稱臣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通過以上內容,基本可以看出中國皇帝與外國人交流的總體脈絡。據此對相關史實進行客觀描述和忠實記錄,正是我們撰寫《中國皇帝與洋人》的初衷。雖然,由於我們的水平有限,接觸和掌握的史料也比較欠缺,使得這本小冊子還遠遠不能表現中國皇帝與外國人交往的全貌,但值得欣慰的是,它畢竟真實地反映了中國歷史的一個重要側面,想來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滿足讀者的需要。在此需要說明的是,朱家先生審閱書稿時曾指出,若將書名定為「中國皇帝與域外人」似乎更為確切,只是考慮到讀者的理解角度不同,故本書仍舊沿用原名。另外,就在本書脫稿之際,世界又跨入了一個新的世紀,希望此時探討歷史不會被視為老生常談,因為中國的過去的確存在著太多需要談論的話題。歷史不能改寫,卻能夠啟迪未來。
 
作者
二○○一年九月
於紫禁城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021925
  • 叢書系列:經典書架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7 x 23 x 1.6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宋以前的帝王與外國人
 
帝王與外國人的接觸,作為中外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歷史源遠流長。據中國史籍記載,早在堯、舜、禹時代,就有西方的崑崙、渠搜、析支等國前來朝貢。「堯在位七年……有抵支之國,獻重明之鳥」。這種鳥「狀如雞,鳴似風,時解落毛羽,以肉翮而飛,能博逐猛虎,使妖災不能為害」。(《太平廣記》卷四六○)而渠搜則於堯在位十六年來貢,所貢何物,史無明文。渠搜國即今塔吉克斯坦費爾干納一帶,朝貢之路漫長而艱辛,貢使能來到東土已是很不容易的了。
 
在中國方面,帝王主動與外國的交往,大約始自周穆王。據說穆王時犬戎勢力擴張,阻礙了周與西北方國部落的往來,於是穆王西征犬戎,打開了通往大西北的道路。穆王來到極西的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受到了西王母的隆重接待,於是「樂而忘歸」。但由於地理知識的缺乏,那時人們對本土以外的世界了解甚少,加之交通不便,像這樣的情況並不很多。
 
只有到了漢代張騫出使西域,絲綢之路打通以後,才真正使中外交流變得空前繁盛起來。通過與來到中國的外國人的接觸,中國皇帝們臥居室而曉天下,不斷地吸取異域文化的精華,為制定適當的對外政策提供了依據。
 
綜觀宋以前帝王與外國人的關係,在以下幾個方面是比較突出的:一是佛教東來之後帝王與外國僧侶研討佛法,二是唐代日本遣唐使和唐朝皇帝的接觸,三是景教教徒和唐代宮廷的密切關係。
 
第一節 帝王與東來佛僧
 
佛教產生於西元前六世紀的印度。此後影響不斷擴大,成為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
 
中國帝王與佛教的直接接觸,文獻記載秦始皇時即已有之。《廣弘明集》卷十一載:
 
始皇之時,有外國沙門釋利防等一十八賢者,賫持佛經來化始皇。始皇弗從,乃囚防等。夜有金剛丈六人來,破獄出之,始皇驚怖,稽首謝焉。
 
這種近乎傳奇色彩的敘述,多被視為荒誕無據,不為史家所取。延至漢明帝永平年間,遣使往西域求法,這是公認的佛教傳入中國之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