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書緣起
家門外的自然觀察
──陳雅茜(現為《未來兒童》月刊總編輯)
你曾仔細聽聽生活周遭的各種聲音嗎?在春天的公園裡,也許有黑冠麻鷺在「轟!」「轟!」叫著;深夜時分,也許有領角鴞的「呼!」「呼!」聲;更別提唧唧的蟲嗚與各種蛙叫。也許你會以為這些聲音只有在深山鄉野才能聽到,但其實就像蝴蝶也會在都市的天空飛舞一樣,只要停下腳步觀察聆聽,就能有所發現。
這正是石森愛彥的《家門外的自然課》所傳遞出來的訊息。石森愛彥為日本知名插畫家,以台灣也飽受注目的《17年蟬之謎》,以及文化著作《多賀城燒瓦之謎》二書的插畫獲得極高評價。他本人居住在日本東京,本書以他一年12個月在住家附近觀察到或飼養的生物為主角。4月的紋白蝶與瓢蟲,5月的蝽象與螳螂,炎夏的蟬鳴與向晚的蝙蝠,還有蜥蜴、壁虎、野鴨、蟾蜍、以及如何找尋冬天躲起來的蟲子……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也都是台灣常見的生物種類。
石森用一種有點樸拙可愛、但又詳細寫實的畫風,描繪出他眼中的生物世界,並以第一人稱的方式,記錄他親身觀察、飼養所得出的第一手資訊。他把自己也畫入了書中,閱讀起來,就好像跟著他一起做了一場場精采的觀察。誰也沒想到,住在像東京這樣的大都會裡,也能記錄到如此精采的自然觀察,而石森帶點幽默的筆調,更是讓人覺得親切不已。是一本畫面精采而且觀點獨特的圖文書。
閱讀這本書除了能認識許多生物的特性,更重要的,其實是希望能鼓勵大人小孩留一些空白的時間給大自然,也試著自己去做觀察紀錄。如果你住在鄉下,那是最好,但即使是水泥滿地的台北、高雄,只要有公園、學校,甚至是安全島上的綠地,也一定能找到觀察的對象。想上一堂自然課,其實就在家門外。像石森先生一樣,停下腳步仔細看,畫下所見,寫下所思,一定會深深感覺生物真奇妙。
審訂序
家門外的自然課,開課了!
——台灣大學昆蟲學系名譽教授 朱耀沂
《家門外的自然課》是一門免繳學費就可以上的自然課,內容豐富而有趣,你只需要付一點材料費,拿出好奇心,認真的觀察就可以。這門課不需要昂貴的器材,準備放大鏡、飼養箱及一些記錄文具就可以。
這本書提醒我們:在我們身旁其實有不少動物在走動。生活在都市裡的人往往認為自己生活的環境不適合自然觀察,但要到野外又沒有那麼多時間,還要考慮交通等的問題,因而錯失許多美好的學習機會。其實那些不過是藉口,若是有心,在住家附近的小公園、所在的社區、學校,在路邊,在行道樹旁,甚至家中陽台的花盆植株上,都可以作自然觀察。略為用心,就能找到不少動物。雖然牠們大多是小型且不起眼,然而這樣更好,因為大型而漂亮的動物比較引人注意,已有不少別人觀察及調查的資料可供參考,那些不起眼的小動物反而提供我們有新發現的機會。
在本書出現的動物約有150種,由於作者以東京住宅區為觀察地,難免包括一些台灣看不到的動物,但大約有七成是台灣看得到的。所以本書的實用性未因地域之別而銳減,反而可以與我們在台灣看到的作一對照,仍是一本絕佳的自然觀察指南。
台灣地處熱帶至亞熱帶,素有「昆蟲王國」的美譽,分布於台灣的昆蟲種類遠比日本多很多,可說是作自然觀察最理想的地方。所以若是有心,看完這本書馬上就可以開始上你的「家門外的自然課」了。但要記得,要作好自然觀察,耐心、恆心和細心是一定需要的。
推薦序
身旁的生態劇場
——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林耀國
在一些演講場合常會有民眾問到:「哪裡較適合自然觀察?」通常我的標準答案只有一個:「你家或你家附近。」沒錯,觀察自然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從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觸的場所開始。其實自然一直存在我們的生活圈裡,舉凡蚊蠅、蟑螂、壁虎、蜘蛛等家裡常見的不速之客,都非常適合貼近觀察;還有偶爾到窗台造訪的麻雀、屋簷築巢育雛的家燕。甚至每天上學、上班路徑旁的行道樹,也許正綻放著美麗的花朵。大自然精彩的戲碼每天都在上演,看不見的不是我們的眼,而是我們的心,只要有心親近自然,自然是無所不在的。
石森愛彥先生以其居家附近常見的生物作為觀察對象,大部分是已適應人類環境的昆蟲、爬蟲類、蛙類和都會中常見的鳥類等,雖然與台灣的物種不盡相同,但其觀察過程與記錄方式充滿野趣,除了是指引讀者就近觀察自然的一種簡易途徑,相信也能啟發讀者對自家周遭環境的關心。雖然時下有許多觀察記錄工具可供選擇,諸如數位相機或動態攝影機,但我還是最鼓勵手繪的記錄方式,因為在長時間的繪製過程中,更能仔細觀察生物的身體構造、顏色與其生態習性。這本石森愛彥先生的個人觀察筆記畫風深具親和力,觀察入微,非常適合親子共讀。
觀察自然最重要的是隨時保持好奇的熱誠,同時用心體會;細心觀察;耐心等待;專心思考;歡心記錄,並且尊重生命;愛護環境。秉持這些原則,相信你也能擁有屬於自己的自然觀察經驗,享受其帶給你生命的愉悅和豐足。
作者的話
後記
在住家附近走動時,能夠遇見各種生物是很令人高興的事,讓我更能夠感受季節的變化,也會覺得自己居住的地方,環境並不是太惡劣。
在我發現的生物中,有許多是昆蟲。畢竟昆蟲占了所有生物的75%以上,所以會這樣也是理所當然的。而且有了昆蟲,鳥類才會來呀!
我所住的社區附近有相當多的生物,可能是因為這個地區有許多學校。生物會棲息在有植物的地方,而校園周圍都會栽種植物,也有花圃。除此之外,在閒置的校舍後面,或打掃不到的角落裡,這類場所也會有各種生物在其中生活著。
另外,城鎮中鐵路的沿線隨處生長著草木。雖然無法走近,但我認為都市中寶貴的綠地裡都會有昆蟲聚集,並且飛越柵欄或飛到網外。
不過,第45頁那個有薄翅蜻蜓飛行於上空的草叢,最近被柏油覆蓋了。而第62頁的生態池,今年(2009)並沒有蝌蚪誕生,或許是因為附近施工造成的。
這本書所描繪的,是我家附近——日本東京板橋區的情形。但其實不管住在哪裡,我們身旁每天總是有許多生物在變化,我想你家附近也是一樣。
現今的環境變化既劇烈又迅速,如果這本書能夠啟發大家重視周遭生活中的種種生物,我會感到很高興。
今後,仍然期待能夠在住家附近遇見各種生物!
——2009年初夏 石森愛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