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一
和魚類結下不解之緣應該和我小時候生長在靠海的基隆有關。記憶中童年的海灘舖滿了貝殼,港內時時可見熙攘的魚兒,即便是住家附近或是中學的校園裡也都有充滿生機、魚蝦處處的野溪。但這四、五十年來,由於過度捕撈、汙染、棲地的破壞和環境的變遷,已使得台灣許多魚類都消聲匿跡了。所以多年來我一直有個心願,希望能有機會將過去所學到的魚類知識,和廿年來研究調查所累積的一些魚類圖文資料作一次總整理,和大眾分享,為台灣魚類多樣性的保育、教育和研究盡一份心力。
因此,首先要感謝遠流出版公司給我們這個機會為讀者編撰《魚類觀察入門》(原名《魚類入門》)這本書,讓我多年來的夙願得償。過去我整理編撰過的魚類圖鑑或字典雖不少,也寫過海洋生態的教科書,但卻始終少了一本介紹魚類一般知識的書籍。
為了能在極度繁忙的工作中擠出時間來完成這件不被計入研究成績的工作,我採取找學生和助理一齊合作的模式來進行。這一年多來,我們花了不少時間重新蒐集資料,也發現了許多過去疏忽掉的一些有趣或未能更深入了解的魚類知識。其中有不少是在遠流編輯靜宜、詩薇和惠菁等人,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情況下被挖掘出來的,特別是她們費了相當大的心血把我們的文稿改成流暢生動的筆觸。而春惠的美術設計與編排,黃崑謀及賴百賢兩位繪者不厭其煩地配合修改插圖,都是完成這本書的幕後最大功臣。當然我也要謝謝弟研究室協助選片的靜怡、找資料的柏鋒和宗翰,以及慷慨借片的郭道仁與夏國經等潛水教練。
編寫這本書最難為處還是在魚類分類系統的莫衷一是,以及魚類中文名稱之紊亂不統一。前者我們決定採用Nelson (1994) 《Fishes of the World》第三版的系統為主,而後者則儘量以伍漢霖等編撰之《拉漢世界魚類名典》的中文名為依據。(註:前書2016年已出版第五版;後書2012年改版為《拉漢世界魚類系統名典》。而此次修訂新版,我們也依據Nelson之2006年第四版以及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台灣魚類資料庫」,更新了世界以及台灣之魚類科、屬、種的統計數字。)
台灣魚類種數雖達全球的十分之一,生物多樣性相當高,但其實許多魚種的數量或豐富度卻在大幅減少中,甚至面臨區域性地滅絕。所以在編撰這本書時,除了認識篇和觀察篇外,我們也加入了環境篇和附錄的行動指南,希望大家除了學會辨認魚種外,也能更進一步採取行動去認識、瞭解牠們有趣的生態習性,去關心、愛護並保護牠們,使台灣能成為魚類的天堂而非地獄,使生活在台灣的魚兒像在澳洲大堡礁一樣只有美麗而沒有哀愁。
最後,我也要藉此機會謝謝中研院動物所魚類生態進化研究室共同打拚的助理和學生們,帶領我下海潛水走入魚類世界的張崑雄教授,以及多年來一直鼓勵和指導我從事魚類分類研究的沈世傑教授。當然,還有我的內人徐倩卿女士,這四十年來的辛勞與支持,讓我得以毫無後顧之憂地全力投入魚類的研究工作。
邵廣昭
後記二
因為從事魚類的研究,自己常沉浸在探索魚類行為的樂趣中。因此,當各類賞鳥、賞鯨豚的活動紛紛興起時,有點遺憾以魚類為主的自然觀察活動卻少的出奇,也許是因為大家不知道牠們有什麼值得欣賞或觀察的地方吧!其實,認識魚類的方法很多,一般人大概都是從吃魚開始。因為中國人吃魚喜歡見頭見尾,常有機會看到整條魚,所以可以說每個人早就有初步觀察魚的經驗了,如果能夠進一步瞭解魚類更多的知識,豈不更有趣?希望這本書能引起大家對魚類的好奇,一起來體驗魚類世界的奧妙。未來除了以水族缸養魚外,浮潛賞魚、魚市觀察也都能成為大眾化的休閒活動。
有機會與魚結下如此深的緣份,最要感謝畢生致力於魚類研究的兩位恩師──中研院動物所邵廣昭教授及澳洲James Cook University的Howard Choat教授的帶領。本書得以完成,也要感謝嚴宏洋博士對魚類感覺部分的資料提供;郭道仁教練、夏國經教練、陳玉慧教練、廖運志學弟等提供珍貴照片;以及遠流的編輯靜宜、詩薇、惠菁等人鍥而不捨的催稿與彙整。
寫此書的另一因緣源自於喜歡釣魚的父親,從小全家陪著他釣遍台灣北部的溪流和海濱。記憶的畫面裡總見父親杵著不動專心釣魚,五個小孩在旁玩水、抓魚蝦,母親則忙著張羅民生大事。父親「摸魚」摸了七十三年,從自製釣勾、釣竿,站在大漢溪畔以蒼蠅為餌、揮竿釣闊嘴郎的黑髮小孩;到今日擁有一屋子捲線器、釣竿,拼著暈船也要出海釣紅魽的白髮老翁。家父持續不斷的釣魚史其實也無奈地見證了浮洲仔東側湳仔港老家門前,大漢溪中游一帶的生態變遷:從二、三十年代?魚、鱸鰻及各種台灣原生淡水魚快樂悠游、出大水時毛蟹四出的乾淨光景;轉變到四十年代因沿岸工廠廢水排放、毒魚,不定時出現大量魚類暴斃的惡化溪水;一直到五十三年石門水庫築成後,水量變少,且無法及時有新水注入,造成水質的長期惡化。所以,當五十年代末,筆者有記憶時,就只剩下耐污力強的吳郭魚,和偶爾在石門水庫洩洪時才出現的鯽魚、草魚等水庫魚種可釣了。到了八十年代,老家前的溪流幾乎已趨於完全死寂,連吳郭魚都沒有,污染嚴重的河水,甚至洩洪時都沒人敢釣魚來吃。所以在家中常常隨著父親的記憶緬懷往日風光,感歎連淡水河口的海魚都可上溯、水產資源豐富的湳仔港,為何淪至今日如此不堪的處境?只能心中默禱台灣的生態保育風氣漸開,魚蝦能早日脫離棲所消失的夢魘。
家父陳和同先生和家母賴碧女士一直是我最忠實的魚類標本提供者,僅以此書獻給我最敬愛的釣者。
陳麗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