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最美的皇后x寶塚《伊麗莎白》x哈布斯堡家族
真實的傳奇歷史,愛與死的夢幻劇──讓我們一起沉淪於這個雙向互動的《伊麗莎白》輪迴裡!
一般大眾對寶塚歌劇團最有印象的作品莫過於1974年製作上演,至今依舊廣受歡迎的《ベルサイユのばら》(凡爾賽玫瑰)。不過距今二十年前的1996年2月16日,一個新的寶塚代表作品已然誕生。到今年10月16日結束第八次重演為止,寶塚一共上演了1,001回的《エリザベート-愛と死の輪舞》(伊麗莎白-愛與死的輪舞),觀劇人次高達240萬。
為了慶祝這個以奧匈帝國皇后伊麗莎白(Elisabeth,小名Sisi,1837–1898)傳奇性一生為故事主軸的音樂劇在寶塚上演二十周年,2016年年底與2017年年初,劇團還要招集歷年參演人員,盛大舉辦Special Gala Concert。消息甫出,連遠在台灣塚飯也個個摩拳擦掌,搶票地獄再怎麼炙熱,也不能放過這個與死神和伊麗莎白相見的機會。
寶塚的《伊麗莎白》何以能夠如此抓住人心呢?優美的音樂與流暢的劇情自不在話下,但《伊麗莎白》最特出的,還是在於它巧妙卻深刻地引用了眾多歷史題材,既不至於造成初看者的負擔,卻又蕩氣迴腸,讓人在觀劇之餘不斷回味,不忍心讓故事的情節從腦海中離開。
寶塚的《伊麗莎白》一方面引發了觀眾鑽研劇中相關歷史的高度興趣,一方面又讓對這些人、事、物已有所知的人,無法抗拒探討本劇編導、演出家、演員如何詮釋這段歷史的誘惑。
本書特色
1. 從故事主軸到場景、服飾,從主角到配角,甚至只出現在相關寶塚作品中而非《伊麗莎白》本劇中的歷史人物,我們都做了介紹。
2. 結合死神、伊麗莎白、哈布斯堡家族、奧匈帝國等等各類相關題材的而成的歷史懶人包,能夠讓大家省下在茫茫歷史大海中尋找航向的時間與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