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16年,在馮氏集團(原利豐集團)創辦110週年之際,很高興馮邦彥教授再次執筆,詳述了集團超過一世紀的發展史。馮教授以其細膩的筆觸,描述了馮氏由110年前一個傳統商號到今時今日跨國商貿集團的發展歷程。教授對公司不同業務部門進行大量的資料搜集及深入訪問,將馮氏四代及馮氏員工如何創業、守業,面對困難時如何應對等,以生動的方式為讀者展現鋪陳。
馮氏集團原名利豐集團,由先祖父馮栢燎與李道明先生合資,於1906年11月28日在廣州沙面成立。公司的名稱由李道明的「李」和馮栢燎的「馮」兩字的諧音「利」與「豐」組成,寓意「利潤豐盛」。利豐開業之初,以外銷陶瓷為主業,並兼營古董及工藝品。其後,利豐逐步將外銷的業務擴展到竹器、藤器、煙花、爆竹,以及玉石和象牙等手工藝品,生意很快走上軌道。
20世紀30至40年代,日本侵華,廣州淪陷,先祖父馮栢燎將利豐遷移至相對安全穩定的香港。及後香港也宣告淪陷,利豐的業務陷於癱瘓。1945年,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先父馮漢柱領導公司,恢復業務。翌年,利豐輸入了一種香港從來沒有過的新產品——原子筆(Ballpoint pen)。原子筆是美國公司在二戰末期發明的一種新產品;戰爭結束,利豐就立即將這一產品空運來港銷售,成為全港出售原子筆的第一家商號。利豐將這一新產品命名為「原子筆」,使人們聯想結束二戰的原子彈,取原子彈代表先進科技的意思。而這一名稱仍沿用至今。
20世紀50年代開始,香港經濟起飛,製造業發展開始蓬勃。到60年代,利豐已從40年代時只有數十名職員的小型公司,發展成為一家擁有數百家海外客戶,以及採購網絡遍及香港逾1,000家工廠的貿易公司。70年代初,胞弟馮國綸和我先後從美國返港加入利豐。為了配合宏觀商貿環境的改變,我們利用從美國學到的先進管理理論,對利豐進行了一次哈佛案例式的研究,由此發現了公司在內部結構、會計部門等方面存在需改善之處。我和國綸隨即著手策劃歷時兩年的改革,之後更於1973年將利豐成功上市,成為公司邁向現代化企業的里程碑。
1978年,內地實施改革開放,為利豐帶來極大的發展機遇。當時,香港很多工廠將勞動密集的生產工序遷移內地,其他為製造業提供的生產性服務如會計、物流、包裝等則留在香港,於是,香港逐步發展為生產性服務中心。面對這種新興的離岸生產模式,利豐與時並進,以先進的供應鏈管理手段,管理已遷移到內地的工廠網絡,為客戶提供採購及相關服務。
踏入21世紀,隨著內地改革開放成果漸見,香港與內地的接觸也越見頻繁。2003年,內地與香港簽訂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協議(CEPA),從2004年起對香港開放服務業。利豐把握機會,成為最早一批在CEPA框架下進入內地的外資服務業公司。現時,集團在全球逾40個國家設立了300多個辦事處及配送中心,擁有15,000多家供應商環球採購網絡,全球僱用約45,100名員工。在新經濟及商業模式不斷創新的時代,利豐也逐漸將工作交予下一代,以新思維帶領公司,以面對新時代的挑戰。
經過一個多世紀的洗禮,利豐的核心業務已發展至涵蓋貿易、零售、分銷及物流。為了進一步釐清整個集團業務和上市公司利豐有限公司的業務關係,經過慎重考慮,集團決定從2012年8月1日起,將「利豐集團」改組為「馮氏集團」。而馮氏集團旗下最主要的上市公司利豐有限公司的名稱則維持不變。
非常感謝馮教授邀請我為本書作序。如果說一個企業的發展歷程可以反映香港的近代史,相信馮氏集團正是如此一個企業。馮氏與近代港人經歷了相同的年代,見證了相同的歲月,我相信很多讀者會在這部企業發展史中找到共鳴。於我而言,這部企業發展史還有更深一層的意義,皆因沒有書中敘述的家族幾代人的努力以及員工的耕耘,我們便無法跨過歷史多次危機,也就無法成就今天的馮氏。
最後,我希望藉著為教授寫序的機會,向先輩們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敬意,並對所有對集團作過貢獻的同事們表示由衷的感謝。
馮國經
馮氏集團主席
2016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