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香港的抒情史

香港的抒情史

  • 定價:638
  • 優惠價:957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542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香港就是文學:從海上孤島到世界都會,從帝國殖民地到社會主義特區,香港經驗比傳奇更傳奇。從駐節香港的殖民地大員,到心繫勞工大眾的左翼文學家;從求全責備的香港文學大系,到活潑精要的各式選本;從先鋒的現代詩、人間小說與話題電影,到蒼涼南音和悲情粵劇;從彌敦道上的詠嘆,到維多利亞港邊的回想……無數的香港故事,如何說?

  作者為我們述說文學香港的前世今生,揭示香港對整個華人文化圈的意義,思考香港的未來。地區、中國、政治、殖民、現代性等等這些看起來如「三尺青鋒」般冷硬的議題,經作者娓娓道來,化為寫給香港的一部抒情史。

名人推薦
 
  有人說香港是一本難唸的書,那麼香港文學史更是一本難寫的書。陳國球就有無比勇氣掌握尋得的史料,邁開大步朝向艱難的書寫道路走去。內容可見細心組合評論、排比資料文獻、梳理歷史線索等等功夫。書題巧妙冠名「抒情史」,大概暗喻此書「溫柔地」可作建構香港文學正史的初步工程。──盧瑋鑾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
 
  香港的歷史就是文學史:百年浮華、欲望、背叛、妥協、和抗爭,只有文學的豐富曲折才能點出歷史的曖昧複雜。香港的文學史也應該是抒情史:既絢爛也頹廢,既魅惑也感傷——道是無情,盡是有情。陳國球《香港的抒情史》為香港文學作出極獨特的見證,為香港歷史寫下最有情的一章。──王德威教授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

  書題「抒情」,可為歷史流動做最好的註解。本書以香港為主體,探討文學史的流變,並且與台灣文學展開對話。陳國球注入有情的論述,既具勸說的感情,也具雄辯的能量。──陳芳明教授(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國球


  香港教育大學中國文學講座教授及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中心總監,曾到捷克、美國、加拿大、日本、台灣、中國大陸各地講學,著有《感傷的旅程:在香港讀文學》、《文學史書寫形態與文化政治》、《情迷家國》、《抒情中國論》,合編《文學史》集刊、《抒情之現代性》等多種研究、評論及選集;並擔任十二卷《香港文學大系 1919–1949》總主編,主編《評論卷一》。
 

目錄

自序 / vii

一 走進文學史
1. 香港?香港文學?—《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總序》/ 3
2. 中國文學史視野下的香港文學─「香港」如何「中國」/ 37
3. 臺灣視野下的香港文學 / 73
4. 書寫浮城的文學史 —論葉輝《書寫浮城》 / 97
5. 詩裏香港 —從金制軍到也斯 / 127

二 可記來時路?
6. 文學評論與「畸形香港」的文化空間 —《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評論卷一》導言 / 149
7. 承納中國,建構虛幻 —香港的現代文學教育 / 193
8.「選學」與「香港」—香港小說選本初探 / 227
9. 情迷中國 —香港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文學的運動面向 / 261
10.可記來時路?—文學香港與李碧華 / 311
11. 香港文學的「曾經」與「可能」 —香港早期文學評論的流轉空間 / 333

三 申旦抒中情
12.抒情 在彌敦道上 —香港文學的地方感 / 349
13. 政治與抒情 —論唐滌生的《帝女花》 / 367
14. 涼風有信 —《客途秋恨》的文學閱讀 / 397
15. 放逐抒情 —從徐遲的抒情論說起 / 413
 

自序
 
  「香港」,由無名,到「香港村」、「香港島」,到「香港島、九龍半島、新界和離島」合稱,經歷了政治地理的不同界劃,經歷了一個自無而有,而變形放大的過程。重要的是,「香港」這個名稱底下有「人」;有人在這個地理空間起居作息,有人在此地有種種喜樂與憂愁、言談與詠歌。有人,有生活,有恩怨愛恨,有器用文化,「香港」的意義才能完足。
 
  要理解「香港」,不能單憑「香港人勤奮工作,應變靈活,悉心戮力發展經濟,成為國際商貿中心」,這幾句官方門面話;或者「香港,是一個畸形兒—富麗的物質生活掩蓋著貧瘠的精神生活」,那種居高臨下的譏諷與嘲笑。種種現象,其背後總有其文化政治的脈絡、春秋歲月的前後關聯。處於今日,或者我們有種責任,打開歷史通道,探看這個由「殖民地」到「特別行政區」,上上下下競以「忘情」隱沒身世的城市。總有些人希望「香港」只活在當下,遺落過去,沒有記憶、沒有「我」。
 
  這本書以「抒情」為題,是因為我相信香港還是有情;情所棲遁處,就在於可以載心的香港文學。這本書也是我對「抒情傳統」思考的延續。我以為從屈原《楚辭.惜誦》的「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開始,到陳世驤於1971年發表〈論中國抒情傳統〉(“On Chinese Lyrical Tradition”),從「抒情」到「抒情論」,可見「情」之「抒」(或作「杼」、「舒」、「紓」),牽涉到內與外、心與物、主體精神與現實世界之間的互動,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抒情不僅僅是抒發私我的牢騷、單向的夢囈,而是個體與外界透過某種渠道與形式的溝通與協商。「香港文學」的真義,在於身處這個地理空間的人,如何與圍繞他的時空周旋對話;情牽兩端,形諸言語文字,一個名為「香港」的「地方」由是生成。
 
  本書各章分成三輯:〈走進文學史〉、〈可記來時路?〉,與〈申旦抒中情〉。
 
  這幾年來,我和朋友合力彙集整理早期香港文學的資料,編成《香港文學大系1919–1949》十二卷。這是一項「抗拒遺忘」的工程;其成效如何,還要等待時間長河的淘洗。本書各章的搆思,也出於同一種想望。「走進文學史」一輯的文章,包括我為《大系》寫的〈總序〉,試圖說明「文學大系」作為「香港文學的過去」之承載體的可行性,以及所謂「香港」、所謂「香港文學」,究竟應如何定義與劃界。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初,為香港政權轉換的「正當性」作說明的「中國文學史」書寫忽然湧現,〈中國文學史視野下的香港文學〉對這個現象作出一些觀察與評論。另一方面,海峽的對岸,也在八十年代開始,對「香港文學」作為一個整體概念有所關注,〈臺灣視野下的香港文學〉主要析述這份關懷的前後因緣。至於同期的本土論述,我以香港文化人葉輝之說作樣本,寫成〈書寫浮城的文學史〉一章。這幾篇文章可說是時光通道的尋覓與辨識。本輯最後一章〈詩裏香港〉,以殖民地總督履任時寫的一首詩開篇,殖民者下旗撤返之際一位學者詩人應和之詩作結,記錄了我個人疏鑿「詩之通道」的嘗試。
 
  本書第二輯〈可記來時路?〉代表回望過去,油然而生的一種「焦慮」。論李碧華一章就以此為題,她以最貼近民心脈動的筆墨寫成《胭脂扣》等小說;從來就重視合約精神的香港,居然在歷史轉折關頭,對種種承諾諸多疑慮。這些八、九十年代的疑問,到今天,消除了沒有?「來時路」本是回憶的依據。在「香港」作文化追憶,居赫赫之勢的路標,正是「中國」二字;〈承納中國,建構虛幻〉、〈情迷中國〉二文,意在為香港千種萬種「單思」診察脈象。本輯另外三章〈「畸形香港」〉、〈香港文學的「曾經」與「可能」〉、〈「選學」與「香港」〉,則是對「來時路」的細端詳;前兩章從不同角度解說早期香港文學評論所展現的文化空間與視野;後者以二十一世紀以前的香港小說選集為討論對象,除了實錄以存史之外,還想從中探測「文學香港」意識的浮現。
 
  第三輯〈申旦抒中情〉選樣討論在香港這個地方出現的「抒情論」。〈放逐抒情〉一章重點析述中國現代抒情詩人徐遲因為逃避戰禍來到香港,在個人詩學蛻變的過程中,重新提出「詩與政治」的議題,引發當時中國文學界對「抒情」之義的論爭。〈抒情在彌敦道上〉則以兩個香港文學文本交叉對照;一篇是「初到貴境」的南來文化人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所寫的散文,另一篇是本土作家在廿一世紀初「詠懷古蹟」的新詩;兩者都以同時代的彌敦道—九龍半島貫通南北的一條重要街道—為題材,但情感投射的方式則不一。其餘兩章以通俗文化中的「雅文本」為論:《客途秋恨》講落拓才子懷想青樓舊愛,原是最濫情感傷的曲文,緣何百年前的秋涼月色,還灑落在今日窗櫺?唐滌生《帝女花》則寫明朝末年甲申之變公主與駙馬殉情殉國,究竟在國家政治的重壓之下,人情有沒有進退頡頏的空間?這都是可供思考的問題。
 
  本書三輯各章並不構成線性敘述的「香港抒情史」,而旨在考掘各種進路,走入「文學香港」,研詰其中「抒情」的史蹟。因為此間有情、有文學,才有「香港」的歷史,「香港史」才值得書寫。 

2016年8月21日八仙露屏下
 

詳細資料

  • ISBN:9789629967437
  • 規格:平裝 / 452頁 / 15 x 21 x 2.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內容連載

3.臺灣視野下的香港文學(節錄)
 
前言
 
「香港文學」看似是很具體的存在於今,尤其當我們想到一篇一篇的作品時。然而,作為一個集體的概念,它之進入於受眾的視野,卻有一個緣起的歷程。因為「文學」一語前面冠以「香港」兩字,説不上有一段悠長的歷史。「香港」給不少人的印象,就是「浮躁」、「淺薄」。魯迅1927年訪港以後發表了三篇談香港的文章,大大嘲弄了香港作為殖民地與封建殘餘坑瀣一氣的醜陋面貌。1樓適夷在1938年寫〈香港的憂鬱〉,將今天被文學史家視作「香港文學」重要載體的副刊,標籤為「淫穢」;讀副刊上連載小説的人,是「恬然無恥」。2 1970-71年臺灣學者胡耐安在香港某所大專院校客座,寫下〈香港三筆〉的系列文章;他筆底下的香港,「一語了當,『聲色犬馬』而已」,又説:「最無聊的是那些個邪惡報紙『副刊』裏之『聲色俱厲』的『誨淫誨盜』的短長篇,其大膽的描寫,實在是不便卒讀。」3 1978年臺灣文學界的尉天驄對香港有更嚴厲的批評,他在〈殖民地的中國人該寫些什麼?〉一文説:「今天,在國際上一談起香港,就會令人想到它的販毒走私、它的色情氾濫……等等」,有些人「透過高樓大廈、燈紅酒綠、燕瘦環肥、賭狗賽馬……,不知不覺中散佈了比鴉片更令人癱瘓的麻醉劑」。4
 
我們明白,這些評論自有其時代帶來的「文化潔癖」,以及伴隨而至的居高臨下的視角;而香港文化於境外所受品評的出發點,往往是針對那些帶有冒犯性質的感官刺激。
 
從「香港文學史」的角度而言,了解「境外」的觀點其實是有其重要意義的。因為「香港文學」根本不容許一個畫地自限的論述,如果我們不希望把香港文學史寫成「地方志」中的「藝文志」或者「風土志」的話。「流動」與「越界」是香港文學的重要特色,有必要從內在與外緣的諸種因素以觀測其構成與意義。本文嘗試以臺灣與香港之間的文學流通作為審思對象,先從一個特定的流轉方向出發,討論從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到1997年香港政權轉移之間,「香港文學」進入臺灣視野的不同表現,作為以後更全面探討論香港文學與臺灣文學以至其他地區互動的準備。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文學小說-華文創作】悅知文化電子書全書系|單書88折、雙書82折|我心中有個不滅的夜讀時光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