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令人著迷的老電廠
約十年前,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中,來到美濃的竹仔門發電廠,立即被那兩具一次大戰前就來到這裡的龐然巨型、充滿後現代感意象的發電機深深吸引。
想,除了時間距離的美感,仰視著發電機,看著層次結構分明的線條,你幾乎無法僅將其冰冷當作是部機器,伴隨著隆隆聲響,彷彿它是有溫度、有巨大能量,它根本就是有生命的藝術品傑作。
這印象一直深烙腦海,以後又曾陸續到過小粗坑、烏來等發電廠,一次次的參訪、一次次加深的呼喚,有股力量促使著我,應該把臺灣百年歷史老電廠的偉大和大家分享。但公務實在太忙,又無法放下作書的念頭,這時我臺大政治系兩位學弟,偉鈞和邑儒適時出現了,我們有共同的熱情、共同的夢想,我們以協力方式,踏上了這段老電廠歷史之旅。
他們的寫作方式,乍看似有些鬆散,但這就是我請他們用類似手機直播的概念,用他們平鋪直率的筆,寫下他們眼睛當下的景物和感覺,有如我們和偉鈞、邑儒一起置身在每個老電廠的歷史場域和氛圍。
尤其老電廠除了迷人、龐大的發電機,充滿時間廊道的建築物本身……對於當地區域而言,電廠就彷若一具強大的心臟,在藉助大自然山川巧妙的偕同下、孕育撐起人類產業的夢想。
電廠就是一部地方誌,值得慢慢的欣賞與發掘。而對於每一位、代代隱身在電廠,堅守崗位、盡忠職守的電力人,請不要吝惜您的掌聲,他們合該被尊敬,是被感謝的!
總策畫 陳學聖
序
與自然共生
在一次偶然的會面中,與立法院陳學聖委員聊到他對於老電廠的文史極有興趣,最後竟然邀我為其新書寫推薦短文。我很榮幸被邀請,於是,認真地用了三個晚上的時間,閱讀了陳委員特別找來兩位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的廖偉鈞及孟邑儒同學在擔任國會助理期間,以兩個月的時間,走訪及撰寫全臺二次世界大戰過後仍倖存或待建設老電廠的這本書。
廖偉鈞及孟邑儒這兩位政治系的同學,以遊記的形式作成記錄,是一本讀起來輕鬆、令人愉快,卻充滿臺灣電業歷史軌跡與人文關懷的書。另我驚喜的,尤其是為具有歷史刻痕的電廠留下文字紀錄,在目前臺灣仍缺乏相關書籍的情況下,這本書的出版更顯得難得與珍貴。
這趟旅程從飽受地震、風災摧殘卻仍屹立不搖的大甲溪流域的電廠挺進,帶領大家看到第一座結合生態、與自然共存的大甲溪生態電廠,湖水隨著陽光照射而有湖水藍與Tiffany 綠的顏色交替變幻的鉅工電廠銃櫃壩,全國唯一列為國定古蹟的最美電廠建築竹門電廠,帶動地方農業發展的蘭陽電廠,以及臺灣現存最古老、具巴洛克建築特色的小粗坑百年電廠。兩位年輕人以他們熱情、感性又不失幽默的筆觸,深刻描繪了這些值得記載的歷史電廠及建物,與電廠緊密連結,有趣地在文章中展現,可領略臺灣電業歷史的發展與自然環境縱橫交織的美感。
「電力可以與自然共生」是台電人心中不變的堅持。七十年來,台電在供應電力的同時,一直秉持尊重自然、與自然共生的理念,戮力幫臺灣保有最原始的美麗風貌。未來的台電,除將秉持前輩們篳路藍縷的精神外,也將朝著保存電業發展史料的目標邁進,讓民眾在享有便利電力的同時,也能欣賞到這些歷經歲月淬鍊的電廠之美。
台灣電力公司董事長 朱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