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愛情有什麼道理?其實還真的有
臨床心理師 蘇益賢
戀愛是種病?也許你不太同意(特別在我們還有理智時)。但當我說「思念是一種病」時,你可能秒懂我們剛剛想描述的感覺。當愛來臨時,那種朝暮強迫式的想念、理智線斷去的不安夾雜著期待,讓人記憶猶新。到底愛有何魔力,使我們變得如此不同?
誠如作者所言,愛讓我們在「生理上」變得不同(腦照影研究顯示,光是「想著」自己所愛的人,大腦內部就會產生不同的變化)。愛賦予我們勇氣,讓我們想卸下心房、放下外在的束縛,在對方面前展現本來的自己。在一段認真的關係裡,我們難免感覺脆弱,因為那時的我們很真實;也惶恐地期待自己真實的一面,能被對方接納與包容。
愛除了挑逗我們的生理之外,也蕩漾了我們的「心理」。人格特質(或稱個性)是我們在成長過程裡,經歷教養與各種人際環境互動後,逐漸成形而穩定的部分。雖然人格基本上是穩定的,但在某些情況下,這些特質也是會隨環境增減變化的:像是一位理智果斷的女主管,在愛情裡反而覺得溫柔感性的特質讓自己更舒服──愛就是這麼一個特別的情境,讓我們在喜歡的人面前,好像變了一個模樣。
因此,就讓我們接受這件事吧!戀愛時,我們難免都病了。變得更偏執、變得更依賴、變得更容易激動,或者更怕得不到愛。這些「愛情病徵」並不是不好的,而是我們本來的一部分,只是被愛給勾引了出來。這些因愛而加劇的特質,有時是必要的;若拿捏得宜,對關係也會有幫助。但更多時候,若被這些特質所困,反而會在感情之路走得跌跌撞撞。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談戀愛雖然不是打仗,但卻也常搞得彼此兩敗俱傷。你可能納悶,為何自己總喜歡上某些不該喜歡的人?用同樣的方式跟不同人交往、吵架,乃至於分手?如果發現自己在感情中,總有某些「又來了」、「鬼打牆」時,就是在提醒你,該花點時間來認識自己了。
本書淺顯易懂地介紹了九種人格特質,我們多少會在某些特質中看到自己。分類的好處是協助我們快速理解特質間的差異。但我們也想叮嚀,應避免用特質來替自己或對方「貼標籤」。因為每個人的個性都極其複雜,分類系統的用意更適合作為認識自己的參考指南,而非絕對的真理。
跟著本書提供的初步評估與說明,一步步認識自己在感情中比較明顯的特質。用好奇的心去理解這些特質的來龍去脈,減少自己在感情中的盲點,並找到未來感情路上,值得自己留意與調整之處,我想是這本書最實用的部分了。
除了人格之外,讀者也會發現作者加入了一些「依附關係」的概念在書中。這兩種系統都很適合應用在親密關係的討論中──近年台灣陸續引進了岡田尊司的許多著作,從前期的親子發展(如:《母親這種病》、《父親這種病》)、依附關係(如:《依戀障礙》、《夫妻這種病》),乃至本書討論的人格特質,恰好依循著這樣的脈絡。閱讀本書後若意猶未盡,岡田醫師其他探討依附關係的著作,也是非常好的延伸閱讀。
如果說「愛情有什麼道理」,依附關係與人格理論或許是心理學能夠提供的一種答案。在愛裡,我們都病了。但沒關係,我們都還有救。輔佐一點心理學工具,陪伴自己、認識自己,替愛情這種病找到一點新解方,未來的愛情之路一定會更為順遂。
(蘇益賢|臨床心理師,專長為心理衡鑑、心理治療。經營有臉書粉絲頁「心理師想跟你說」、心理學部落格「心理師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