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生死學緣起
「Thanatology」(死亡學)這個用語,其字根「Thanatos」是希臘神話中「死神」桑納托斯的名字,傳說祂是個美少年,住在冥界,是司掌死亡的神。之後,Thanatology 演變成法律術語的「開立死亡證明書」,屬於探討「死因學」的範疇。
這個Thanatology詞彙,是1908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旅居法國的俄國生物學家梅契尼可夫(Élie Metchnikoff, 1845-1916)首創,他於1903年出版的《人的本質》(The Nature of Man)一書中,首先提出了「Thanatology」這一個名詞與概念,其定義為「研究死亡與臨終的學問(the study of death and dying)」。1912年羅傑爾.巴克(Roswell Park)將Thanatology引進美國,卻因為此名稱讓人覺得宗教氣息太重且不科學而長期遭到忽視,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受到歐陸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哲學流行的衝擊,才重新喚起學界注意。存在主義關心死亡和自殺議題,在戰後帶動了國際性的自殺防治運動(suicide prevention movement),從而促進美國有關悲傷(grief)和哀慟(bereavement)的科學研究,以及講授死亡(death)與臨終(dying)課題的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
1960、1970年代之際,在美國,是諸多社會運動蓬勃發展的年代,死亡教育與死亡覺醒運動也在此時期興起(1960年代被很多人,特別是嬰兒潮世代,認為是20世紀最棒的10年)。死亡教育與死亡諮商輔導首先是在大學開設課程,其後向下延伸至中小學。臺灣在1980年代後期,由學者將美式死亡教育引進大學講堂,1998年被省、市政府以「生命教育」或「生死教育」之名推廣至國中和高中職,1999年921集集大地震後,2000年初被教育部列為小學至大學十六年正式教育的一環,教育部還訂定民國90年(2001年)為「生命教育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