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與日本新潟大學的柴田幹夫教授教授的因緣,肇始於「高雄市歷史建築逍遙園」的研究,逍遙園是1940年由日本人大谷光瑞在高雄大港埔(今高雄市新興區)一手擘劃的都市農園中,建造的一座核心建築,也是懷抱雄心大略的大谷光瑞,在臺灣建設熱帶農業的理想的投射行動。大谷光瑞延續他在印尼爪哇島的農園經驗,在更有潛力的臺灣島上,建立一座結合生產與教育的農業教育基地。從2008年開始的調查研究及論文指導的過程中,逍遙園由單純的一個失落空間,轉變為一個歷史的深淵,一個建築的啞謎,一個都市的巧結。逍遙園的空間格局、建築語彙、結構系統、材料工法,都是當代的傑作,更是同時期臺灣日遺建築中的異數!就在我們感覺到受限於更多歷史文獻與佐證資料之際,我們幸運的結識了柴田教授與多位致力於大谷光瑞研究的學者與專業人士,原來多年來在日本,也有一群人默默的耕耘,努力的建構以大谷光瑞為主軸的學術主軸!
柴田教授的資料與成果,讓我們在高雄的逍遙園歷史建築研究,也開始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在其後的幾年內,不論是在歷史文獻、人物訪查,甚至研究團隊遠赴京都大阪的踏查,柴田教授都熱情積極的給予了莫大的協助,也開展了我們對大谷光瑞的視野,也讓我們意識到逍遙園的身世與價值,除了建築以外,還涵蓋了宗教、近代歷史、國際政治與產業發展等多元的向度,絕對不是單一的領域專長可以全面定義的!我們在2014年逍遙園建築研究的階段成果中,也歸納了以下的文化資產價值論點:
1、大谷光瑞為二十世紀前期重要的國際級歷史人物
(1)大谷光瑞於1903~1914年間任淨土真宗西本願寺第22世法主(法號鏡如上人),1898年與九条道孝公爵女兒籌子結婚,兩年後籌子之妹與大正天皇成親,大谷與天皇成為襟兄弟,被賜封為伯爵,成為華族。
(2)大谷光瑞23歲時即具有英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身份,與Sven Anders Hedin等同為20世紀初重要之考古探險家。大谷光瑞於1901~1914年間組成大谷探險隊,不落歐美考古學人士之後,在中國新疆地區進行考古探險,並獲致重要成果,包含許多涵蓋古代絲綢之路遺存的珍品。也因此集結了學術界著稱的「大谷文書」與大批的收藏品。
(3)大谷光瑞於1913年會見孫中山,在其推薦下出任中華民國政府顧問。
(4)大谷光瑞曾在1935年受邀組閣但予以婉拒,在1940~1941年間出任三屆日本近衛文麿內閣和小磯內閣之參議顧問,在太平洋戰爭期間亦出任日本政府的「大東亞建設」審議會委員。
2、真宗西本願寺教派扮演了臺灣日本佛教佈教史之關鍵角色
(1)日治初期,淨土真宗本願寺在臺灣傳教就有明顯的進展,包括明治30年(1897)在鹿港龍山寺建立敬愛學校,同時在臺北市、臺中市成立龍谷學校,在臺南成立開導學校。明治33年(1900)在臺北市新起町建臺北別院,作為西本願寺在臺灣的總部。明治37年(1904)申請將鹿港龍山寺改為西本願寺分院明治41年(1909)取得彰化廳的布教所許可,明治42年(1910)在新竹州新竹市南門町四之二五番地建立了竹壽寺,大正元年(1912)向新竹廳買下苗栗一堡苗栗街官有地籌建苗栗寺;1913年買下臺北廳基隆堡基隆街官有地,1914年在臺北廳大加蚋堡古亭街建立了覺寺;在澎湖廳媽宮街建光玄寺。
(2)日治時期,日本共有八宗十四派的日本佛教支派來臺傳教,據1941年統計,全臺灣人口共500多萬,而參與日本佛教的信仰人口就達到8萬人之眾。其中以真宗本願寺派、曹洞宗、日蓮宗、淨土宗等派為主。真宗本願寺教派發展最佳,在臺北建置了規制完整之本願寺別院建築與設施,在其他重要城市也建立了多處佈教所,可見當時之盛況。
3、大谷光瑞為日治時期在臺推動重要農業及產業政策之人士
(1)1935年2月,大谷光瑞受邀於臺灣總督府總督府拓務大臣兒玉秀雄,進行全臺灣的踏勘調查。在殖產局長中瀨拙夫陪同視察參觀了嘉義營林所製材工場、臺南的糖業農事試驗所、高雄州市水產試驗場、旗山郡甲仙海軍油田及新高郡魚池庄貓蘭製茶所等地,離臺臨行前以〈臺灣の經濟價值〉為題發表演講。
(2)1935年10月19日召開熱帶產業調查會成立大會,制定臺灣產業的南進政策,大谷光瑞以南洋實業家內定委員與會,隨後亦列名於「臺灣拓殖株式會社」委員會之委員名單中,該會目的在於協助資本家以臺灣為基地,擴大臺灣本島對外貿易的南進政策,對臺灣的殖民事業具有指標性的歷史意義。大谷光瑞同時也於熱帶產業調查會上同步發表「臺灣島的現在」一書,為1930年代對臺灣地理、民情與產業等多面向之綜合觀察記錄。
(3)1935年,大谷光瑞在總督府谷村技師陪同下,視察新高郡之魚池庄的阿薩姆紅茶品種育成狀況,於品嘗後大為讚賞,認為在印度禁止輸出紅茶後,魚池庄的紅茶將可彌補英國市場之空缺,十分具有發展潛力。大谷先生在南洋方面之事業代理人廣瀨先生同時也開始協助進行預定的專業柑橘種植與紅茶試種計畫,是臺灣本島初次創始的山地開發新事業。
4、逍遙園與日本重要建築文化財的脈絡關聯性緊密
(1)西本願寺的建築藝術,反映了日本桃山時代絢爛豪華的文化風格,寺內的御影堂、阿彌陀堂、唐門、書院與能舞臺等皆為日本國寶級的建築物,尤其北能舞臺更是日本最古老的能劇舞臺。寺內的建築飛雲閣與金閣寺的金閣、銀閣寺的銀閣並稱為京都的三大名閣,西本願寺全區亦均已名列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2)與豐臣秀吉淵源深厚的飛雲閣為聯合國世界遺產,也是西本願寺的重要宗產,大谷光瑞幼年居住於飛雲閣之經歷與生活印象,表現在於晚年建造的逍遙園設計元素之中,其脈絡清晰可辨。
(3)大谷光瑞的父親大谷光尊(法號名如上人)在京都伏見建造的三夜莊為一歷史名園,根據文獻記載,逍遙園部分的建材由三夜莊移築而來。
5、逍遙園的建築獨特性與價值
(1)逍遙園為一座綜合教育、修行與農業推廣為宗旨,融合了多元面向與宗教藝術的文化住宅,大谷光瑞以逍遙園及農園作為實現西本願寺教派一貫的英才教育理念之場域,亦為大谷光瑞海外眾多新建別邸僅存之唯一案例。
(2)逍遙園包含日式傳統居室空間之建築與現代和洋折衷型態之公共空間建築,為罕見與極特殊之案例,其結合接待、研習、佛堂與居所之多樣機能也表現在其特殊的外在風貌。
(3)逍遙園建築中木料上「臺灣總督府營林所」與「三井物產」等文字提供了日治時期政商圖譜的具體線索,其餘如當時先進之鋼構造屋架、細膩的營建手法與材料運用等,都說明了建築背後主人的格局與當代的建築工藝,值得保存與持續研究。
(4)透過訪談京都ニカク工務店之負責人二角龍藏先生,敘述其父親二角幸治郎來臺襄助大谷光瑞之過程,亦能說明當時日本匠師與臺灣營造工班相互搭配之特殊營造體制。
6、逍遙園為大港埔(今新興區)都市化的首要建設之一,亦見證了該地區之變遷發展
(1)本研究取得大谷光瑞門徒岩佐博男先生敘述來臺居住逍遙園之學習與生活過程之訪談一手資料,除對大谷光瑞其人有正面之描述外,對當時居住之逍遙園的空間記憶與高雄市的描述,有第一手的資料。
(2)逍遙園與高雄車站先後於1940年竣工及1941年完工啟用,高雄市的都市發展重心漸由原來之哈瑪星與鹽埕區移轉至新興前金地區,大谷光瑞進駐高雄市的新聞也喧騰一時,同時結合並帶動了高雄市的土地發展願景。
(3)1945年戰後該地區除原有日本陸軍病院延續為臺灣區第六軍醫院高雄陸軍病院外,逍遙園亦漸漸隱身於周邊的眷村「行仁新村」,六十餘年來累積了都市中一股特殊的族群文化,圍繞在逍遙園周邊盡是神秘傳說與大隱於市的人文色彩。
柴田教授的大作「大谷光瑞的研究」不只是一本描述大谷光瑞這一位特定歷史人物的行跡與歷史,更是一部跨越不同學術領域的著作,串連日本、臺灣與中國的近代歷史,中文版更有助於更多不同領域的人士,對於二十世紀初期以降的近代人文歷史、宗教與政治,提供了不同視野的觀察與探究角度,是不可多得的鉅著!恭喜也感謝柴田教授的付出。
國立高雄大學創意設計與建築學系教授 陳啟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