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歷史的溫度 ── 兼談對《史記》的一些看法
以史為鑒的重要性,似乎人盡皆知。但後人在復盤、體味歷史的時候,很容易落入一種無意識的陷阱。我們往往傾向於將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當成一成不變的死人來看待,卻從根本上忽略了他們必然曾經是有血有肉的活人。
歷史是由活生生的人創造、演繹的。同樣,歷史也是由活生生的人記錄、傳播的。所以,歷史必然帶有人的主觀溫度而無法完全客觀冰冷。
從這個角度來說,《史記》是當不得「信史之首」的名號的。
這句話很可能招致鋪天蓋地的口水與磚頭。但其實,非唯《史記》如此,二十五史中的任何一部都不能視為百分百的信史。
這其中的原因很簡單。
現代心理學的發展與研究,使得人類對於自身的思維、行為與決策有了更為準確而深刻的認知。人作為一種社會性動物,不可避免地會受到諸多心理規律的驅使或約束,而表現出種種主觀偏見或認知誤區。也就是說,追求歷史百分百的真實可信,純屬一廂情願的天方夜譚。無論是歷史的創造,還是歷史的記錄,做不到這一點。
即以司馬遷這個公認的千古良史為例,我們也很容易發現其在創作《史記》時,作為一個人,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強烈的個人好惡、情感傾向。《史記》正是投射了司馬遷強烈的個人主觀傾向、甚至是偏見的一部作品。但唯其如此,才活色生香,才不會冰冷刻板,才能讓千年之後的我們洞見歷史曾經如此精彩。正如屢屢出現的錯判讓世界第一運動 ── 足球更添魅力,有溫度、有誤漏、有觀點的記錄才讓歷史更為風姿卓然。
比如,人們在評判他人的行為時,很容易犯「基本歸因錯誤」,即傾向於判定是這個人內在性格、意圖的真實反映(性格歸因),而忽視了外部情境因素的影(情境歸因)。司馬遷也不例外。他在評判法家代表人物吳起、商鞅的時候,鮮明地表露了這一傾向。司馬遷說吳起「以刻暴少恩亡其軀」,說商鞅「其天資刻薄人也」、「亦足發明商君之少恩矣」,是非常典型的性格歸因,認為正是他們刻薄寡恩的性格決定了他們的悲慘命運,但卻完全忽略了這兩個人當時所處的環境與情勢對他們的驅迫。
再如,比起找尋證據證偽自己已有的信念,人們更願意證實它們。這就是驗證性偏見。這一認知偏見在司馬遷的身上也經常出現。在《報任安書》中,司馬遷曾經寫過一段傳頌千古的名句:「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聖賢發憤之所為作也。」為了更好地論證「困厄砥礪是聖賢們發奮圖強的動力」這一觀點,司馬遷不惜大量扭曲事實以強化論據。孫臏的神妙兵法,顯然不是在罹受臏刑後才寫出來的;呂不韋聚集門客編著《呂氏春秋》(即《呂覽》),是在其地位鼎盛之時,而不是被貶謫之後;韓非子的名篇《說難》、《孤憤》也是在入秦之前完成的。秦始皇是在看到流傳到秦國的這幾篇雄文後,才起念要見韓非,根本不可能是韓非被秦國所囚後的作品。
另外,司馬遷不但會在無意識的狀態下受到某些心理機制的驅使,還會有意識地通過選擇性認知來抒發他內心積鬱的壁壘和強烈的愛憎。他本人因為戰敗投降匈奴的好友李陵辯護而觸怒了漢武帝,被處以堪稱世間男人頂級恥辱的腐刑。司馬遷內心對喜怒無常、剛愎自用的漢武帝充滿了憤慨。所以,我們在《史記.武帝本紀》中只看到了關於武帝封禪的記載,而武帝波瀾壯闊一生中的其他事跡竟然蹤跡全無。這其實是對漢武帝的無聲批判。
在專制統治下,司馬遷本人無法為自己雪冤泄憤,於是,他將內心的這種嚮往寄託在筆下的歷史人物身上。舉凡蘇秦、范雎這些曾經遭受人生困厄的人物,其苦盡甘來的快意恩仇,都得到了司馬遷淋漓盡致的渲染鋪陳(詳見《蘇秦列傳》、《范雎蔡澤列傳》)。
再有,司馬遷對「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韓信寄予了無限的同情,所以,在寫作《淮陰侯列傳》時,他寫盡了劉邦種種對不起韓信的地方,卻一字不提韓信對不起劉邦的地方。而這些其實無可省免的重要情事,最終被司馬遷挪至《項羽本紀》中。
上述種種,不勝枚舉。由此可見,《史記》確實是帶有司馬遷貼身體溫和強烈個人色彩的一部作品。這是今天的我們,在品讀《史記》時不可不知、不可不注意的一點。
但我們絕不是要以此否定《史記》的價值。
心理學是解讀人類心理與行為的最佳工具。通過心理學的諸多原理與規律,我們不但能夠有效還原出歷史人物背後的心理動因、情境影響,而且能夠有效識別出歷史記錄者的認知誤區、情感偏見。所謂「繫鈴解鈴均是心理學」是也!
我們既然能夠通過心理學分析發見司馬遷的「心理缺陷」,當然能夠通過心理學分析來彌補歷史記錄者的這一缺陷,也能夠通過心理學分析來遙探歷史創造者的「心理脈動」。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但都會被時間的浪潮汰滅。而有了心理學,我們就可以將死去的歷史人物闡述得栩栩如生了。這樣的一種演說歷史的新流派,就是「心理說史」。
「心理史記」是「心理說史」的一個全新系列。在此之前,已經有「心理三國三部曲」(《關羽心戰》、《諸葛亮心戰》、《曹操心戰》)、「心理三國.逆境三部曲」(《劉備心戰》、《孫權心戰》、《司馬懿心戰》)、「心理吳越」三部曲(《鞭楚》、《辱越》、《吞吳》)問世。
沒有溫度的歷史,是殘缺的歷史;無視心理的歷史,是表象的歷史。「心理史記」系列精選《史記》所載的各有特色的重要人物,一人一卷,一人一析,以期讓歷史在心理學意義上復活,也讓當今的人們得到更多的橫跨歷史與現實的人生感悟。
陳禹安
2013年6月28日
後記
本書是「心理史記」系列的第一本。司馬遷在《史記》中寫了成百上千個人物,本系列為甚麼偏偏要選擇商鞅作為開篇之作呢?
商鞅這一生實際上就做了一件事,就是變法。
變法實質上是對所在群體公共圖式的一種顛覆,意在改變人們的思想意識以及社會的運行模式。這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古往今來,多少人傑,但敢於變法者卻寥寥無幾。而那屈指可數的幾個變法者,幾乎都沒有好下場。中國歷史上的吳起、商鞅、王莽、王安石、張居正,以及古羅馬的格拉古兄弟等,莫不如此,幾乎每一個人都為變法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甚至是生命。
清朝末年的變法者譚嗣同更是留下了這樣的千古豪言:「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中國未聞有變法而流血者,此國所以不倡也。有之,請從嗣同始。」
變法絕不是風花雪月的遊戲,變法不僅需要智慧、勇氣,更需要極富犧牲精神的擔當。
商鞅絕不是完美之人,他的個性中確實存在著冷酷、殘暴的成份。商鞅變法的目的也不能說盡是高尚,也有為了實現他個人目標的成份在內。但他在變法中,畢竟體現出了智慧、勇氣與擔當的融合,並且確確實實地推進了僻處西陲的秦國的進步,改變了秦國貧窮落後的社會面貌。最後,秦國能夠一統天下,商鞅居功至偉。
要特別提及的一點是,除商鞅外,其他的變法者,也有取得一時成功的,但往往人亡政息。唯有商鞅以生命為代價的法治探索,是極為成功的,為整個中國歷史的走向奠定了基調。時至今日,我們的國家形態、社會樣貌中依然能找到商鞅的痕跡。
這也許正說明了,雖然商鞅本人經常被否定,被非議,但他的變法肯定存在著符合歷史進步的因素而擁有著頑強的生命力。
人類社會從來沒有停滯不前,總是曲折起伏地向前發展。這就需要有像商鞅這樣的人,敢於衝破世俗定規的強大約束,勇於探索與時俱進的制度選擇。這就是書寫商鞅的價值所在,意義所在。
另外,本書雖然以商鞅為主人公,但也間夾寫了與商鞅有著類似人生軌跡的另一個法家代表人物 ── 吳起。因為商鞅其實就是一個加強版的吳起。
逝者如斯夫,來者待今朝。
今天的我們,需要從歷史中汲取力量與鬥志,為更美好的明天而奮鬥。
陳禹安
2013年6月29日於別館1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