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
邁向屏東學:認識論、社會結構與社區營造

邁向屏東學:認識論、社會結構與社區營造

  • 定價:450
  • 優惠價:940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8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本書的內容由在地國立屏東大學的教授們,與一群關心在地文史的工作者,多年來默默地耕耘,組織自發性的研究社群,從可參考的地方文史縣誌、耆老訪談、口述歷史及田野調查等,去呈現「屏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一個完整的面貌,也營造出一個地方學的特色研究亮點。 
   
  本書定名《邁向屏東學:認識論、社會結構與社區營造》,即是編輯小組從舉辦12屆的「南臺灣社會發展研討會」所發表的論文中,精挑細選出15篇有關屏東研究的代表論文,並經原作者增修後編輯而成,內容涵蓋從學理分析的認識論(2篇)、社會結構(7篇),到社會實踐的社區營造(6篇),體例堪稱完備,亦為後續研究者開啟研究「屏東學」之大門。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其南

  
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兼任教授

李錦旭

  
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

陳秋坤

  
前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王御風

  
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施雅軒

  
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李文良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凃函君

  
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高至誠

  
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生

戴文鋒

  
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郭東雄

  
屏東大學原住民族學士學位專班助理教授)

王敏州

  
屏東縣社區營造中心主持人

黃鼎倫

  
大仁科技大學文創產業研究所教授

王玉霞

  
大仁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碩士

葉慶元

  
屏東縣愛鄉協會副總幹事

周芬姿

  
美和科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謝宜臻

  
臺南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林淑惠

  成功大學建築所博士候選人

陳世明

  成功大學建築所副教授

編者簡介

李錦旭


  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主持屏東大學教育部特色大學試辦計畫主軸「何謂『屏東學』?――屏東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學術研討會」子計畫,同時籌辦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2016第12屆南臺灣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為長期深耕研究屏東學的學者。
 

目錄

一、認識論
1.地方誌、博物學與屏東知識圖像─文獻與書寫類型的轉換軌跡(陳其南,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兼任教授)
2.地方學的形塑:南方經驗的反思(李錦旭,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副教授)

二、社會結構
3. 近代屏東地域社會結構、權力關係與「屏東人」概念的形成,1750-1920
(陳秋坤,前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4.從日治屏東市(街)議員看社會領導階層之變遷(1920-1945)(王御風,高雄海洋科技大學基礎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5.屏東戰場,1786-1788:一個歷史地理學的討論(施雅軒,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6.義民與地方控制:雍正年間的山豬毛事件與下淡水營的成立(李文良,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7.臺灣檳榔進出口的尺度論述(凃函君,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8. tjaucikel與milimilingan的交疊―排灣族傳統領域的地景敘事初探
(高至誠,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生)
9.一個天主教村落的形成――萬金與聖母聖殿的天主教文化(戴文鋒,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三、社區營造
10.權力空間變遷下的在地參與:以七佳部落(tjuvecekadan)為例(郭東雄,屏東大學原住民族學士學位專班助理教授)
11.農村型社區營造的地方知識建構:以水泉社區風貌營造工程社區培力歷程為例之行動研究(王敏州,屏東縣社區營造中心主持人)
12.從屏東研究的角度談眷村議題:以勝利眷村為例(黃鼎倫,大仁科技大學文創產業研究所教授;王玉霞,大仁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碩士;葉慶元,屏東縣愛鄉協會副總幹事)
13.以網絡結構觀點談公私部門協力關係治理:以屏東縣莫拉克風災災後社區自主重建為例(周芬姿,美和科技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
14.重建韌性:從屏東的環境治理創新,探討社會生態系統模式(謝宜臻,臺南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15.回應氣候變遷的在地參與─以林邊光采濕地為例(林淑惠,成功大學建築所博士候選人;陳世明,成功大學建築所副教授)
 



「屏東學」-- 學屏東
為地方誌的研究學者定義一個新的研究領域


  十多年前為攀登東亞第一高峰的台灣聖山--玉山,行前,主辦單位凱達格蘭學校為讓每一位學員對攀登玉山的寓意能有更深刻的體認,特別貼心安排「玉山學」這堂課,記得當時的講師是國家文化總會《新活水》總編輯的路寒袖先生,課堂中講述從玉山地質地貌的形成、自然生態、到原住民與聖山相互依持的關係等等,讓我印象非常深刻;講者更殷殷叮嚀登山者應對大自然抱持恭敬的態度,登上任何山岳之巔不可傲稱「攻頂成功」,而應該懷著「登頂膜拜」的謙卑。就是這堂課,開啟了我「玉山學;學玉山」的終生信仰!

  2014年8月轉到國立屏東大學任職,即知道本校社會發展系在2005年首次舉辦「南臺灣社會發展研討會」,並在系上設立社群研究室,從2005至 2016年間總共連續舉辦12屆的研討會,共累計兩百來篇學術論文在此系列研討會發表。而在2015年2月本校社會發展系結合地方文史工作及社區營造者成立「屏東縣志讀書會」社群,與屏東縣「大武山文教基金會」、「東港溪保育協會」及「屏北社區大學」等社團,接續主辦並推動「南方學」、「屏東學學程」、「地方學」等系列學術性活動,邀請知名縣籍文史學者,如陳其南、陳秋坤等前輩教授,指導年輕學者及文史工作者共同參與屏東地方縣志的研究,經常聚集分享研究心得,每年並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屏東學」全面性的研究架構與面貌遂逐漸成形,其幕後最大的推手與主持人即是本書主編李錦旭教授。

  身為屏東人,從成長過程迄今,曾粗淺的了解屏東自過去「1871年牡丹社事件」,到晚近的「1947年228政治受難者事件」,這些發生在屏東縣境的歷史事件,過去少有詳實的正史記載或學術研究。屏東平原早期的閩粵移民開發與原住民間之互動關係;日治時期台灣糖業株式會社強徵屏東農民農地與「簡吉農民運動」的關係;以及晚近1962年「唐榮鐵工廠」被國府強收;1969年「香蕉大王吳振瑞剝蕉案」等沉冤未雪,均為與屏東息息相關的社會政治事件。在兒時記憶中,時聞在地父執前輩的口語相傳,但在戒嚴時期真相被掩蓋,經久失真散佚,迄今後人亦無法得以一窺究竟,地方學學者及文史工作者的研究需求更形迫切。1997年蘇嘉全上任屏東縣縣長後,每年四、五月縣府均舉辦「東港黑鮪魚季」,對東港、小琉球地區漁業及地方經濟轉型有極大的影響;2017年3月底即將舉行的第廿屆「大武山成年禮」,對屏東熱血青年,給予其從地理、歷史、社會、文化、自然生態景觀等各方面對屏東平原及山林深度認識的機會,以至於激發其愛鄉愛土及敬畏大地的人文素養。這種透過攀登大武山的成年禮活動儀式,讓參與活動的屏東青年,經過登山過程嚴格的體能考驗、團隊合作、及田野生態學習,誘發其能孕育關懷土地、熱愛山林的素養,其影響自是非常深遠;參加過成年禮的這群熱血青年,之後多數投入「山林學院」成為終身志工,更成為社會一股清新的力量,關懷著這片土地。從地方政府首長用心關懷政經人文的施政遠見,到民間社團無私無悔的傳承紀錄等,在在都需要有心的學者、地方文史工作者及社區營造經營者,從可參考的地方文史縣誌、耆老訪談、口述歷史及田野調查等,去呈現「屏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一個完整的面貌,這應該也是李錦旭教授與一群熱愛屏東地方文史的學者們十二年來從未間斷的「屏東學」研究動機。

  本書定名《邁向屏東學:認識論、社會結構與社區營造》,即是編輯小組從舉辦12屆的「南臺灣社會發展研討會」所發表的論文中,精挑細選出15篇有關屏東研究的代表論文,並經原作者增修後編輯而成,內容涵蓋從學理分析的認識論(2篇)、社會結構(7篇),到社會實踐的社區營造(6篇),體例堪稱完備,亦為後續研究者開啟研究「屏東學」之大門。然而如何精確的定義「屏東學」這門學問的研究範疇及學術價值,未來仍需有更多的學者投入,以有系統及架構性的學術研究方法,針對屏東百年來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教育各個面向所發生的文史事蹟,從田野調查、耆老訪談、史料蒐集研析,進而指導年輕學者或研究生以專題論文研究,闡釋每一主題或事件背後所隱含的緣由,並論述其可能對後來相關發展所造成之影響,則「屏東學」不僅只是一門學術研究,更將功能性的成為執政者以古鑑今的寶典。

  屏東地理位置在台灣國境之南,境內高山、平原及海洋俱全,更匯聚閩客漢人、原住民、新舊住民等,地理景觀、自然生態、人文風俗及語言呈現多樣性面貌;數百年來發生在這片土地上的政治、歷史、人文等史蹟及事件甚多,牽涉眾多屏東在地的人與事,而因地處南疆政治經濟之邊陲,歷來其實少有系統性的學術研究。難能可貴的是,由在地國立屏東大學的教授們,與一群關心在地文史的工作者,多年來默默地耕耘,組織自發性的研究社群,已逐步展開全面性及有計畫性的研究,未來在教育部所支持的特色大學計畫中,營造一個地方學的特色研究亮點。感謝主編李錦旭教授的邀請為本書作序,個人深度期許本校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系的研究社群,能持續開展「屏東學」的多面向研究,並期能因此引領國內大學及各縣市地方學研究之風潮,遂不揣鄙陋而為之序。

古源光
國立屏東大學 校長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408943
  • 叢書系列:台灣學
  • 規格:平裝 / 393頁 / 17 x 23 x 1.9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地方誌、博物學與屏東知識圖像
文獻與書寫類型的轉換軌跡
陳其南
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兼任教授
 
一、前言
 
位在臺灣島最南端的屏東,在近代臺灣史上一直被認為是邊緣地區,直到今天仍然多少受制於下淡水溪的阻絕而與臺灣的政治經濟中心有一段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但是如果從歷史上來探索,將會發現在臺灣早期歷史的發展中,屏東地區曾經扮演過相當重要的角色。
 
十七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紀錄中,即將所統治的地區以熱蘭遮城為中心分為南北兩區,而「南區」即指今日屏東地區的範圍,從記錄中可以看出其村社數目佔有荷蘭人統治底下的半壁江山。這個形勢到了清朝領有臺灣初期並未改變,可以從《番俗六考》作者黃叔璥的描述中看出來。到了清末時期,因為西方船隻不時在南臺灣海域發生船難漂流上岸而被當地漢番居民擄殺事件,不只引發美國領事李仙德自己進入恆春半島與當地原住民協商簽約,接著即發生1874年明治日本出兵南臺灣事件,是影響日本和清代中國的重要歷史事件。而有關這些事件的英文和日文文獻也突然暴增。事後清廷即將小小恆春設立縣治,更促成了清代臺灣最後一部地方志《恆春縣志》的出現。在自然方面,因為恆春半島地質和植被的特殊現象,使得有關這一地區的地質學和植物分布調查研究報告數量遠超過臺灣其他地區。
 
作者在前些時候參與《屏東縣志》的重修工作,曾經就「地質地形」、「本草博物」和「原初社會」三個領域,即傳統上被稱為「自然史」或「博物學」(natural history)的三分科,來探討影響過去屏東知識文獻累積的幾個重要歷史階段和事件。從十七世紀初開始,前後歷經荷蘭人、清代中國人、日本人、當代臺灣人和國際學者約四百年間的耕耘,可以看出不同背景和不同時代的探究者,針對不同領域所建構的知識類型風格。本文即嘗試以縣志編撰過程中所發現的一些具體案例來說明這個地方知識史發展的軌跡。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投資理財書展
  • 年末電影展
  • 皇冠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