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插天紅檜的芝麻種子
李潼
一群老少男女的臺灣旅行團,來到日本東京的明治神宮。導遊領著大家欣賞有如牌坊的高大木製鳥居,介紹說:「這是來自臺灣丹大林區一千五百年的高山扁柏,摸摸看,聞聞看,有檜木天然的香氣咧!」
鳥居兩邊的木柱,直挺聳立,十二公尺高,柱徑一點二公尺,柱身保持木頭原色,。
在仰望凝思、觸摸驚喜的同時,臉頰與胸口緊貼著柱身,果然有陣陣沁涼、木材芳香相互滲透。
有些上好原木的臺灣紅檜,該是從日治臺灣時期,或是台灣還是以木材賺取外匯的年代,便砍伐運送過來的;不論來自丹大山、阿里山或是太平山,這些被砍伐的千年巨木,是多麼辛苦的從深山、溪谷、港口遠渡重洋來到遙遠的異國。來自故鄉的千年巨木,為不分國界的神社為建材;而它們是如此高大挺拔的好材,在異國聳立幾十年仍散發芳香。
曾經第一次走進數十株千年紅檜聳立的森林,一行人驚駭過度的噤聲無語。
插天巨樹居然也可成林,而且生氣勃發,枝葉繁茂。它們在棲蘭山麓生長了一千四百年、一千八百年、兩千兩百年……每株樹齡不等,年差都以百年計。時空在這裡濃縮,也在此有往有來的延伸,嶺巔的風雲彷如悠悠的歲月長河,為它們做見證,也見證了我們這些歲月的幼兒拜訪老樹的一刻,記錄了我們在驚駭觀顧時的生嫩模樣。
聽聞過臺灣的好山好水孕育過上等紅檜,但親臨深山目睹樹林,才確切承認它們的存在,感受到它們懾人的古老與生機。
導覽的朋友提醒我們:「說是一群紅檜家族,大概也沒錯,這山窪的形勢特別,讓它們避過千百年來的雷電;這裡遠離溪谷,原木不能流放,又難架設運材流籠,讓它們躲過日本殖民時期,和國民政府的砍伐。紅檜的材積量大、材質緻密、氣息芳香,在世界木料界,烙印『臺檜』的木材,向來都是最高級的搶手貨。臺灣經濟發展的初期,『臺檜』賺取了不少外匯,從它另一個名號──『臺金』,就可想像得到。」
多數更壯碩的千年紅檜,已遭砍伐,從此消失。
想像它們曾經雄據在不同山彎三兩千年,又在三兩天內,被人們以電鋸鑿斧切裁傾倒,那是如此沉重的姿勢和聲響?該是整座山嶺為之震動,而鳥獸奔逃驚飛,飛到老遠,又群聚遙望,不知所從的景象。
這樣精良壯碩的千年紅檜,人們該不該砍伐?
直到它們幾已消逝殆盡,臺灣林務政策在八〇年代從伐林改為造林、保林和森林遊樂。雖然如此,現代的人們仍在經濟需求和濫取地球資源的矛盾中爭執不休。
一行人走在棲蘭山倖存的千年紅檜林間,彷如走在歲月老人腳下;彷如來探望戰火中避躲在山窪的巨人族後裔,崇敬裡有更多的慶幸與愛憐。
導覽的朋友輕聲為大家介紹哪一株是原生紅檜,哪一株是風倒木再生的二代木,指名它們的林相和生長位置的關係……他一路說,一路撿拾某種東西,小心的包藏在一方手絹中。
他早已交代同行的人:「只能用眼看、用心思去想,不可觸動這裡的一草一木,不讓寄生這山林的鳥獸驚嚇。」
他怎又這樣東撿西拾?什麼寶貝,這樣包包藏藏?
他攤展手絹,是幾粒比芝麻稍大的黑褐色種子。
「這就是千年紅檜的種子。」
是紅檜的種子?
壯碩的紅檜是種子長成?
是這麼細小的一粒種子!
這時,我們不禁要呼叫大笑。不能笑,只得掩口哈氣,怕驚動山林,更怕吹走了這麼細小的種子。
「找個合適的地方種下去,讓它們抓緊土地,讓紅檜早一天成林,讓我們的子子孫孫看見這麼堅壯美麗的樹。」
導覽的朋友不肯讓人觸摸紅檜種子。他高捧手絹,舉到每個人的鼻樑之上,讓大家輪番詳看,看巨大林木的細小胚胎,一種可以耐活千年的插天巨樹的種子。朋友的動作緩慢,一行人的觀想也只有恭謹。這分明是在進行某種神聖的儀式,而蒼穹、山嶺和環立的紅檜巨樹都來見證。
站在臺灣的一座壯偉山嶺,捧著千年紅檜的芝麻種子,感受非常殊異。讓我們很難不想到它們對比出來的象徵意義;想到地域範圍和生命版圖的關係;想到微渺人生在時光長河的格局;想到它們遼廣或精深所需要的養分。
人生寄旅走得再遠也有限;看得再多也有限,所有假設的寬敞恢宏,到頭來都要回歸落實在一枚小小的種子。是歡喜慈愛的種子,去傳遞有形的生命和無形的精神,讓它們蔚然成林;而讓瞋怨的畸形種子,隨風飄去,化為塵泥。人是這樣安身立命才快活,人與人、人與自然、東村與西鄰、北國與南邦也是這樣吧!
(本書於一九九九年由圓神出版社出版)
導讀
蹦蹦車小英雄──黑豆的成長
少年小說評論家 邱阿塗
太平山的千年紅檜哪裡去了?
很多喜歡大自然登山的人,不辭辛苦去探訪生長在嘉義縣阿里山鄉的一棵要一二十人才能合抱高大的三千五百年神木──眠月紅檜;也有不少旅人曾在棲蘭山看過成群的紅檜林吧!在太平山上,也曾經有像眠月神木那樣又高又大,要十幾人才能合抱的千年、兩千年,甚至三千年以上的紅檜;更多的是像棲蘭山的紅檜林那樣,樹齡都在一兩千年以上,卻長得更大片、更密集、更繁茂的紅檜原始林;所以太平山曾經和阿里山、八仙山合稱「臺灣三大林場」。
那麼,這些紅檜都哪裡去了呢?是怎麼砍伐下來?又怎麼運下山去?李潼的《太平山情事》,帶我們隨著黑豆和他的駕駛師傅塗叔所駕駛的「蹦蹦車」,從登山鐵道上來,再走過曲折起伏的山路,或經過三層索道,到太平山的伐木現場和集材場,去觀看伐木工人用斧頭和巨大的鐵鋸,砍伐千年紅檜和扁柏,然後用蹦蹦車載運下山,再轉運到日本建神社和神社前的鳥居。
去過日本觀光的人,一定看過日本有很多木材建的神社和木材做的「鳥居」,那些建鳥居、神殿的紅檜、扁柏,有很多是從太平山上砍伐下來運過去的。
民國三十七年,也就是大約六十多年前,我曾深入到茂興線原始林中,有幸見到伐木的現場。那伐木的情形就如本書所敘述的,不過那時是在一大片繁茂的森林中,擇伐幾棵較大的紅檜,其餘一大片連綿較小的原生林都還留著。後來,我也曾聽在羅東開木材工廠的朋友說,日本某神社的鳥居和神殿用的木材,是他從太平山運下,再用大貨輪運去的,言下還頗得意。不過,太平山上的紅檜,就這樣一棵棵不見了。李潼寫這本書,似乎在告訴我們什麼訊息呢!
「黑豆」是何方俠客?
在小說中,角色塑造是非常重要的。李潼非常了解青少年,知道他們喜歡崇拜偶像。因此,在《太平山情事》這部小說中,安排了一位被書中其他少男少女看做俠客型的英雄人物。
這位俠客不是舞刀弄劍的武俠,卻是一位肩背一袋行李、手握一支竹笛、不怕大山貓的俠客──臉搽得灰一塊黑一塊,鼻頭黑得晶亮的「黑豆」。他雖然年紀不大,才只有十六歲,卻志氣不小,從羅東來太平山,向曾是他爸爸助手的蹦蹦車司機塗叔學習開蹦蹦車,因此而結識了溫柔和善、臉上經常帶著笑意、心中偷偷愛慕黑豆的彩雲;彩雲的大妹,向來藏不住話的彩霞;像孫悟空那樣活潑好動的張天送;最能幹,膽氣大脾氣也大,卻也同樣愛慕黑豆的飛天女俠阿惠;再加上蹦蹦車運匠師傅的塗叔,以及彩雲的媽媽。
這幾位在太平山上生活的老老少少,有些人之間雖有誤會,卻沒有一個壞人;這樣一群純樸的山上的人們,構成了這樣一個純情的故事,讓人看了之後感到非常窩心,也對這位叫「黑豆」的少年兄陳世杰多了一份喜愛。不知你是否也有這種感覺?
少年採收隊怎樣採收太平柿子?
當秋陽催熟了彩雲家的太平柿子時,雖然才只有三棵紅柿樹,卻結得樹上滿滿的紅柿。單憑彩雲一家人怕忙不過來採收,因此當彩雲為此擔心時,彩霞卻找來了一批少年採收隊,他們是:孫悟空張天送、飛天女俠阿惠、竹笛大俠黑豆兄,另外還加上他們班上同學三人。他們是怎樣採收紅柿的?誰採得最多?這些紅柿採下來後要怎麼處理?採收紅柿本來是一項相當忙累的工作,可是在這些少年隊眼裡,卻變成了像遊戲又像比賽的活動,有人還邊摘邊唱歌,一首接一首的唱呢!你能想像他們採摘紅柿時的快樂情形嗎?
千年紅檜和細小的種子?
採過紅柿,黑豆、阿惠、彩雲、彩霞和張天送結隊遊山,阿惠前走帶路,真有點像飛天女俠走得飛快;彩雲卻在紅檜樹下漫步,時而彎腰在黃花草坡翻找一粒粒小小的種子,說那小小的種子就是紅檜的種子,要撿回去種在她家後院的苗圃。黑豆第一次看到那小小的種子,覺得很驚訝,那高大、六七個人都環抱不起來的千年紅檜大樹,居然是這麼一顆小種子長成的。後來他們來到一處斜坡,看到山谷下被砍伐後的樹頭,像一座座巨大的木樁,插放在斜坡上的伐木場;李潼很技巧的讓我們大家看到,有如千年紅檜的屠宰場似的伐木場,還讓我們看到伐木的現場,看到兩人一組的伐木工人伐木的情形。當千年紅檜發著悲鳴倒地時,更讓黑豆他們須一面閃避倒地的巨木;一面又得面對一群從另一棵紅檜的樹洞,驚惶爬出來的山貓張牙舞爪的攻勢,使他們嚇得緊貼樹幹不敢走動。結果你們猜,我們的黑豆大俠怎樣對付這一群山貓,使大家脫離險境?
彩雲老媽的疑惑,塗叔的心事
黑豆的爸爸和彩雲的爸爸是同一天死的,死在蹦蹦車的一次翻覆災難;可是彩雲的老媽,為什麼老是懷疑塗叔害死了她丈夫和黑豆的爸爸?還有,塗叔為什麼常常心事重重?難道,他真的是害死黑豆的爸爸和彩雲的爸爸的元兇嗎?如果是,黑豆的媽媽又為什麼讓黑豆拜塗叔為師,學蹦蹦車的駕駛?這些謎要怎樣去解?還有彩雲的媽媽和黑豆的媽媽,同樣都在那一場車禍中失去了丈夫,但是她們兩人對這事的不同態度和看法,你覺得哪一個人的比較正確?
塗叔的決心,彩雲老媽的轉變
蹦蹦車又一再出事了,最後一次出事時是黑豆駕駛的,上面還載著彩雲和阿惠,塗叔就退到助手的位置,從旁協助黑豆開車。
可是當事故發生,蹦蹦車在上坡鐵道上打滑無法前進,甚至被後面六節平臺車拖著往坡下後退時,塗叔先是叫彩雲和阿惠跳下車,然後又用力推黑豆下車,自己坐回正駕駛的座位,踩著煞車板,像一尊不動的蠟像,準備和仍然繼續往後滑行的蹦蹦車同歸於盡……
這時雲霧中出現了一群人,他們是阿惠跑去喊來的救兵,彩雲的媽媽也由阿惠陪著隨後趕到。彩雲和黑豆不斷的搬來大石頭堵在車輪下,黑豆更用彩雲拆下的毛線,將漏油的油管緊緊捆紮住,連那山貓家族也淒厲的喵叫著……
尾聲
故事在黑豆的媽媽和小妹上來太平山,彩雲的媽媽請她們全家去她家過年之後已近尾聲。這時,彩雲的媽媽已不再反對彩雲織一件毛背心要送給塗叔,看來,彩雲媽媽心頭的結已解開了;只留下一個疑問:太平山的紅檜原始林被砍完了後,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再恢復原來的繁茂林相?而在這一段空曠時段,太平山上和山下是否能依然太平?
推薦文
再現太平山林場昔日萬縷風情
臺灣鄉土童書推廣終身志工 洪文瓊
小說除了歷史小說外,作家通常很少明確標示具體年代,大體上都只是以概括性的季節或晨昏時令用詞,說出事件發生的時刻。李潼這本《太平山情事》起頭第一句「一九五一年深秋,太平山的秋色漸濃」,可說一開場就明確為本書的時空背景定了格,十分特別。深秋是時令季節,一九五一年是明確的時間點,那是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一九四五年八月),臺灣剛脫離日本統治六、七年,仍處於工商業尚未發展的農業社會,民風還非常純樸的時代;是臺灣還未實施九年義務教育(一九六八年起),小學還稱為「國民學校」,國語尚未普及,民間仍不時可聽到臺語夾雜日語的時代;是臺灣一般民眾盛行穿卡其衣褲的時代;是太平山林場還盛產木材,用蹦蹦車、索道運木材的時代。而所謂太平山,其實是中央山脈北段,宜蘭太平山、大元山、獨立山一帶山區的統稱,以盛產紅檜、扁柏聞名。日治時代以迄國民政府,在此區啟動伐木產業,泛稱為太平山林場,昔日與阿里山、八仙山並稱臺灣三大林場。太平山林場產量居全臺之最,上面有住家、招待所、湯殿(澡堂)、運材蹦蹦車、索道、學校、廟宇(神社)等設施,是機能具足的獨特生活場域,是昔日臺灣產業發展史中真實存在,有過榮景、值得珍惜的一種鄉土文化。高山區的林場,有別於平地的農村,居民怎樣生活?少年男女平日做些什麼?當時的太平山風貌如何?李潼這本《太平山情事》,就是定格在一九五一年深秋到除夕那個時段,非常寫實的為我們再現昔日太平山林場的萬縷風情,字裡行間散發出引人懷思、濃濃的鄉土味。
除了開場破題就把時間場景定格外,作者又把書名定為「太平山情事」,明示了書的題材內容,向讀者宣告情事將是作者所要著墨的重點。題材明示,與時空背景明示,同樣是一種定格。定格對作者來說是一種挑戰、是一種限制;對讀者來說,常會用來檢核作者是否有逸格、不副實的敘述,比如場景的氛圍、人物的語言和穿著等生活方式,是否契合定格的那個時代。還有既然明示要寫的是「情事」,那少年小說中所謂的情事可不是少男少女相互愛慕的成長情事嗎?而這一部分李潼似乎寫得不夠多也不夠浪漫(太浪漫可能就逸格了),如果認為李潼應該多著墨、多渲染這一部分,那就小看了李潼寫這篇作品的格局,也難窺小說名家李潼的堂奧了。李潼在本書要寫且深入寫的是昔日太平山林場值得珍惜的萬般風情,既寫情也寫景,是情景交融的風情。他寫的情事,除了兒女私情外,人際的親情、友情、師徒情、恩怨情,以及護樹、護山貓的鄉土情、大地情等等,在在都有所著墨,可說寫盡了有「人的溫度」的各種情。本書故事結尾黑豆首次親自開蹦蹦車,發生煞車失靈,塗叔強迫黑豆、彩雲、阿惠跳車,自己獨留駕駛臺設法搶救,在千鈞一髮的時刻,幸虧林場工人及時趕來,合抬大木頭止住蹦蹦車繼續後退才化解危機。光這一幕讓人驚心動魄、眾人合作搶救的情節,就糾集了親情、友情、愛情、師徒情、社區歸屬情(患難同當)、人際恩怨情於一爐。而也因這個搶救事件,化解了彩雲媽媽責怪六年前蹦蹦車事故,塗叔自私害死丈夫的長年積怨。結尾高潮這一幕正例示了李潼寫的情事,不但是萬縷,而且力道十足,極具「人的溫度與反省力」。
本書的情節鋪陳,同樣展露了李潼高超的寫作技巧。他採用兩線並進的手法,主線明寫少年主角黑豆上太平山林場,擔任開蹦蹦車的助手,環繞著他所引生的青春男女諸般情事;側線隱寫駕駛蹦蹦車的塗叔、彩雲的媽媽、黑豆的媽媽三位大人間,因蹦蹦車煞車失靈傷亡事故而產生的恩怨情事。側線隱寫穿插在主線明寫之間,吊盡讀者胃口,直到最後一幕大家合力搶救煞車失靈,兩線合而為一圓滿落幕,既彰顯了李潼不凡的主題呈現手法,更流露出李潼發心寫「臺灣的兒女」系列的真情。
推薦文
運鏡大師李潼
兒童文學作家 王洛夫
有一次拜訪李潼,他開車帶我來到太平山,山中雲海、檜木林、蹦蹦車……邊走邊聊,他興致盎然,一一如數家珍。憶想這段珍貴的過往,仔細推敲,我覺得李潼的小說充滿電影的臨場感,相信他一定曾像導演般的在此取景運鏡!
背景如詩如畫
「鐵道上方,台灣紅榨槭染紅了山坡林地,再往上,則是鋪地怒放的黃菀花叢,群集在高大的紅檜、台灣扁柏和鐵杉林間。」這是向上仰角漸遠的鏡頭運用嗎?「鐵道下方的雲海,如波浪奔騰,一波波湧向山崖,被西沉的落日映照,幻化出橙紅、亮白和金黃色澤。」乃是壯闊的俯瞰鏡頭。
角色真情演出
男主角黑豆的爸爸和彩雲的爸爸,一同在蹦蹦車意外中喪生,六年後,黑豆回到山上,當塗叔的助手。彩雲是班長兼模範生,帶領著班上的孩子們。黑豆和彩雲像樹苗,他們的父親像倒下的紅檜。懷疑與責備總會到盡頭,最終被愛與諒解所取代,青春的能量也正是大地復原的力量。
主角取名和景色融為一體,由雲霞衍生女主角彩雲、女配角彩霞,還有一個渴望到海邊看船的山中小男孩張天送,他的名字或許起因於太平山翻騰的雲海。
黑豆在集材廠遇見背柴薪的婦人,她對塗叔說:「你害幾個人還不夠,連人家的後生也找來?」這位負荊伐罪的「冤親債主」正是彩雲的母親。滿腮黑鬍渣的塗叔,則是在車禍中生還的副駕駛,彩雲的母親心中一直有個疙瘩……是不是故意?因為事情發生後,副駕駛就升為正駕駛了。彩雲和黑豆的媽媽恰是對比,雖然同樣對過世的先生不捨,但一個選擇懷疑與怨恨;一個選擇敬重與傳承。
鏡頭創造雋永
澡堂:霧氣朦朧,六十瓦的燈泡渲染下,微微透出少男少女的情思,隱隱藏著上一代的恩怨。浴室只有一牆之隔,彷彿可以聽得見對方的話語,感覺對方的心情。
採紅柿:「每採摘一顆紅柿,便讓漫天的橙紅,露出一塊晴空的湛藍。」李潼擅於配用鮮亮的對比色,來呈現青春的活力。
雙手護握:彩雲收集的紅檜種子,被強風差點吹飛,當她用雙手護著種子時,黑豆也直覺的來守護種子,慌亂中握住彩雲的手。這象徵著兩人的互相關懷,也象徵青春的生命力守護著山林。
伐木:「撲倒的紅檜,轟咚一聲悶響,緩緩彈起,又在揚起的塵土和木屑、枯草的迷霧中,再一次衝擊山脈。」李潼用仰角的望遠鏡頭,襯托出檜木的高大和悲壯。此時樹頂灑下許多黑褐色的種子,彩雲卻伸手迎接,歡喜而笑。死亡的悲傷和新生的喜悅,此刻劇烈衝擊。
苗圃:黑豆幫忙彩雲,在苗圃撒下紅檜種子。十幾棵高矮不一的紅檜樹苗,代表著生生不息。
蒙太奇:苗圃裡,彩雲問黑豆,塗叔會是害死父親的那種人嗎?這時男、女主角心中湧現許多串接的鏡頭:煞車、酒醉、正駕駛、好朋友、助手、青春嶺、濃茶、紅柿、山貓家族、種子、大車禍……正是電影蒙太奇的技巧。
漏油意外:黑豆第一次擔任正駕駛,偏不湊巧,蹦蹦車漏油,爬坡到了坡頂時,塗叔發現車子就要向後滑,當機立斷的將黑豆推出駕駛台,決定一個人隨車而去。仰角和斜坡增加畫面張力,將情節推向高潮。
誤解冰釋:彩雲的媽媽趕過來看到整個情景,塗叔為了控制車子不肯下來。霎時間,她與塗叔四目相接,一切盡在不言中。她第一次主動說要幫塗叔燒熱水,象徵心中的冰冷仇恨已化解。洗去一身的油汙,象徵洗去心中的黑垢,溫情就像寒冬中的熱水一樣!
跫音繚繞山谷
悠揚笛聲:黑豆吹奏的笛聲飄揚在山林中、蹦蹦車的軌道間,彩雲也曾聽到男湯的笛聲穿牆而來。
蹦蹦車:由遠而近、由近而遠,依稀聽到引擎聲、鐵軌震動的隆隆聲,在山谷間還有回音起伏。
山貓:山貓擋住放學路隊,也在檜木樹洞中嘶吼;蹦蹦車要出事時,山貓家族也淒厲的叫著。
青春嶺:這首歌的旋律一再出現,黑豆用笛子吹奏,黑豆的爸爸用豪邁的神情高唱,「青春嶺頂自由行」象徵青春的心開創生機。
運鏡大師
就像愛森斯坦發現普希金的小說技巧與「蒙太奇」有異曲同工之妙,稱他為蒙太奇大師,我也要尊稱李潼為「運鏡大師」。書中具備生動的場景、難忘的鏡頭,還有秀麗風景與動人配樂,常出現在我的胸臆和腦海,如電影放映一般,這身歷其境的圖像與場景,使得李潼的小說清新雋永、歷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