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生態觀光,係以自然資源為基礎包含人文活動在內的觀光,在其接觸的過程中,利用環境倫理與教育之概念,對資源加以保育降低衝擊;另一方面提供機會使當地社區得以因維護資源獲得長期利益回饋,維持經營管理的永續性發展。
生態觀光的概念最早出現於1965年,Hetzer在Link雜誌中批評觀光活動在發展中國家所造成的衝擊;1976年,Budowski於〈旅遊與保育:衝突、共存或共生〉一文中指出,大眾旅遊方式已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1990年,世界野生物基金會在所屬永續發展部門成立了生態旅遊常設單位,開始推展生態旅遊的概念,並進而獨立成為國際生態旅遊學會(The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 TIES);聯合國經濟暨社會委員會(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於1998年大會決議,將西元2002年訂為「國際生態旅遊年」(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 Ecotourism, IYE);台灣亦在2002年由行政院於1月16日第2769次院會宣布2002年為「台灣生態觀光年」。因此,生態觀光在現今全球社會中已儼然成為一門顯學,更是觀光休閒領域中相當重要的一門學科。
本書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共九章。第一部分基礎概念篇,包含第一章〈緒論〉、第二章〈生態與環境保育〉;第二部分進階應用篇,包含第三章〈台灣主要生態保育地概況〉、第四章〈生態觀光的發展〉、第五章〈生態觀光與資源〉;第三部分案例實務篇,包含第六章〈生態觀光與社區〉、第七章〈生態觀光的教育與管理〉、第八章〈生態觀光的效益與評估〉、第九章〈生態觀光未來展望與議題〉,分別加以介紹。
本書的撰寫緣起,首先要感謝帶文豐進入觀光領域的恩師,也是在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的指導老師李銘輝博士,承蒙恩師的不棄、循循善誘與多年來直、間接的照顧,讓我在觀光的大觀園中有所遵循。其次,也要感謝當年就讀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班的指導教授蔡培村博士,亦是中華民國現任的監察委員,十分感念恩師不棄文豐跨領域的學習與悉心指導,導引進入成人教育、社區學習、社區產業的宏觀思維,並不斷地激勵和領航文豐進入成人學習與應用的脈絡,同時協助文豐完成人生的重要任務。再者,要感謝高雄餐旅大學校長林玥秀博士,在人生的轉換階段中提攜與叮嚀,讓我汲取不同的經驗與成長,淬鍊生命的豐厚與珍貴。另外要感謝高雄餐旅大學旅運管理系甘唐冲博士,感謝他以前輩謙沖態度與愛護晚輩的照顧,讓我在教學上感受到無比的鼓勵與支持。此外,感謝在這些年無論學術或業界中,曾經幫助和鼓勵過文豐的諸多前輩和好友們,以及他們慷慨提供的美好圖片。最後感謝家人給我在東奔西跑旅遊導覽上相當的時間與空間,讓我在主流、非主流教育和多項工作雜務中尚能勉力兼顧。沒有以上豐富多元的人事物,就無法有此書的誕生。
本書內容力求嚴謹,但疏漏之處,深恐難免,有些資料仍待加強與補充,尚祈博雅專家不吝賜正,使本書更為豐富充實。
謝文豐 謹識
於臺窩灣府城洲仔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