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輕小說展
忽必烈傳

忽必烈傳

  • 定價:800
  • 優惠價:972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68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對忽必烈的一生作了全面系統的介紹。
讀完這本傳記,相當於看懂了前半部元史!特別是蒙古各個部落乃至黃金家族的內戰寫的很細!
對蒙古帝國到元朝一系列歷史有清晰的評析。

  成吉思汗以征服震撼世界
  忽必烈以文治著稱於天下

  馬可波羅給予忽必烈很高的讚譽:
  「大可汗,是一個最智慧,在各方面看起來,
  都是一個很天才的人,他是各民族和國家的最好君主。
  他是一個最賢明的人,韃靼民族從來所未有的。」

  成吉思汗以蒙古的鐵騎掃蕩了歐亞大陸,建立起蒙古大帝國聞名,但是,如何去統治管理一個文化先進、經濟發達的地區,成吉思汗沒能來得及回答,而忽必烈基本上解決了這一點。他在一批蒙漢臣僚的幫助下,依照漢法建元改制,所制定和實行的一系列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政策既為元朝的百年江山奠定了基礎,也為後來的清朝統治者提供了非常珍貴的經驗。

  本書不僅是描繪一位王朝開創者忽必烈汗的偉業,更注意到蒙古原有文化對於忽必烈決策上的影響,如何成為複雜民族與文化的共同帝王,是忽必烈終其一生面臨的最大挑戰,也是讀者理解與閱讀此傳記應具備的起點。

  「忽必烈是一個世界性的帝王,在十三至十四世紀的各種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形象,名滿天下。……他獨有的成功在於將自己從游牧征服帝國的大汗轉變成能有效統治定居社會的帝王。」—美國漢學家羅沙比(Morris Rossabi)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治安


  1949年生。南開大學講席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元史研究會會長。曾任教育部歷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元史和政治制度史。代表性著作有《元代分封制度研究》、《元代行省制度》、《元代政治制度研究》、《忽必烈傳》等。
 
 

目錄

導   讀        
序   言    
    
第一章 煊赫祖宗業  巍然征服功             
成吉思汗建國與征服偉業    
窩闊台汗與貴由汗   
拖雷與唆魯和帖尼    
「剛明雄毅」蒙哥汗   
 
第二章 總領漠南事  遠征大理國

總領漠南軍國重事    
南平大理    
以漢法治漢地的嘗試   

第三章 角逐大汗位  定鼎開平城
蒙哥汗親征川蜀   
忽必烈統兵攻鄂州   
開平稱汗    
兄弟鬩牆    

第四章 創建元王朝  附會漢地法
元帝國的誕生    
勸農桑與理財賦    
建立中書省、樞密院、御史台和御前奏聞制度    

第五章 平定李亂  罷黜漢世侯
狐居兔穴  聯宋叛蒙     
調兵討伐     
追究同黨王文統等     
罷黜世侯  收攬權綱    

第六章 倚重阿合馬  專權二十年
從媵人到宰相    
恃寵專權    
王著殺阿合馬及處置    

第七章 渡江滅趙宋  南北共一家
郝經使宋議和及失敗    
先圖襄樊     
北風三吹白雁來    
臨安末日    
麾兵閩廣    
三宮銜璧燕山去
   
第八章 行省撫江南  帝師轄吐蕃

阿里別、忙兀台等行省江淮    
阿里海牙等經營湖廣    
相威行御史台於江南    
賽典赤等撫定雲南    
帝師與宣政院統轄吐蕃    

第九章 分治四等人  懷柔南降臣
四等人種族壓迫政策的制訂    
對其他南宋降臣的懷柔和使用    

第十章 冬夏巡幸兩都  內外布列軍衛
兩都的營建與朝會祭祀    
歲時巡幸    
重組怯薛與創立侍衛軍   
 
第十一章 親貴享封邑  皇子總重兵

宗王兀魯思的演化與限制    
五戶絲食邑制的發展與改造    
王爵印章封授的制度化    
皇子宗王出鎮總兵    

第十二章 蕭牆叛王禍  朔漠御駕征
海都稱雄西北與塔剌思會議    
昔里吉叛亂    
海都爭奪漠北與元廷的軍事防禦    
乃顏叛亂與忽必烈親征    

第十三章 揚威伐海外  黷武喪舟師
兩侵日本    
屢征安南    
南攻緬國    
跨海征爪哇    
對高麗的占領和統治    

第十四章 站赤通天下  貨舶渡大洋
站赤與急遞鋪    
開闢海運    
鼓勵海外貿易    

第十五章 倚守敬巧工  用札氏西技
郭守敬巧思辦水利    
觀天術精湛《授時曆》流芳    
札馬魯丁的科技活動    

第十六章 學儒重致用  崇教告天神
忽必烈與儒學    
道教的境遇    
釋氏掀天官府    
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傳播    

第十七章 暮年多事秋  朝堂風雨驟
從和禮霍孫主政到盧世榮理財    
桑哥專擅國政    
完澤、不忽木為相    

第十八章 後宮子孫眾  皇位傳承難
后妃與皇子    
真金太子之立    
皇孫甘麻剌封晉王與鐵穆耳總兵    
鐵穆耳嗣汗位    

第十九章 蒙漢雜糅夢  功過紛紜說
不嗜殺、輕刑等惠政    
知人善任使    
締造元帝國的功業    
蒙漢雜糅夢的喜與悲    

附錄 忽必烈世系表   
 

導讀   

世界帝王(universal emperor)的挑戰


  忽必烈(Khubilai Khan,1215-1294。中國歷史上的元世祖)是大蒙古國(Yeke Mongghol Ulus)的最後一任大汗;中國正統王朝元代(Yuan Dynasty)的開創者。對蒙古民族來說,成吉思汗的地位不容挑戰,而忽必烈汗身為世界征服者的繼承人之一,卻不免毀譽參半,甚至一度被部分蒙古人視為「蒙古文化叛徒」。但如同成吉思汗等同於大蒙古國一般,忽必烈亦可與元朝畫上等號,美國漢學家羅沙比(Morris Rossabi)於80年代末出版的專書《忽必烈汗:他的生活與時代》(Khubilai Khan:His Life and Times)描述道:「忽必烈是一個世界性的帝王,在13-14世紀的各種文化中具有不同的形象,名滿天下。…他獨有的成功在於將自己從遊牧征服帝國的大汗轉變成能有效統治定居社會的帝王。」故而,無論是忽必烈自己或後世研究忽必烈的專業史家,都不會滿足於僅將忽必烈定位為中國史上朝代的開創者。

  忽必烈因為對各種文化的擁抱,以致後世有「悖離」蒙古文化的批判,但實際上忽必烈從創建元朝始,從未忘記自己是大蒙古國的繼承人。「元」朝之名,傳統認知上是忽必烈採納漢人謀臣劉秉忠(1216-1274)的建議,從《易經》:「大哉乾元」而來,這使元朝創建之初似乎戴上了「漢化」(Sinicization)的外衣,羅沙比則認為忽必烈的種種作為,目的都是成為一位「世界的」帝王(universal emperor),而非僅是中國的皇帝。「大哉乾元」與其視為對儒化或漢化的選擇,更應該是滿足漢族士大夫的情感與兼顧大蒙古帝國本質的「變通」。元史學者蕭啟慶師已論證「元朝」就是「大朝」之意,元朝創建之前,成吉思汗的Yeke Mongghol Ulus有兩個漢譯,「大蒙古國」之號用於外交文書;簡譯的「大朝」則常用於對內,兩種漢譯國名並行了五十年之久,忽必烈的「元」就是取其「大」,只是換用一種更具中國朝代風格的譯法。簡之,忽必烈以「元」為國號,除了認知立國以漢地為中心的現實,也為建構他世界帝王形象的一環,這是忽必烈「祖述變通」的思維本質。

  故而,要真正認識元朝,就必須透徹了解忽必烈汗。本書為專業蒙元史家力作,著者具有深厚的制度史研究基礎,奠定撰寫忽必烈傳最好的沃土。作者曾經指出:「忽必烈與其祖父成吉思汗一樣,堪稱蒙元的一代偉人。成吉思汗以征服武功震撼世界,忽必烈則以走向文治著稱於天下,他是成吉思汗最優秀的繼承者」;前輩學者蔡美彪亦說:「一部忽必烈的傳記等同於半部元史」,確是精論。此書將忽必烈的一生細膩地分為十九章:第一章到第七章,在時間軸上是滅宋之前忽必烈從成吉思汗的諸孫成為元朝大汗的過程。首先陳述蒙古世系從成吉思汗選定的窩闊臺系轉移至拖雷系後人,這是忽必烈能走上成吉思汗繼承者位置的關鍵。再論及蒙哥登上汗位後,命忽必烈總領漠南軍國重事,開啟了著名的「金蓮川幕府」時代,亡金名儒與天下豪傑群從,尤其是劉秉忠、姚樞、郝經等,構成了潛邸謀臣集團,對於忽必烈的崛起助益甚大。而蒙哥忽然死於四川合州釣魚城,給予忽必烈奪取汗位的大好機會,他趕到開平召開忽里台大會,宣告自己成為大蒙古國的合法繼承者,也與同母弟阿里不哥展開多年的鬩牆之戰。另外一方面,他同時創建元朝,附會漢法,以雙重體制作為元朝立國基調,確立行政、軍事、監察分立的政治架構。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進行戰爭之際,他所擔心的山東降將果然趁機聯宋叛蒙,開啟忽必烈罷黜世侯制度,集權中央的契機,也導致忽必烈對漢族的信任與感情蒙上難以抹滅的陰影。因此,忽必烈開始重用色目人,藉以壓抑與牽制朝中漢人,尤其是阿合馬的專政,藩邸儒臣日漸淡出權力中心,最終引發暗殺阿合馬事件與真金太子憂死的結果。最後作者回到宋元之間的和戰關係,國信使郝經被賈似道拘留多年,以致議和破局,忽必烈在南宋川蜀降將的建議下,改變攻宋戰略,練水軍、圖襄樊,最終在一二七六年(至元十三年)謝太后率眾於臨安出降,三年後廣東崖山大戰,宋祚正式告終。
  
  第八章到第十三章論及治理制度、社會結構、軍衛體系、再次分封、用兵西北與征服戰爭的盡頭。忽必烈滅宋後將行省制推及於江南,並以帝師與宣政院統轄吐蕃的治理,這是史上首次將今日西藏地區納入直接統治的創舉。根據降服蒙古帝國的先後,元朝給予不同族群差異待遇,也成為後世對四等人制的討論基礎。而為了保持「行國」的祖宗之法,忽必烈冬、夏巡幸兩都,有元一代帝王從未間斷。他更重組怯薛軍,使其與漢式體制並行,為穩固江南等新征服區域,以皇子宗王出鎮各處。忽必烈取得汗位的後遺症是引來西北諸王的叛變;遠征日本、安南、緬甸、爪哇,以及對高麗的佔領和統治,帝國的征服也已達到極限,忽必烈也因為這些征戰換來窮兵黷武的批評。
  
  第十四章到十八章以元代的海外貿易、科技發展、宗教政策、理財爭議、皇位繼承為議題,最終總結了忽必烈一生的功過。元代海外貿易發達程度空前,帝國的規模激發了完善的驛傳制度(站赤、急遞鋪),各族人才的匯聚與合作開啟科技的活躍發展。宗教政策則兼容並蓄,伊斯蘭、基督教、道教、佛教等首次與儒教平起平坐。但忽必烈的晚年並不平靜,重用色目人理財一方面是為制衡漢族儒臣,一方面也因對外征戰不斷與封賞太濫,財政亟需整理,這使得以漢法制漢地的基礎產生裂痕,真金太子也因為阿合馬暗殺事件受到波及早逝,忽必烈為穩定汗位繼承借用漢人嫡長子繼承制的規劃宣告夭折,從此元朝的皇位繼承波折不斷。最後一章作者以「蒙漢雜糅夢、功過紛紜說」作為忽必烈傳的總結評論。
  
  本書雖名為帝王傳記,卻是以忽必烈為中心,元代創建前後的重大內、外制度為緯,人、文化、制度之間的互動為網,通讀本書,可獲得的元朝知識含量遠過於單一人物傳記。日本學者杉山正明(すぎやままさあき)曾如此說道:「如同田餘慶所注意到的一樣,在拓跋政權和其後的中華世界中,多民族化和多元複合文化是顯著而同时進行的。唐宋變革是令人刮目相看的演變,與這種變革成果同步,北族王朝這一軍事優先的混合體,實際也形成了組織。结果,這兩種變化並行不悖,相互影響,共同向著下一個歷史階段前進。高度評價南方繁榮的文化區域和文明主義,貶低北方的粗野和武力的軍事優先主義,這不僅是中國學者的通病,日本的中國史學家也有此傾向。综合地把握兩者,進而描畫出一幅時代的立體畫像,此點非常必要。也只有如此,才能體現出歷史研究者真正的水準。」(《澎湃新聞訪談》,2014年7月)
  
  即使有些學者並不同意杉山氏以往論著中「元朝非中國王朝」的觀點,但他論說提醒著研究者與讀者,蒙元史的本質牽涉到複雜的多樣民族與文化,避免片面的立場,才能趨近蒙元史的原貌。本書不僅是描繪一位王朝開創者忽必烈汗,更特別注意到了蒙古原有文化對於忽必烈決策上的影響,如何成為複雜民族與文化的共同帝王,是忽必烈終其一生面臨的最大挑戰,也是讀者理解與閱讀此一忽必烈傳應具備的起點。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0530827
  • 叢書系列:歷史.中國史
  • 規格:精裝 / 784頁 / 17 x 22 x 10.9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總領漠南軍國重事
 
一、思大有為於天下

 
一二三二年父親拖雷逝世的噩耗,對剛滿十八歲的忽必烈,無疑是沉重的打擊。但喪父之痛,一定程度上促使忽必烈迅速成熟,錘煉了他的意志和應付複雜事變的能力。《元史.世祖本紀》稱:「及長,仁明英睿,事太后至孝,尤善撫下。」當是十八歲以後忽必烈政治上趨於成熟幹練的概括性描述。
 
大約在乃馬真皇后稱制時期,忽必烈進入而立之年。那時,成吉思汗諸子相繼謝世,孫輩叱吒風雲的時刻即將到來。忽必烈一直在思考:如何為大蒙古國幹一番事業,如何大有作為於天下?身為蒙古宗王和拖雷嫡子,他有這樣的責任和實力,也有這樣的機會和可能。
 
忽必烈熱衷於訪求前代帝王的功業逸事,尤其是喜歡聽唐初李世民廣延四方文學之士,講論治道,終成大業的事蹟,而且由衷欽佩,銳意模仿。他千方百計延請召集藩府舊臣及四方文學之士,孜孜不倦地詢問治理國家的方略辦法。正如史書上說的:「世祖皇帝始居潛邸,招集天下英俊,訪問治道,一時賢士大夫雲合輻輳,爭進所聞」,「論定大業,厥有成憲。」由於這一系列努力,身居漠北的忽必烈,周圍漸漸彙集了一批「亡金諸儒學士及一時豪傑知經術者」。
 
在臨時應召和長留漠北的漢族士大夫中,比較系統地向忽必烈獻上治國之道的,當數張德輝、劉秉忠、姚樞、李冶。
 
一二四七年,河東交城人張德輝被召至漠北藩邸。忽必烈首先發問:「孔子沒已久,今其性安在?」張德輝回答:「聖人與天地終始,無所往而不在。王能行聖人之道,即為聖人。性固在此帳殿中矣。」
 
忽必烈又問:「或云遼以釋廢,金以儒亡。有諸?」回答說:「遼事臣未周知,金季乃所親睹。宰執中雖用一二儒臣,餘則武弁世爵,若論軍國大計,又皆不預。其內外雜職,以儒進者三十分之一,不過閱簿書,聽訟理財而已。國之存亡,自有任其責者,儒何咎焉?」
 
忽必烈深表讚許,又問:「祖宗法度具在,而未設施者甚多,將若之何?」張德輝指桌案上的銀盤為喻:「創業之主,如製此器。精選白金,良匠規而成之,畀付後人,傳之無窮。今當求謹厚者司掌,乃永為寶用。否則不惟缺壞,恐有竊之而去者。」忽必烈思索良久後說:「此正吾心所不忘也。」
 
忽必烈還問:「農家作勞,何衣食之不贍?」張德輝答道:「農桑,天下之本,衣食所從出。男耕女織,終歲勤苦,擇其精美者輸之官,餘麄惡者將以仰事俯畜。而親民之吏復橫斂以盡之,民則鮮有不凍餒者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GL百合展
  • 墨刻紙電聯展
  • 室內設計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