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三版)

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三版)

A Commentary on Heidegger’s Sein und Zeit (Third Edition)

  • 定價:380
  • 優惠價:79300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08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OKAPI 推薦

 

內容簡介

海德格哲學彷彿是一道光芒,照亮我們心中的家園,讓流浪於外的我們回到久別重逢的家鄉。

  海德格是上承胡塞爾(Edmund Husserl)現象學,下開歐陸後現代思潮的重要哲學家,要領會歐陸當代哲學主要思潮,就要深入瞭解海德格的哲學理論。最理想的方式,當然是由閱讀其著作,尤其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存有與時間》開始。然而,對當代中文讀者而言,無論在言語或是思考方式上,這部經典都是艱深難懂,往往令人望之卻步。

  為了讓讀者較容易把握海德格哲學,作者在本書中運用簡易流暢的文字,輔以實例,以十五章的導讀與分析,逐節分點闡釋海德格的理論思維,完整而連貫地勾勒出《存有與時間》的整體架構與脈絡。期許讀者能在明白海德格哲學後,對其理論困難,有自己的反省與體悟。也希望本書能帶領讀者進入海德格和歐陸當代哲學的殿堂,打開新的視域,以不同的觀點來認識人生和宇宙之美。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榮華


  輔仁大學哲學碩士、博士,曾任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主任兼研究所所長,2016年退休。研究專長為詮釋學、現象學、海德格哲學與高達美哲學。除本書外,另著有《形上學:理論與批評》、《高達美詮釋學:〈真理與方法〉導讀》、《葛達瑪詮釋學與中國哲學的詮釋》和《海德格哲學:思考與存有》,合著有《西洋哲學傳統》、《哲學概論》,以及多篇學術論文。
 
 

目錄

三版序


首頁 本書的目的及進路

第一章 導論(¶ 1-8)
一、探索存有的必要性(¶ 1)
二、從存有探索的結構指出本書方法論的輪廓(¶ 2)
三、存有探索的優先性(¶ 3-4)
四、時間是理解存有的視域,及西方哲學誤解存有的理由(¶ 5-6)
五、現象學方法及本書的寫作計畫(¶ 7-8)
附 錄

第二章 此有的存在分析:一個簡略的說明(¶ 9-13)
一、此有的本性、本真存在及存在性徵(¶ 9)
二、簡略說明此有的基本結構:在世界的存有(¶ 12)
三、認識是此有的一種引出模式(¶ 13)

第三章 在世存有的世界及世界性(¶ 14-21)
一、周遭世界的分析(¶ 15-16)
二、世界性(¶ 18)
三、世界性與笛卡兒的世界概念(¶ 19-21)

第四章 周遭世界的空間意義與此有的空間性(¶ 22-24)
一、用具及周遭世界的空間意義(¶ 22)
二、此有的空間性:開闢空間(¶ 23-24)

第五章 此有與別人共存的存在方式(¶ 25-27)
一、探索的方式:存在的進路(¶ 25)
二、此有與別人共存(¶ 26)
三、日常生活的此有與「人人」(¶ 27)

第六章 此有的「在存有」之三個存在性徵:際遇性、理解和言談(¶ 28-34)
一、際遇性(¶ 29-30)
二、理解與解釋(¶ 31-33)
三、語言的存有學基礎:言談(¶ 34)

第七章 此有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方式及沉淪(¶ 35-38)
一、閒聊(¶ 35)
二、好奇(¶ 36)
三、歧義(¶ 37)
四、沉淪(¶ 38)

第八章 此有的存有:關念(¶ 39-42)
一、怖慄的現象學分析(¶ 40)
二、此有的存有及其相關含意(¶ 41)

第九章 對傳統哲學的實有概念和真理概念之批判(¶ 43-44)
一、對傳統哲學實有概念的批判(¶ 43)
二、對傳統哲學真理概念的批判(¶ 44)

第十章 此有與死亡(¶ 45-53)
一、死亡概念的理解方式(¶ 46-49)
二、死亡概念的本真意義和非本真意義(¶ 50-53)

第十一章 此有的本真存在(¶ 54-60)
一、良知與欠咎(¶ 54-59)
二、此有與決斷(¶ 60)

第十二章 關念的意義:時間性(¶ 61-66)
一、參與和決斷(¶ 61-62)
二、關念和此有的自我(¶ 63-64)
三、關念的存有學意義:時間性(¶ 65-66)

第十三章 從時間性說明此有的日常生活(¶ 67-71)
一、從時間性說明此有的開顯性(¶ 68)
二、從時間性說明此有的關切和世界的超越性(¶ 69)
三、從時間性說明此有的空間性(¶ 70)
四、此有日常性的時間性意義(¶ 71)

第十四章 時間性與歷史(¶ 72-77)
一、歷史的一般意義及歷史物與此有的關係(¶ 73)
二、從時間性說明此有的歷史性(¶ 74)
三、此有的歷史性與自我(¶ 75)
四、此有的歷史性與歷史學(¶ 76)

第十五章 從時間性說明一般的時間概念(¶ 78-83)
一、從時間性說明日常生活關切中的時間(¶ 79)
二、時間的公眾性格(¶ 80)
三、時間的一般概念(¶ 81)
四、結語:此有的分析與存有一般的意義(¶ 83)

參考書目
索 引
 
 

三版序

  本書出版至今,已匆匆十年。在這段時間內,無論中文與外文,都出版了很多海德格哲學的書籍和論文。尤其在中國大陸,研究海德格的學者更是蜂擁群起,著作大量出版。兩岸阻隔數十年,文字使用已有差異。對於海德格的哲學詞彙,各有不同的翻譯。讀者閱讀海德格哲學的中文著作時,由於相同的德文詞彙有不同的中譯,便容易造成混淆。況且,海德格常自創哲學語詞,中文無法找到適當的翻譯,讀者便難以掌握。若只憑中文翻譯的字面意義,更會令人誤解。並且,這十年內,哲學討論的方向和興趣稍有改變。以前哲學不討論的,如今已成顯學;以前常常討論的,如今棄如敝屣。因此,在理解海德格哲學時,若能在當前的哲學討論方向上,讀者會更感興趣,也更易理解。我想趁這次改版的機會,一方面重新檢討海德格哲學詞彙的中文翻譯,另方面作出修改和加入註腳,讓海德格更接近當前哲學討論的方向,使讀者對海德格哲學有更切身的理解。

  海德格著作Sein und Zeit的英譯是Being and Time,我把它譯作《存有與時間》。在中國大陸,大都把Sein譯成「存在」,而Sein und Zeit的中譯便是《存在與時間》。在海德格,Sein與Seiendes是一對相關的詞彙(參考本書第一章附錄)。粗略而言,Sein可說是形而上的,而Seiendes是形而下的。這有點像「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Sein似乎是視而不見的道,Seiendes彷彿是具體的器具。正如道和器的關係──它們雖不同,但不截然二分,反而互相統一,相輔相成,即中國哲學所謂的道器不離。Sein與Seiendes雖不同,但不各自分離獨立,而是統一的。

  我不把Sein譯成「存在」,因為「在」似乎是屬於具體事物的,容易與Seiendes混淆。正如我們眼前的東西,它們是Seiendes,是一個個的「在」。可是,若把Sein譯成「有」,則似乎比較抽象,減輕了它的具體意義。於是我把Sein譯作「存有」。相對而言,我不把Seiendes譯作「存在物」或「存在者」,而把它譯作「存有者」。

  既然Sein的主要意義是「有」,則我把海德格另一個非常重要的詞彙Dasein譯作「此有」,不是如中國大陸學者般譯作「此在」。基本上,Dasein是人的專稱,它是指人的存有。人當然是存有者,因為他有具體的一面。但凡存有者都有存有,根據海德格,人的存有是Dasein,這是說,人與其他事物在本性上的不同,是由於他「理解存有」。一塊石頭本身不會理解存有,動物或許有各種意識,但牠們的意識不能「理解存有」,唯有人才能理解存有。用中國哲學的詞彙來說,動物或許可以理解牠的環境或周遭中的事物,但牠不能理解「道」。只有人才能理解「道」,這是人之所以是人的本性,也是他的存有。

  若把Dasein譯作「此在」,似乎強調人的「在」,沒有強調他的「有」。的確,人有具體的「在」,正如我今天在課室裡,昨天在家裡。但海德格的Dasein不是指人擁有特殊的「在」,而是擁有特殊的「有」──他擁有「理解存有」。這是他與其他事物在本性上的區別。

  海德格曾說:「此有的本性在它的存在(Existenz, existence)。」(參考¶9)我把Existenz譯作「存在」。我們要注意,海德格這句話是說「此有的本性」,所以這不是指此有擁有具體的存在;我用「存在」一詞,是指此有的本性,是它的存有學性格(請參考本書第六章¶28的闡釋)。大體而言,只有人才能超出(“exist”中的ex)他的當下(現在),到達將來(或他的目的)和返回他的過去。對於其他事物的本性,卻只停留在當下(現在),無法同時到達將來和返回過去。簡單地說,人本性上總是在他的當下裡,投出到將來的種種目的中,也帶著他過去的種種經驗。因此,人本性上是現在的,同時也是將來和過去。他的「在」顯然與事物單純在當下的「在」不同。對於人的「在」,可稱為「存在」。海德格採用的Existenz與存在主義者(existentialism)所指人的存在非常類似。

  很多中國大陸的著作以「實存」翻譯海德格的Existenz,這個翻譯是不錯的,因為它可以與具體事物的存在區別出來。但若採「實存」一詞,似乎要將「存在主義」譯作「實存主義」了。不過,existentialism譯作存在主義已被沿用了數十年,早已成為我們的習慣,若現在要改為「實存主義」,實在太過彆扭了。然而,當把海德格的Existenz譯作「存在」時,我們要注意這不是指具體事物擁有的存在,而是存在主義主張的存在,就不會誤解。

  海德格的Verstehen(understanding),我原來譯作「瞭解」。這是由於海德格認為Verstehen來自現象學。現象學的定義是:「讓那顯示自己者,正如從其自己顯示自己般地被看見。」(參考第一章¶7)它是強調「看」,而「瞭解」中的「瞭」強調「眼睛」。不過在這十年間,Verstehen通常譯作「理解」,也被大部分學者接受。海德格後期強調語言,因此他不再注重「看」,而強調「聽」。由聽而得到天地萬物的存有,這也可說是理解。所以我從善如流,把原來的「瞭解」,全部改成「理解」。

  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還有幾個詞彙,不僅無法用適當的中文翻譯,即使它原來的德文也與一般德文意義不同。讀者看到這些詞彙時,最好完全忽略它的字面意義,改從海德格對它們的定義和文本的脈絡去理解。首先是Besorgen、Fürsoge和Sorge,我分別譯作「關切」(參考¶9及¶15)、「關懷」(參考¶26)和「關念」(參考¶41)。根據海德格,關切(Besorgen)是指人與世界或世界中之物的關係。例如,我坐在椅子上,這時我與椅子的關係是關切。關懷(Fürsorge)是指人與別人的關係。例如我憐憫一位老人,這時我與老人的關係是關懷。至於關念(Sorge),則是指人的存有結構。對於海德格,人的存有是「在世界中的存有」(Inder-Welt-sein, Being-in-the-world),本書簡稱為「在世存有」。這是說,人在本性上不封閉在內心裡,而是超出內在到達外在世界或世界中之物去(亦即上文的Existenz之意)。對於這個從內在到達外在的結構,海德格給它一個相當複雜的語詞,稱為「到了自己之前的存有—早已在(世界中)(ahead-of-itself-Being-already-in-(the-world)),且作為靠存有(Being-alongside)(它遭逢世界中的存有者〔entities encountered withinthe-world〕)」(參考¶41)。目前我們無須明白這個語詞的意義,只要明白,關念的意義是指人的這個結構。

  並且,海德格認為,由於人的存有結構是Sorge,因此才能與世界或世界中之物發生關係。他根據Sorge的字根,稱之為「關切」(Besorgen)。同理,由於Sorge,人才能與別人發生關係,他仍根據Sorge的字根,稱之為「關懷」(Fürsorge)。海德格採用Besorgen和Fürsorge二字,主要便是因為它們來自Sorge。

  Sorge的英文翻譯一般是Care,中文翻譯通常是「煩」或「掛念」。無論英譯和中文,都有濃厚的心理學意涵。但Sorge是指人的存有結構,是他與世界或世界中之物(或別人)的關係。這是對人的存有之描述,與人的心理完全無關。我把Besorgen、Fürsorge和Sorge分別譯作「關切」、「關懷」和「關念」,是由於它們有相同的字根,這正和海德格一樣,主要是根據相同的字根而命名。讀者看到這三個語詞時,不要被字面意義矇騙,而要根據海德格文本的脈絡去理解它們。

  另一個難以翻譯的語詞是Schuldigsein(參考¶58),英譯是Beingguilty,它是根據德文的字面意義翻譯的。中文往往譯成「罪責存有」,這也是字面意義的翻譯。然而,無論德文、英譯和中譯,都有過重的價值意義。海德格在《存有與時間》常強調他的現象學分析僅是描述,不是價值判斷。因此,本書的哲學詞彙都是中性描述,沒有價值意涵。所以當海德格說人的存有是Schuldigsein時,他不是說人的存有是有罪的或承擔種種的罪而負責。基本上,海德格是指人的存有是有限的。對於人的有限性,他稱為「不」(Nicht, not)(亦可譯作「無」)。這是說,人的存有具有很多「不能」、「無能為力」、「無可奈何」或「不得不如此」等。例如,人不能從世界中獨立出來,成為一個沒有世界的個體;對於他是在世存有,他完全無可奈何,也無能為力。他無法抗拒,也不能逃避;他被丟擲到世界中,只能接受,這是他不得不如此的宿命。人對自己存有的基本限制,完全無法自己操控。對於人的無法控制的種種基本限制,就是人的「不」,也是人的Schuld或guilt或罪。

  我把Schuldigsein譯作「欠咎存有」是逼不得已的決定。中文根本沒有這種用法,這是沒有意義的詞彙。不過,它有一個好處,即可以避免讀者用字面意義去理解它。我採用這個翻譯,主要是我要用「欠」和「咎」兩個字來解釋¶58中海德格對Schuldigsein的說明。「欠」是指「欠缺」或「虧欠」。無論事物或人的多種情況,都有不同的「欠缺」或「虧欠」。這些「欠缺」或「虧欠」都各有所「歸咎」。海德格在分析各種「欠缺」、「虧欠」和「歸咎」後,最後指出人的存有的「欠缺」和「虧欠」就是「不」。這是無可歸咎的,因為當人被丟擲到這裡時,他是不得不如此的。換言之,當他是人時,他就是如此。這沒有理由可言,似乎就是如此地加諸人的身上。這不是人的罪,人對它沒有責任,更無可歸咎和責備。

  《存有與時間》的Gewiss,英譯為conscience,一般中譯是「良知」。這個翻譯是可以接受的,但「良知」有很強烈的道德價值意涵。當我們責罵說:「這個人沒有良知。」這意涵了良知是正面價值的,失去它是不好的。不過,海德格的「良知」沒有價值意涵。它不是好的,也不是壞的,它是中性的。它是人的存有的一個機制,能把人從非本真的存在喚醒,呼籲他回到本真的存在去。至於這是好的或是壞的,海德格不加評論。

  同理,本書的「沉淪」、「閒聊」、「好奇」、「本真存在」和「非本真存在」等語詞,都沒有價值意涵,全都是對人的存有的中性描述。海德格不是說它們是好的或壞的,而僅是說人有這些不同的存在方式。這是對人的中性描述,不是對人的評價。

  《存有與時間》是海德格的早期著作,當時他尚未滿四十歲。八年後,他完成《形上學導論》(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和《論真理的本性》(Vom Wesen der Wahrheit),學者大都認為這是海德格後期哲學的開始,也是歐陸後現代哲學的確立。後現代哲學的現象學、詮釋學、批判理論和結構主義,都是在海德格哲學的影響下,而它們的哲學論述大都預設海德格的哲學概念。因此,此書上接胡塞爾(Edmund Husserl)的現象學,下開歐陸的後現代思潮。假若讀者要深入理解歐陸當代哲學的主要思潮,《存有與時間》是必讀的書。我希望本書能帶領讀者進入海德格和歐陸當代哲學的殿堂,打開新的視域,以新的觀點來看看人生和宇宙之美。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02418
  • 叢書系列:教科書
  • 規格:平裝 / 376頁 / 17 x 23 x 1.8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再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首頁 本書的目的及進路

《存有與時間》的首頁是一篇沒有題目的文字。大體上,海德格是要說明此書的目的及進路。他首先引用柏拉圖(Plato)《辯士篇》(Sophist)的一句話,指出我們總是以為理解「存有」一詞,但當深入反省時,卻發覺它並非如我們所理解的,因而覺得迷惑了。

對於使用中文的人,並沒有如柏拉圖所說:「總是以為理解『存有』一詞。」在中文,「存有」是專門的哲學名詞,不是一般常用字,所以它不是一般人理解的詞彙。但在希臘文、德文和英文,它卻是非常普通。我們甚至可以說,若不理解此詞,幾乎無法說話。我們以英文來說明這點。在英文,存有是Being,Being是to be的名詞,而在很多基本語句中,都要使用這個字。例如,I am a boy、this table is round、the world is wonderful等。當我們說這些語句時,我們是理解它們的,這表示理解其中的am和is,亦即理解Being了。

在中文,以上語句的翻譯是:「我是一個男孩子」、「這張桌子是圓的」、「世界是美妙的」。這裡的「是」基本上是一個繫詞,它把主詞與賓詞連繫起來,成為完整的句子。不過,從另一個觀點看,「是」將主詞的意義說了出來。例如,「是」說出了「我」的意義是男孩子、「這張桌子」的意義是圓的、「世界」的意義是美妙的。當我們說:「某個東西是⋯⋯。」時,我們便是要指出這個東西的意義。在哲學上,哲學討論的是最基本的課題,當我們說:「某個東西是⋯⋯。」我們便是要指出這個東西的基本意義。對於這個意義,通常我們稱為「存有」。現在,當我們說:「我是⋯⋯。」我們通常都理解這句話的意義。不過,我們真的理解它嗎?我們理解「我」的基本意義嗎?「我」到底是什麼?「我」是一個靈魂嗎?肉體嗎?為何靈魂會被困在肉體內呢?「我」是一堆單純的物質組合嗎?若是,為何「我」又有各種欲望呢?「我」從何而生?死往哪裡?於是,深入的反省讓我們對「我」的存有困惑了。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