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起烽煙
中國東北是一片美麗富饒的土地,這裡地域遼闊,自然資源十分豐富,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人民生活的家鄉。廣闊的松遼平原上江河縱橫,土地肥沃,黑土地適宜大豆、高粱、水稻、小麥和各種經濟作物的生長。長白山和大小興安嶺連綿起伏,森林資源豐富,在這片大地上還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發展條件,讓東北成為一塊寶地。近現代以來,中國遭受外國勢力的侵略,這塊寶地也成為它們眼中的重要目標。沙皇俄國和日本兩個帝國主義國家對東北垂涎三尺,東北成為它們侵略的首要目標,也成為它們相互角逐的戰場。在19世紀中期,沙皇俄國先後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中俄《璦琿條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強佔了黑龍江以北、烏蘇里江以東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以及通商權、領事裁判權、內地傳教權等權利。從此沙俄變本加厲地加緊侵略東北。1896年,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密約》、《中俄合辦東省鐵路公司合同章程》,得到了修建中東鐵路的特權。不久之後,俄國又強行“租借”了東北的旅順和大連這兩個極為重要的港口。
20世紀初的東北村莊
俄國加緊侵略、掠奪東北,在這一過程中,日本帝國主義成為其強大的競爭對手。1868年“明治維新”以後,日本的資本主義經濟得到了迅速發展,封建勢力和大資產階級結合起來,發展為日本軍國主義,主張對外侵略擴張,為日本攫取利益。就在“明治維新”不久,日本就制定了所謂“大陸政策”:吞併朝鮮、侵佔中國東北和內蒙古,進而征服中國和全世界。19世紀70年代日本就曾入侵中國臺灣。1894年,日本通過甲午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日馬關條約》。條約明確規定,遼東半島歸日本所有。這讓沙皇俄國感到強烈不滿,於是沙俄糾集德國和法國,逼迫日本讓步,這就是所謂“三國干涉還遼”。日本當時剛剛結束甲午戰爭,無力應對俄、德、法三國的干涉,只能放棄遼東半島,卻讓中國付出三千萬兩白銀作為遼東半島的“贖金”。從此之後,沙俄和日本帝國主義矛盾加劇,摩擦不斷,終於在1904年,俄日兩國之間爆發了日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