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戲劇在文藝復興時期,上承古羅馬喜劇道統,下啟近代歐洲喜劇先河的義大利「藝術喜劇」(Commedia dell’arte),占有極重要的地位。「藝術喜劇」進入廣場、劇院及宮殿,這個顛倒社會價值的喜劇,其節目和角色為人所熟知。在喜劇藝術的創作表現上,小丑的滑稽形象直接或間接影響英國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法國莫里哀(Molière, 1622-1673)等人,甚至對於西方默劇的發展都有深遠的影響,並在接下來的兩個世紀傳遍整個歐洲。「藝術喜劇」起源於十六世紀中葉至十八世紀末,成為歐洲一個重要的傳統戲劇類型。文藝復興以後,戲劇將原有的歌唱、舞蹈等表演元素和語言分別獨立,產生戲劇(Drama)、歌劇(Opera)、舞劇(Dance Theatre)以及音樂劇(Musical Theatre,簡稱Musical)等不同的名詞。歌劇(Opera)源自古希臘戲劇的劇場音樂,是西方古典音樂的舞臺表演藝術,主要以歌唱和音樂來表達劇情的戲劇。歌劇的表演形式是以聲樂、抒情及戲劇為主的藝術,其中美聲(bel canto)是歌劇的風格特色,主要唱段有抒發情感的詠嘆調(aria)、開展情節的宣敘調(recitativo)、重唱與合唱。2自十八世紀,歌劇都以詠嘆調為主調,〔詠嘆調原意為歌曲,指歌劇、聖樂(Oratorio)中的獨唱曲〕。義大利歌劇依然是歐洲的主流,歷經巴洛克時期、前古典時期、古典時期,到了十九世紀被譽為歌劇黃金時期,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和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等作曲家開始創作「音樂會詠嘆調」(Concert Aria)。浪漫樂派歌劇等經典作品使歌劇蓬勃發展,歌劇《卡門》就是法國十九世紀的經典之作。至二十世紀,延續歐洲對東方的熱情,義大利歌劇作曲家賈科莫.普契尼創作了歌劇《杜蘭朵》等。歌劇被視為西方古典音樂傳統的一部分,因此和經典音樂一樣,流行程度不及當代流行音樂,而近代的音樂劇被視為歌劇的現代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