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我在故宮修文物

我在故宮修文物

  • 定價:360
  • 優惠價:9324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06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很多人看完一遍,再看一遍,停不下來的感動——

重重的宮門 隔絕了浮世喧囂
他們在這裡修著過了時的文物
一筆一筆臨摹《清明上河圖》 一件一件組裝宮廷鐘錶零件 一片一片拼回青銅碎片
不求名利與聞達 只想解開時間留下的謎

  12位文物修復師 靜默地將日子獻給修復工作
  在從前慢的時光中  找到安身心的力量

  「心裡挺有成就感,別人知不知道誰修的無所謂。」──鐘錶修復師 王津
  「師父最常跟我們說的是要守規矩……規矩,第一個就是寂寞,守住寂寞。」──摹章師 沈偉
  「我修過的文物,我都喜愛。你必須得喜愛,要不喜愛,你就對它不珍惜,幹出的活也不會太漂亮。」──銅器修復師 王有亮
  「很多人認為文物修復工作者是因為把文物修好了,所以他有價值,其實不見得這麼簡單。他在修這個文物的過程中,他跟它的交流,他對它的體悟,他已經把自己也融到裡頭。」──木器修復師 屈峰

  ★廖慶松(本片剪接指導、《聶隱娘》監製)──專文推薦
  ★電視紀錄片紅遍網路,播放量逼近億次
  ★豆瓣評分高達9.4,超越《舌尖上的中國》
  ★電影版獲2017年休士頓國際電影節「紀錄片評委會特別雷米獎」

  ◆為什麼看過的人都為之震動?!

  北京故宮裡藏著一群身懷絕技卻又平凡無奇的工匠,他們在昔日的「冷宮」裡修復價值連城的的歷代文物,這些被歲月腐蝕的鐘錶、古書畫、青銅器、木器等,在他們的巧手下有了新生命,彷彿時光再現。
  
  原先是一部首次以現代化眼光、生活化手法,揭露北京故宮文物修復師日常的大型紀錄片,2016年初一推出即風靡全中國,無數年輕人更被深深打動,重新思考該如何看待工作與人生,甚至將修復師視為職業選項之一。本書以紀錄片精神為本,再經深度採訪與寫作,收錄更多鏡頭外的故事:12位修復師親身講述其學藝的心路歷程,對工作、對人生的感悟,以及故宮生涯的回顧。

  ◆文物修復師的日常,安靜的力量
  
  每日清晨,那道紅色大門緩緩開啟,這群在故宮裡工作的人,像是就此走進了另一個時空,宮外喧囂的世界與他們無關,僅有的只是安靜、專注與超然。在這裡,時間慢了下來,他們用三年磨一把刀,花幾年到幾十年臨摹一幅古畫,將碎成百瓣的青銅器一片片拼回原狀……「走,去慈寧宮。」「我去壽康宮打個水。」修復師們在故宮裡打水、餵貓、騎著電動車去宮外抽菸、在太和殿廣場上騎自行車,這也是他們的日常,在故宮這樣幽深的場域裡,形成一種反差的趣味,也讓他們的人物形象鮮活起來。外人或許不知道他們的存在,但他們的手藝已有幾千年的生命,傳承了一代又一代。

  ◆復舊如舊,工匠精神的真諦

  書中更多的是,老一派的手藝人如何帶徒弟、「尊師重道」一詞如何被實踐;文物修復的工作現場,有著什麼樣的氛圍與景色;人們在展覽看到的、傳承了幾百幾千年的文物,如何被保存延續下來……
  
  「我們的社會過分追求聚光燈下的光彩,卻忘了,只有土地裡的根莖足夠深刻,一棵樹才能開出繁茂的花朵。工匠是土地之下,看不見也被忽略的根。」生活在被科技、娛樂包圍的世界,終日被無明和快速腳步追著跑的我們,或多或少變得世俗而空洞。我們之中有許多人,默默做著一份職業,也許辛苦,也許卑微,也許根本不為人所知:幕後工作者、文字工作者、設計師、編輯,或是在飲食、民生、工業、文化、禮俗等各種領域裡謹守並傳承著傳統工藝的職人們......都能在這些文物修復師身上找到相同的精神,甚至獲得新的力量。

好評推薦

  【各界感動推薦】
  侯孝賢(導演)
  蔡舜任(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副館長)
  凌宗魁(國立臺灣博物館規劃師)
  郭建甫(不貳偶劇團長)
  洪偉晉(明章榻榻米職人)
  李鼎(導演)
  姚謙(音樂人)
  陳啟川(德川音箱創辦人)
  陳明輝(河邊生活創辦人)

  「一群深宮大院中的修復師,以數代傳承的手藝智慧,喚醒長年靜置破敗的藝術品及器物,如同推開一扇回溯記憶的窗,讓古老世界的魅力繼續傳唱。」──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副館長 蔡舜任

  「職人們數十年練就習來的精湛技藝,目的不在於自己的嶄新創作,而是成就了前人所留下的完美殘缺;了解他們的所做,也使我們能進一步與時光溝通。」──不貳偶劇團長 郭建甫

  「修復師的工作除了每日修繕文物之外,似乎也是某種『時空旅人』,在專注與熱情的投入下穿梭古今。」──明章榻榻米職人 洪偉晉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蕭寒(主編)


  紀錄片導演,浙江工業大學副教授,畫家,主持人,戲劇製作人。執導作品有《我在故宮修文物》《喜馬拉雅天梯》等,其中《我在故宮修文物》為2016年中國最具影響力的紀錄片之一。

綠妖(撰稿)

  作家,獲第11屆華語傳媒大獎新人獎提名。曾走訪台灣農村,採訪實錄《如果可以這樣做農民》獲「騰訊‧商報華文好書」2016年度評委會特別獎。小說《少女哪吒》被導演李霄峰搬上大銀幕,入圍第19屆韓國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競賽單元。

嚴明(攝影)

  攝影家。70後,安徽定遠人,現居廣州。侯登科紀實攝影獎、法國「才華攝影基金」攝影獎得主。出版有攝影隨筆集《我愛這哭不出來的浪漫》和《大國志》。

陳卓(攝影助理)

  80後,生於河南,現居鄭州。2015年中國十佳新銳攝影師,德國歌德學院東亞地區簽約藝術家,作品多次展出於各大美術館與國際藝術博覽會。
 
 

目錄

序/擇一事,終一生 蕭寒
推薦序/專注在當下 廖慶松

壹、鐘錶室
1-1 安靜,讓時間動起來──鐘錶修復師
1-2 修文物,是與前任工匠的對話──王津

貳、銅器室
2-1 恢復原貌,千年風華再現──銅器修復師
2-2 我修的文物,我都喜愛──王有亮
2-3 永遠保有敬畏心──惲小剛

參、裱畫室
3-1 為古畫如履薄冰──裱畫修復師
3-2 磨刀刮紙就是磨你的性子──單嘉玖
3-3 看一個人水準高低看他打的糨──徐建華
3-4 磨刀的過程,其實就是在磨你的性子──楊澤華

肆、摹畫室
4-1 生命濃縮於方寸之間──臨摹師、摹章師
4-2 個性都收起來,完全按古畫走──郭文林
4-3 利益是暫時的,傳承是恆久的──巨建偉
4-4 規矩的第一條就是要守住寂寞──沈偉

伍、木器室
5-1 反覆琢磨,為傳統延續生命──木器修復師
5-2 木工來源於生活,也接近生活──史連倉
5-3 文物的價值不在於修復,而是傳承──屈峰

陸、漆器室
6-1 格物致知,尋得安身立命之所在──漆器修復師
6-2 希望我做的器物能傳給下一代──閔俊嶸

尾聲


 
 

推薦專序
  
專注在當下 
口述/廖慶松(《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剪接指導)記錄/巫芷紜

  
  「工匠精神」是什麼?最近幾年很多人在討論。可能是冥冥中的安排,前陣子,導演蕭寒打電話問我能不能剪《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的電影版,一聊之下,知道這部片是紀錄一群文物修復師的日常,引起了我的興趣;我們也趁導演來台灣參加兩岸電影節,見面談下這次的合作。
  
  當時有一位剪接師馮章順已經把片子初剪完成,我看過後覺得可以再修改,就約好時間一起進行。我和他就像夥伴一樣,花了一整個禮拜從頭到尾慢慢看、慢慢剪(主要是他操作)。原本的紀錄片共三集,用了大量旁白跟很有氣勢的配樂,企圖營造宏偉的氣氛,但要改編成電影版,我認為應該還原到「人」的本身,以及那種樸素的情感。因此,電影版改變的就是敘事型態,回歸為較文雅、就事論事的調性;拿掉旁白,讓修復師自己說話,表達他們的工作與生活,讓觀眾去接近他們;音樂也只配上簡單的鋼琴曲,比較細膩、不誇張。
  
  電影在二○一七年休士頓國際電影節獲得「紀錄片評委會特別雷米獎」,導演和劇組都很開心。在剪接上,其實我也只是將它拉回「人」的層次,世界性地看這部片,畢竟,有這樣一群人不為名利,願意花幾十年從事修復工作,每天固定做同樣的事,這才是可貴之處,也正是我希望強調的內在精神。
  
  修文物也是修行,做任何事都一樣。就像我剪片,剪到最後其實是片子在考驗我能完美到什麼程度、把自己磨練到什麼境界,磨練得愈精深,愈能把片子看清楚。所以,片子剪得好壞,事關剪接它的人的所有狀態;而修復師修文物,也在修人品,修到最後變成他身體的一部分,包括他交付在上面的專注、敬業和堅持。我對電影裡的幾個畫面印象非常深刻:一個大型銅鐘作品在修復完成後,叮叮噹噹敲鐘的畫面,我都看傻了;一位修復師談他和文物相處的過程,那幾乎已到了哲學層次──他說他們其實是被文物教育著。
  
  我有打坐的習慣。打坐會讓人完全平靜,專注在呼吸,腦中雜亂的思考慢慢沒有了,就像五彩的螢幕,慢慢一點一點擦去,最後只剩空白,這就是「空無」的境界。「空無」能讓人客觀地看事情,當你腦中沒有那些形形色色,看事情時就如禪所說的「如實照見」,像照鏡子一樣,能客觀顯示出你看的客體,沒有你自己加上的、主觀的、轉型的詮釋。受過這種訓練的人,因為思緒裡沒有夾雜太多的私人利益與情感,判斷事情會相對準確。禪裡常說,沒有過去,沒有未來,只有當下,這就是「空」的概念。「空」的時候沒有自我,就不會去解釋一些與自己有利益的關係。回頭看那些文物修復師,他們某些人就是這樣。他們的臉有一種安靜、乾淨的氣質,人品端正、簡單不複雜,例如鐘錶修復師王津師傅,就是那樣平平靜靜的,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工作上的歷練。
  
  透過他們,我確實也會想到自己做剪接幾十年來的人生。我從年輕時就選擇做為剪接師,期間歷經電影的沉寂,一直到現在,整個過程就像在修行。最初當然是喜歡電影才會入行,而且想表現、愛表現,但到後來我才發現,並不是想表現就可以做得好。我跟那些修復師的心態類似,最終就是想創作出這作品最完美的一面,當然,因為有導演的存在,我也需要透過作品和導演作深度的溝通與了解。對我來說,導演像生母,我像奶媽或養母,就算這樣,也不能因為我們創造了它,就可以要它變成我們想像的那樣;不是我認為它應該變成什麼,而是應該由它來告訴我,它應該是什麼樣子。最重要的是,還原這片子本身既有的樣貌與內在。
  
  我會修禪打坐,或許是因為我需要一個更客觀的心態去穿透片子應該有的樣貌。很多次經驗可以證明,當我們很自我的時候,以神的角度、以造物主的角度去看片子,好像自己是創造它的人的時候,通常我們是被這影片修理的。這個自我常做出錯誤的判斷,後來才發現影片根本和我們想像的完全不同。以工匠精神來說,你要學的是怎麼跟你面對的東西溝通,怎麼去了解它,怎麼讓它來和你對話。電影的剪接也一樣,當我跟它做了非常深度的溝通以後,也許在某種情形下,它會告訴我它應該是什麼樣貌,我照那個樣貌把它完成就好了。
  
  我在這群文物修復師身上,看到了什麼是真正的職人。他們從年輕時就進故宮做修復工作,薪水不高,工時也長,幾十年如一日;他們在磨練的過程中學會放下自我,沒有一直想著「我」要如何、「我」要得到什麼,只是專心做好眼前的事。
  
  如果要為他們的故事下一個註解,我想「專注」是所有動力的開始、最重要的起步動作。台灣也有很多像這樣的職人,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一些和台灣人很像的身影。專注在當下,透過心與手的磨練,透過性格上、動作上的相似,到最後就會達到和他們一樣的狀態,而這就是所謂的「工匠精神」。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824815
  • 叢書系列:Essential
  • 規格:平裝 / 304頁 / 25k正 / 14.8 x 21 x 1.52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1-1安靜,讓時間動起來──鐘錶修復師
 
從神武門進,順著建福宮西牆拐進一個長夾道,穿出去,就到了文保科技部所在的西三所,這是故宮博物院整個工作區唯一設有門禁、須刷卡進入的部門。
 
西三所與壽康宮只有一牆之隔,這個在很多宮廷劇中屢屢出現的院落,是野史和傳說中清朝冷宮的所在地。因為年久失修,灰瓦紅牆慢慢失去了原有的光澤,但是不經意間,棟樑上明代的彩繪得以保留,與清代的明豔繁複相比,它們更為簡約清麗。
 
小院裡綠植蔥蘢,有木器組史連倉父親種下的棗樹,金石組惲小剛種的君子蘭,漆器組閔俊嶸的漆樹,摹章組沈偉的玉米和茄子,以及清代的杏樹與棗樹。小院也生態豐富,文物部門不加班,五點下班以後,巨大的空間留給了動物,有興許是御貓後代的流浪貓、黃鼠狼、還有木器組收養的各種鳥。每天,青銅器修復師王有亮和摹章高手沈偉自覺地擔當起餵貓職責,連《我在故宮修文物》的劇組人員都知道,想逗貓,可以去摹畫室所在的第四進小院找找看;而木器組屈峰雖貌似委屈地抱怨收留了許多「別人養著養著不要了送給我們,最後慢慢養著養著就成負擔了」的動物,但下班時他不會忘記拎鳥籠回屋,否則「第二天你可能見到的只有幾根毛」。
 
每年五、六月份,御杏樹上的青杏慢慢變成了甜軟的蜜黃色,年輕人暗暗興奮起來:又可以打杏了。但二○一五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大展,每個組都領有大量修復任務,滿樹的杏子熟了無人採摘,密密麻麻地落了一地,引來黑壓壓的螞蟻。一個清晨,上班前的一刻鐘,木器組的人領頭,辦公室的姑娘拿出了蓋文物的強韌度白紙來接著,工人登上梯子打下來許多黃杏。大家嬉笑著來分,沒趕上的還特意來要。
 
這是西三所難得的喧聲笑語時刻,隨著八點鐘的到來,這裡像被施了魔法的空間,時間、人聲,都凍結起來。
 
「靜」,是這裡給人最深的印象。在鐘錶室採訪王津,除了我們的說話聲,就只有自鳴鐘整點報時的鐘鳴,悠揚,悅耳。他的徒弟亓昊楠安靜得彷彿不存在,雖然他明明在房間另一隅修理鐘錶。「靜」,變成一個整體的氣場,人不由自主也靜下來,感覺大聲說話、用力走路都顯得浮躁。那一瞬,你突然明白這裡的人反覆提到的「磨性子」、「靜下心」、「沉住氣」是什麼意思。任何一門宗教都把修靜入定、獲得專注作為入道的途徑,靜者心不妄動,專注已包含身心合一,修道如此,修文物何嘗不如此。

會員評鑑

4.5
5人評分
|
5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3
5.0
|
2024/09/26
遊客看到的是故宮古色古香的建築和珍奇文物,但沒有機會了解到展覽以外的故事。
這幾年觀眾或讀者的目光漸漸的從熟悉的「幕前」轉到了「幕後」,就像知名的YT節目「一日系列」,觀眾好奇的是各行各業背後的故事。
而究竟在展覽室外的文物有什麼樣的故事嗎?師傅們怎麼維護、修補這些寶貴的文物呢?也同樣讓人好奇。
這本書和紀錄片打開了故宮不為遊人所知的院落,走進了西三所,看著師傅們在各個科室的故事和心路歷程。
「一輩子很短,也許只夠做一件事」所謂的匠人、職人精神,讓人深深著迷與感動。
展開
user-img
Lv.3
5.0
|
2021/11/21

2016年,由蕭寒導演歷時5年拍攝的紀錄片分三集於央視放映(150分鐘),一片好評下又推出電影版(2016年,86分鐘),2017年又以書本的出版補充新面貌,我比較喜歡繁體版書封,閱讀過程雖無畫面輔助,但將匠人的想法陳述得更為具體,只是比較屬於片段截取的感覺;電影版精緻,海報很美、還重新搭配了詞曲創作;紀錄片樸實,能看到更多工作上的畫面。總之,三者各有優勢,喜歡就全部都看過一遍吧!

國寶對我而言,一直都是比較遙遠的古老器具意義,到博物館去,也不曾仔細去端詳這些歷經數百千年的文物,但在看過這系列的影片/書之後,也產生了些不同的感覺,沒想到許多文物在修復前後的狀況差距這麼大,各修補的器具、材料及技術都如此的講究,這些手藝人肩負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任務如此之大,薪水卻出乎意外地平常。然而,中國修復文物的原則是修舊如舊,雖能還原該文物的采風,但是否已是再創造的藝術品了呢?不是所有的修復均為可逆,這個原則實在仍具爭議。

影片紀錄了2015年故宮博物院建院90周年大展前後(算是獻禮片?),各修復組進行各樣修復任務,這般紀錄對照展覽現場,應該相當有感觸,原來這些看似完美的作品,是如此這樣被細心呵護完成的。最驚艷的是鐘錶修復,不是因為故宮男神,而是這是所有文物中唯一會"動"的文物,機關與外觀相較下更是核心價值,因這才是讓文物顯得獨特、最具可看的重點;最驚奇的是織綉修復,連宮燈穗這麼細微的文物,實在很難想像需經過這般細心的清洗;最佩服的是書畫裱畫,必須找到與原物相近的材料,才得以讓文物延續下一個百年千年。手藝是科技化所無法替代的,因為蘊含了許多感情在其中,這是一個非普通的行業,傳承的是數百千年來的無形資產,接觸的是數百年前藝術家的結晶,真是與世隔絕的特殊行業。

至於故宮的環境,如同修復師所說,入職前原想像這應該是高科技的工作環境,沒想到是如此樸實簡單,甚至是不利文物保存的環境,故宮雖有搬遷計畫,但這維持原樣的工作環境,可能才是吸引人的關鍵,猶仍有與古人共存、生活在不同年代之感。


很喜歡以下的句子
▶手工藝是時間的藝術,修復師的世界安靜而誠實,雙手與心的創造,流露出的不只是高超技巧,還有人手的溫度,心的高潔。
▶文物是過去式,但修復文物,是現在進行式。
▶以前的師徒制,其實就是改人的習慣,把你最後改成一個適合做這個的人。
▶利器美材,是工匠底氣,他(指修復師)用心和身體共同理解它們。
展開
user-img
5.0
|
2021/02/04
劇透警告

器物的世界,安靜而誠實。

因為看了北師美術館展出的「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放映找尋這些畫作及修復的過程,讓我更想多瞭解文物修復這個領域。

2016年中國拍攝的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並訪問了在中國故宮六大科室、共十二位的修復師。本書是這部紀錄片的採訪整理,收錄更多鏡頭外的故事。

詩人木心寫《從前慢》:「從前的日子過得慢,一輩子只夠愛一個人,一生只能做一件事。」

一個修復師,不管在哪個領域,皆是師承制,從學徒做起,頭三年只練基本功。

「一個年輕男孩一直在搓一張唐卡的褙紙。我採訪了兩個半小時,他搓了兩個半小時,身形不變,不疾不徐,旁若無人,彷彿入定,自我消融於這平靜的無限重複之中。」

基本功練的不只是藝,更是心,必須要耐得住寂寞、靜得下心,否則一下手毀壞的淨是百年起跳的文物,「不遇良工寧存故物」,沒有遇到好的修復師,寧可不修,修就是一種破壞,古代就有這種論述。可想是多麼的重要。

在故宮的修復師,每一個人皆是投入一生在同一個領域,同一件事上。在現代這個十年便結束一個世代循環,一生的時光只做一件事,簡直無法想像。

「手工藝是時間的藝術,修復師的世界安靜而誠實,雙手與心的創造,流露出的不只是高超技巧,還有人手的溫度,心的高潔。

正心誠意才能做出正確工藝,格物致知深入物的本質,當匠人的本真與物的本質相遇,物我兩忘,日復一日,修繕文物,擦亮器具的過程中,他們自己的面貌氣質也發生改變,彷彿有什麼在他們身體內部也被日復一日地擦亮。

他們沉入工匠無名無我的廣闊時空中,面目變得沉靜,在此時空中,個人變得渺小,但以另一種方式接近永恆。」

看完每位修復師的故事,每個人都那麼謙遜,個個最終只說,是修復文物帶給他們人生的目標與價值。沉浸於此,超然物外,每天都有成長感,餘事皆是打擾。

比對起絢爛紛擾的數位時代,在世界上一個安靜的角落,有著一群修復師,擇一事,終一生。

匠人本心,是多麼深刻的人生哲學。

註:台灣有一部紀錄片《擬音》,記錄台灣資深電影音效師胡定一師傅的職涯,也是令人感動的故事,推薦大家觀賞。
展開
user-img
Lv.5
4.5
|
2020/03/05
劇透警告

我在這本書中,看到甚麼「匠人」、甚麼又是「匠人的精神」。
在故宮修文物,我覺得就是"傳承"。這感覺只能用「我的英雄學院」裡的One for All來形容。王津師傅提到,修文物,是與前任工匠的對話(p.28)。而徒弟在師傅幾十年手把手,品行和技藝的陶冶下,從師傅手中傳承到這門修文物的手藝。而這些師傅又在修文物的同時,跟以前的工匠們對話。這不就像是工匠的個性與手藝,在一代代修復文物的師傅中,持續地被繼承下去,就像One for All一樣。
"文物"是一種不動、靜態的存在(靜),是一門技藝存在的證明;"修復文物"卻是不斷調整、動態的過程(動),是一門依存於技藝的技藝活。動靜之間的交融,使技藝的存在與修復的技藝產生融合,無法分辨。所以裡面常常提到,修復文物的過程,就像是與以前的工匠對話。
要達到匠人的水準,即使在不同的部門,也都是類似的法門-當徒弟的前幾年,藉由基本功夫的重複練習,先磨自己的性子。修復文物不能急躁,當下急了寧願放著幾天不修,這是師傅傳承下來的智慧,因為一急就會出亂子。待修復的文物沒有再被破壞的本錢,尤其是由修復的師傅動手,更是對文物的一種褻瀆。磨完性子與功夫後,開始當師傅的幫手,一個眼神無須說話,就必須將工具拿給師傅,是學習技藝也是練心力。
匠人等級的師傅從不說嘴自己修復了甚麼大物,頂多輕描淡寫地帶過,甚至必須從其他師傅口中才能得知其豐功偉業。這就是另一種讓人佩服的匠人精神,對文物的尊敬與喜愛,甚於自己的虛名。用盡自己的技藝去修,修完隊得起自己也對得起文物,就放下了。好奇匠人為何如此大氣,背後原因或許是,匠人的技藝已經在修復的過程存在於文物中,等待與幾百年後的匠人對話。當你能存活在文物中幾百年,又何須為了當今的虛名而沾沾自喜呢?
這裡面我特喜歡p.246的屈峰師傅,和p.268的閔俊嶸師傅。他們是這本書介紹的最後兩位師傅,也處於傳承裡中生代的位置。他們與以前的師傅不同除了是他們還年輕外,還有他們都是學院出身擁有底子後才進入故宮。他們既走了師徒制的傳承,也經過了學校的洗禮。與他們師傅不同的是,他們從自己年輕的角度、學院派的經歷去看待故宮傳承這件事。他們的想法讓我覺得很貼近,很特別的視角。
這本書文筆順暢,師匠們的想法簡樸又有深刻的智慧。中華文化能源遠流長,或許可以用簡單又不簡單的一個詞-"傳承"來一語括之吧。
展開
user-img
Lv.1
5.0
|
2018/04/06

一開始是在B站上看《我在故宮修文物》紀錄片(1-3集),
深深被修復文物的題材吸引 。
再去翻閱書時, 發現紀錄片如同將書中的一部分直接以影像呈現,
書中用文字描述而難以想像的修復技術、工序、文物躍然在眼前,
然而紀錄片中沒說的部分卻又詳實地寫在書裡。
所以2者一起看會更有樂趣、更完整。

這本書的文字寫來如行雲流水非常好讀。
讓讀者能透過樸實的文字記述一窺修復師的技藝與日常,
以及他們的思想。另外,有些書中提到却沒照片的古文物,
可以去網上搜尋照片/影片會別有樂趣,比如鐘錶室王津提到的寫字人鐘。
看完影片會被古代工匠人的手藝震撼並為之折服。

最後,我非常喜歡作者形容修復師的一句話:
「他們的面貌沉靜安祥,是在世上找到了安身立命所在的臉。我羡慕這樣的面容。」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藝術設計】36個關鍵思維,做長期主義者《最美好的投資(電子書)》孫太從底層翻轉人生,勾勒幸福藍圖的祕訣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