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1
精神健康追求的啟發性觀點
胡海國 財團法人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名譽教授
「Mind」,是「精神」,是「心」。作者丹尼爾.席格的新作《心腦奇航:從神經科學出發通往身心整合之旅》,是以他豐富的腦神經科學知識與臨床經驗為基礎,以敘事手法,討論美國時下有關「Mind」(精神、心)的種種迷思。作者綜合腦神經科知識、精神醫學、心理學、量子力學、數學與哲學的諸多觀點,融合他的臨床洞見,定義了「心」為「從涉身的、存在於關係上的能量訊息流動所組成的複雜系統中进現出來的自動組織作用」。這看似火星文的工作性定義,恰如作者嚴肅地說:「本書談的是要超脫尋常習見的說法,為『心』摸索出定義」。作者的用意是藉此明確定義,尋找出一個「穩固的立足點,有科學基礎去看看營造精神(心)健康的工作,怎樣可以做得更為有效」。作者也因此提出一個「整合」的概念,把「系統分化的成分連接起來,促使系統的複雜度達到最大」,整合出健康的心理狀態,使個人因而感到安適、和諧,因此達到「靈活、有適應力、有凝聚力、有活力與穩定」簡稱「靈適聚活定」的精神健康狀態。使精神健康的追求有明確的目標與方法。
我認為台灣的讀者們,對「Mind」是「精神」、「心」、「心靈」、「心理」等用語也是莫衷一是。台灣的精神衛生或心理衛生工作的進展,也因定義不明確,而面臨種種困境。本書確實提供一個思考的方向,對「Mind」的哲學觀念有興趣的讀者是很好的參考書,對「Mind」的病理與健康有興趣的讀者(含研究人員、助人專業人員以及一般讀者),本書確實是具有相當的啟發作用,我樂意推薦《心腦奇航:從神經科學出發通往身心整合之旅》這本有價值的書,給有興趣的讀者。
推薦序2
把「心」還給「人」
洪裕宏 陽明大學心智哲學研究所教授、腦科學科普作家
這是一本很特別的書,《紐約時報》的暢銷書,值得所有的人閱讀。作者丹尼爾・席格是洛杉磯加州大學臨床精神醫學教授,在主流學界享有一席之地,然而在這本書中,他卻提出完全違反主流理論的看法,並且應用到臨床精神醫療上。簡單來說,席格反對「大腦時代」(上世紀最後十年)以來流行的主張,認為「心」是大腦的作用。席格認為大腦只是必要條件,心的運作不是只發生在頭顱內,身體也是必要的,他稱之為「涉身的」(embodied)。那麼,心是否就是發生在體表皮膚之內?也不是,席格認為身體外面的環境和社會也是心發生的要件,帶有「關係上的因素」。所以「心」是腦、身體與環境互動產生的。
這本書的特色是作者用很大的篇幅敘述他在生命經驗和學術研究生涯中發生的許多個人故事。這些故事要全部讀完,才能領會作者如何從心的主流看法逐漸轉向到整體性的觀點。在他體悟到把大腦活動當作心發生的充分條件是錯的理論之後,他嚴厲地批判主流醫學界是心盲(無心)的。如果心由大腦活動產生,治療精神病症當然就會側重於使用藥物來治療精神病。這等於把病人的「心」去掉,把「人」去掉,把病人當做生物機器,醫療就只是這個心靈機器的修理而已。
席格對精神醫學界的標準診療也很有意見。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了《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俗稱精神疾病診斷的「聖經」。臨床醫生用這本手冊中條列的症狀來做為診斷依據。對席格而言,「人」不見了,「心」不見了。他說:「若臨床醫師不明瞭(DSM)診斷有其限制,就很可能在主觀的下行(Top down)濾網去製造自己對病人的認識。」藥物治療只能改變大腦,卻治不了「心」,也治不了人。人的本質就是心,而心不在頭顱內,也不在體表內,而在更廣泛的,可能包括全世界的時空之內。在主流學界內也不乏自我批判者。艾倫・法蘭西斯(Allen Frances),一個頂尖的臨床精神學家,也是DSM第四版的召集人,出版了《救救正常人:失控的精神醫學》(Saving Normal: An Insider’s Revolt Against Out-of-Control Psychiatric Diagnosis, DSM-5, Big Pharma, and the Medicalization of Ordinary Life),嚴厲批判DSM第五版,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最新版本,認為DSM第五版會造成數以百萬計的正常人被診斷為精神疾病患者。席格認為問題都出在主流醫學拿掉「人」,拿掉「心」了,主觀性在講求客觀的醫學中不見了。然而作為一個人,主觀性具有中心地位,醫學要注重主觀性,注重內在感覺。
「心」若不是大腦活動,那是什麼呢?席格認為心有四大面向:訊息處理,主觀經驗,意識和自動組織。雖然沒有人能定義「心」,或許「定義」不是那麼重要,為了研究與討論,席格提出了「心」的工作定義:具有涉身的來源,關係上的因子,自我組織,可以調節個體之內、之間的能量訊息流動。大腦內的神經放電是能量的流動,然而這樣的能量流動如何攜帶訊息?如何產生感覺經驗?如何產生意識?其實這些問題是「大腦時代」主流主張的盲點,也是哲學家查默斯(David Chalmers)所提出的「難解的問題」(the hard problem)。能量型態不一定代表訊息,訊息具有意義,可以被能量型態攜帶。腦中的神經激發型態如何具有意義?這一直是認知科學和哲學關於意向性(intentionality)的核心問題。標準的解決辦法就是「意義不在頭顱」內。這支持了席格「涉身」和「關係」的說法。每一個個人都存活在身體以及他人(並加上環境)之中,心由這個場域中的能量訊息流動,透過自我組織而產生。
席格說:「生命隨能量訊息在現在一刻接一刻的轉化而穿行於空間,不斷迸現形形色色的或然。我們──也就是能量訊息流動──不斷迸現,也就不斷從潛能推展到突然,再回到或然的汪洋。」這段話非常濃稠,背後假設了許多層次的想法。作者已盡力用簡單語言說明。他用到了量子力學和玻姆(David Bohm)的物理學。意識是由「或然的汪洋」崩陷而來,他用「汪洋」來代表宇宙的根本實存模式,可以理解成「潛能的汪洋」,實在世界由這個潛能開展而來。歸根究底,我們每一個人都相互連結,整合成一體。世界是一個整體(wholeness),我們都是這整體的一部份,卻又擁有整體。席格所說的,「既是我,又是我們」,他創造了一個字「MWe」(大小我),既是「me」又是「we」。這聽起來很玄,但是想想DNA,你身上每一個細胞都是你的一部份,但是每個細胞又擁有完整的DNA,所有關於你的訊息。「一即多,多即一」在物理世界其實是常見的現象,例如碎形幾何(Fractal)和全像投影(holograph)。
席格如何應用到臨床精神醫療呢?「醫生要看進病人的內心,不僅身體,才好進行治療。」因為藥物治療只能修理大腦或身體,對席格而言,心理治療可能更根本。生病的原因是能量訊息流動產生混亂、僵化,因此要透過心理治療,敘事和自我故事是核心,來整合訊息之流動。整合是健康的基礎,有整合才有安適。這本書不論在理論面,或在臨床面,都有很原創性的觀點。相信對任何讀者,或心理治療專業人士而言,都是很有啟發的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