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劇的話
最早植劇場在遞企劃案時,可欣和我分配到的是「愛情成長」和「傳記類」(後調整為「原著改編類」)。編劇會議上,大家七嘴八舌腦力激盪要寫什麼,有位編劇忽然提議或許可以寫傅培梅老師的故事,當時單純覺得「好像沒有人做過這件事」、「沒有人拍過她」,天真地設想「有煮菜呈現美食的畫面,應該會很好看」。決定題目後,我們還有過雄心壯志,希望隨著民國四十年左右,傅培梅來臺的時空背景,搭配介紹庶民小吃,譬如每一集介紹一種臺灣小吃,企圖也呈現當時人民的生活。
但我們馬上遭遇到的問題反而是故事主線發展的困難。當時設定寫的是傅老師年輕時的故事,但傅老師在東北的童年及流亡學生的這段時空背景,礙於預算不可能海外拍攝;而從她抵臺到開始上電視之前約有十年的時光,可是這十年的區間在原著裡的敘述非常非常少。後來在希望把傅老師年輕時代故事說清楚,及劇情陸續編刪後,臺灣小吃就比較被簡略了,菜色反而是回歸到傅老師當年的一些代表作品。這個部分跟傅老師的女兒程安琪做了滿多次訪談,聊她兒時記憶中,媽媽剛開始做菜時,會做哪些菜給他們吃、令他們印象深刻的菜有哪些。傅老師在書中也提到,她後來發現有很多外省太太也不會做菜,而這些太太們都有鄉愁,她們的先生也都是外省人,所以後來在戲劇中呈現多以傅老師的拿手菜為主。
雖然進入編劇工作時有《五味八珍的歲月》原著小說做為參考,但原著在劇中改編的幅度和比例也不小。除了前述的年輕時代素材在原著中十分有限,再者是有一天,小棣老師忽然打電話給我和可欣說,若只是寫一個傅培梅在民國四十年代的故事,感覺會有點遙遠。以電影《美味關係》(Julie & Julia, 2009)中梅莉˙史翠普和艾美˙亞當斯的時空交錯、互相輝映為例,她期望我們多觀照「這部戲到底要講什麼」;若寫一個過去的故事,那它和現在的故事有什麼關聯?小棣老師給了我們一些使命,希望能讓現在的年輕人一方面看前人的不容易,也可以反思去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也因為這樣的出發點,我們開始構思除了「過去的線」以外,「現在的線」要怎麼呈現?在諸多考量之下,最後決定從「過去的線」的虛構人物著手;在實際採訪和參考原著後發現,傅老師家裡的確有幫傭,主僕關係融洽,老師也會替幫傭做媒,也提及一開始跟臺籍幫傭在語言上、飲食上的磨合。因此我們便設定了女僕阿春,以及她的孫子王傳寶,加上原著傳主傅培梅,一共安排三條故事線。
寫作階段很幸運能跟徐輔軍導演相互討論,還有得到程安琪老師的支持,像是我們選擇了一段他們還沒出生的年代,程老師也很開放我們從現有素材盡量去杜撰和擴編。例如父母親談戀愛那段時光發生的事、父親給母親的情書等。所以觀眾會看到劇中傅老師從戀愛到結婚,到如何克服學做菜的障礙,都是從既有材料去推想,但也盡可能地貼近原著。
寫劇的過程中雖然遭遇到一些挑戰,但工作得相當愉快,能夠把傅老師的青春歲月呈現在觀眾面前是我們的榮幸,而這部戲最大的目的還是希望能讓電視劇觀眾及漫畫讀者,感念懷想傅培梅老師在烹飪節目史上劃時代的意義和影響,一同走進時光隧道,回味她為大家帶來的五味八珍的歲月。
溫郁芳口述/李佩芝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