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史達林格勒之役展開
德國人原先認為,進攻史達林格勒只不過是簡單的占領行動,但紅軍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展開極其頑強的抵抗。這場戰役亦因此演變成慘烈的消耗戰,並成為世人矚目的焦點。
史達林格勒發源自西元十六世紀窩瓦河畔的一座堡壘兼貿易站,最早稱作察里津(Tsaritsyn),韃靼語(Tartar)的意思為「窩瓦河之城」。一九二○年代至一九三○年代期間,七千多名共產黨青年團(Komsomol)的成員前往該城建設。他們打造了許多現代化的公寓、商店、學校、醫院、火車站和工廠,包括龐大的史達林格勒第澤爾辛斯基牽引機工廠(Stalingradsky Tractor Factory named after Dzerzhinsky, STZ),是烏拉山西側最重要的履帶式農用牽引機製造廠之一,戰爭爆發後則成為T-34型戰車的生產中心。
為了紀念史達林對大革命及蘇俄內戰的貢獻,尤其他在察里津之役中扮演關鍵的角色,這座幾乎完全重建的城市,於一九二五年更名為史達林格勒,俄文的意思就是「史達林之城」。城裡的五十萬居民大部分都是青年,他們從小即接受共產主義的教育,但也嚮往西方的愜意生活。年輕的男性在美國建築師與工程師的指導下,建造一座又一座的現代化高樓大廈和工廠複合設施;年輕的女性穿著工作服到工廠工作,可是亦經常去美髮廳或修指甲廳;情侶們跳著流行的波士頓舞(Boston);還有載著汽水的卡車於大街小巷內穿梭。一切似乎都十分美好,人們萬萬想不到那裡後來會變成恐怖的煉獄。
史達林格勒橫臥在窩瓦河拐彎處的西岸,綿延二十五哩(四十.二公里),但縱深僅五哩(八公里)。它主要分為兩區,北區有勞工的公寓大樓及第澤爾辛斯基牽引機工廠、障礙兵工廠(Barrikady Ordnance Factory)與紅色十月鋼鐵廠(Red October Steel Factory),每一座工廠皆附設各式各樣的商店、公園、職業學校和宿舍;南區則是繁華的鬧區,有第1與第2火車站及「百貨公司」(Univermag)、高爾基劇院(Gorky Theatre)、大穀倉(Grain Elevator)和德國人稱作「紅場」(Red Square)的「陣亡戰士廣場」(Square of the Fallen Fighters)。
另外,兩區的分界處有一座高約三百三十五呎(一百零二.一公尺)的丘陵,即馬瑪耶夫塚(Mamayev Kurgan),是中古世紀金帳汗國的一名將軍之墓。戰前,那裡是情侶常去的風景區。由於馬瑪耶夫塚頂部可以俯瞰整座城市,乃兵家必爭之地,紅軍的地圖上標示為第103號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