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摘錄)
圖論這門學問有將近三百年的歷史,經由各方學者的研究,已經有很完整的發展,不但有在數學上的深度,在其他領域上也有很多應用。很少有一個數學的分支可以說是哪一年誕生的,而現在大家公認,Euler在1736年解決Königsberg七橋問題的文章是圖論的起源。
從1736年到1936年這整整兩百年,可以說是圖論的春秋戰國時代,不同領域的人們在他們各自的崗位上,用不同的名稱、不同的內容,探索和Euler發現的圖類似的概念。著名的包括四色問題[1852]和Hamilton問題[1856]。也有用圖當作工具去解決其他領域中一些問題的結果,例如,Kirchhoff [1847]用圖的概念來研究電的網路方程組問題,Cayley [1857]用樹的概念研究有機化合物的分子結構問題。進入二十世紀30年代,更出現了許多精彩的結果,例如Menger定理[1927]、Kuratowski定理[1930]和Ramsey定理[1930]等等。到了1936年,Kőnig寫出第一本圖論專著《有限和無限圖的理論》,正式宣告圖論這門學問誕生。
1936年以後,由於生產管理、軍事、交通運輸、電腦和通訊網路等等各方面許多離散數學問題的出現,大大促進了圖論的發展。特別是1970年代以後,大型電腦的出現,使得大規模問題的求解成為可能,圖論和它在許多領域的應用呈現「爆炸性的發展」,各式各樣圖論的書籍以幾何級數的速度產生,本書就是其中之一。在圖的理論方面,膾炙人口的結果包含:Appel、Haken和Koch [1977]藉由電腦的幫助,透過「放電論證法」證明四色問題;Robertson和Seymour從1983年到2004年在Journal of Combinatorial Theory, Series B發表一連串20篇,總共超過500頁的文章,奠定了次圖(graph minor)相關的重要理論;Chudnovsky、Robertson、Seymour和Thomas [2006]在Annals of Mathematics發表了一篇長達179頁的論文,證明了Berge在1960 年代提出的著名的「強完美圖猜測」。
從研究圖論的方法來說,一些數學其他分支的工具,常常被用來解決圖論的問題。一個有名的例子是,Lovász [1978]利用代數拓樸的方法解決了Kneser猜測[1955],這等同於決定了Kneser圖的著色數。另一個有名的例子是,Erdős開創了機率方法在圖論上的應用,這個方法經由Alon和Spencer的推廣宣傳,現在已經成為圖論(或更一般來說,組合數學)的重要方法。另外,Tutte用代數上的Pfaffian當作工具,給出一個圖有完美匹配的刻畫,雖然現在人們已經可以不用代數方法證明;Tutte原來的證明,對於近代利用平行演算法求最大匹配的數目仍有極大幫助。由於圖的本質上是離散的,所以演算法在圖論的研究上隨處可見。
這本書要特別強調演算法在圖論所扮演的角色。從圖論在其他領域的應用方面來說,把實際問題化成圖論模型,設計出有效的演算法,再經由電腦的快速計算,對實用端有很大的好處。從數學的眼光來看,雖然在演算法理論中有各式各樣好聽的名詞:動態規劃、分治法、修剪和搜尋法、貪求法等等,但是它們的內在本質都是數學歸納法。圖論中的許多定理基本上都可以用數學歸納法證明,所以證明本身也蘊藏著演算法,有時候,利用演算法或是它的精神也可以提供有用的證明。這本書要在各處盡可能地展現數學歸納法和演算法的一體兩面特性。另外,對於各個定理盡量提供目前已知的最簡單、最直接的證明,對於一部分定理也提供多種不同的證明方法和角度,希望能刺激讀者們的思考和回饋。
這本書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從第1章到第8章,包含圖論的基礎知識,可以當作一個學期的教材;對於進度比較快,而沒有第二學期的課堂,可以適當選擇第二部分的某些章節加入授課;對於進度比較慢的課堂,可以適當捨去各章後面的一兩節,例如打*號的節次。第二部分從第9章到第15章,包含圖論一些常見的專題,可以當作第二學期的教材,必要的時候,可以輔以最新的論文;這部分沒有打*號節次的建議,主要是由授課老師自行斟酌。
本人歷年來在中央大學、交通大學、臺灣大學開授圖論課程,每次挑選教科書都不容易找到符合自己想法的書,因為有些定理明明可以直接由定義不難證明出來,偏偏有些書就要繞一大圈。從正確性來說,倒是沒問題,但是從對一件事情了解的角度來說,似乎沒有看到證明的最主要部分,未達到「洞察本質」的精神,就常在課堂上或一些場合「批判」這些證明方法,心中也偶爾有何不自己寫一本書的念頭。中央大學數學系廖勝強教授有一次就建議,何不寫一本中文的圖論教科書,除了讓大學老師授課使用,也可以給一些聰明的高中生自修使用,並且提供給有興趣的各類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