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你有兩隻眼睛,兩隻耳朵,一張嘴,你應該按照比例使用他們」,這句中國俗諺,不只對中國的孩子們來說很睿智,對所有希望突破文化藩籬、改善工作效益的人也一樣。與來自別的文化的人交流時,試著多看、多聽、少說。聽了再開口,學習後再行動。
工商業發達的二十一世紀,拜科技進步之賜,事業觸角遍及全世界的跨國企業很多,瀟灑背起行囊便周遊列國的人也不少,但飽覽異國景色,經常商務旅行,說得一口流利的外語,認識很多外國朋友,就表示一個人很「國際化」了嗎?你真的看懂了坐在你面前的那位外國人嗎?真的沒有任何疑惑?
印度客戶對你的提案半搖頭半點頭時,他是贊成?還是反對?
美國老闆對你的表現讚不絕口,只是有點「小小建議」,一切真的沒問題?
為什麼我的提案準備得如此充分,日本董事們卻絲毫不為所動?
剛才法國同事對我講了那麼犀利的話,現在怎麼卻對我笑兮兮?
我負責接待美國合作廠商,可是他什麼安排都不配合,怎麼辦?
為什麼那個俄羅斯的合作案我拿不下來,別人一出馬就搞定?
墨西哥老闆好熱情,開完會後請我吃飯到半夜,他怎麼不會累?
上談判桌前要先攀好交情,但是對面那群荷蘭人裡,誰是老闆?
我們看不懂的,很可能不只是外國人的文化,對於自己的文化,也一樣毫無自覺。於是戴著自己的文化有色眼鏡來看待其他人,依此作出錯誤判斷或誤判,無意間為自己製造了許多困難和挫敗。
企業想要成功,你必須具有與全世界的人順利合作的能力,那麼你就要能夠和知道如何欣賞文化差異,同時也要能尊重個別差異。
行為的文化模式與信仰,經常影響我們的覺察(我們所看見的)、認知(我們的想法),以及行動(我們的行為)。這本書的目標即在協助你,改善你解讀文化這三個面向的能力,以及提升你的處理效益。
全書在紮實的人類學和社會學的學術研究調查基礎之上,再搭配英士國際商學院INSEAD長達十餘年的跨文化實務經驗累積和研究調查成果——透過地球上最經驗豐富與學識淵博的一群全球經理人,進行各種理論測試、挑戰、證實和修正,充實完善了這本書的核心——八個面向的文化量表(the eight-scale model)。八項刻度中任何一項,都代表一個經理人必須了解的關鍵文化領域,從刻度表的一個極端到反向的另一邊,呈現出文化的多樣變化。
1、溝通:低情境vs高情境
2、評估:直接否定回應vs間接否定回應
3、說服:原理優先vs應用優先
4、領導:平權式vs階級
5、決策:共識vs由上而下
6、信任:任務導向vs關係導向
7、歧異:對峙vs避免對峙
8、時程:線性時間vs彈性時間
作者以循序漸進的方式,穿插歷史、哲學、語言學、文學等等文化根源解說,抽絲剝繭,帶領大家理解各種文化風格形成的原因和內涵,搭配豐富生動的商場實際案例,系統化說明由文化差異所引發的最為常見的商業溝通挑戰。提供最有效的處理手法,解決因跨文化誤解而產生的棘手問題,甚或能完全避免問題發生。
法國有句諺語," Quand on connait sa maladie, on est à moitié guéri." 意思是,當你知道你得的是什麼病時,你也就離痊癒不遠了。同樣的道理也可以應用在大多數跨文化亂局裡。只要能建立起你自己的覺察力,一旦你對你的團隊有了覺察,在改善合作關係的道路上,就已經成功跨出了一大步。
透過本書,學會你可以如何「立體運用」文化量表的八項刻度,懂得觀察自己與對手文化的「相對位置」,從而找到與每個文化最合適的應對方式,培養出能輕巧在不同文化間靈活轉換的溝通技能,真正開始展開分享、學習,乃至最終理解的對話,這也才是所謂「多樣化」與「全球化」的真正意涵。
當全球化改變了我們工作的方式後,為了與客戶、供應商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同事能夠更有效合作,如今我們都需要具備譯解文化差異的能力。它很有挑戰性,同時也很迷人。
這人類文化的範疇,是一個蘊含無盡的驚奇和發現的泉源——是一處充滿非凡體驗和無止境學習的源泉,它永不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