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書展暖身場
鹽水大飯店:戴振耀的革命青春

鹽水大飯店:戴振耀的革命青春

可購買版本(1)

  • 定價:380
  • 優惠價:9342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32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如果熱情、慷慨、樂觀、正直、打拚、反抗不義等,都是「台灣精神」的重要元素,那麼戴振耀的人生故事,應該是最能夠有血、有肉、有溫度地表述台灣精神的典範人物之一。

名人推薦

  這本書,寫著屬於耀伯在橋頭、在高雄、進而在台灣,切身見證並進而參與奮鬥的革命青春。在在都是呈現台灣人反抗精神,爭取自由化、民主化的過程中,非常值得記錄下來的珍貴故事。
  耀伯一生為台灣、為農民盡心盡力,包括極力推動的農保、農民年金等,影響農民深遠,作為農民的女兒,對於耀伯長年推動的政策,更是感受深刻。
  ──高雄市長 陳菊

  阿耀讓我們了解,「組織工作者」的特質是什麼?「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的意涵是什麼?阿耀是台灣政壇的異數,願這本書能見証他這個奇特的典範。 ──邱義仁(台日關係協會會長、前國安會秘書長)

  台灣的歷史長河裡,改革之路從未停止。一路披荊斬棘、拓荒開路的,絕不是單一事件,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生命的投入與累積。──蔡培慧(農家子弟、立法委員、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增芝
 

  1961年生,花蓮縣富里郷人。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畢,曾任:自立早報政治組記者、台灣日報政治組記者、台灣記者協會秘書長、東森新聞報中國大陸組召集人、TVBS電視新聞台中國新聞中心製作人、民進黨中央黨部中國事務部副主任。
 

目錄

第一章:出生─寧靜的農村,不平靜的時代
第二章:父祖─苦嚐外來政權更迭
第三章:啟蒙─禁母語與黨外雜誌
第四章:思想養成─自由主義
第五章:台獨思想萌芽─自同情「被抓兵」的中國兵仔
第六章:出社會─亞細亞的孤兒台灣
第七章:黨外世代交替─中壢事件
第八章:戰後世代的逆襲──黨外團結的開始
第九章:烈火青春──那段因為勇敢所以快樂的日子
第十章:美麗島事件──統治者與黨外都嚴重低估的一天
第十一章:逃亡──患難看見台灣情義
第十二章:入獄─ 鹽水大飯店
第十四章:農民教室──挑戰戒嚴禁忌的街頭狂飆
第十五章:農權總會──農運裡的統獨
第十六章:出陣──破天荒搶下一席農民立委
第十七章:裡應外合──議會街頭並進的民主浪潮
第十八章:人生起伏──落選、重返國會與入閣農委會
第十九章:歸隱──欣見民主傳承
 

推薦序

微光引領,走上田埂
蔡培慧(農家子弟、立法委員、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教授)


  對耀伯的印象來自於農務、近日的有趣對話,閱讀這本《鹽水大飯店─戴振耀的革命青春》之後,我更認識耀伯。

  出生在高雄橋頭的耀伯,近距離見證台灣近六十年來急速發展。橋頭早在明鄭時期就有聚落,日治時期擁有全台第一座現代機械化產製的糖廠。農業轉工業,這座小島從來沒有離世界太遠,生活方式、鄉鎮地景就像高速列車,咻一聲地急速流變。

  耀伯成長環境的多元文化,也反映了台灣這個海洋國家,受到不同政治勢力支配,具體呈現在常民生活的刻痕。小學三年級,學校開始推動「說國語運動」,歧視性的懲罰措施,讓農村孩子對母語的自卑感內化在生活中,許多人也對下一代說母語一事有所顧慮。

  將近三十年的語言斷層,造成的認同、知識與文化的斷裂,也顯示了政權交替、文化支配,是如何深刻影響個人與整個世代的生命經驗。

  切身的成長過程,耀伯體驗農家為了子女教育要跑農會貸款、看見同學爸爸被催繳水租,仍百般想維護孩子的尊嚴,種種親身經歷的辛苦與壓迫,看似那一代人共同的日常生活,然而具體的壓力,來自政治、經濟、文化的強烈感受,不僅養成批判意識,也在他日後的從政生涯中,埋下草根且務實的工作態度。

  批判意識的養成讓我意識到,源頭與刺激應是在我們的周遭,家庭、學校教育、社區、社會事件的觀察與經歷,而不只是我們在文本中看見的大型運動。

  台灣的歷史長河裡,從日治、國民黨撤退來台、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中壢事件、橋頭事件、美麗島事件,直到國會全面改選、第一次總統直選……改革之路從未停止。一路披荊斬棘、拓荒開路的,絕不是單一事件,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生命的投入與累積。

  這深刻的提醒了我,一個農運的參與者,無論在哪個位置,在街頭、學術、非營利組織、或在國會、行政部門,都有其角色與承擔,唯有秉持初衷的踏實向前,盡力為農為民,說句公道話,實在做事。

  這呼應了《道德經》中,我常常深思的一段話:「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我在耀伯身上,看見最真的印證。

  耀伯一路走來,追求公義等於他的生命全部,令人動心!出獄後,在橋頭糖廠後的芭樂園裡,以一個寮仔展開「農民教室」的組織工作。對運動工作者而言,教室如同運動基地,不只傳統的知識傳授,更是透過人的交流與串聯,看見問題,並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農民教室裡,師與生沒有固定的界線,經常互換,也會被挑戰;農民們或許不習慣引經據典,但他們腳踩土地、與天相處的智慧與觀察往往比文字數據更一針見血、更能撼動人心。

  關於運動,不管是運動現場或文本記錄裡,群眾的角色通常有些模糊、曖昧,甚至經常被形塑成被動員的一群人。每一場運動都有生命週期,從論述醞釀、宣傳以擴大社會支持,進而引發群眾共鳴,具體行動,促進改變。

  所有做運動、組織工作的人都該體認運動的核心是群眾的投入,群眾的厚度是決定一場運動成功與否的基底。群眾願意站出來,不是為了個人訴求,或財產權益受到損害,而是透過各種媒介,理解、認同運動訴求,起身行動,進而奮力站出來維護公民社會價值。

  我想再次強調,群眾投入是支持每一場成功運動的核心,個人的批判意識、參與行動的主動能動性,會形成群眾的堅持、信念與力量,集結為公民社會中能制衡公部門、壟斷資本的基石。

  運動的道路是條黑暗甬道,我們在黑暗中會看見遠方的微光,也許是冰山上的亮點或微弱的燭光,但微光卻是引領我前進的遠方提點,支持我與這條路上同行的夥伴,無懼的摸索前進。

  我相信,唯有勇氣、經驗與堅持,會引領著一代又一代的你我,在眼淚中、微笑中、激昂中、挫折中、困頓中,擁抱前行。

作者序

寫一位台灣精神的典範人物


  熱情、慷慨、樂觀、正直、打拚、反抗不義等,如果都是「台灣精神」的重要元素,那麼我所認識的耀伯──戴振耀的人生故事,應該是最能夠有血、有肉、有溫度地表述台灣精神的典範人物之一。

  集「台灣精神」重要元素於一身,進而在政運界與社運界,都擁有超級好人緣的耀伯,一傳出罹癌消息,震驚綠色陣營,絡繹不絕的探視人潮,甚至讓主治醫師與護士擔心耀伯太勞累,直說要把耀伯藏起來。

  回到橋頭老家靜養抗癌期間,耀伯家的客廳依然川流不息,有各地專程南下的民進黨大老、社運界好友;也有昔日農民教室的農運戰友。耀伯忙著交叉介紹相互不認識的訪友,內容經常就是跟耀伯曾在哪一場抗爭運動「作伙打拚」。

  明明是憤怒的抗爭運動,甚至因美麗島事件入獄,遭遇諸多苦難,如今留在耀伯腦海的,卻都是歡樂搞笑的革命青春記憶。說著、聽著、爆笑著,在在都是呈現台灣人反抗精神,爭取自由化、民主化的過程中,非常值得記錄下來的珍貴故事。

  閱讀這些珍貴記錄之前,謹先向讀者先進致歉的,是書寫文字出現台語參差華語的形式。耀伯在九年的立委任內,始終堅持母語問政,口述本書期間,當然也不例外,台語書寫才更能表現耀伯的精彩與情感。

  遺憾我拙於台語書寫,但總覺得有必要在書中,一定程度反映耀伯的堅持,因此,敘事部份維持華語書寫,謹以引號耀伯的口述時,採用台語書寫,敬請不懂台語的讀者先進,對照括弧內的文字來理解。唯獨引述耀伯在立法院的質詢,為尊重立法院議事記錄而維持華語。

  除了捍衛母語尊嚴,耀伯的一生,所關心的、所參與的、所奮鬥的,始終都貼近著台灣歷史的發展脈絡,甚至身處風起雲湧的政治最前線。蔡英文總統頒授三等景星勳章,褒揚他在農民權益的功績,總覺得窄化了耀伯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所付出的貢獻。

  美麗島事件,耀伯被捕入獄,整個台灣肅殺之氣,讓悲憤的父親戴清連先生,鄭重交待其餘四位子女說,「恁(你們)的大兄,咱已經要準備奉獻予(給)台灣啊,以後,恁大嫂佮(跟)伊兩個囝仔,恁攏要替大兄,負起照顧的責任。」

  耀伯的整個人生,紮紮實實都奉獻給台灣。美麗島事件前,即使是新婚蜜月,耀伯滿腦子關心的,是黨外的增額立委選情。美麗島事件後,逃過獨裁者屠刀,依然義無反顧,繼續追求公義的革命志業,以至於可以給耀嬸與子女的家庭親子時間,真的很少很少。

  少到兒子戴乃聖先生說,整個成長過程都很少看到父親,父親經常半夜才回家,他跟姐姐已經睡了;早上起床準備上學時,父親已經出門。奉獻給台灣!對耀嬸跟一對兒女來說,就是現實生活的寫照。

  一九八○年代下半,耀伯出國接受農運組織訓練,在那出國並不普遍的年代,兒子乃聖幻想著,從美國坐飛機回來的父親,會不會帶回新奇的玩具禮物?結果,希望是落空的。很多年後,才聽到父親解釋,那是在荒郊野外的受訓行程,不是觀光旅遊。

  耀嬸第一次跟耀伯朝夕相處的十天,是結婚十六年後,耀伯跟盧修一在立法院被打到住院時。身為兒子的乃聖,更是直到耀伯抗癌的這段日子,才有機會彌補童年缺席的親子時間,並從不計其數的專程探訪裡,見識到父親總是隱忍身體的不適,熱情接待訪友的毅力與堅忍不拔的性格,同時也是從訪友的口中,知道許許多多過去他並不熟悉的父親身影。

  權利,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因為許許多多跟耀伯同世代的人子、人夫、人父,在長期戒嚴統治的不義時代裡,一起挑戰不義,奮鬥不懈的勇敢身影,才讓台灣走到今天的自由民主。那個世代的台灣覺醒青年,留下許許多多值得珍惜與傳承的故事。

  這本書,寫著屬於耀伯在橋頭、在高雄、進而在台灣,切身見證並進而參與奮鬥的革命青春。在此特別感謝高雄市陳菊市長、台日關係協會邱義仁會長、農運工作者的立法委員蔡培慧,百忙之中,撥冗為本書寫序,提供認識耀伯更為寶貴的不同視角。

  同時,感謝戴振惠先生、耀嬸姜素珍女士、戴乃聖先生等家人,以及黃財旺先生、王勝弘先生、宋吉雄先生、黃昭凱先生等抗爭運動同志,不吝提供寶貴指正意見;尤其感謝小邱工作室負責人邱萬興先生,鼎力協助諸多精彩照片以及參與歷史現場的見聞。

  最後,謹以本書,獻給所有感懷民主先進先烈,心繫台灣這塊土地,願意傳承繼續奮進的台灣新青年,見證大時代裡,一位無私、正直、熱情的台灣精神典範。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941782
  • 規格:平裝 / 480頁 / 17 x 22 x 2.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二章 父祖
─苦嚐外來政權更迭
 
我老爸雖然無讀過學校,但是,伊一世人攏足愛看冊,日本時代,日文嘛看,漢文嘛看。國民黨來,中文嘛看,特別愛看黨外雜誌,我受我老爸影響,自細漢嘛足愛看黨外雜誌。
 
失學老爸求知旺盛
 
「清連那會遮(怎會這麼)厲害,沒讀冊(讀書)擱考贏一堆有讀冊的!」
 
「清連足厲害,規(整)個岡山郡,日語演講比賽得第二名!」

耀伯眼中的父親戴清連,雖然幼時錯失學校教育,沒有任何正式學歷,但一生求知慾旺望,從未停止學習。日治時期曾經參加「岡山郡日語演講比賽」,獲得評選第二名。
 
即使國民黨來台,日文轉成中文,完全難不倒他,閱讀始終是他一生的最愛,尤其愛看黨外雜誌,連帶影響家中所有的子女。
 
戴清連出生的時代,日本政府已經實施普及義務教育,會要求所有學齡兒童入學,戴清連的大哥一直唸到高等科(即後來學制的初中),但他卻跟著二哥怕會體罰學生的日本老師,而「相揪」拒絕入學。
 
這是因為剛就讀「楠梓第二公學校」不久的二哥,有天在學校附近焢土窯(烤蕃薯),燒壞許多草皮,被老師處罰,不敢上學,就要原本對上學很好奇,並且有一點嚮往的戴清連代替上課。但是,沒三天就被發現是「冒名頂替」,又被老師處罰。
 
楠梓第二公學校,即現今的仕隆國民小學,一九一七年創校,原稱楠梓坑公學校仕隆分校,三年後一度獨立稱仕隆公學校,再隔一年又改稱楠梓第二公學校,一九二九年又再改回稱仕隆公學校。
 
小小年紀的戴清連,害怕動不動就體罰學生的老師,就跟二哥「相招」拒絕上學。二哥自此與書本絕緣,但錯失入學機會的戴清連,很快就後悔了。
 
庄頭同齡的小孩都有唸書,只有他沒唸,能懂的事情就「輸人很多」,於是跟著當時在唸「高等科」的大哥學習。
 
「我老爸雖然無讀過學校,但是,介認真和(很認真跟)我大伯學東學西,嘿,伊介厲害哦,數學嘛會算X+Y。」耀伯眼請發亮的述說,連小學學歷都沒有,卻連方程式也會演算的父親。
 
戴清連長大後,沒有任何學歷,只能找糖廠附近的零工,諸如甘蔗園採收或挖水溝之類的,感覺很辛苦,收入又低。因此,一直很嚮往到高雄市內找工作,看到桃子園修軍港的招考公告,就跟著一群人去報考,只錄取三名,竟然也榜上有名。

會員評鑑

5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1
5.0
|
2024/04/23
能夠更進一步了解台灣歷史,但414頁的野百合學運打成野合百學運了。
會想推薦給國中生閱讀這本課外書,畢竟能銜接課本上的228、美麗島事件等,讓學生更能瞭解到台灣歷史的全貌,瞭解一個黨派的成立。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兒童套書展
  • 年度選書
  • 城邦集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