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
學庸解義

學庸解義

  • 定價:650
  • 優惠價:9585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553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取貨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古典今讀的好書~解義《大學》與《中庸》,引領讀者瞭解治天下國家的大道之義。

  ◎解義《大學》、《中庸》,對每一段落、章句皆有精闢透澈之詮釋,讀了此書即能明白二經之真實義,也將心領神會於為何二經在儒門道統傳承上占有重要地位。

  ◎發前人之未發,清楚解析二經諸多前人所未明之要義,例如,《大學》何謂「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中庸》何謂「大孝」與「達孝」之分辨?又例如,《大學》傳文應有〈釋大學之道〉這一章之定義。

  ◎本書作者繼《易經解經》、《老子易解》後又一力作。

  《大學》與《中庸》原是《禮記》中的兩篇經文,後來各自獨立成書,與《論語》《孟子》合稱「四書」,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基石。而二經所言述的大道之義,則是以君子修身為本,以明明德於天下而止於至善為最上目標。

  《大學》為文條理分明,經與傳對應嚴謹,各章節環環相扣;《中庸》為文則是灑脫奔放,各章雖像是各自錯落、各述其義,卻能別出機杼般,巧妙形成一恢宏格局。研讀時若能掌握住此邏輯架構,就可以更容易探得二經所要表達之精義。

  「大學之道」者,大道之學也!「中庸之道」者,時中之道也!不管是大道或時中之道,皆可代表至誠天道。天道因中正規律,剛健不息,德澤普施萬物,其德盛大,能格物天下,故稱「大道」;天道因恆以至誠,故能隨時行於中正不偏的常道上,也就是天道乃行「時中」,故亦稱「時中之道」。

  本書解義《大學》與《中庸》,多透過以經解經之法,利用經文互證方式解釋二經之義。例如,《大學》「致知在格物」,與《中庸》「成己,仁也」意涵彼此相通,指君子之明明德而「致知」,是為了將以其誠正之至德而「格物天下」。又,《大學》「物格而後知至」,與《中庸》「成物,知也」也同意涵,指君子做到既成己,亦成物,已成仁民與愛物之功,即是君子之「知至」。

  亦引《尚書》、《孟子》、《易經‧繫辭傳》、《易經‧文言傳》等諸經,推本溯源解釋君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之要義,尤其詳細解說《文言傳》乾坤兩卦各爻象,與《中庸》各章經文彼此的衍繹關係,使讀者能夠更深刻的瞭解,為何儒家各經典是道脈貫串相承。想一窺儒家思想精義,本書值得一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李忠胤


  台灣台南人,資訊工程研究所畢業,著有《易經解經》、《老子易解》等書。
 
 

目錄

自序    

【大學】
 ‧經文‧
經 一 章 大學之道    
 ‧傳文‧
第 一 章 釋大學之道    
第 二 章 釋明明德    
第 三 章 釋新民    
第 四 章 釋止於至善    
第 五 章 釋本末    
第 六 章 釋誠意    
第 七 章 釋修身在正其心    
第 八 章 釋齊其家在修其身    
第 九 章 釋治國必先齊其家    
第 十 章 釋平天下在治其國    

【中庸】
第 一 章 天命之謂性    
第 二 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    
第 三 章 中庸其至矣乎    
第 四 章 道之不行    
第 五 章 道其不行    
第 六 章 舜其大知    
第 七 章 人皆曰予知    
第 八 章 回之為人    
第 九 章 天下國家可均    
第 十 章 子路問強    
第 十一 章 素隱行怪    
第 十二 章 君子之道,費而隱    
第 十三 章 道不遠人    
第 十四 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    
第 十五 章 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    
第 十六 章 鬼神之為德    
第 十七 章 舜其大孝    
第 十八 章 無憂者其惟文王    
第 十九 章 武王周公其達孝    
第 二十 章 哀公問政    
第二十一章 自誠明,謂之性    
第二十二章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    
第二十三章 其次致曲    
第二十四章 至誠之道,可以前知    
第二十五章 誠者,自成也    
第二十六章 故至誠無息    
第二十七章 大哉聖人之道    
第二十八章 愚而好自用    
第二十九章 王天下有三重    
第 三十 章 仲尼祖述堯舜    
第三十一章 唯天下至聖    
第三十二章 唯天下至誠    
第三十三章 衣錦尚絅    
 
 

作者序

致知在格物


  大學之道,中庸之道,所言皆是君子修身之道,其義則是法天道之至誠以化成天下。

  《大學》與《中庸》原是《禮記》中的兩篇經文,後來各獨立成書,相傳《大學》是由曾子所著,《中庸》作者則是曾子弟子、也是孔子之孫子思。姑且不論傳言是否為真,而僅就二經為文風格觀之,則可以看出兩作者有著截然不同之個性。

  大學為文乃條理分明,次序嚴謹,不僅經與傳對應清楚,其論述說理,各章節、段落也是前後呼應、環環相扣,可看出作者一絲不苟之個性。相對的,中庸之為文則是灑脫奔放,各章雖像是各自錯落、各述其義,但在看似不相貫串的各章節,卻非散亂不節,而是能別出機杼般巧妙形成一恢宏格局,所以也可看出作者才氣縱橫、不拘一格的一面。

  《大學》內容可分成經一章、傳十章,其書主旨在於「大學之道」一義,經文與各章傳文則以「大學之道」為主軸,再一層層衍繹其義。經文解釋何謂「大學之道」?曰:「在明明德,在親明,在止於至善。」

  至於何謂「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傳統註解咸認為這「三綱領」,可以繼續衍繹成具有連貫義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八條目。

  然而,其實這「八條目」並非上下相承的八個連續次第,而是致知與格物自成一義,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六次第另成一要義。所謂「致知」與「格物」者,致知在格物也,意思是君子之明明德而「致知」,是為了將以其誠正之至德而「格物天下」,成為萬民效法之典範。

  《大學》不僅經文有相對應之傳文,在各章傳文中也存在傳文中的「傳文」,用以解釋傳文本身之文義,例如〈釋治國平天下〉章就用了六段「傳文」解釋何謂「絜矩之道」。條理清晰、次序對應嚴謹是《大學》為文之特色,但觀現今《禮記》所傳《大學》版本,其傳文章節次序似又非如此。

  例如,位列首章的〈釋誠意〉,首句言「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與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諸章,言「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若依據行文語氣,以及對照經文順序,可明顯看出彼此是應該連貫的,但其間卻隔了〈釋明明德〉、〈釋新民〉、〈釋止於至善〉、〈釋本末〉等多章。所以,對於傳文章節的排序,應把〈釋誠意〉移至〈釋本末〉與〈釋正心修身〉這兩章之間才是恰當。

  一旦將〈釋誠意〉移後,則原接在〈釋誠意〉傳文之後《詩經》〈衛風.淇澳篇〉與〈周頌.烈文篇〉這兩段詩句及其衍繹,也就可以被看出其意涵是用來詮釋經文的「大學之道」。所以,本書在傳文的定義畫分上有別於傳統註解,認為傳文應該存在〈釋大學之道〉這一章。

  亦即,若對應至經文,則《大學》十篇傳文應依序為〈釋大學之道〉、〈釋明明德〉、〈釋新民〉、〈釋止於至善〉、〈釋本末〉、〈釋誠意〉、〈釋正心修身〉、〈釋修身齊家〉、〈釋齊家治國〉、〈釋治國平天下〉。

  關於《中庸》這部經,相傳是其作者子思,有「述聖」之稱,述有傳承之意思,若綜觀《中庸》全書各章之義,可看出此經在儒門傳承上的確占有重要地位。先談《中庸》與《大學》之關連,例如《大學》言欲治天下國家須以君子知修身明明德為本,然而並未解釋什麼是「自性明德」?

  對此,《中庸》於首章開宗明義就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意思是人之有自性明德,乃天命所生;循著人之「性」,可與道相通。第二十一章亦云:「自誠明,謂之性。」指人之自性本來面目乃誠而光明的。這兩處就清楚解釋了人皆有自性明德,且自性是誠而光明的,所以君子若知修身明明德而盡其性,即是君子之明道。

  又例如,《大學》經文曰:「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其義在傳文中並無相關之解釋。對此,《中庸》第二十五章云:「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

  此章實可做為前述二句之傳文,因為句中的「成己,仁也」、「成物,知也」與「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乃同意涵。所謂「物格而後知至」,意思是君子做到既成己亦成物,已成仁民與愛物之功,即是君子之「知至」。

  《中庸》還其他多處是與《大學》之意旨相關連的,例如在第二十章「哀公問政」就進一步解釋什麼是君子知修身之義?君子若修智、仁、勇三達德,即是知所以修身;而君子若修達德,未來將可順行於天下五達道。亦提到,治天下國家有九經等。此皆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大道之義相通。

  《中庸》與《易經‧文言傳》也是關係緊密。〈文言傳〉為孔子所作《十翼》其中的一篇,是詮釋乾、坤二卦之傳文。同樣也是在第二十章「哀公問政」文中所提到的,君子如何修身進德之為學次第,即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其實就是衍繹自〈文言傳〉乾卦九二:「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辨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君德也。」所謂「君德」,是指君子經學、問、思、辨、行等諸次第而修身成德。君子若修身成德,未來才能成就治天下國家之上功。

  《中庸》第二十四章云:「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此章則是衍繹自〈文言傳〉坤卦初六:「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來者漸矣,由辨之不早辨也。易曰:『履霜堅冰至。』蓋言順也。」言上位領導者一人是否修至誠之道、一家是否能齊其家道,將會深深影響到一國之禍福治亂,所謂「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即是指此意思。

  《中庸》也在看似平淡無奇的行文當中寓有春秋之筆法。例如,第十八章云:「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緒,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顯名。」為何要講武王是「壹戎衣而有天下」?即只經過「一次戰爭」,就將紂王打敗,並取代商朝?是因為在強調武王的勇武過人嗎?

  另云:「父為大夫,子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為士,子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喪,達乎大夫;三年之喪,達乎天子;父母之喪,無貴賤,一也。」為何文中要講這些士、大夫等禮節規範之瑣碎事?又為何強調只要是父母之喪,則不分天子或庶人、上下貴賤,皆「一」也?

  其實,在這幾處、甚至是整個第十八章,都在看似平淡且無什緊要的行文當中,寓有極為深刻的微言大義,研讀時,勿輕易掠過而僅看表面文義而已。

  本書解義《大學》與《中庸》,也多引《孟子》書解釋二經之義,例如,詮釋《大學》何謂「知止、定、靜、安、慮、得」與「平天下」等之義,詮釋《中庸》何謂「大孝」與「天下之五達道」等之義。孟子相傳是子思的再傳弟子,若傳言皆屬實並且依照《四書》各經之成書順序,從孔子到曾子,曾子傳子思,子思弟子再傳至孟子,其實若觀各經典中許多關連處之文義,的確可見到儒門道統相承之脈絡。

  所以,讀諸聖賢之經典,應多運用「以經解經」之法,不但能得其事半功倍之效,諸多在原經典中被視為難以窺其奧義的經文,也往往可以從另一經典的解釋當中,獲得更深層的領悟。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余解義《大學》與《中庸》,有感斯言之甚是。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3586005
  • 規格:平裝 / 328頁 / 16k菊 / 14.8 x 21 x 1.6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大學》第一章 釋大學之道

傳統註解對《大學》傳文章節的定義,並沒有〈釋大學之道〉一章,認為《詩經》〈衛風‧淇澳篇〉「瞻彼淇澳,菉竹猗猗……」與〈周頌‧烈文篇〉「於戲!前王不忘。」這兩處詩句只是屬〈釋誠意〉傳文之延伸,亦即認為只是當做君子誠以修身之例說。甚至,也有認為應該歸屬至〈釋止於至善〉的一部分。

本書在傳文的定義劃分上,則認為〈衛風‧淇澳篇〉、〈周頌‧烈文篇〉等詩句及其衍繹乃屬〈釋大學之道〉之傳文,並應把〈釋大學之道〉的對應順序列為各傳文之首章。而原本〈釋誠意〉這一章,則移到〈釋本末〉和〈釋正心修身〉兩章之間。如此一來,不僅可以清楚地瞭解何謂「大學之道」之意思,同時也才能容易看出《大學》經、傳文的相對應關係。

〈釋大學之道〉傳文〈衞風淇澳篇〉意思是在讚美君子能法天道之至誠,如切磋琢磨般知惕厲修身,其誠正之盛德將威儀顯於外,人民上觀則效法其德,也皆知修身並順服其治,即所謂「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從詩句後面的衍繹則可以看出,內容是在詮釋什麼是「大學之道」之義。

〈周頌烈文篇〉「於戲!前王不忘!」意指古公亶父、文王、武王等諸周朝之先王,人民不能忘其聖德。這是舉周朝諸先王為例以釋「大學之道」,言上位君子知修身進德,孝悌仁愛,尊賢敬大臣,人民受其盛德教化而知仁義,可以安居樂業,於是國家將走向安寧太平之治道。

《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

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慄也;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詩》云:「於戲!前王不忘。」

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詩》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兮!」

「淇」,水名。「澳」,水流彎曲之處。「菉」,同綠。「猗猗」,音讀依,美盛貌。「有斐」,斐然,有文釆貌。「切、磋、琢、磨」,是指治骨角玉石之各種方法。「瑟」,矜莊貌。「僩」,音讀現,武毅貌。「赫」,光明。「喧」,盛大貌。「諠」,通諼,忘也。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遠流領券(10/23-11/18)
  • 圓神領券折
  • 共和國全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