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手足風險」──關於家庭、社會交互影響的複雜議題/心曦心理諮商所所長周慕姿
「在我小時候,爸爸比較在意表現優秀的姐姐,媽媽則比較喜歡會撒嬌的弟弟,我夾在中間,總是被忽略。所以,我考上大學時就離開家裡,自立自強,自己打工賺錢付學費,從不跟家裡拿錢,還會固定拿錢回家。
一年前,爸爸突然心肌梗塞過世,媽媽整個失魂落魄,出現很多精神和身體上的問題。可是最受爸媽疼愛的姐姐與弟弟,一個嫁到了國外,一個在國外念書工作,於是,照顧媽媽的擔子,似乎就落到了我身上……但我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庭,最讓我覺得不合理的事情是:明明他們拿了這麼多家裡的資源,爸媽還資助他們出國念書,我是最不被照顧、不被喜愛的那個小孩,但為什麼最後家裡的責任,卻變成我在負擔?」
又或者,在台灣也曾有下面這樣的新聞:已出嫁的妹妹,家中有個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哥哥,在父母相繼過世後,哥哥的照護責任就落在妹妹身上,有自己家庭的妹妹壓力很大,卻又無法丟下哥哥不管……。
短短的兩個例子,讓人感受到身在其中的無可奈何與辛苦,也指出了本書提到的重要議題:父母的老年照護;父母長年偏愛某些子女造成的不公平感;家庭排行、獲得家中資源多寡與個人特質等造成的手足差距;父母與孩子間的親子關係;手足關係;當負責照護失能手足的父母過世後,該由誰來照護手足等。
甫收到這本書的書稿時,看到「手足風險」四個大字,原以為討論的是關於家庭內因個人特質、與父母關係及家庭排行所造成的「手足差異」議題。閱讀之後,才發現這個議題的複雜,包含外在及內在的部分:前者如社會經濟環境的改變、政策訂立的歷史背景、家庭單位的歷史演變、文化對「父母照顧」責任的約定俗成、社會福利制度/照護制度的完備與否等;後者則含括父母對待不同孩子的差異、占據家中資源的多寡、爭奪父母愛與注意成功或未果的新仇加舊恨與「不公平感」、罪惡感與責任感所衍生的「應該」,使得父母照護甚至手足照護的責任即使沉重也無法推諉……這些由社會到家庭的各種複雜因素,交織成現代社會上愈來愈不容忽視的問題,也正是這本書的主題──手足風險。
由於日本文化與台灣文化有部分類似,尤其是「不要造成別人的困擾,要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是雙方文化所強調的「美德」之一,也使得這類社會議題,很容易被認為是「家庭議題」,應該由各自的家庭處理、安頓。但如同本書作者所言,如將這個議題單純放回各自的「家庭」,認為「家庭」就應該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時,問題反而容易無限擴張,不但成為「壓垮家庭的最後一根稻草」,影響所及,可能會造成無數個家庭崩潰,最後成為「壓垮社會的最後一根稻草」。
因此,如果由家庭中的某個成員負責當「防波堤」,獨力面對這波浪潮,很容易就會潰堤!書中認為,身邊的其他手足、家人以及社會制度,都要一起調整、擔任這波浪潮的「防波堤」,這個困難才有被面對、解決的可能,而不會變成更大的社會、家庭問題。
我總認為,能夠促成一個人有新的思考的書,就是好書。這本書做到了這件事──站在一個拋磚引玉、希望讓大眾開始重視這個議題的立場上,而非學術研究性的論文書籍,或許沒有機會做各方面深入的探討,但其所切入的面向,包含社會、歷史、文化、法律、心理等,都讓人不禁聯想到台灣的狀況,並且有機會讓人重新調整自己面對這類議題的「思考習慣/刻板印象」,讓人能系統性地看曾經被誤以為是「單純家庭議題」的「手足風險」,而促成新的啟發。因此,這是一本值得推薦的書籍。
把一個複雜的問題,歸在一個人身上,雖然簡單,卻沒辦法真正地解決或減緩這個問題所造成的負面影響與傷害。這是此書《手足風險》想要提醒我們的,也是我們都需要去面對、了解及重新思考的事。誠心向大家推薦這本書。
推薦序二
為台灣社會敲響手足關係的警鐘/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楊培珊
「手足」,顧名思義,就是彼此流著同樣的血脈,有著密不可分的一體關係,如同手跟腳一般重要,且彼此互相需要、互相扶助。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多數人家庭中都擁有兄弟姐妹,我們可能與他們在幼童時期關係密切,又隨著年齡增長,因經濟、社會地位、結婚生子等狀況改變而漸行漸遠。看看現今社會,我們對手足的概念是否有著疏遠的感受(當然不能以偏概全)?手足對於自己的價值是正是負?在面臨家庭關鍵時刻,手足能不能成為真正互助的角色?目前多數人探討的是世代之間的差異,但家庭內的同輩──手足關係──這課題卻是鮮少有人拿出來討論的。
很高興在眾多討論高齡社會與照顧議題的出版品中,閱讀到以手足關係為焦點的《手足風險》這本書。在低薪、不婚、社會緣分也很淺薄的無緣社會,父母過世後的另一隱憂是否可能是「扶養」自己的兄弟姐妹?這是日本社會已經顯現的事實,會不會也可能是台灣的未來呢?此書結合學者扎實的研究與理論,以及媒體對於議題的敏感度,不僅提出「問題」(手足風險的現況),讓人能夠意識到它,進而分析問題來源(手足差距的產生),藉由案例讓各位做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最後也提出「如何去做」的解決方案,是非常深入淺出的作品,我相當推薦。
作者從歷史上不同時代的角度來探討手足關係,而非僅止於一時一代。第一章首先勾勒出「手足風險」的意識,第二章作者平山亮更深入一步,針對「手足差距」這一點,闡述「從何時開始形成問題」,描述戰前戰後(二戰)時代與社會背景的不同,導致社會和家庭結構有所差異,因此不同世代出生的人們對手足的「範本」也會不一樣。時代背景的巨大差異造成問題的衍生:從戰後社會經濟逐漸攀升、就業機會變多的時代,到九○年代後的泡沫經濟時代,人們擁有正常穩定工作的難度變高,「派遣工作」,即計算時薪的工作文化誕生,無業人口比例增加,社會型態的改變對家庭和個人不免造成負擔,故以往沒有發生過的問題由此而生,可能有人上了年紀還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靠父母微薄的年金勉強維生,沒有父母的人也許只能靠兄弟姐妹的資助過活。
你聽過「飛特族」、「尼特族」嗎?聽過「SNEP」、「繭居族」嗎?這些都是近十幾年才出現的現代用語,然而這些用語透露出來的是令人憂心的社會問題。在二○一二年的日本就業結構基本調查數據統計,十五歲到三十四歲的人當中,不上課也不做家事、不去求職或不打算就業的「尼特族」占六十一萬七千三百人,且中高齡尼特族(指三十五歲到四十九歲,沒有在找工作的無業人士)亦在二○○二年達到四十九萬人。再者,根據日本總務省的勞動力調查,和父母同住的壯年未婚者(三十五歲到四十四歲)在一九八○年有三十九萬人,到二○一四年已達三○八萬人。數據表達的是整體社會狀況、社會現象,而實際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人們害怕或難以就業、選擇不面對婚姻之路,甚至孤立隔絕於社會,這社會現象連帶影響不同人生選擇之下造成的「手足差距」。
手足差距的問題,總在父母倒下時愈加顯現。父母健在時,成為子女維生的「防波堤」,然而這道堤防倒塌了之後,巨浪將無情地襲打而來。家中較有經濟能力的子女成為了面對第一道浪的人,不僅如此,因著較無自立能力的手足存在,父母這道「防波堤」的決堤,更意味著他們同時要成為下一道「防波堤」。理論上,不論是經濟或是精神支柱層面,手足應當成為互助的角色,但「手足差距」造成重擔放在比較有經濟能力的一方,當照顧父母、手足和自己婚姻家庭壓力一齊湧來,此時你還願意「扶養」年近半百卻仍無業的手足嗎?在手足情誼因成年而疏遠之後,答案很可能是否定的。在未來,社會會傾向何種命運尚未可知,作者立意要預防因手足差距導致的種種家庭社會問題趨向不可收拾,可謂先見先思。
但台灣畢竟不是日本,挑戰也將不完全一樣。就法律層面而論,我國《民法》一一一四條規定:「互負扶養義務之親屬,依序為直系血親相互間、夫妻之一與他方父母同居者相互間、兄弟姐妹相互間、家長家屬相互間。」手足屬於旁系血親,因此在互相扶養的義務順序上低於直系血親及直系姻親。換句話說,當父母過世之後,手足關係是否必須成為替補的照顧義務者,常考慮各方的實際需要與扶養能力,而非絕對性的義務。除了義務之外,我國社會民情對於手足照顧的倫理要求也比較有彈性,多半視情況而定。社會福利體系在評估家戶經濟時,也以直系血親為主,而非計算大家庭制度的所有家人。
追根究柢,手足是人生的重要他人,而且是因出生而形成的一輩子的關聯。是好緣,是冤仇,端賴彼此在生命中如何互動。本書提醒我們,手足可能是我們未來的資源、甚至資本,也有可能是我們的負債。我們今天的所作所為,都會影響未來的手足關係,進而影響我們自身的生活。如何看待手足關係,又如何經營,才不至於為難自己、為難他人,就看大家的生命智慧了。
前言
/古川雅子
照顧父母是一堂人生的功課。然而,人生如果還有「另一堂課」是照顧兄弟姐妹,我們該如何面對?
二○一五年八月,日本《AERA》新聞週刊製作了一個專題,探討「手足是風險還是資產」,我也參與了採訪過程。
不婚的姐姐將來如果需要照護,是不是非得靠我不可?如果爸媽都過世了,照顧繭居弟弟的責任落到我頭上,該怎麼辦才好?──一想到可能會遇到這些狀況,我們不禁擔心了起來。
仔細想想,和親子或夫妻相比,兄弟姐妹其實更為疏遠。我們長大成人以後,很少有機會好好思考手足之間的關係。在那次的問卷調查中,還有人這麼回答:
「(手足之間的關係)和朋友或同事的關係不一樣,該怎麼說呢?即使吵架也會自然和好……應該說不管怎麼吵都不會真的撕破臉吧!從好的一面來說,手足是一種不可思議的存在,而且最有趣的是,彼此會在一些奇怪的地方很像。」
我認為「不可思議的存在」這樣的形容,傳神地表達出手足這種難以言喻的關係──彼此間若即若離,彷彿有某種牢不可破的羈絆,但又似乎沒有。
如果每個人都是能夠獨當一面的個體,那麼在緊要關頭,兄弟姐妹就可以發揮互相扶持的優點,而且也可能建構出有別於親子或夫妻的互補關係。
儘管如此,在某些情況下,其中一方還是會覺得另一方是「風險」。比如自己的兄弟姐妹極為貧困,窮到連資助他的人都會被拖累而一起陷入貧窮的泥淖,或是兄弟姐妹之間的所得與環境有著難以弭平的差距。
而被視為風險的兄弟姐妹往往也會感到憤憤不平。畢竟他們可能是被迫離職,也或許不想建立家庭或無法成家等,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但是被其他兄弟姐妹認為是負擔,當然會嚥不下這口氣。這種「無言的壓力」,從某個層面來說,也可以算是一種新的「手足風險」。
在現在這個時代,手足間生活型態和生活水準的差距愈來愈大,甚至可以用「身分之差」來形容。我在這裡特地用引號來強調「身分之差」,個中原因請參考第二章。
至於書中特別使用「手足風險」和「手足差距」這樣的詞彙,則是想製造一個契機,讓大家把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當做一個全新的社會議題。在此必須強調,本書的共同作者平山亮和我,想在社會上丟出的問題意識是:
「現代手足關係所衍生的問題,可說是在同世代之間產生的『差距問題』,和親子之間那種世代差距的樣貌不同,是一門嶄新的課題。」
本書把兄弟姐妹成人後可能出現的風險稱為「手足風險」,雙親去世後,兄弟姐妹間會產生的「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四種情況:
一、自己手頭也不寬裕的人,因為扶養其他貧窮的兄弟姐妹,結果「兩敗俱傷」。
二、自己手頭也不寬裕的人,因為無計可施,於是為貧窮的兄弟姐妹申請社會救助(拒絕扶養),因而感到內疚,抑或彼此之間產生嫌隙。
三、單身又沒有資產的兄弟姐妹住院或需要照護時,自己已經在照護另一個家庭的家人而分身乏術;或手頭不寬裕、住得太遠,因此無法照護他們;或勉強承擔起照護他們的責任,結果導致個人生活毀於一旦。
四、因為照護雙親或繼承遺產的問題致使手足失和,甚至徹底撕破臉,從此老死不相往來。
隨著少子化的腳步加快,未來兄弟姐妹將會變成「稀有動物」。而如今我們所面臨的現實狀況是,自己或家人都「分散各地」生活,而且過得很「吃緊」。所謂「吃緊」,指的不只是手上沒有閒錢。
我所採訪的對象中,有一位女性表示:「我的孩子還小,但爸媽卻生病了,和娘家那邊的牽扯真是剪不斷理還亂。」
現代的女性因為晚婚,導致養兒育女和照護雙親的時期重疊,形成了蠟燭兩頭燒的「雙重照顧」局面,而且有的兄弟姐妹還是不工作的尼特族,更是讓人吃不消。少子化、小家庭化,加上不婚的趨勢,使得社會結構本身產生了劇烈的改變。
或許有人看到「手足風險」或「手足差距」這種用詞,內心會覺得不安,畢竟在凡事以家人為優先的日本社會,把兄弟姐妹當做「風險」的觀點,可以說是一種忌諱。
在前述的問卷中,有很多人提到自己對兄弟姐妹的未來感到憂心,但過去大家並不會鬆口談論這種「風險」。原因之一,正如平山先生在第二章所說的,我們日本人總是傾向把家人和社會切割開來討論。我們把責任強加在個人或家庭上,結果使得手足必須承擔風險,這往往又令我們感到愧疚。
任何人在心態上都會想積極支援將來可能窮困潦倒的手足,但現實情況卻是只靠自己一個人根本無力支撐。我們為這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矛盾心理」所苦,同時又因為家醜不外揚的「封閉性」而無法和別人商量,只得獨自承擔。這麼一來,「嫌惡」兄弟姐妹的負面情緒反而會一直往內心深處鑽,導致彼此漸行漸遠。
正因如此,我們不應該再視若無睹、避而不談,而是必須公開討論這項議題,積極引進可靠的社會資源和外部的人力支援,盡速建構「新手足關係」。
單身男女激增的社會即將到來,少子化使得兄弟姐妹的人數減少,要他們「數十年如一日」不間斷地支持親人,原本就不是那麼容易。更何況在今後一個年輕人得要照顧一個老人的「一打一」社會中,假使他們必須照顧父母,那麼就更沒有餘力再支援兄弟姐妹。手足在未來如何互相扶持,當然是個人或家庭各自的問題,不過在此我想再加上「社會」的觀點。
照顧年邁雙親的同時,抑或在父母過世後,我們還有能力扶持「變老的手足」嗎?自己在情緒上能否容忍被別人打擾,或是造成對方的困擾?手足有時像是我們的靠山,有時卻又是風險的來源,我們到底該如何與他們相處……?當前類似這樣的課題可說是不勝枚舉。
這本書並不是要點燃各種手足問題的導火線,使彼此的緊張關係一觸即發。
我的目的正好相反。我在書中預測未來五到十年內手足之間可能面臨的緊張關係,衷心希望能化解這些問題,使手足之間在緊急時刻互相扶持,將彼此視為心靈上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