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生活趣味
我很喜歡心理學,因為這是門在生活中處處可以發現趣味的學問,也很常見到這門學問的展現。為什麼廠商要採用飢餓行銷?買禮物送人該怎麼挑?想讓對方有好印象又該怎麼做?當你理解了這些知識,就能對應生活中的狀況做出較好的選擇。
在幾年的教學後,發現學生很常省略知識產生的過程,直接跳到結論,就像有些人常會誇大地說「現在的孩子齁,可能以為蘋果是長在冰箱而不是樹上。」就是指很多孩子並不清楚水果的成長過程,只看到最後結果是出現在冰箱裡。但這種忽略過程的現象每個人其實或多或少都有──「用右腦學習英文會比較快」「常看美女的男性比較長壽」「圖中舞女是向左旋轉代表你左腦比較發達」……之類的似是而非資訊到處傳播,也很少人在看到這些時會去思考結論怎麼來的,幾乎都直接省略掉過程,這不就跟冰箱裡的蘋果很像嗎?我們實在沒什麼資格取笑孩子。因此我一向認為,除了要知道結論外,瞭解過程也是很重要的。
學習心理學時,我一直對於書中談到的種種效應、現象感到非常好奇,尤其想知道這些結論是怎麼來的。是透過觀察還是實驗?過程怎麼做?特別是那些不符合我生活經驗的結論。是因為我比較奇特嗎?還是因為實驗方法的限制無法套用?這些都需要研究過程才能夠有整體性的理解,如果只是單純知道結論,那就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罷了。
相信不少人會跟我一樣,有「心理學家憑什麼這麼說」的疑問,所以在創立了〈哇賽心理學〉粉絲頁後,不但要向民眾傳遞這個充滿趣味的學問,也想和各位分享心理學並不空泛,其背後擁有嚴謹的科學實論支撐著。當我撰寫文章時,一定會將研究過程寫進去,如此一來讀者除了能夠知道結論之外,還能夠了解這結論是怎麼來的。另外,心理學的實驗中有很多設計都極富巧思,像是著名的「吊橋效應」就是透過讓參與者走過不同類型的吊橋來產生不一樣的效果,有時都會讓我驚嘆「真虧他想得到這種方法」。因此在瞭解心理學的同時,更不該錯過那些充滿創意但又嚴謹的研究過程啊。
然而,身為一位大學老師,傳遞知識是我的責任,但怎麼樣的傳遞方式才最有效率,每位老師都希望找到解答。
「學生的成就才是老師的成就。」在某個偶然機會中聽到這句話,讓我找到了個可以嘗試的解答,這本書就是成果之一。由老師一個人寫心理學科普文章,產出的數量很有限,能影響的人也就那樣,因此我想,何不教學生怎麼寫呢?一來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有更深入的瞭解,二來還可以讓他們練習如何傳達知識,又能讓他們感受到分享的喜悅,日後也許能成為另一個散播知識的種子,這真是種多贏的方法。
於是我開始在每年的課程中,都談最基本的心理學科普文章撰寫方法,同時請學生實際撰寫當成作業,希望學生不再把作業當成給老師交差了事的工作,而是可以將知識轉化傳遞給大眾的作品。這本書大部分內容就是由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大學部的學生作業改寫而來,經過同儕討論後再由我確認與微調。除了文字內容,插圖也是由學生繪製,讓大家可以有較輕鬆愉快的心情來閱讀略為生硬的研究。
除了學生與編輯們的努力之外,也因著許多貴人的扶持才得以誕生。〈哇賽心理學〉是由台灣應用心理學會創會理事長─劉兆明教授的支持才得以成立;近三年的期間與另一位編輯──洪群甯,無償熱血地慢慢學習、成長;還有感謝高醫的師長與同仁對於課程的肯定與鼓勵,才能讓教學成果得以延續下去。
這本書是一個起點,希望可以鼓勵眾多心理人,多多把自己的知識分享出去。也希望這本由師生共同努力的成果,能帶給大家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趣味,並了解到原來心理學就在生活當中!
主編 蔡宇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