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權力的迷航
每當冒出影史十大佳片這類票選,《教父》系列當仁不讓被挖出來朝拜一番,其文化覆蓋度,又是《迷魂記》、《大國民》這些榜上常客所莫及。
為黑幫電影鋪下康莊大道,亦淬鍊出維多柯里昂、麥可柯里昂等閃現鑽石光澤的臉孔,《教父》系列原著作者馬里奧‧普佐除了成為導演法蘭西斯柯波拉的編劇戰友,更乘勝追擊寫出令後代書迷津津樂道的「黑手黨三部曲」,世人抬頭一看,驚然犯罪帝國一望無際。
二部曲《西西里人》聚焦麥可柯里昂流亡期間遇見的「西西里羅賓漢」吉里安諾,兩千年問世的《緘默法則》則鋪展一幅全新的恩怨地圖,也是普佐封筆之作。
緘默法則:若家人遭遇不測,一概拒與警方合作,為黑手黨鐵律之一。如果說你我所熟悉的麥可柯里昂,掌權生涯歷經了血液逐日固化的麻木,《緘默法則》的阿斯托雷‧阿普里,就是別無選擇誕生於一片乾涸的血洋─那個社會法治結構既漸趨嚴密,又蔓延出新形式腐敗的一九八○年代,故事的顏色、氣味,皆因距讀者更近,清晰了切身的焦距。
小說從叱吒美國三十年的教父雷蒙德‧阿普里金盆洗手不久後即遭刺殺揭開序幕。帶頭攻破真相、嚴懲主謀的接班人阿斯托雷‧阿普里本非教父親生骨肉─緣於多年前義大利西西里的老教父齊諾臨終託孤,雷蒙德將之視如己出。
書中這麼寫道:「他需要阿斯托雷,事實上對阿斯托雷的養育正是為了這一刻而做準備。阿斯托雷是教父最鍾愛的孩子,對他的愛甚至超過自己的孩子。」
開場不久,我們便看到年僅十歲的阿斯托雷展露膽識與襟懷,對仇家做出饒恕的決定,一語破題接班人之宿命,不在不二血統,而在血色由明轉暗的濃淡變換─多年後,這段疑雲重重的尋仇旅程,錯落著過去、現在、未來,緊緊困縛阿斯托雷!
我們也看到栩栩如生的反派─聯邦調查局探員寇特‧席爾克。
「寇特‧席爾克很喜歡狗,因為牠們不會耍陰謀。牠們藏不住敵意,也不會詭計多端。牠們不會半夜不睡覺,計畫強劫或是殺害其他狗。牠們從不搞背叛這一套。」
這段先聲奪人的描述,也藉由「性格/身分」的反差,點出本書極可觀的時空寬度─往返跳接於八○年代美國及六○、七○年代西西里之間,處處羅織伏筆。有趣是,看似「不在場」的八○年代,卻是「無所不在」的罪魁禍首。那個當雷根碰上柴契爾,各國經貿、政治加速聯結的十年,滿滿銅臭味摻雜了多少貪腐,書中九○年代宛如一塊疲於抹拭八○年代髒垢的海綿,世代變遷昭然體現。
也由於世界各國與美國的心結,伴著分贓與反目浮上檯面,一如我們過往看到溫德斯電影試圖從德、美的國界,重新定義自我身分─義裔美國人何嘗不是如此?身困這個夾縫裡,阿斯托雷潛伏、冷酷,也頑強哼唱著注定的輓歌。如果說吉里安諾是西西里羅賓漢,阿斯托雷就是黑幫界龐德,紅粉知己特別多,這乍看鬆動前兩部作品的家庭價值,偏偏,他又巧妙於故事下半場實踐「情場」、「情長」兩者的牽絆。
可以想見,本書女性人物眾多,也更妙,各個逼近震央,主動出擊。最吸睛首推阿普里家唯一千金妮可,身為一位律師,她並未止於正直、強悍的皮相,她與阿斯托雷那段昔日為父拆散的舊情是條隱形的偶線,不時牽動劇情,也勾出性情柔軟面。妮可與她兩名分據軍界、娛樂界的親哥哥,則形成一面三角屏障,籠罩阿斯托雷,吸收他的折射─阿斯托雷偶爾穿透屏障,卻難有勝利感。
又如妮可身旁的保鑣海倫:「阿斯托雷注意到她十分帶有自信,這種自信就像是在牌局中握有好牌或是夾帶武器那種人所散發的自信。」就算小說鮮少述及,你就是難以忽略她駐足畫面角落之如影隨形。
也不同於《教父》與《西西里人》細火慢燉,《緘默法則》步調偏急,殺戮氣息密布於訊息含量極高的字句,娛樂性仍屬驚人,馬里奧普佐有意將娛樂圈渲染為情節一大色系,尤其結合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拍攝Pizza Hut廣告這類真實趣聞,深得人心;《緘默法則》也調濃了尋仇旅程的推理色彩,卻不按牌理地跟你挑明刺客是哪號人物,平時愛打籃球、網球─後端盤根錯節的權謀、勾結,才是真正的球賽啊!
有時,它加速濺血為「長痛不如短痛」,有時,它也打蒼蠅似的平淡描述槍戰,一語雙關了「人命草芥」,有如剪接不多的動作片,退後兩步,以寬廣的視角貫徹古典精神,將故事說進來。
黑幫故事,再怎樣,都有溫不完的故事。馬里奧普佐的文字軌跡,當然是你我聊黑幫、斗量黑幫軼事的絕佳工具。如今,緘默法則這個不朽單位,拿來換算《教父》、《西西里人》,照樣有效。
作為黑手黨終部曲,家族權力紐帶受時代所沖激,加速衰頹,真相亦在傷感中水落石出─教父故事,是不是真的結束了?當我們看到傷後阿斯托雷以另種形式復原,窗外景致柳暗花明,其心靈世界深不可測也不會有盡頭……故事將以另種無以名狀的精神,於讀者心中滋長,這倒是毫無疑問。
保溫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