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禮物書展
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

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

  • 定價:600
  • 優惠價:79474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10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優惠組合

 

內容簡介

  《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一書,是台大哲學系教授傅佩榮鑽研中西方哲學三十餘年,並參考歷代專家學者的研究,對經典《老子》的全新詮釋。

  老子是道家的創始者,他所謂的「道」,是指「究竟真實」而言,亦即要將人生依託在永恆不變的基礎上,再由此觀照人間,安排適當的言行方式,他在儒家之外,另闢一條更寬廣的路。

  《老子》似乎是一面鏡子,人們總能藉它照見自己的長相,而未必說得清楚它原來的用意為何。人生在世,需要智慧。智慧是一道門檻,只有跨過去和跨不過去兩種。不懂《老子》的人,顯然還在門檻的一邊,還沒跨過去;藉由閱讀本書,不但能掌握《老子》的智慧,還能讓自己的人生活得更自在、更有智慧。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傅佩榮


  民國三十九年生,上海市人。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所教授。傅佩榮教授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曾獲頒教育部教學特優獎、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獎項,另外在學術研究、寫作、演講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作品深入淺出,擅長說理,曾獲國家文藝獎與中正文化獎。

  著作甚豐,範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

  著有《哲學與人生》、《轉進人生頂峰》、《活出自己的智慧》、《那一年我在萊頓》、《珍惜情緣》、《宇宙的舞者》、《向孔子學做人》等數十本。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著有《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逍遙之樂──傅佩榮談莊子》、《止於至善──傅佩榮談大學‧中庸》、《孔子:追求人的完美典範》、《孟子:浩然正氣與成功人生》、《老子:在虛靜中覺悟人生智慧》與《莊子:以自在之心開發無限潛能》、《易經入門與國學天空》、《國學與人生》、《人生,一個哲學習題》等書(以上皆由天下文化出版)。
 

目錄

前言
老子上篇——道經
上篇緒論
第一章 道,可道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
第七章 天長地久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第十章 載營魄抱一
第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第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
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
第十六章 致虛極,守靜篤
第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
第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
第十九章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第二十章 絕學無憂
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第二十二章 曲則全
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
第二十六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第二十七章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
第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
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
第三十一章 夫兵者,不祥之器
第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
第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
第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
第三十七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下篇——德經下篇緒論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
第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
第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
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
第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
第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戶,知天下
第四十八章 為學日益
第四十九章 聖人常無心
第五十章 出生入死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
第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
第五十四章 善建者不拔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
第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
第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第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
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第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
第六十三章 為無為
第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
第六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
第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
第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
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第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
第七十一章 知不知
第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
第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民之飢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歟?
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
第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上篇緒論

  我們都知道,老子創發的思想稱為「道家」。對於道家和儒家,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不論提到哪一個,大家都認為一定很有道理,這是兩千多年來形成的文化薰陶。不過,對於一些年輕的朋友,我建議還是先學儒家。

  適合學道家的三種人

  以前的人認為,有三種人適合學道家。第一種是年紀很大的人,因為有了一定的閱歷,可以說是飽經風霜、見多識廣,反觀年輕人往往只能窺見事情的一部分,看見開頭,卻看不見結束,流於片面。

  第二種是非常失意的人。失意的人年紀不一定很大,但是非常倒楣,一路吃癟,做什麼事都不順。失意的人總處於逆境,長期下來倒也可以得到許多體會。第三種是非常聰明的人。中國歷代的作家,從較早的秦漢時期,到後來的唐朝、宋朝,許多文人都非常喜歡道家的思想,他們所用的語彙或寓言,表現出來的生命情調,跟崇尚儒家的文人截然不同。

  最明顯的就是這些文人和大自然親切的互動,在儒家方面就很少見。像蘇東坡在〈前赤壁賦〉提到的:「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這顯然就是道家對大自然的欣賞,可以說是敞開心靈與大自然溝通,不像儒家主要界定在人的社會中。

  道家與儒家的分工合作

  不過,儒家也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比如怎麼樣隱居、怎麼樣遊山玩水,這不只是老人的專利,像青壯一輩也懂得如何規劃。但如果大家都走道家的路,這個社會交給誰來擔當呢?誰來承上啟下?由此觀之,對社會的功用來說,儒家和道家就有點分工合作的意味了。

  不過,今天這個時代每個人同時都有兩種深刻的需求:一方面,從小接受社會教育而成長,受到家庭、學校的各種教導和照顧,希望自己能夠社會化,在學校裡盡量學習社會的一切規則,以便將來進入社會後可以就業,然後循規蹈矩;另一方面,進入社會之後,逐漸希望活出自己的特色,否則總感覺自己好像只是一顆小小螺絲釘,在社會的大機器裡,多一個我或少一個我,都不會有什麼差別。一想到這裡,就覺得自己的生命失落了。

  一個人如果喜歡不受約束,自由選擇他的生活方式,就這一點而言,顯然比較傾向道家。而儒家就是要我們在社會上盡好自己的責任,所以儒家有一種責任感,壓力比較大。比如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明明知道他的理想不能實現,卻還是努力去做,這是很偉大、很悲壯的情懷。如果長此以往,有時候難免覺得「何必如此辛苦呢?」白天上班已經夠勞累了,回家後還要延續白天的工作,為什麼不能鬆懈一下,讓自己轉個彎、換個角度來看人生呢?

  我們今天所探討的道家思想,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我們通常會認為《莊子》很瀟灑,可以視之為蘇東坡式的「清風明月」,輕輕鬆鬆就能學會。然而,等真正讀了《莊子》才知道不容易,其內容何等豐富又有深度,閱讀超過三行就會遇到詞看不懂,或者字不會讀的問題。

  讀《老子》就沒有這麼困難。《老子》全書八十一章,合計才五千多字。以上課來說好了,分十六次上課,平均起來,每堂課學五章就夠了!然而,光是要把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講明白,已殊為不易。說來老子的思想還是廣博深邃,非深入體悟不可。

  中華文化有兩大支柱,一是儒家,一是道家,這絕非偶然,也並非有人故意安排他們分工合作。其實,每一家都認為自己是圓滿的。像孔子從來不覺得他只有一半的力量,還需要老莊來配合,他自許一個人要擔負起整個文化傳統與歷史使命。老莊也一樣,絕不會認為他們只是一半,需要儒家來配合,他們根本不把儒家放在眼裡。每個哲學家都有一個責任——建構完整的系統。

  什麼是哲學?

  什麼是哲學?那就是「澄清概念、設定判準、建構系統」。這十二個字是把握哲學的入門鑰匙,要謹記在心。

  哲學就是要訓練人澄清概念。比如「道」這個字一說出來,大家都昏了頭,到底什麼叫「道」呢?如果能說,就表示不知道;如果知道,就說不出來。所以,要怎麼澄清概念,每個哲學家都有自己的一套語彙和概念,不會盜用別人的概念,因為他總認為別人的概念已經被濫用到毫無新意了。

  人運用概念思考,久而久之,概念就變成思維的一部分,脫離了真實。原本,概念來自於真實,比如我們看到一個東西叫它「桌子」,往後每當看到「桌」這個字,就會聯想到具體的桌子。久了之後,一講「桌」就是指桌子,卻根本忘記實際的桌子是什麼。這就是概念用久之後,喪失了它原來指涉真正實在東西的功能。所以,哲學家就要重新來設定這樣的概念。

  判準也是一樣。儒家對於善人、惡人,有很明顯的分辨標準;道家認為善惡是相對的,不同的人、時、地,都會影響行為是善或惡的判斷標準,換一個時空條件就不一樣了。自認為善者,別人不見得這樣以為,這就是判斷標準的問題。最後要有系統。講系統,道家比儒家更明顯。因為儒家的特色是關於人的世界、歷史、文化關懷都談得非常好,但一談到宇宙,其瞭解就很有限了,頂多把它當成一個有主宰意志的天,代表這個天在掌管宇宙,但是天是如何掌管呢?沒有人知道。而道家的系統,就是要把天與人整個打成一片來看。

  對《老子》的初步認識

  為了對《老子》有基本的認識,先談一下我個人對《老子》的看法,然後再介紹老子其人其書。為什麼要先談我對《老子》的認識呢?因為是我在談《老子》,而不是其他人。這樣就省去以後很多相關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多半存在著爭議,在學術界也沒有定論。

  《老子》又名《道德經》,第一章到第三十七章叫做〈道經〉,第一章開頭曰:「道,可道,非常道。」「德」在〈道經〉裡面,頂多出現兩、三次而已,此謂上篇。下篇叫做〈德經〉(第三十八章到八十一章),第三十八章說的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從這裡開始,有較多關於「德」的論述。

  既然談「道」談「德」,就變成《道德經》。《道德經》的「道德」跟一般所謂的仁義道德不同,我們常說「這個人修養很好,很有道德,常常做善事」,這與《道德經》關係不大。當然也不能說一點關係都沒有,因為老子認為「德」與「善」有點接近,這個「德」畢竟是好事,而「道」與一般常說的「道德」卻毫無關係。

  但是研究的問題在什麼地方呢?目前我們能夠挖掘出來的資料很奇怪,都是〈德經〉在前、〈道經〉在後,連最早注解《老子》的韓非子,也偏重討論〈德經〉,對〈道經〉方面談論得較少。為什麼?因為「德」在實際的生活裡可以找到很多應用的材料;而「道」屬於本體的層次,看不清楚,也摸不著,討論起來別人也很難理解。

  老子與韓非、孔子的關係

  司馬遷在《史記》裡面寫到老子的時候,把他列在《老子韓非列傳》,因為韓非寫過〈解老〉、〈喻老〉。韓非解釋《老子》有沒有問題呢?問題可大了。司馬遷說韓非:「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黃老」跟老子不太一樣,「黃」是指黃帝。戰國時代,黃老之學是特別的學派,這個學派也主張清靜、無為,對於統治的技術:如何讓百姓平安、讓帝王的統治穩定等,有很多見解。

  在總結的時候,《史記》說韓非:「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極慘礉少恩。皆源於道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其中「慘礉少恩」一詞就是用來批評韓非的,這句話意思是說,犯法一定要罰,不管對象是誰,不講任何人情,寧可嚴格也不可放過;「皆源於道德之意,而老子深遠矣」,是指老子的思想很深遠。由於韓非對老子的思想存有許多誤解之處,以致於老子真實的面目反而模糊不清,也造成後世的許多研究者懷疑老子是不是與法家有關(韓非代表法家)。

  關於《老子》這本書的作者,我們還是參考司馬遷的說法,司馬遷畢竟是漢代的學者,他的資料顯然比較多。司馬遷說老子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在《莊子》裡面多稱他為「老聃」,因此,「老聃」就變成一個特別的名稱)。他是「周守藏室之史也」,負責管理文書檔案,可以說是周朝的圖書館館長。既然他的工作是管文書檔案,一定受過高等教育,學問廣博可想而知。

  有很多地方記載孔子曾經「問禮於老子」,其中《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裡提到:老子對孔子說,不要一天到晚老是充滿鬥志想要成就功業,想著將來要如何如何,這樣其實無益於自身,恐怕不容易活得久,在社會上發展得好,將來會有後遺症。孔子聽了他的話,說:「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龍可以「乘風雲而上天」,年輕的孔子認為老子深不可測、高不可攀,他對老子的稱讚,在這裡可以做為參考。

  《老子》版本眾多

  老子後來西出函谷關,準備隱居,被守關的官員攔下來,說他這個人有學問,一定要留幾句話下來(此即傳說「老子騎青牛出關」的故事)。被攔之後,老子連夜寫了五千字,就是現在的《道德經》。實際上,這不太可能是連夜寫成的,因為《道德經》裡的許多句子都是短短的,像是日常的話語,較有可能是由老子等一群學者或隱士,蒐集很多資料,由老子整合而成。

  一九七三年,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一批文物裡,有帛書《老子》兩本︱甲本和乙本。現在研究《老子》,很多人都根據帛書《老子》甲本、乙本來進行。甲本、乙本寫作的時間也不一樣,從年代來推的話,甲本應該寫在劉邦稱帝前。古時候的人要避諱,亦即寫作時不能用皇帝的名字,要換個字,否則就是對皇帝的不敬。以「小國寡民」一詞為例,原文是「小邦寡民」,後來因為要避漢高祖劉邦的諱,不能用「邦」字,就改成「國」字,一直沿用至今。現在回到甲本來看,書裡有「大邦」、「小邦」等詞彙(現在稱為「大國」、「小國」),甲本敢用「邦」這個字,表明此書成於劉邦尚未登基時寫的。劉邦稱帝之後,「邦」字都不能用了,因此,現在讀到的都是「國」字。由此去推估甲本確切的成書時間,大概在西元前兩百年左右。

  至於帛書乙本,就避了劉邦的諱,裡面完全沒有「邦」字,但是沒有避到漢惠帝劉盈的諱。由此推估乙本顯然是在西元前一九○年左右成書,應該是漢朝文帝、景帝之前。漢文帝的名字叫做劉恆,我們現在看到的版本是漢朝末年王弼注的《老子》,書中便避了漢文帝劉恆的諱:「道,可道,非常道。」而帛書甲本、乙本則是:「道,可道,非恆道。」差別就在這裡。

  一九九三年,湖北荊門郭店村挖掘戰國楚墓,發現郭店竹簡,竹簡裡也有《老子》三個摘抄本,但都殘缺不全,只收錄了《老子》三分之一的內容。據說三個版本裡最早的版本,離老子的年代只有一百多年,如今連戰國時代的材料都挖出來了,相信將來總有一天會挖出《老子》原本。現在研究《老子》的人,沒有人敢拍胸脯說:「我的研究一定是對的。」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使老子學說的詮釋,形成一種思潮,再做正確的應用。

  從《老子》裡看到自己,各家有各自的注解

  詮釋老子學說的著述很多,《莊子》、《韓非子》便是其中之一。《莊子》裡常引用老子的話,而我這本書的特色之一,就是把《莊子》裡引用到《老子》的句子,全部收錄到書裡,以茲對照。以下介紹幾個著名的注解。

  譬如《河上公》,是漢朝的《老子》注解,「河上公」不是人名,而是指河上一位老先生對《老子》的注解,內容較偏向養生方面,學者談道教時,常會把它當作參考。

  接著就是王弼的注解,這是最有名的版本。然後是唐玄宗的注解,唐朝皇帝姓李,於是他就把老子當作自家人。宋朝的王安石、蘇轍、朱熹等人都是哲學家,無不發表心得,對《老子》都加以注解。

  不過我強調的是,《老子》似乎是一面鏡子,人們總能借它照見自己的長相;至於老子本身有什麼用意,不見得說得清楚。

  老子是道家的創始者,他所謂的「道」,就是「究竟真實」。以前我曾說過,儒家說來說去,不過「真誠」兩字;道家也可用兩字概括︱「真實」。談「真誠」一定要有人,宇宙萬物沒有真誠的問題,只有人才會有。宇宙萬物與人合起來看就是「真實」,這是道家所強調的,看到各種人生的遭遇,一切充滿變化,就會想問:這一切的背後是什麼?有什麼是永遠不變的?老子的學說,也就是要人生寄託在永恆不變的基礎上,由此觀照人間,安排適度的言行方式。

  以三個簡單觀念,跨越智慧門檻

  我們再看以智慧取勝的老子。智慧是一道門檻,無所謂高低,只看能不能跨過去。如果還不懂《老子》,顯然是在門檻的這一邊,尚未跨越,閱讀《老子》時會很辛苦,容易產生誤解;如果懂得《老子》,代表已跨過智慧的門檻了,從此豁然開朗。

  我們用三個簡單的觀念,來分辨儒家與道家的不同。

  第一,儒家以人為中心,強調人的社會性;道家不以人為中心,重視人的自然性。古代社會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治一亂。人世間的一切總是相對的,所以道家主張不要以人為中心,才能重視人的「自然性」,也就是人脫離社會跟大自然相處時本來的樣子。讀道家學說,希望就會油然而生,覺得能夠突破社會造成的各種困境,因為人類社會往往是負面的現象居多。

  第二,儒家以「天」為至高存在,凸顯歷史背景;道家以「道」為至高存在,展現宇宙視野。每一種哲學講到系統時,都必須提到「形而上學」,亦即到底什麼是最高的存在。孔子把「天」當作最高的存在,在他兩次差點遇難時都會提到天,如說:「天之未喪斯文也。」遇到困境,孔子就把「天」抬出來;換作是道家,就會把「道」抬出來,兩者的概念不一樣。

  儒家是承先啟後,因為「天」早就出現了。「道」的原義是指路,代表一種特定的路線,發展出來的規律,有所謂「天道」、「地道」、「人之道」。道家所謂的「道」則不同,道家用「道」來代替「天」。西方學者在研究中國哲學的時候比較沒有成見,我們總會認為儒家是主要的,道家是次要的。他們卻認為,道家是中國古代最具有革命性的思想,因為在古代「天」的地位最為崇高,「天生蒸民,有物有則」,亦即「天」生下百姓,而道家竟然認為「道」比「天」重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由「道」取代了「天」的地位,這當然是革命了。

  第三,儒家期盼「天人合德」,從「向善」到「擇善」到「至善」;道家則希望「與道合一」。「天人合德」的「德」是善的德行,亦即要行善;「與道合一」,則代表道家能夠變成有道者或行道者,這個「道」使得整個生命的境界不一樣了。比如莊子說:「以道觀之,物無貴賤。」意即從「道」來看萬物的話,宇宙萬物沒有貴賤之分。然而,人類社會一定會有貴賤之分,道家要突破人類中心的格局︱從永恆與無限的層面來觀察。永恆是要突破時間的限制,無限是要突破空間的限制。人的思想就在時空裡打轉,上下四方謂之「宇」,古往今來稱做「宙」,「宇宙」就是空間加上時間。要從無限突破空間,要從永恆突破時間,這就需要智慧。老子的方法就是「致虛極,守靜篤」-追求虛要達到極點,守住靜要完全確實。「虛」是指排除各種感官的欲望,「靜」是指人不要有什麼行動,既能虛又能靜,虛就空,空了之後就顯出它的光明。

  《老子》並非完全都在談論抽象、玄妙的觀念,它也談體驗「道」之後能產生很好的效果,以便做為今人的嚮往。《老子》五千言裡面沒有一個「你」,跟「你」沒什麼好說的,「我」是悟「道」的人,而「你」沒有悟「道」,言語根本不通,無法溝通。因此,《老子》一書,等於是有個極有智慧的人,體驗到什麼是最後的真實(稱為「道」),體驗之後感覺一切都非常自然,非常愉快,擺脫了世上諸多的紛擾,擺脫所有的後遺症,讓天下都歸於愉快的狀態。這份愉快,來之於「道」,又回歸於「道」。

  理解全書的關鍵

  《老子》其實是一本難解的書,其關鍵在一個「道」字。「道」的概念代表兩種性質:第一叫做內存性;第二叫做超越性。「道」的內存性,是指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離開「道」而存在,世界離開「道」,任何事物都不會存在,更不要說維持了,因為「道生萬物」,無一例外;另一方面,萬物再如何變化,或消失或增加,「道」完全不變,不會受到影響,這就是「道」的超越性。

  這本書有兩個關鍵字,一個是「道」,一個是「聖人」。本書的「聖人」與儒家孔子談的「聖人」不同,道家的「聖人」是指悟「道」者,能夠體會「知」,能夠「行」,以「道」做為立身處世的原則。儒家的「聖人」是身先天下者,為百姓謀福利者,皆可以為「聖人」。

  那麼,「道」有什麼樣的作用呢?「道」的作用就是不斷回到它的本身。宇宙萬物只有「道」,「道」孕育萬物,萬物不能離開「道」,這就叫做「返」︱回到它自己本身。「道」是最根本的,人類裡面有聖人,聖人做為示範,而且《老子》裡的「聖人」、「有道者」、「我」、「吾」四個詞,指的是同一位主體。其中「聖人」一詞出現最多,全書共有二十四章出現這個詞;第二個詞是「有道者」,就是有「道」有「德」之人,能知、能行道的人;第三個就是「我」;第四個詞是「吾」。這四個詞合計起來,共占了四十章︱全書的一半,可知它的分量了。換句話說,《老子》整部書裡面談到「聖人」、「有道者」、「我」、「吾」這四個概念是相通的,只是使用不一樣的詞而已。

  很多人認為《老子》喜歡講相對論,我不太喜歡「相對論」這個詞,因為這是物理學的名詞,是愛因斯坦的專利。我比較喜歡以「相對觀」稱之,「觀」是指觀念,相對才能讓人掌握,比如談「善」,不能不知道「惡」;談「高」,沒有「低」,哪來的高呢?談「長」,沒有「短」,又何來「長」呢?所有觀念都因為相對,才能被人們瞭解、掌握,這種相對是相反相成的,需要配合。然後每樣東西又回到它的根源去,像四季輪轉一般,春夏秋冬之後,接著又是春夏秋冬,它是回歸,不斷迴圈,最後再回到「道」裡面去。從「道」而來,又回歸於「道」,這就需要先掌握住兩個立場,一是「道」,一是「聖人」。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178247
  • 叢書系列:心理勵志
  • 規格:軟精裝 / 517頁 / 25k正 / 14.8 x 21 x 2.5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瞭解別人的是聰明,瞭解自己的是啟明。
勝過別人的是有力,勝過自己的是堅強。
知道滿足的是富有,堅持力行的是有志。
不離開根據地的才會持久,死了而不會消失的才算長壽。
 
返觀自照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即瞭解別人的是聰明,瞭解自己的是啟明。「知人」是指懂得人情世故,與人來往時瞭解別人。知道別人喜歡喝什麼咖啡、聽什麼音樂,這並不難,真的關心一個人,很容易瞭解他的習性。而「瞭解自己的是啟明」這才是關鍵,因為瞭解自己比較困難。關於「明」,我們一再強調這個字,「知常」(十六章)、「不自見」(二十二章)、「見小」(五十二章)都是指啟明而言,它不是一般的聰明才智,而是化解執著之後,走向悟「道」境界的啟明。老子的「知」,除了強調區分與避難之外,目標就是這個「啟明」。
 
要回到自己身上,必須靜下來,要「致虛極,守靜篤」,虛靜之後才能瞭解自己,因為一般來說,當局者迷,看自己的時候,要排除已有的成見。一個人心中的自己,跟別人所看到的自己,常常有差距。比如覺得自己很善良,但是別人不見得這麼認為;當我們看別人不順眼時,別人可能正好也看我們不順眼。
 
西方有句話說得好:「彼得說保羅有什麼毛病,正好是彼得說自己有什麼毛病。」自己有什麼毛病,就特別容易看到別人也有這種毛病;或者要排除自己的某種毛病,就會特別注意到別人身上的這種毛病。反之,如果自己沒有這個毛病,往往也看不出別人有,因為根本不認為那是個毛病。

會員評鑑

4.5
2人評分
|
2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2
5.0
|
2020/07/11

看了很多本傅佩榮先生的著作,受益匪淺,這一本導讀道德經的書,看書的時候常常要多思考,之前也有看過其他道德經的譯本,個人感覺最喜歡的幾個版本中這一本肯定是佔有一席之位,而且傅佩榮先生這一本深入淺出,值得一看再看。謝謝傅先生對講解道德經的努力。
展開
user-img
3.5
|
2019/01/29

價格在其他書內頁的廣告,不是標明是480元嗎?為什麼博客來要求的價格是540元?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張忠謀親筆撰寫、獨家授權自傳,他的一生,一場不能錯過的智慧盛宴!《張忠謀自傳》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大和圖書聯展
  • 遠流童書展
  • 尖端BL藍月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