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x飲食大展
性別暴力多角習題的解析(第二版)

性別暴力多角習題的解析(第二版)

  • 定價:1000
  • 優惠價:9900
  • 本商品單次購買10本85折850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此專書「性別暴力多角習題的解析」整合性別研究、醫學、護理、法律、心理、教育、諮商、警政、社政、衛政等領域資源專長,第二版增加5篇文章,因此共匯集21篇研究論文,並分成六大範疇「性別暴力本質的剖析」、「法律之前的性別暴力」、「婚姻暴力處遇措施」、「家庭內性別暴力」、「性侵害防治」、「國際配偶的婚姻路」,來剖析探討當今台灣社會文化中的家/婚暴與性別暴力的多角習題,茲為未來從事家/婚暴和性別暴力處遇相關專業人員在研究與實務上參閱之用。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謝臥龍(主編)


  經歷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副教授(2000-迄今)
  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    (1990-2000)
  American University of Sovereign Nations 兼任教授(2014-迄今)
  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2010-迄今)
  世新大學性別研究所兼任副教授(2003-2005)
  國立高雄大學綜合教學部兼任副教授(2001-2002)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副教授(1998-2002)
  台灣環太平洋公園(PRP)臺灣執行總監(2013-迄今)
  世界課程與教學學會(WCCI)主席(2009-2010)
  世界課程與教學學會(WCCI)副主席(2007-2009)
  美國密西根大學(Ann Arbor)性別與婦女研究中心訪問學者(2001)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教育學院訪問學者(1994)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Bloomington)金賽研究中心訪問學者(1992)

  學歷
  美國辛辛那提大學 諮商、心理和課程與教學科技整合教育博士(1990)
 
 

目錄

壹、性別暴力本質的剖析
從女性主義的觀點析論性別暴力處遇的本質
當代台灣婚姻暴力防制的性別框架與消解
虛構的感動是如此不真實:論台灣親密關係暴力防治工作之現代性困境
性別、文化與族群敏感度在家/性暴處遇的重要性

貳、法律之前的性別暴力
黑暗,也是一種力量--由法律正視少年性侵害行為人
家庭暴力相對人法院裁定前鑑定制度規劃與實施探究之德懷研究
醫療行為中「性騷擾」的界定與預防—德懷研究

參、婚姻暴力處遇措施
以「簡易型處遇計畫」方案整合的經驗,探討網絡資源整合之策略
婚姻中對偶的衝突和戰爭
運用社會工作的培力概念提升受暴婦女正向生命經驗的能力
解析婚姻暴力再犯之方程式
從經歷違反保護令婦女之求助經驗與需求探討社工處遇之角色
婚暴再犯加害人處遇實境-困境與策略

肆、家庭內性別暴力
曾遭受家庭內性侵害少女「ㄞˋ」家與「ㄩㄢˋ」家的情緒
受虐兒安置的迢迢回家路
以父女亂倫家庭中依夫離女的母親情結敘事反思社工員工作經驗及角色

伍、性侵害防治
一位性侵害經驗者復原歷程之敘說
國民中學性別平等與性侵害教育課程內涵與其重要性之探討
性侵害社會工作處遇性別敏感的新視野

陸、國際配偶的婚姻路
失落的天堂:婚暴國際配偶之母職實踐經驗
解析國際婚姻路上性別暴力的權力關係
 

    

  女性主義者Butler(2007)認為,父權社會男性對女性的權控,讓許多女性在婚姻生活中不得不依賴男性,而造成女性成為經濟、社會以及權力的弱勢,形成一種性別權力的失衡,進而擴大性別暴力的既存現實。

  西方女性主義思潮的影響與婦女解放運動的衝擊,引發台灣社會開始關注長久以來父權社會中的家/婚暴與性別暴力議題,經歷幾個相當震撼性別暴力(Violence Against Women,VAW)事件,婦運團體與學界挺身捍衛婦女人身安全,訴求立法保障婦女的基本人權。台灣社會近二、三十年來面臨急速的變遷與轉型,長久以來存有性別之間權力不對等親密關係的暴力,已逐漸由個人與家庭的私人領域問題,提升到社會文化結構、性別權力關係與公領域的問題。家庭暴力防治法(以下簡稱家暴法)就在社會殷殷期盼與催促之下,台灣立法三讀通過,並在1999年6月24日公告實施,成為亞洲第一個施行家暴法的國家,為台灣社會透過正式立法,由「法入家門」以消弭家/婚暴與性別暴力,進而促進家庭和諧與性別平等的重要里程碑。

  性別暴力的事實存在已久,過去受限於傳統觀念,一直對性別有不平等的角色期待,以及普遍存在家庭完整性的觀點,阻礙了對此一議題的深入探討;因此家暴法在1999年實施之後,許許多多家/婚暴和性別暴力案件以驚人速度浮現出來,家/婚暴與性別暴力的議題才受到真正的重視。婚姻與家庭是人類社會中最複雜與矛盾的一種關係,而家/婚暴和性別暴力發生,不只造成性別關係中人/我與己/我的人際衝突,也造成婚姻和家庭解體的可能。女性主義的思潮衝擊著台灣父權社會結構;誠如,謝臥龍(2004)所言,思潮的澎湃迴響,婦運的發聲鼓舞,衝擊著性別權力的版圖,翻轉著社會資源分配的方式,性別之間的親密關係不再固著於原有的形式。

  有感人類歷史上暴力橫陳的史例比比皆是,如今,隨著科技、交通、媒體與網絡的發達,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更是密切;然而,親密關係中的暴力隨著人際之間更趨頻繁的互動,相形見彰地突顯於社會文化之中,諸如:戰爭暴力、婚姻暴力、家庭暴力、校園暴力、約會暴力、針對弱勢少數的族群暴力等等;而在暴力施/受(give/take)之間,不但與種族、階級、性別、性取向等議題複雜地交錯其間,更因社會資源結構不公平正義的分配,而形成結構暴力(Structural Violence),而分配不均的結構暴力正是型塑各種不同型態暴力的元凶,性別暴力即為此例。

  西元2000年本人由高醫大轉至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創立性別教育研究所之時,即規劃「性別暴力研究」課程,剖析社會文化與體制上的結構暴力,探討父權社會性別暴力的本質,進而謀求性別暴力防治之道,這期間指導與口試相當多篇有關家/婚暴與性別暴力的碩/博士論文,歷經多年在家/婚暴性別暴力議題上的努力,相關論文質/量產出已有相當豐碩的成果;因 此,在第二版增添5篇論文,篩選13篇碩博士論文改寫的文章,加上本人與其他作者8篇科技部、衛生署與內政部經費補助的研究論文,共21篇經過改寫編輯成書,並將專書區分成六大區塊。第一部分「性別暴力本質的剖析」,其中包括4篇由謝臥龍與駱慧文教授以女性主義思潮與台灣婦運脈 絡,反思性別暴力處遇的發展與實踐;黃志中博士所寫的兩篇文章,旨在探討家/婚暴防治的框架與困境;第二版新增的文章,謝臥龍、吳幸芳、李奇紘與莊瑞君(2016)性別、文化與族群敏感度的重要性一文,收輯於周煌智教授主編衛福部出版家庭暴力與性侵害防治~醫事人員工作手冊,以為醫事人員在職訓練之用。第二區塊「法律之前的性別暴力」,性別暴力的處遇,法律扮演一個不可或缺的司法正義角色,臺灣高雄少年及家事法院陳美燕院長非常重視法律之前青少年的處境與困境,特以著文剖析當今青少年性侵害法律處遇的缺失;在內政部經費補助之下謝臥龍、黃志中與吳慈恩三位教授以德懷(Delphi)研究法彙集專家意見,探討家暴相對人裁定前鑑定制度的規劃與發展。接受衛生署委託,王秀紅、謝臥龍與駱慧文以德懷研究法界定醫療行為的性騷擾,以為醫療過程性騷擾界定與處遇之參考。

  第三領域「婚姻暴力處遇措施」,方秋梅身為婦幼保護的警政人員,深感性別暴力加害人處遇計劃的推動與實施有著南/北和城/鄉上的失衡,因此以簡易型處遇計畫實施的經驗,探討網絡資源整合的方略;臨床心理師陳筱萍博士以質性研究對偶分析的研究方法,探討婚暴中的衝突,以為未來婚暴處遇實務工作的參考;在東台灣著力性別暴力處遇甚深,因而獲頒傑出十大女青年獎的余麗娟警官也以質性訪談收集研究資料,進行對偶分析,解析婚暴再犯因子;資深社工師謝懷嫻以培力概念,探討提昇受暴婦女追求正向生命的策略;勵馨社工師陳蘭芳探究歷經違反保護令受暴婦女的求助需求,進而反思社工在家/婚暴處遇應扮演的角色。另外,第二版新增的文章是吳嘉純以社工實務背景探討婚暴再犯加害人處遇策略。

  第四範疇「家庭內性別暴力」隨著家庭型態的多元,往昔封鎖在單一家庭組型中的性別暴力,如水中浮冰一一浮現,而家庭內性別暴力成為這區塊三位作者的論文主題;盧鴻文博士在愛家與怨家的家庭內遭受性侵少女的情緒中,探討心理治療的處遇方略;從事相當多年保護社工工作,現擔任高雄市政府副秘書長蔡柏英以受虐兒安置為主題完成碩士學位論文,歷經焦點團體訪談與資料分析,她的研究旨在剖析被安置受虐兒的內/外在衝擊,以為未來規劃受虐安置之參閱,以及檢視家庭式寄養服務之成效;擔任家暴中心亂倫處遇的社工師楊婷雯試圖剖析亂倫家庭中依夫離女的母親情節,反思亂倫個案處遇的社工角色。

  第五區塊是「性侵害防治」為第二版新增添的部分,社工師許貽雅以敘說研究(Narrative Research),娓娓道來一位家庭內亂倫經驗者走出陰影,走向復原歷程的生命故事;在教育部委託之下,謝臥龍與駱慧文以德懷研究探討國民中學性侵害防制課程內涵;以性侵害處遇社工的觀點,吳幸芳探討性別敏感度的重要與影響。

  第六個命題為「國際配偶的婚姻路」,一波波全球化的國際移民浪潮,許多離鄉背井跨國婚姻的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卻成為台灣父權社會文化中性別暴力的遭遇者;葉季宜以母職實踐為命題,探討失落天堂中婚暴國際配偶的處境與母職實踐的困境;謝臥龍、劉惠嬰與黃志中在國科會經費補助下,則針對遭受家/婚暴的東南亞國際配偶進行深度訪談,茲以解析其國際婚姻中性別暴力的性別權力關係。

  謝臥龍(2014)強調,父權社會的意識形態,決定男尊女卑性別位置,設置僵化的性別角色,規範性別權力關係;然而隨著社會轉型日趨多元,性/別權力版圖重構的呼聲日益高漲,而在追求公平正義的意圖中,性別正義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版塊,而剖析與解構性別暴力,正是挑戰父權秩序、保障人生安全的基本權益、追求性別正義的相當重要課題。經歷長達十多年的構思與研究,精選研究論文,3年編輯成此專書,在此第二版專書,增加5篇論文,讓此專書更為豐碩,得以聚焦論述主題,來剖析探究性別暴力的多角習題,特此針對本專書所有作者表達謝意萬千;另外也要對從美術所到社會所博士班面臨繁重課業壓力的林奕嘉老師致意,數度深談後,他以我所言「父權是性別暴力的框架」,表現封面的創作,他把自己藏身於保鮮膜之中,呈顯性別暴力框架的父權。此專書封面與內文的圖文並茂,意圖引領社會大眾慎思如何讓性別暴力中父權架構可以被解構,而在全民努力之下,消弭家/婚暴與性別暴力框架,進而重構性別平等與共治共享共贏的新社會、新文化與新秩序。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0556612
  • 叢書系列:性/別研究
  • 規格:精裝 / 718頁 / 16k / 19 x 26 x 10.05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二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性別、文化與族群敏感度在家/性暴處遇的重要性
 
摘要
 
性別暴力的迷思與不對等的性別權力結構不但阻礙家暴議題的探討,也使得家暴處遇困難重重;父權社會中夫妻權力互動過程中,讓掌握較多社會資源與權力的男性,在缺乏性別意識的情況之下,掌控著權力形式,諸如:控制、暴力、威脅等,施展於家暴上。然而,我國在1999年成為亞洲第一個實施家暴法的國家,家暴從私領域提升到社會問題的層次(陳源湖,2004);誠如,謝臥龍(2004)所言,思潮的澎湃迴響,婦運的發聲鼓舞,衝擊著性別權力的版圖,翻轉著社會資源分配的方式,性別之間的親密關係不再固著於原有的形式。親密關係中的暴力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法律制定的周延,社會大眾逐漸正視此議題,而讓性別暴力案件以驚人速度浮現檯面。
 
本文首先將以文化敏感度(Cultural Sensitivity)來討論對家暴處遇的重要性,因此首先要探討文化的意涵與文化議題在專業助人領域的重要性。文化廣義的定義特別需要在家暴處遇中被關注,因為個案之間往往存在著相當複雜的文化差異;Baruth與Manning(2003)認為多元不僅僅存在不同文化族群之間,也存在同一文化族群之內,因為族群之間與族群之內的差異一樣重要,即使同一文化的族群也不能被假定是完全相同的;而從不同角度來看文化時,洪莉竹(2003)認為文化分為兩層面,分別為外在特徵與內在特徵,外在特徵包含物質與非物質性的,內在特徵則屬於內隱的價值觀念、信仰體系、世界觀和認識論。Baruth與Manning認為文化不是抽象、固定、常模或普同的,而是流動、創造、脈絡、改變、交錯、多樣性的;文化的內涵包括體制、社區、價值、宗教、性別、性傾向、身心障礙、思維、藝術表達、社會與人際關係,因此文化的意義是多元的。楊瑞珠(1996)則認為透過文化的定義可發現文化與個體行為是相輔相成,文化可以驅使行為,行為則具有建構文化的功能。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電腦資訊展
  • 蓋亞全書系
  • 台灣設計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