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收了,再打──邱吉爾的太極修辭法
他的文字像太極推手,總是退到最後,收掉對方的力道後,再借力使力,用更大的力量打出去……
你知道在1953年,是誰打敗呼聲最高的海明威,得到諾貝爾文學獎嗎?答案是--邱吉爾。是的,是那個帶領盟軍打贏二戰,像隻英國鬥牛犬一樣「打不垮、不服輸」的英國大軍事家邱吉爾(Winstonr-Churchill, 1874-1965)。
其實讀者無須訝異,邱吉爾真的是個大文學家。他一生中寫下了45本書,幾乎每一本書都轟動暢銷,而且佳評如潮。《泰晤士報》曾經寫道:「20世紀很少有人比邱吉爾拿的稿費還多。」
在電影《最黑暗的時刻》中,有一幕邱吉爾的妻子克萊門汀說:「我們破產了。」事實上,邱吉爾是沒落貴族,太太為豪門之後,一家開銷頗大,經濟總是吃緊,在出版讓邱吉爾得到諾貝爾文學獎的《二戰回憶錄》後,邱吉爾才真正的脫離財務困境。所以英國劍橋教授彼得•克拉克在《邱吉爾先生的職業》一書中寫道:「政治家只是邱吉爾的第二職業。」其實並不誇張。
邱吉爾雖然大半生從政,但骨子裡絕對是個文青,他一生創作了570件繪畫作品和兩件雕塑,但最鍾情的還是文字。他曾說,來生最願意做的事,是「與文學家奧斯卡•王爾德對話」;他還誇張說過:「我寧願失去一個印度,也不願失去一個莎士比亞。」
再忙,邱吉爾的大腦都在想著寫作。他21歲從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不是拿槍,而是拿筆前往古巴,第一線採訪古巴革命。之後邱吉爾隨所屬騎兵團駐防於印度南部,仍兼職戰地記者,並完成第一部著作《馬拉坎德野戰軍紀實》。
寫過書的人都知道,想寫是一回事,在百忙的生活中,要按計劃如期完成,身心遭受的壓力不足與外人道。難怪邱吉爾會如此描繪自己寫書的過程:「寫書就像一場冒險。開始時,它是玩具,也是娛樂。然後它成為一位情婦,再而成為一位主子,再往後則變成一位暴君。最後一個階段是你終於認了命,你把這頭怪獸給殺了,然後拖到外面示眾。」
寫作需要良好的習慣,絕非像電影中的邱吉爾一樣隨時喝酒買醉一般。例如當邱吉爾當上首相後,仍有強烈的創作衝動,常常利用夜裡和早晨的時間寫作。還會隨時用文字記錄大小事,保留了大量的便條、備忘錄、信函和戰時資料,供日後撰寫二戰回憶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