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這本書撰寫的起心動念,是在《躍動的青春》出版不久。我的學校信箱內躺著一封陌生來信,來信者說明才剛過去不久的農曆新年期間,他那高齡快九十歲的母親在誠品敦南店看到我的書,竟然就站在書店前看了很久,為人子女的當然趕緊買下書,看媽媽在書桌前展讀許久,讓他決定要和作者聯繫。來信的許文龍先生的母親王采月是1945年3月,台南第二高女的畢業生。收到這封信一方面很感動,一方面也很汗顏,書中提到的女性生活實在太少了。《躍動的青春》完成後就已經在思考是否繼續完成一本以女學生為主題的書,此外,我在台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任教,每年指導大學生製作畢業專題,常常和年輕活潑的學子們腦力激盪,我指導學生以王采月女士和她這班日本統治最後一年的台南第二高女同學為主題進行採訪與圖文書創作。因著這個機緣,終於開始這本書的撰寫,2016年初稿成之後,卻因為行政工作繁瑣無法順利修訂,以致延宕迄今。
本書的章節編排,一如之前《躍動的青春 日治台灣的學生生活》,以主題式章節呈現,章節與章節之間並沒有有機的連結。這是想要跳脫學院式結構嚴整論文,同時日常生活確實也是經常片段呈現,希望以現有資料呈現局部的日治時期台灣女學生、台灣女性的生活樣態。不過,有些編排還是用了點心思,例如最後一章〈餘音─廚房到書房〉。在過去,一個家的空間分配,廚房總「理所當然地」被視為是女性的空間,「書房」則是男主人獨享。作家吳爾芙(Virginia Woolf,1882–1941)對於在父權社會下女性被家庭勞務剝削,沒有足夠物資基礎來進行創作,沒有自己的空間,甚至連一張自己的桌子都沒有的情況,身為女性,她一針見血的指出歷史上許多女性文字工作者共同面對的困境:「假如你要寫小說或詩,你一定要有五百英鎊的進帳,同一間門可以上鎖的房間。」最後一章,試圖呈現現代生活空間的演變,書房的門逐漸為女性打開,而且不只是走進去打掃,擁有自己的書桌也不再是奢望。雖然,在21世紀寸土寸金、房價高漲的台北,一間書房、一間屬於自己可以上鎖的房間,無論是對於男性或女性來說,都可能是非常奢侈的願望;此外,在一個家的空間裡,進廚房的人還是以女性居多。
以一位從20世紀後期活到21世紀的台灣女性的觀點,描繪20世紀前半台灣新時代的女性圖像與歷史。「阮ê青春夢」這個主題,像衝擊在岩石上的浪花打回到自己身上,上一世紀初糾纏著新女性的困惑、難題,有些是政治、社會變遷的共同問題,有些則是女性才會面對的局面。這些衝擊與疑惑,在我們這一代改變了多少,又有哪些新的局面與困頓產生出來?希望本書的描述,我們可以更具體的理解20世紀初,「新女性」出現時的生活樣態。另一方面也認知到,我們自身的生命史也正在建立21世紀台灣生活史的一部分。
這本書彙集了在此之前許多在台灣女性史、女性文化、文學方面的研究成果,感謝這些研究者付出心力,讓女性的身影在歷史中越來越清晰。書中豐富的圖片感謝夏門攝影工作室提供授權,我任職的台北科技大學也一貫給予無私的支持。特別感謝國立臺灣圖書館,將館內珍藏的日治時期豐富藏書數位化並公開,提供研究者莫大的幫助,使用授權上也很親民便利,是近年台灣歷史圖像能越來越豐富,並普及推廣的一大推手。更要感謝的是2015年拜訪多位台南第二高女的學姊們,王采月女士、黃清岑女士、陳錦源女士、田淑珠女士、王翠月女士等,書中有不少照片是王翠月女士慨然提供,沒有妳們的幫助,本書無法完成。
本書初稿在2016年就大概完成,8月底我帶著〈文化啟蒙、共學令交織的衝擊—1922年的學生抗爭事件〉這篇研究論文,前往日本關西大學發表。論文內容討論1920年代男子中等學校風起雲湧的學生抗爭運動。約莫兩萬字的內容主旨只是要說明:1920年代站出來反對台灣總督府種種不公平壓迫的蔣渭水,之所以能成就為我們所熟知的蔣渭水,是因為他身旁、背後站了很多和他一樣熱血正義的台灣人,包括論文中描繪的這群面貌模糊不清的中學生們。《阮ê青春夢》一書想描繪的也是在過去很長的歷史敘事脈絡中,面貌總是模糊不清的女性。「阮」是台語「我們」的意思。希望透過本書,讓過去許多人的努力被看見—無論是歷史中的女性或女性史的研究者。我們以輕鬆的書寫方式,讓年輕讀者看見一個比較完整的社會樣貌—歷史是無數的男男女女創造的,無論菁英與平凡大眾,他們在台灣各角落努力生活,留下他們的足跡,我們踏襲著他們創建的基礎,繼續前行。
讓我深刻體會歷史應該是這樣,並有能力盡可能的實踐的人,是張炎憲老師。他一貫不多言、身體力行、奮鬥不懈,不為拚搏學術論文點數,或形式上的計畫案數量、金額,而是投身史料蒐整,進行許多人物訪問、史料及編輯整理,一直到他生命最後一刻,都在做這樣的工。我認為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歷史學者,希望日後自己能一直仰望這樣的身影,銘記歷史工作的使命。
謹以此書獻給在天上的炎憲師。
鄭麗玲 寫於台北梘尾 2016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