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童書展
路:行跡的探索

路:行跡的探索

  • 定價:480
  • 優惠價:239
  • 優惠期限:2024年11月30日止
折價券 領取折價券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內容簡介

  【美國國家戶外圖書獎】【西北太平洋圖書獎】
  書評中與賈德.戴蒙、安妮.迪勒等知名作家相提並論,
  獲選多家媒體眾多類別的年度最佳書籍。

  阿帕拉契山徑的一趟健行,如何引領他踏入眾多知識領域的祕境,窺見「路」教給我們的智慧?

  路,從何而來?為什麼有些路與時俱進,有些日漸凋零?
  是什麼讓我們走既有的路?又是什麼,讓我們開創新徑?

  摩爾在阿帕拉契山徑健行途中,看著腳下的路不斷往後退去,心中生起這些疑問。在接下來的七年,他走訪各種地形、探訪各界專家,向他們請教漫長道路歷史中的各項關鍵要素,並投身體驗。

  .他造訪紐芬蘭島,探訪地球上最古老動物留下的移跡化石,希望揭曉「動物最初為什麼開始移動」,從而解答:遠古異世界如何轉變成今日的大自然?
  ・他調查單細胞生物乃至螞蟻和天幕毛蟲等昆蟲的研究,搞清楚這些生物如何藉由打造道路網絡,來彼此溝通,進而提升群體行動的智慧。
  ・他藉由實際觀察、放牧和打獵,跟隨大象、綿羊、鹿等的腳步,了解牠們的行動模式,以及人類對牠們的獵捕、圈養與研究如何形塑人類自身的發展。
  ・他探究古代人類社會如何利用步道網連接地貌連,這些步道又如何跟語言、傳說和記憶等文化絲線緊密交織。
  ・他追溯到歐洲人最初殖民美洲的年代,探尋阿帕拉契山徑與其他現代山徑的曲折起源,並探究這類「非我」世界為何深深吸引著現代人。
  ・他從現代交通系統與通訊網絡如何取法古道,到國際阿帕拉契山徑的概念提出與進展,探討我們對於與土地、與他人之連結的需求與困惑。

  這本書是累積多年研究與長途行走的成果,結合作者的冒險與科學、歷史和哲學等面向的紀錄,深入探索路如何幫助我們理解周遭世界。(各章內容提要可參見「目錄的引文」)

名人推薦

  ▍繁體中文版推薦者
  麥覺明/《MIT台灣誌》節目主持人暨導演
  張東君/科普作家
  阿潑/《憂鬱的邊界》作者
  王迦嵐/「健行筆記」網站總監
  崔祖錫/登山旅遊探險作家
  黃仕傑/自然生態觀察家一致推薦

好評推薦

  ▍各界好評
  精采絕倫,令人讚嘆。每翻開一章,都能看見摩爾用嶄新視野探索相同現象。從史前生物留下的化石化蹤跡,到大象在叢林裡踩踏出來的長形空地;從居無定所的北美洲原住民留下的山徑,到覆蓋了這些山徑的州際公路。一路上,摩爾深入調查科學史、宗教史與哲學史等,在各種知識與思想裡追尋細微的相似之處。這是一場振奮人心的旅程。——《啟程雜誌》(Departures)

  羅伯特.摩爾是知識淵博、風趣幽默、隨和博學又愛開玩笑的嚮導,帶領我們沿著蜿蜒的路探訪世界,最終深入探討人類智慧的涵義。他讓我們看見接觸的起點不是鍵盤,而是我們建造的路徑,而同樣的路徑也創造了我們。這本書能指引你浸淫在人類熱愛的兩種活動裡:思考與行走。——大衛.格斯納(David Gessner),All the Wild That Remains的作者

  摩爾的文筆堪比安妮.迪拉德或愛德華.艾比等,以大自然為書寫主題的哲學家。思想豐富,亦如曲折山路般引人入勝,書中精心描繪且發人深省的想法,經常使我不得不暫時闔上書頁、摒住呼吸。——《芝加哥書評》

  羅伯特.摩爾刺激你思考。山徑在人類歷史、地球生態和生命旅程中,到底代表什麼意義?走過這條蜿蜒迂迴的路,了解雙腳與土地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邁開腳步吧。——大衛.逵曼,《下一場人類大瘟疫》的作者

  年度最佳戶外書籍,曾在林中漫步的人都不該錯過。這本書涵蓋自然史、人類學、個人經歷的主觀報導與回憶錄,以隨筆描寫人類與動物在陸地上刻劃的路徑所包含的諸多意義……光是前言就已值回票價。將近三十頁對阿帕拉契山徑的描繪,連比爾.布萊森和雪兒.史翠德都會自嘆弗如。—— 山巒俱樂部(Sierra Club)

  看似只有一個主題,實則觸及了另外一百個主題……豐富的資訊猶如密林山徑。摩爾是行腳哲學家,他探訪綿延的荒野,也探索旅行本身的意義。這本書肯定會令你驚訝不斷。——《華爾街日報》

  融合旅誌、科學寫作與心靈指引的最佳元素,好奇、飢渴、古怪且非常入世的作品,在優美纏繞的散文裡探索螞蟻、大象還有網際網路。每一頁都能找到智慧與啟發。摩爾在山徑上行走時,一邊提及你想都沒想過的知識,一邊保持娛樂效果,風趣幽默。不過他的最終目標是告訴讀者,人類以及地球上的其他物種,都有一種經過路徑錘鍊的智慧。——艾美.威倫茨(Amy Wilentz)

  精采萬分。熱愛散步、健行或探險的讀者一定會深受吸引。這本書不只是個有特定主題的故事,它提出與人類的世界定位有關的宏觀問題,探討人類如何成為現在的模樣。從頭到尾都令人讀得入迷。——《書架情報網》

  處處有啟發。從牧羊的本質,到古代動物與北美原住民的巨大山徑網絡如何奠定現代北美洲的基礎,乃至最佳路徑具備哪些特質,以及我們可以從道路學到什麼。這是以道路的性質和歷史為題,內容豐富的一份研究。——《書單雜誌》星級評論

  睿智的健行客兼作家,引導我們踏上一場全新的探索旅程:這場步行之旅的主角是路和路所代表的意義。這本書從頭到尾都令人看得既入迷又開心……間或穿插鮮少有人造訪的區域,如果你想用更好的視角觀察世界,這是一本絕佳的指南。——《科克斯書評》

  豐富又貼近人心。這書本身亦像一條山徑,沿途風景是內在沉思,以及在林中獨自漫步時源源不絕的靈感。摩爾興趣廣泛,也很擅長用這樣的好奇心感染讀者……令人欽佩的成功書寫。喜歡山徑健行的讀者請注意:你一定會為了在背包裡挪出空間放這本書,而捨棄一些健行必需品。——《波特蘭先鋒報》

  結合有形的探險與頭腦的探險,一本難以超越的好書。——比爾.麥奇本(Bill McKibben)

得獎紀錄

  ▍獲得榮譽
  ◎「西北太平洋圖書獎」得獎作品
  ◎「美國國家戶外圖書獎」得獎作品
  ◎卑詩省非小說類文學獎決選
  ◎亞馬遜網站非小說類年度最佳書籍
  ◎《每日電訊報》年度最佳旅遊書籍
  ◎《紐約雜誌》年度五大科學類好書
  ◎《衛報》書店年度最佳自然類書籍
  ◎《書單雜誌》年度十大旅遊書籍
  ◎水石書店年度最佳旅遊書籍
  ◎入選Goodreads讀者票選最佳科技類書籍
  ◎《西雅圖時報》年度最佳書籍
  ◎《波士頓環球報》年度最佳書籍
  ◎《國家郵報》年度最佳書籍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羅伯特.摩爾(Robert Moor)


  羅伯特.摩爾曾為《紐約時報》、《哈潑雜誌》、《n+1》雜誌和《GQ》雜誌撰稿。他是米德爾堡環保新聞補助計畫的補助金得主,並曾獲得多項非小說類散文獎,目前定居於加拿大卑詩省的半月灣(Halfmoon Bay)。

譯者簡介

駱香潔


  清華大學外語系,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專事中英翻譯,譯作包括《侍酒之人:那些葡萄酒宅神教我的事》、《技藝中的生活練習:一個木工學徒的修業之旅》(行路出版)、《用科學打開腦中的頓悟密碼》、《今天,我比昨天勇敢一點點》、《德蘭修女:來作我的光》等,並為《How It Works知識大圖解》雜誌與《BBC知識》國際中文版雜誌合作譯者。

  賜教信箱:judylo@gmail.com

 
 

目錄

前言
我發現一條路的精神,在於它們如何根據使用者的需求持續演化。在深山野嶺待了將近半年後,城市在我看來既神奇又恐怖——僵硬死板、到處有故障的東西。山徑讓我知道好的設計是善於變通的,它們滿足了權衡效率、彈性變通與持久耐用的共同需求。它們愈來愈平順,也愈來愈堅固;它們會轉彎,但不會壞掉。在困惑的時代裡,當老方法似乎都走入死胡同,我們應該低下頭,仔細思索踩在我們腳下、經常為人忽略的智慧。

第一章
造訪紐芬蘭島後,這一路上我爬過山,在河裡游過泳,品嘗過冰山的味道,在野地裡露過營,也睡過陌生人的沙發,為的是去誤解角探訪地球上最古老的路:移跡化石。那些迂迴曲折的痕跡,據信是由地球上已知最古老的動物埃迪卡拉生物群所留下,發現者亞力克斯想要藉由它們解答:動物為什麼開始移動?這問題的答案,有助於解答更宏觀的問題:遠古時由果凍似的無腦生物組成的異世界,如何轉變成我們熟知的大自然?

第二章
生物智慧光譜的一端是內在智慧,一端是外在智慧。黏菌是單細胞形成的蔓延團塊,卻能憑藉偽足留下的黏液痕跡,複製出現代鐵道系統那樣巧妙的配置。天幕毛蟲是完美跟屁蟲,落單時澈底無助,但飢餓能驅動領頭的毛毛蟲捨棄舊路,找到愛吃的樹葉。單獨一隻螞蟻非常蠢笨,但蟻群的行為卻極為聰明,如今科學家已明白這歸功於牠們擁有聰明的系統——「路」是動物藉以溝通的強大外在智慧,甚至啟發我們開發各種高效率系統。

第三章
動物雜居一處,相互依存,在最重要的生存需求互相重疊的地方,必然會出現道路——而人類也沒有被排除在這種協作過程之外。研究動物的智慧,使得我們的智慧也變得更豐富,我們或許無法理解其他動物的心思,但可以解讀牠們留下的路徑。人類已學會用三種方式和其他物種建立共感:研究動物、與牠們一起生活,以及因為獵殺而了解。我決定花點時間,把觀察、放牧與狩獵這三種最古老的跨物種溝通方式,都體驗一次……
第一部 觀察
第二部 放牧
第三部 打獵

第四章
歷史學家馬歇爾致力於保護地圖上的線條,而找到從未變動的切羅基古道,能使往步道兩側延伸約四百公尺的土地依法受到保護,直到完成適當考古調查。好友沃克知道對多數阿拉巴馬州人來說,野外不是許多都市環保人士想的像個超脫世俗的生物多樣化聖殿,而是誕生地、補給站,是保留當地傳統的地方。他力勸馬歇爾將訴求從保護瀕危物種,改成保護當地傳統。:「任何訴求都要放在個人的框架裡才行。」人們愈是了解自己的根,對土地的感情就愈深,自然會挺身捍衛自己的土地。

第五章
一八四六年梭羅攀登卡塔丁山,返程行經的焦原一地令他覺得狂野得極美,深感敬畏。一九二○年富翁巴克斯特攀登此山亦大受感動,誓言保護它「永遠不被馴服」,不只自掏腰包購入土地設立州立公園,還成功阻擋改造成觀光勝地的計畫。卡塔丁山的歷史很有代表性,說明野外一直是人類的智謀、遠見和壓抑的直接結果。歷史學家羅德里克.納許寫道:「是文明發明了野外。」工業化興起後,連赫胥黎這樣討厭野外的人也終於明白「如果不參與也不生活在由動物與植物、土地與星辰季節建構的非人造世界裡,這樣的人是有殘缺的。他無法對非我感同身受……」這是我看過最簡潔的野外定義:非我。在我們尚未用自身形象重塑的地方,藏著某種深刻而古老的智慧。

第六章
創新往往讓我們有能力更快、更直接地抵達目的地。然而就如人類學家提姆.英格德指出的,我們不再徜徉於無邊無際的大地,體驗的世界愈來愈像「節點與連接器」構成的網路。與土地日漸疏離讓我們升起一股失落感。火車頭剛誕生時,起初為了恢復人類與環境之間的連結,我們建造了更多山徑。國際阿帕拉契山徑的定位是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釐清:這條山徑滿足什麼渴望?我沿著這條山徑從緬因州走到紐芬蘭、冰島與摩洛哥,過程中,漸漸明白這條山徑企圖解開的,是我們對規模與相互連結的困惑。

結語
艾伯哈特或許可說是終生健行客的代名詞,據說他第一次全程走完國際阿帕拉契山徑後,就捐出全數財產,然後幾乎留在路上過日子。我跟他在公路上會合後一起健行,途中發現他也欣賞人造環境,想法算是相當先進的環境哲學觀念。像威廉.克羅農這樣的後現代環境學者近年推翻了繆爾與梭羅的觀點,指出把自然環境視為與人類文化截然不同的世界,是空洞且極度無用的,把「自然」跟「好」畫上等號甚至會帶來問題:說某事很自然等於說它「不可或缺、沒有商量餘地」,這使我們無法進行有意義的討論。

作者的話
致謝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634809
  • 規格:平裝 / 368頁 / 16 x 22.5 x 1.8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內容連載

▍〈前言〉摘錄
 
許多年前,我曾經離家追求偉大的探險,花了五個月的時間盯著爛泥巴。那是二○○九年的春天,我打算把阿帕拉契山徑(Appalachian Trail)全程走完,以喬治亞州為起點,一路走到緬因州。我計算出合適的出發日期,目的是從美國南方的溫和春季,無縫接軌走到美國北方的宜人夏季,可惜不知為何,溫暖的天氣一直沒有出現。那一年的天氣很涼,還經常下雨,報紙用一八一六年天氣反常的夏季來與之比擬——當時玉米田整個結冰到根部,義大利下起粉紅色的雪,年輕的瑪麗.雪萊(Mary Shelley)被困在陰鬱的瑞士小鎮,想像出各種怪物。我對那場健行的主要回憶是濕答答的石頭與黑漆漆的泥土,對那些站在山頂上眺望的景色卻印象模糊。我在山霧中戴著雨帽,目光低垂,走過一哩又一哩,月復一月,除了極度專注地研究腳下的山徑之外,幾乎無事可做。
 
傑克.凱魯亞克(Jack Kerouac)在小說《達摩流浪者》(The Dharma Bums)中,形容這種類型的行走是「路的冥想」。書中角色傑菲.瑞德(Japhy Ryder)以禪修詩人蓋瑞.斯耐德(Gary Snyder)為原型,他建議朋友「走路時牢牢盯著腳下的路,不要東張西望。地面快速後退的同時,讓自己進入一種出神狀態」。幾乎沒有人會如此專注凝視腳下的路。健行客總是抱怨某一段山徑特別難走,我們都討厭一整天盯著腳下。我們喜歡抬頭張望,凝視遠方。路最好像一名不起眼的隨從,一方面溫柔得體地引領我們在這世上穿梭,一方面幫我們保留獨立自主的感覺。或許正因如此,路在文學史上的地位非常邊緣,總是出現在最不重要的地方。我們確實從來不在乎路。
 
我凝視腳下的山徑,從幾百哩累積為幾千哩,於是我開始思考這條永無止盡的小路到底有何涵義。誰創造了它?它為什麼存在?任何一條路,到底為何存在?

會員評鑑

4
1人評分
|
1則書評
|
立即評分
user-img
Lv.6
4.0
|
2022/12/20

本書內容讀來十分龐雜,作者的書寫野心可說相當大。
且有時讀著,腦海便浮現出另一本感覺相近的作品-《走路 也是一種哲學》。
不過相較前者,本作中所處理的議題,並無因那較為白話的用語,而變得更易理解。
反而,在單純地閱讀外,更有訴求身體力行的可能。

兩個多月前,自己一個人開著車,困在高速公路上等著排隊下閘道的下班車潮中。
當時車裡的我,如一灘爛泥般的行屍走肉,徒具機械式踩放油門及煞車的功能。
不單因前一晚形式上的短暫睡眠,更因稍早剛花了十來個小時的時間,從內灣騎著單車去司馬庫斯回來。
身上各處酸疼的肌肉與關節,好似不放棄希望般地,努力宣示著肉身仍然存在的最後一絲徵象。
其餘那些不具痛感的部位,則因長途跋涉下的過度操勞,早就失去了知覺。
而無論是過度乾澀而急欲脫離的隱形眼鏡,還是肌膚上分不清是汗水、泥水、霧靄,還是單純錯覺所產生的黏滯感,在在凸顯出周遭所有的不對勁。

總有人會問我,騎車究竟是為了什麼?是在追求人生意義,還是挑戰意志極限嗎?
而那坐車都嫌累的山高路長、路邊突然衝出黑狗、暗夜裡杳無人煙的墓仔埔⋯⋯,只是令他們更不明所以。
儘管,對於當初大學時期開始騎車的起心動念,已不可考。
但我想實際情形大概沒有上述那顯得有些陳腔濫調,卻也宏觀偉大的浪漫情懷。
自己憑藉的,或許只是一絲存於生命裡的衝動本能,又或是外人看來一股腦兒的傻勁。

在讀完本作後,若有人問我同樣問題,自己大概仍舊答不上來。
甚至,於烈日當頭下狼狽尋無遮蔭,或不巧破胎還遭遇蚊子大軍,又或在荒山野嶺間飢寒交迫懷疑人生之際,自己內心也仍舊會浮現相同疑問。
就像那天車內的我,不解為何前方的煞車燈還亮著?自己又為了什麼而甘願困在這當中?
甚至,面對那生活了一輩子的城市竟突然感到如此陌生?
而在超越這片紅光之外的遠方道路,仍舊是茫然未知的漆黑一片。
不過,我確信只要“路”還在,就如同這本書,自己無論如何,勢必會繼續騎下去吧!

此外,就翻譯部分。
本書像是以“阿拉帕契山徑”為主,但實際涵蓋了五花八門、一百個主題的作品。
所以,雖可感受到譯者想將文字翻好的努力,可由於對文字背後的概念掌握不夠,終究令部分譯文難以到位。
故在實際閱讀上,有時會有股難以觸及的生硬橫亙其中,更有不少次回頭翻查原文的情況。

下將概略列舉部分問題為例:
p.165-第12行-將盲蛇、鉤盲蛇(blind snake)譯為“眼盲的蛇”

又部分章節不時有出現"buffalo"一詞,譯者則依一般情形翻作“水牛”。
但在美國,通常也將"bison",即“美洲野牛”,俗稱為"buffalo"。
所以,"buffalo"除了常見的水牛一意外,亦可代表“野牛”。
在本書中,當出現上述兩詞彙時,即便作者所指皆為“美洲野牛”,譯者卻各自譯為水牛及野牛。
可水牛與野牛係指完全不同的動物,且中文裡,兩者並不具有美語的那種通用關係。

p.186-第9行-錯翻
原文:Indeed, it may well have appeared that way, because infectious diseases, imported by the earliest explorers, had already killed off as much as ninety percent of the indigenous population before settlers arrived en masse.
譯文:確實,表面上看來或許如此。因為在新移民集體到來之前,最早抵達北美洲的探險家們帶來的傳染病,已經殺死了將近百分之九十的原生樹種。
*原文中的"poopulation"係指美洲原住民人口銳減,而非譯文的原生植物數量。

尚有其他“語境失真”,但不至造成誤解的直譯及校對紕漏,在此就不多加詳述了。
雖大多問題都是些乍看下旁枝末節的小毛病,可原著作者在處理有關事物時,皆甚為細膩縝密,故對譯文的要求乃為相應的必然。
展開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自然科普、電腦資訊】職場高效成長術:越級打怪技能get、職場能力level up!電子書6折起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碁峰全書系(止)
  • 性別主題展
  • 采實童書暢銷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