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版前言
中藥歷經數千年的萃煉,博大精深,實為醫療保健之寶藏。時下世界各國正興起另類療法,愈益關注中醫藥在治療疾病、康復養生中獨具的特色和優勢。面對國際及國內日益增長的中藥需求,加強中藥知識為藥師養成教育不可或缺之一環。
在客觀環境之要求下,各方建議在藥師高等考試內容中加考中藥,考選部遂規定在生藥學科目中加入中藥試題,同時要求各校提供參考書籍以為命題之依據。有鑑於此,台灣藥學會委請臺灣大學藥學系李水盛教授召集國內七校相關教師,研商編輯《常用中藥》專書之事宜。現今登載之中藥資源種類已由《神農本草經》之三百六十五品擴充至萬餘種,此龐大資訊非初學者所能吸納。為提供準藥師之基本中藥科學知識,遂自台灣地區最常使用的二百種中藥中挑選常用中藥約百餘種,依中藥之基原、產地、使用部位、性味、成分、藥效及備註等項目編撰。
在章節安排方面,本書係以化學分類法為依據進行編寫,為方便讀者查閱亦以其效能索引。由於中藥有效成分往往不甚明確,加上科技進步,成分資料添增快速,因而以參考之資料利用化學分類法歸類中藥時,或有顧慮不周而產生爭議之處;此外,中藥藥效之研究亦有類似情形。之前在編輯本書時,藥效仍採傳統用途,在方劑方面亦以舉例為之。
隨著近代藥理及生物科技的蓬勃發展,傳統中藥的藥效已能較明確的揭櫫。為增添現代藥理研究章節,本版次特邀請各醫學院藥理教師協助撰寫,並經共同討論後定稿。唯仍有少數藥材較缺乏明確的研究,因而尚無增修。同時為使學員能更切身的瞭解常用中藥的實際應用,舉例之方劑均儘量採自中醫藥委員會公佈的200個基準方。其他內容方面,藥材圖鑑亦已重新勘誤。為便利讀者查閱,本版另闢化合物英文索引及藥材中、英文索引。
期望藉由本版的增修,使《常用中藥》一書更加符合實際應用的需求。倘若讀者在閱覽時仍有發現錯誤,亦請不吝賜知,俾使本書內容更臻完善。
《常用中藥》編輯委員群
謹識
第二版前言
為了強化中藥教育,本新版內容較第一版增加了58個常用中藥品項;除此之外,在生藥學教科書《生藥暨藥物生技學》記載的22種中藥於第一版僅列品名,在本版次中亦完整編寫。也就是說本版次新編撰了80種中藥品項,因而第二版的份量(共162個品項)約為原版次(實際82個品項)兩倍。
原版次以化學分類法分章節,鑒於中藥藥效成分相當複雜,難以單一類成分來代表,在本版次遂改以效能為分類準則,自補虛藥至驅蟲藥分十八章,逐章編撰。除了這個改變外,本版次加入〈總論〉,概述中醫藥基本理論;〈個論〉的每一章節均附前言,簡述所含中藥的效能與特色;每一品項的編寫方面,將「炮製」、「用法用量」、「禁忌」、「配伍」及「運用方劑」正式列為標題,而非原版次之置於「備註」或「其他」項下;此外,「運用方劑」之中藥材組成及君藥,亦在附錄中完整呈現,俾使讀者獲得更完整的知識。
本版次之增修主由全國各藥學系生藥學授課教師負責編寫,〈總論〉及〈個論〉章節簡述與「炮製」至「運用方劑」之整理編撰由賴慧真中醫師負責,邱泰惠教授主校;中藥品項之拉丁名及「基原」由陳益昇教授總校;「性味、歸經」之資料係根據《中華藥典》中醫臨床小組之討論結果;〈中藥藥材彩色圖〉則由郭昭麟教授拍攝及提供。在經過四位主編及出版社之勘校,本版次終於順利出版,期望本書對充實讀者中藥知識更有助益。
本書編寫歷經二年,編輯群已盡最大努力,期使本書達到簡明、實用的目的。再嚴謹的校對總難免有疏漏之處,尚祈請讀者不吝賜告,以利再版更正。
編輯總監
李水盛
謹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