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傳統文化以儒家與道家最具主導作用。這兩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別是孔子與孟子,以及老子與莊子。由於代表孔子思想的《論語》,既是學派開山之作,又有簡明扼要的特質,以致千古傳誦、深入人心。至於《孟子》一書,則相對而言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這種情況在道家的《老子》與《莊子》二書,亦頗有類似之處。
《孟子》為什麼重要?因為孔子曾經感嘆:「莫我知也夫!」(《論語‧憲問》)如果孔子認為同時代的弟子與朋友未能了解他的思想,那麼誰可以了解?孟子可以,而證據就在《孟子》一書裡面。既然如此,大家對孟子又不太熱衷,這是怎麼回事?
司馬遷說他每次閱讀《孟子》,看到梁惠王問孟子「何以利吾國」,就廢書而嘆。如果談利益,天下不可能太平,而這是歷史所證明的;但是如果談仁義,天下就會像孟子所說的成為理想國嗎?這一點卻從未得到檢驗的機會,因此我們無法判斷孟子的對錯。事實上,孟子很希望說服當時的國君。他在一再失敗之後,寫出作品傳諸後世,希望後代的人可以明白他的理想,進而予以實踐。但是,即使《孟子》被宋代的朱熹編入《四書》,成為大家熟知的「論孟學庸」之一,其中許多精彩的語句與簡單的概念也普遍受到肯定,我們還是要問:誰真正了解孟子?
閱讀《孟子》,要有耐心。這種耐心的回饋是非常豐富的。先就語文來說,孟子善於使用比喻,又能創造成語,其中至今依然膾炙人口的有:一暴十寒、緣木求魚、杯水車薪、遷於喬木、事半功倍、守望相助、綽綽有餘、出爾反爾、流連忘返、自暴自棄、反求諸己、手舞足蹈、心悅誠服、獨善其身、兼善天下、有為者亦若是、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等等。
再就歷史來說,孟子廣泛引述《詩經》(三十五次)與《書經》(二十九次),對古代聖君賢相的事蹟津津樂道,可謂取法乎上。舜在他的筆下宛如重獲生命,使讀者可以親見其言行,進而心生嚮往。他自行分類聖人,如伯夷之「清」、柳下惠之「和」、伊尹之「任」,然後是集大成的孔子之「時」。這無疑是他的創見。 對於孔子為何是集大成,則理由是完美的德行加上隨機應變的「智慧」。他贊成孔門弟子(如子貢、宰我、有若)對孔子的評價,認為孔子是「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只要想起孟子以「好辯」知名於天下,說過「說大人,則藐之」,甚至對管仲也不屑於多談,就可以明白他對孔子的認識是如何深刻,而評價又是如何崇高了。
真正畫龍點睛之處,則是孟子自成一家之言的人性論。他把孔子的人性觀點說清楚了。孔子以「仁」為其一貫之道,肯定仁包含「人之性、人之道、人之成」三個層次,貫穿人的一生。他強調「殺身成仁」,孟子則倡言「捨生取義」,這兩者如出一轍而其基本立場則是人性「向善」。以此為基礎,才可推而建構經濟、教育、社會規範、政治制度方面的合理內容。並且,人生才找得到修養的途徑以及由內而發的快樂。
二十多年以來,我每談儒家,必定揭示人性向善(而非本善)的微言大義,也得到不少批評與指教,但是更多的回應則是告訴我:在明白之後付諸實踐,並在實踐之後深有心得,因而改善了人生,活得充實而有意義。
本書名為「人性向善」,可謂一語道破我對儒家哲學數十年的研究心得。我的說法是否正確,則請讀者耐心細品本書再做判斷。知我罪我,皆在本書。是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