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版序
本書初版發行於2007 年,距第三版的「重版出來」,轉眼已過了11 年。它是專為「哲學與人生」這門課所編寫的教材,從開始教書至今從未停止開設過,對作者而言可說意義深長。
首先,它記錄了個人在技職院校人文通識教學實踐的心路歷程。曾有同仁告誡道:要在科技大學教授人文通識課程,猶如要在水泥地上種出花朵一樣難!剛開始還納悶,心想有這麼嚴重嗎?實際教之後發現還真是難關重重,別說要種花,連雜草都沒有立足之地。好在「初生之犢不畏虎」,為了讓課程紮實有料且精確地掌握自己所欲傳遞的哲學知識,便開始邊教邊編寫合用的教材。適逢教育部顧問室推動通識課程改革計畫,在執行計畫與實際授課現場的來回辯證,慢慢建構出本書的架構與專題內容。對個人而言,它不僅是本教科書,更是熱血初衷的寫照;它記錄了一位教學者透過聆聽學生的生命經驗調整授課內容,並思索相應教學策略之點點滴滴。
再者,它彰顯了個人所堅持通識理念。在一切講求短期績效的高教氛圍裡,要堅持教學理念似乎是件不合時宜的事。然而,培育通識人文素養向來需要長期的投注耕耘,若只看短期的成效指標則常會令人迷失,在變來變去的高教潮流中無所適從。美國當代哲學家納斯邦(Martha C. Nussbaum)在《培育人文》一書以「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來界定「通識教育」的方式,極具啟發性:
只有當教育能夠生產出自由公民時,教育才是真正「合於自由的」;這時的公民之所以自由,不是財富或出身,而是因為他們可以說他們的心智是他們自己的。( 納斯邦,2010: 294)
在台灣長期以升學就業為主導的教育體制中,這門通識課可能是大多數同學唯一或最後接觸到哲學的機會;畢業進入社會後,人浮於事,也沒有太多時間思考生命的課題。他們的心智常常受到個人心理、家庭、社會所牽扯,表面上看起來自信滿滿,實則身陷桎梏而不自知。所以,如果有一門哲學課可以啟發他們的心智,覺知到自身經濟、學習與就業上的不利,它至少具備兩個教學目標:在消極上,希望他們將來能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要造成家人或社會的負擔;積極上,培養他們成為掌握論證說理能力的健全公民,並有足夠的自由能量追求個人幸福人生!
人生問題,向來就不是一件容易拿來討論的事,也沒有簡易速成的解答。本書嘗試建構一個可以跟年輕學子對話的平台,除了協助他們審視自身的生命處境,並鍛練思索生命困境與議題的思辨力。唯有夠深刻的哲學反思力,才有可能產生足以跳脫體制化與情緒陷阱的實踐力!因此,筆者試圖以一定程度的哲學知識承載與文本閱讀量來補充學生們的相關人文素養。隨著數位科技急速發展,愈來愈多的學生沈迷於智慧型手機中的虛擬世界而無法專注閱讀。而紙本閱讀人口大量的流失,整個出版業的寒冬似乎看不到春日光景!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在網路資訊快速且多到泛濫的數位時代,如何讓學生能夠專注閱讀本身反而是件值得珍視的教學活動,因為不管高教改革再怎麼翻轉創新,仍需足夠的知識底蘊來支撐,否則整個通識教育將流於形式空洞。
這當然是一條阻力重重之路,要在水泥地上種出花談何容易!炎炎夏日走在滿是柏油和水泥路的校園裡,偶爾還是會在牆角裂縫中看到奮力鑽出的不知名小花!嗯,看著看著,彷彿也看到了一線希望:水泥地上還是有可能長出東西來的!
薛清江
2018.07.15 於南臺科大
序言
作為科技大學中的通識課程,「哲學與人生」大概是最常開設的哲學課程。其他相關者尚有「人生哲學」、「哲學概論」、「邏輯與思考」等課程。然而,我們必須承認,「哲學與人生」作為一種通識課程,在課程定位和教學目標上仍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就課程名稱表面的字義來看,「哲學與人生」是特別指某個人對「人生」所提出的哲學觀點呢?還是哲學領域中與「人生」有關的討論?如果是前者的話,這門課上起來會變成「人生哲學」;但問題又來了,究竟哪些人的人生哲學值得介紹?又該如何來做取捨?如果是後者的話,在哲學專業的領域中,又很難劃分出一個專屬「人生」的範圍,最後只好以「哲學概論」的方式來進行。我們當然可以說,哲學是門與人關係密切的學科,但是這種界定方式又太過於廣泛,無法適切地指出什麼樣的哲學主張特別和人生問題有關。因為哲學固然與人生有關,又不全然具備指導人生的功能。就今日學科分工精細的趨向來看,哲學真的可以指導人生嗎?人生的問題那麼多,每個人所面對的具體環境又是如此地複雜,哲學真的能勝任這項工作嗎?
由於「哲學與人生」在課程定位與教學目標具有上述的困難,因此,我們認為針對科技大學學生的屬性,有重新定位和設計這個課程的內容和教學方式的必要。我們認為,該課程至少須包含下述兩個面向:一、該課程是門專業的「哲學」課程,具有一定的哲學知識承載度;二、它又不完全是「哲學概論」或「哲學入門」式的課程,而是能兼顧科技大學學生屬性的核心通識課程。
科技大學的學生大多來自高職、專科、二技和四技背景的學生,他們在實作的訓練要求上,與一般來自高中的大學生不太相同。在此種學習背景下,科技大學的學生在人文學科的學習心態上,一直以「營養學分」來看待專業科目之外的通識課程。而這種心態,與通識教育作為一種核心教育的根本精神背道而馳。
長期以來,在大學教育中通識課程一直被視為專業科目之外的「非專業科目」,這種情況在科技大學中更為嚴重。如果說對學生而言,大學只不過是技能的養成所而已,那麼,他們將所有與職業無關的課目視為「附屬」或「次要」課程的心態就不難理解。為改變同學們此種心態,必須引導他們認識到通識教育的核心精神。職是之故,本課程的設計至少與通識教育的三個核心精神相關。
首先,本課程對學生這些受教「主體」的重視,和通識教育指向「全人教育」的核心精神遙相呼應。通識教育希望教導出一位具有整全人格的大學生,而非只在意自己專業科目的技術人員。選修「哲學與人生」的學生橫跨不同科系和專業領域,但都不能脫離作為一個「人」的基礎點。作為一個人,除了職業訓練之外,還有許多同樣重要能力需要培養。找到工作賺錢固然是人生中的重大目標,但是要獲得幸福人生光憑賺錢是不夠的,舉凡論證說理、認識核心自我、洞悉政治權力運作、藝術審美與宗教信仰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要件。
其次,本課程的設計鎖定科技大學學生,是門專門化的課程,而非休閒或常識性的課程。這點和通識教育強調「人文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核心精神相通。人文教育為一種自由和解放的教育,能協助同學從習慣和社會文化的制約中解放(liberate)出來。這種培育人性的工作需要教師以一種專業的方式投入。此外,我們在課程設計上,不走一般導論式或常識性的介紹,而是以專題的方式環環相扣,逐漸挖掘出人生問題的深刻層面,並檢視它與哲學的互通之處。於此過程,同學們必須通過許多基本的哲學訓練,諸如論證、邏輯、倫理學、政治哲學、美學、宗教哲學等等。即使我們無法在短短的一學期課程中一一教授這些專業科目,但至少在一學期的學習之後,同學們對於這些專業哲學領域中的主要概念,將有一初步且紮實的認識。
最後,就培養學生廣博的視野,本課程的設計亦符合通識教育「跨領域融貫」的核心精神。科技大學中的科系大多數以工商業實用技能科目為主,就算有人文學院,也是以強調「應用」為取向。本課程著力於擴展同學們對於「應用」、「實用」之外許多「非實用性」價值的重視與體認。在人生的問題上,工具性的價值固然值得追求,許多「內在價值」(例如:德行、意志自由、自律、美感)仍有其不容抹滅的價值。此外,個人除了關切自己的利益之外,還必須關切作為一位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本課程將同學們的視野從個人帶向社群之中,讓他們見識到個人的利益和群體的利益間的關連。
我們認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心態實非易事,而且要引導學生體認到通識教育是與專業教育一樣重要的「核心教育」,更是難上加難。但這不意謂毫無改變的可能。撰寫本書的目的在於結合科技大學學生獨特的屬性和通識教育的核心精神,重新設計「哲學與人生」課程的內容和教學方式。我們堅信,「哲學與人生」這門課的出發點,不單純只是哲學基本學科的介紹,而是科技大學學生共同的人生問題。從這裡出發,目的在於拉近哲學和人生問題的距離,讓同學不再覺得哲學是那麼地遙遠。同時,我們採專題的方式,並融入同學們在學校及畢業後最可能面對的人生情境。個人以為,在人生所可能面臨的問題中,哲學這門古老的學問仍能發揮「指點」人生的功能,並能開拓學生的人生視野。
薛清江
ajohnch@stust.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