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百大
征服自然:二百五十年的環境變遷與近現代德國的形成

征服自然:二百五十年的環境變遷與近現代德國的形成

The Conquest of Nature: Water, Landscape,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Germany

  • 定價:590
  • 優惠價:79466
  • 優惠期限:2024年12月31日止
  • 運送方式:
  • 臺灣與離島
  • 海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可配送點:台灣、蘭嶼、綠島、澎湖、金門、馬祖
  • 台北、新北、基隆宅配快速到貨(除外地區)
載入中...
  • 分享
編輯選書

歷史不只發生在時間中,也發生在空間裡-德國如何與水共存

橫跨四個世紀,從水、地貌與環境改造的角度,重新解讀德國250年的歷史。 全書以「水」的變遷與改造貫穿,重新講述現代德國是怎麼形成的。更從無比龐大的資料中梳理出脈絡通達的河川誌、地方誌、人物誌、生物誌等跨領域元素,呈現與德國歷史進程平行的複雜世界。

 

OKAPI 推薦

  • 當人類將重量加諸自然,歷史必以沉重回報──十月選書《征服自然》

    文/王梵2018年10月15日

    【我們的島】不只是天災 記823水患2018年8月28日 公視8月23日熱帶性低氣壓在南部造成嚴重災情,短短24小時內,台南、嘉義等地降下超過600毫米的雨量。氣象專家賈新興分析……排水不良、地層下陷及適逢大潮等因素。 「湊齊10人開會 觀塘案7票贊成 強硬過關」2018年10月8日 環境資訊中心 more
 

內容簡介

  橫跨十八至二十一世紀,從水、地貌與環境改造的角度,
  重新解讀德國二百五十年的歷史。
  本書企圖達成「全歷史」(total history)的書寫。

  近現代德國是怎麼形成的?哈佛大學柯立芝歷史講座教授、本書作者大衛.布拉克伯恩認為:「歷史不只發生在時間中,也發生在空間裡。」他耗時十年,從十八世紀寫到二十一世紀,透過水文和地貌的改造,以及一系列傳記和大量田野案例研究,重新訴說近現代德國的崛起。從德國初步統一、現代化、納粹時期、東西德分裂到再統一;從歷史、地理、人物、地方誌到生態系,本書開創出一種新的跨界書寫格式與典範。

  全書以「水」的變遷與改造貫穿。回溯地質成因,最後一次冰期的巨大冰蓋沿斯堪地那維亞、波羅的海和北海往南推擠,直抵現代德國與波蘭的中央高地才停下。接下來,冰層後退,大量融水困在此處。這構成了德國的自然環境基礎,「水」,也影響了德國二百五十年。

  從奧德布魯赫(Oderburch)沼澤排水故事開始,作者向讀者介紹了十八世紀腓特烈大帝如何形塑國家,基本態度是「控制自然和征服自然以符合德國人的利益」;十九世紀上萊茵河的河流再造、雅德灣的開鑿與蒸汽船的蓬勃發展,「自然」持續服務政治,民間則因產業而改變了生活型態;二十世紀的水壩建造以及土地改造,與戰爭和種族滅絕緊緊交織;直至二十一世紀水患頻仍,操控自然的史觀翻轉,開始對水鬆綁。

  作者鏈結起歷史上與自然地貌劇變相關聯的所有事物:一系列戲劇化的事件,許許多多真實人物的故事,讓我們得以還原當年的背景以及人們為何如此決定,也看到德國現代化歷程中的種種矛盾。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人類以外的物種在這本書裡亦有一席之地,從石蛾到鮭魚,從狼群到蘇力菌。

  地貌是真實,也是想像。本書異於一般德國史的創見在於其企圖達成「全歷史」(total history)的書寫──文化建構與物理現實,代表一個歷史的兩半。德國的水鄉澤國像一片螢幕,投射於其上的是一個變遷中社會的希望與恐懼。

  德國以二百五十年時間持續完成的宏大自然工程,正是德國成為一個現代國家最重要的一部分。當「純粹的自然」早已不存在,「再造」指的也是某一套人類使用方式為另一套所取代,該如何重新設定現有的人類與自然的平衡,作者以德國為例,引發全世界從新的角度思考環境,超越征服自然的樂觀與悲觀,環境可逆與不可逆的思辨,從歷史真正掌握今日問題。

本書特色

  脈絡通達的河川誌、地方誌、人物誌與生物誌
  驚異呈現與德國歷史進程平行的複雜世界


  人類對水的控制,影響了人類聚落與農業的穩定性,現代工業與國家版圖的開展也跟水的使用有關。本書無可超越的特出之處,在於其從「水文」與「地貌」的角度,重新講述現代德國是怎麼形成的。作者超過十年投入歷史田野與寫作,令人驚異地從無比龐大的資料中梳理出脈絡通達的河川誌、地方誌、人物誌、生物誌等跨領域元素,呈現與德國歷史進程平行的複雜世界。對於德國何以是德國,本書企圖呈現全歷史(total history)書寫,堪稱是近現代歷史書寫的典範與格式。

  1.自然與歷史的最佳結合:作者大衛.布拉克伯恩(David Blackbourn)罕見的將水、生物與環境因素,融寫入政治、社會和地方史。這樣的原創性,徹底改變了現代德國的歷史書寫樣貌。

  2.一切以「水」貫穿:德國土地有相當程度為「水」所占據。從地質成因的最後一次冰期開始,直至二十一世紀面臨水患與生態問題,無不與水有關。如今浮士德遭魔鬼索償。一切因於水,也只有水能解答。

  3.還原真實事件與人物、重返蠻荒與歐洲種族大遷徙現場:透過一系列真實事件以及無數真實人物故事,還原重要歷史現場。

  4.物種占有一席之地:不僅說出環境如何變遷,更說出人類居地、產業、動植物、水生生物之間非常細節的變化與興衰。

  5.以德國歷史為例,引領全世界從新的角度思考環境問題:以人性化的觀察者角度,讓讀者從德國現代化歷程中的種種矛盾,重新思考對環境的態度與作為。

好評推薦

  精美的文采,傑出的作品……布拉克伯恩是當今歐洲歷史寫作最優秀的作家之一。  ——《美國歷史評論》

  一則有趣的原始歷史。洞察人與自然和德國之間的關係,豐富而生動。實際上,說出德國,就是說出了歐洲的核心。 ——馬克‧庫蘭斯基,《鹽》和《鱈魚》暢銷書作家

  對歷史的創新寫作方式締造了重大貢獻……引人注目的輝煌之作。——尼爾‧阿胥爾森,《倫敦書評》

  作者在引言中提出,「全歷史」(total history)這樣宏大的願景縱然難以企及,依然值得追求。當這本書完成,大衛.布拉克伯恩已達致了這個目標。——《經濟學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大衛.布拉克伯恩(David Blackbourn)


  哈佛大學柯立芝歷史講座教授(Coolidge Professor of History),自一九九四年起任教至今。他著有《德國史,一七八○至一九一八:漫長的十九世紀》(History of Germany, 1780–1918: The Long Nineteenth Century)與《馬爾平根:俾斯麥時期德國的聖母瑪莉亞顯靈》(Marpingen: Apparitions of the Virgin Mary in Bismarckian Germany)。

  他在一九九八至二○○二年間擔任哈佛歷史系主任,並於二○○三至二○○四年擔任美國歷史協會中歐歷史協會會議組(自二○一二年起稱為中歐歷史協會)主席。

  一九九四年被授予古根海姆獎學金。二○○七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譯者簡介

胡宗香


  臺大外文系畢業,哈佛大學東亞研究碩士。喜愛閱讀與文字,不管任職於出版業、文創產業或金融業,工作性質皆不脫中英兩種語言之運用。現為雜誌編輯與兼職翻譯,譯有《尋訪香格里拉——探索失落的茶馬古道》、《朝聖——一個攝影師跨越四十年的影像故事》(合譯)、《書的演化史:六千年來人類知識載體大變遷》(合譯)。視翻譯為痛苦但有意義的工作,樂此不疲。曾獲梁實秋文學獎翻譯類(譯文組)首獎、評審獎。
 
 

目錄

推薦序:在沼澤中崛起的德國  蔡慶樺
地圖清單
自序
引言:德國歷史中的自然與地貌

第一章:征服野蠻──十八世紀的普魯士
水鄉澤國的荒野
自然的主人
殖民者
喜悅與豐餘的原野
失樂園?

第二章:馴服萊茵河的男子──十九世紀德國河流的再造
佛茲鐘聲
圖拉的大計
再造上萊茵河
贏家與輸家

第三章:黃金年代──從一八四八年的革命至一八七○年代
雅德灣
殖民沼地
蒸汽船的勝利
對抗大自然力量的更多勝利

第四章:築壩大業與二十世紀初期──從一八八○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戰
在科技的仙境中
奧托.因茲:德意志水壩的「最高大師」
水災防治、航運與「白色煤炭」
主宰了水之後,衝突的機會隨之而來
環境與地貌受到的衝擊
淹沒的村落,毀棄的水壩

第五章:種族與土地再造──德國與歐洲的國家社會主義
一片灰黑色的荒野
種族、土地再造與種族滅絕
保育和征服
邊疆的神祕魅力與「東部荒野」
印第安戰爭

第六章:戰後兩德的地貌與環境
我們心中的花園:東部「失落的土地」
「經濟奇蹟」與生態學的興起
在德國改造自然

尾聲:一切的開始

 
 

推薦序

在沼澤中崛起的德國

蔡慶樺 獨立評論「德意志思考」專欄作家、德國議題評論作家


  自然與征服自然

  在談這本書前,我想先刻劃一個思想戰場。在德國思想史中,始終存在著一條線索:自然主義,那是對於原始、未經人類汙染的自然之嚮往,強調人存在於自然中與和諧共存的關係。這種對於自然的歌頌,是德國浪漫主義思潮中一脈重要的發展。

  對浪漫主義者來說,自然不只孕育了生命,還在我們脆弱以及受傷的時刻,提供具有療癒力量的避風港,相對於人類構成的世界隨時可能失敗,自然蘊含著更原始、神秘、根源的力量,是一種超驗的存在,甚至帶有宗教感。作家封德文瑟(Hans Jürgen von der Wense)在《漫行歲月》(Wanderjahre)中寫著:「漫行並非享樂,而是一種對神的服事。」說出那種在自然中的神啟感受:人類在大地前,都是虔誠的微小存在。

  也因此,對於德國人來說,「走入自然」的意義並不只是登山健行踏青,而是一種朝聖,是一種回到母體的返璞歸真,是尋求治癒。因此德文裡面有些與自然相關的詞彙,帶著某種充滿療癒感的誘惑,非常難以翻譯為其他語言。例如Fernweh這個字,由Fern(遠方)與Weh(痛楚)結合而成,相對於思鄉(Heimweh,家鄉與痛楚),是一種渴望遠行的心態,而這種遠行,正是走入自然的召喚;又例如,德文的Wanderlust這個字,由Wandern(漫行)與Lust(慾望、意願)結合而成,直接點出了那種對於離開現時此境、走入原始的無法平息之衝動。而Waldeinsamkeit一字描述在森林(Wald)中的孤獨感(Einsamkeit),一種處在自然中,雖孤絕一人,但卻不帶某種負面情緒,而是能與神秘的原始對話的精神體驗。這是十八世紀德國畫家卡斯巴·大衛·弗里德李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常見的主題,更是大詩人海涅一首名作之題目,他這麼寫著:「在森林中,在森林中!在那裡,我可以與精神還有動物共存,過著自由的生活。」

  可是,與這樣的自然主義相對,同時也有著一脈思潮,歌頌人類對自然的征服,而前進荒野的人類,甚至在文學中被以英雄的姿態呈現。人們不再信仰自然,轉而相信人的能力、科技的能力,強調自然可以、也應該為人所用。「自由的生活」並非處於森林中的孤獨,而是能夠征服自然的無窮盡的力量,進而開拓人類更廣大的生存空間。征服(Eroberung)一字在德文中與「在上位」(ober)同字根,征服自然也就是人類對於自然的關係,轉變為人類佔有上位,能決定自然的存續與利用方式。

  (全文未完)

引言

德國歷史中的自然與地貌


  德國士兵在一九一四年八月出征時,德皇威廉二世(Wilhelm II)誓言他們將在秋葉落下前凱旋返鄉。時至一九一五年,士兵與平民都不得不認清,德國將無法如此輕易地讓敵人臣服於其意志下。那一年,作家威廉.布榭(Wilhelm Bölsche)出版了《德國地貌昔與今》(The German Landscape Past and Present)一書。布榭是二十世紀早期德國著名的社會改革者,他推廣達爾文的理論,也是田園城市(Garden City)運動的創始成員之一。該運動提倡的是:德國日益擴張的城市中,應有更多綠色空間。這本書是布榭對戰爭大業的貢獻,也是要動員自然為國家目標服務的眾多嘗試之一,書前的序言把這個訊息傳達得清楚明白。序言作者是同為社會改革者的法蘭茲.高爾基(Franz Goerke),他關心科學普及教育,也對自然保育這類「綠色」使命懷抱熱情。「在這個奮鬥與作戰的時代,」高爾基寫道,德國的地貌「是我們必須捍衛的最偉大的事物。」對數百萬曾參與二十世紀戰爭的德國人而言,這樣召喚他們犧牲的話語並不陌生。需要他們捍衛的地貌是「德國偉大的綠色田園」,是他們的原鄉(Heimat),其草原、樹林與蜿蜒溪流是德國民族性與精神的搖籃。不論戰爭可能帶來什麼巨變,自然地貌──正如其所滋養的人們一樣──總是會在那裡,讓人安心,永恆不變。

  只是,它當然並非永恆不變。一九一五或一九四○年的德國人如果回到一七五○年,一定會為「自然」地貌在當時有多麼不同而震驚──耕地很少,由沙、灌叢,特別是水所占據的土地則多得多。來自二十世紀的訪客無須走太遠,就會碰上早已被排乾和遺忘的水潭、池塘與湖泊。來到在十八世紀仍廣泛分布於北德平原的低地草澤和沼澤地,現代的旅人可能會完全迷失方向。受過教育的當代人將這些地方比為新世界的溼地、甚至是亞馬遜盆地,不是沒有原因。這是片陰暗的水鄉澤國,充滿被懸垂的藤蔓掩蔽、只能乘平底船通過的曲折水道,這裡是蚊子、青蛙、魚、野豬與狼居住的地方。與二十世紀德國人所熟悉、有著風車與整齊原野的開放地貌相較,這裡不僅看起來很不一樣,連聞起來、聽起來也很不同。任何一座德國河谷內的現代旅人一定都會覺得,自己回到了一個失落的世界。在一七五○年,河流本身看起來很不一樣,連流經之處都和現代不同。現代由工程改造的單一水道,在兩側堤岸間快速流動,形成交通動脈,大大不同於十八世紀的河流,其時河流蜿蜒漫流於氾濫平原,或者在數百個由沙洲、礫石岸與島嶼分隔的水道中前進。它流動得迅速或緩慢依季節而定,而非依照全年通航所需要的節奏而定。沿著河流兩岸綿延數公里的是尚未被耕地與工業設施取代的溼地森林。這是萊茵河在十八世紀的樣貌。歌德在那條河中釣鮭魚,數百人在那裡的礫石中淘洗黃金。萊茵河在其後的一百五十年成為德國身分認同的最高象徵,但那已是一條新的、不同的河流了,沒有鮭魚和萊茵黃金容身之處。

  上面描述的是一七五○年左右的低地德國,多數景物在二十世紀的觀者眼中幾乎難以辨認。高地德國改變得比較少,但還是足以讓我們這位假想的旅人目瞪口呆。比如,想像這位旅人是一個在二十世紀的東夫里士蘭半島(East Friesland peninsula)、或是在曾經滿布泥炭沼地的巴伐利亞眾多地區之一長大的人。一七五○年,數百年來形成的一片片廣大泥炭沼澤高地,大致上仍維持原貌,尚未有道路或運河縱橫其上,亦未為耕作農業所使用。只有少數地方的外觀因為採收泥炭而開始改變,其餘多數地方,仍讓人望而生畏。一直要到泥炭沼澤開始消失,有些德國人才開始視它們為「浪漫」。我們的旅人若是往更高處爬,進入愛非山脈(Eifel)、梭爾蘭德(Sauerland)、哈次山脈(Harz)或厄爾士山脈(Erzgebirge)的高地,可能會看到另一個已經消失而讓人更為感傷的例子:數百座後來被水壩淹沒的山谷其中之一。其時,這些山谷的原野與村落尚未掩蓋於水面下,正如被水浸潤的高地泥沼尚未被原野與村落所覆蓋一樣。德國地貌有許多特色,永恆不變絕非其一。

  這本書所講述的,是德國人在過去二百五十年來如何改變他們地貌的故事,包括將草澤與泥沼改為新生地、將溼原排乾、將河流截彎取直,以及在高地山谷興建水壩。這些人為努力沒有一件是全然新穎的。中世紀的熙篤會(Cistercian)修士曾排乾沼澤的水,而萊茵河第一次成功的「截彎」工程早在一三九一年。數百年前在德國的中部山脈甚至已經有某種水壩了,建造的目的是為了提供能源進行礦井排水──利用水來抽取水。一七五○年之後的水利工程與以往不同之處,在於其規模與影響之大。這些工程對地貌的改變不亞於那些我們熟悉而顯而易見的現代象徵:工廠煙囪、鐵路,以及蓬勃發展的城市。為什麼有這些工程,是誰決定的,產生了什麼後果?我關心的是這些問題。我將這本書命名為《征服自然》(The Conquest of Nature),是因為當時的人們便是這麼描述他們所為之事。他們的態度隨著年代而改變,從十八世紀充滿陽光的啟蒙時代樂觀精神,到十九世紀對科學與進步的衷心信仰,再到二十世紀對於所標誌的技術官僚感到自信。(一九○○年,水力發電被描述為由穿著白袍的男人創造的乾淨現代能源,這些美好的描述現在讀來,一如六十年後的人們對核能發電的熱情期待。)在數十種大同小異的論調中,不變的是基本觀念:自然是我們的對手,必須被束縛、馴化、壓制、征服……諸如此類。

  「讓我們學會對自然而不是我們的同類宣戰。」這是蘇格蘭作家詹姆斯.鄧巴爾(James Dunbar)在一七八○年所寫的,他認為人類應該對自然發起一場正當的戰爭,這樣的觀點在其後超過二百年的德國歷史中成為一再被提起的熟悉論調。與鄧巴爾同時代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Frederick the Great of Prussia),其排乾過的草澤與泥沼比同期任何一位統治者都多,他曾在俯視奧得河(Oder)草澤新生地後宣告:「我在這裡和平征服了一個新省份。」十九世紀,思想進步的人追求的是建立在沼澤原上的聚落與蒸汽船的通航。在自然科學的黃金年代,人類對自然的掌控被視為人類道德進步的標誌,那正是戰爭的反面。這樣的態度一直持續到慘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在許多評論者眼中,那場戰爭中斷了人類進程的自然軌跡。佛洛伊德在一九一五年寫下《對戰爭與死亡時期的思考》(Thoughts for the Times on War and Death),認為因為戰爭而「幻滅」(disillusionment)的事物之一,是認為人類衝突可以和平解決的這種信念,而此信念是受到「我們在掌控自然上的技術進展」所助長,因為,秩序與法律的文明價值是「讓人類成為地球主宰者的特質之一。」戰後,馬克思主義文化評論者班雅明也提出近似的觀點,他感嘆:「取代了將水流自河川排出,社會將人流導向了戰壕。」(instead of draining rivers, society directs a human stream into a bed of trenches)談及水利工程時,這種化軍刀為犁刀的樂觀主義一直到二十世紀中期以後,有很長一段時間仍是自由主義者與社會主義者的共同論調。

  史實又是另一回事。太多時候,將沼澤排乾或讓河道轉向並不如我們所以為的是「在道德上等同戰爭」(借用實用主義代表人物威廉.詹姆斯的用語),而是戰爭的副產品,甚至是為戰爭服務。以腓特烈大帝的諸多土地改造計畫為例,沼澤排乾後,消除了逃兵藏身的陰暗角落,也不再阻礙腓特烈如戰爭機器的部隊行軍的路線。挖掘運河與壕溝的是士兵,管理移墾者聚落的是從前的軍隊供應商;而對自然的征服,往往是在以征服所奪取的土地上進行。或者換個例子,看看十九世紀「導正」萊茵河的計畫。如果不是拿破崙毀滅了神聖羅馬帝國(Holy Roman Empire),讓德國的政治版圖變得單純,從而為改造這條河流開了大門,這個史無前例的龐大計畫不會在那個時候、以那種方式發生。類似的例子俯拾皆是。普魯士的工程師和數以千計的工人為什麼要與北海(North Sea)和雅德灣(Jade Bay)瘧疾橫行的泥灘搏鬥十年?這是為了替普魯士與後來的德國艦隊建造一座深水港。為什麼排乾並墾殖沼原的腳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加快了?因為德國人在《凡爾賽條約》簽署後,自視為「沒有生存空間的民族」(Volk ohne Raum),因此每一畝耕地都重要。國家社會主義黨(即納粹黨)在為下一場戰爭做準備時,進一步發展了爭取食物的戰鬥,同時也是對自然的戰鬥。他們在一九三九年之後為東歐規畫的水利計畫,則結合了技術官僚的自負,以及對他們所征服的「失序」土地上那些民族的輕蔑。種族、土地改造與種族屠殺,緊緊交纏。

  歷代德國人所說的征服自然,換一個軍事隱喻也能貼切表達,也就是一連串的水的戰爭。在德國國內與海外都如此。水可以滿足許許多多人類用途。光是河流就提供了飲用水以及洗滌和沐浴用水。河流不僅灌溉作物,也透過魚類直接提供卡路里熱量。它們帶走廢物,也提供運輸方式(十七世紀法國哲學家、科學家暨數學家布萊茲.帕斯卡〔Blaise Pascal〕曾說,河流是會移動的道路)。河流提供了冷卻用水與其他工業程序用水。河流驅動簡易的水車與複雜的渦輪,是人類歷史上真正「重新發明輪子」的例子。利用河流的這許多方式中,有些可以兼容並存,有些則否。本書中描述的德國水文改造,不管是將河流改道或開溝排水、排乾沼澤、挖掘運河或建造堤壩,每一項都讓這些分別用不同方式使用河流的人產生對立。河流與溼地經過改造以服務新的利益方時,斷裂紛爭就出現了。早年,衝突往往存在於漁業或狩獵與農業之間,後來存在於農業與工業之間,更晚近則在兩個有權有勢的現代利益團體之間(如內陸航運和水力發電)。幾乎總有地方上或小規模的訴求與較大利益之間的某種衝突發生;最後也幾乎總是較大陣營占上風。正如德國首屈一指的水壩專家所說:「能夠掌控水之後,隨之而來的便是因水而發生衝突的機會。」

  能夠掌控水,仰賴的是現代知識形式:地圖、圖表、清單、科學理論以及水力工程師的專業。對水的掌控也是政治力量的指標。德國地貌的改造是以脅迫的方式所為,而德國水戰爭的暴力面有時昭然若揭。沼澤地的漁村曾反抗遷離;被蒸汽船逼出河道的小船夫亦然。迎戰他們的是軍隊。公然的暴力在十九世紀中期之後逐漸減少(只有德國人在整頓別人的水道時例外),國內的水戰爭移至法庭、國會和內閣部長辦公室上演。但是法國人所說的「軟強迫」(violence douce)一直隱隱存在。只要看看德國的水道是怎麼改造的,就能看見權力的界線如何分布。人類對自然的主宰,透露了有關「人類主宰」這件事本身的許多訊息。

  不過,這本書訴說的不只是暴力脅迫的故事,也是同心一意的故事。不管為一條運河或水壩所起的爭議有多激烈——誰該出錢、誰將獲益——德國水體可被任意重塑的這個基本原則,在出奇漫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是政客、遊說者、官員與意見領袖的共識。可以重塑,也應該重塑。這種觀點不是菁英人士所獨有。許多人後來視掌控自然為自然的事情——或者如我們所說是「第二天性」。大眾熱情支持改造了土地形貌的偉大土木工程建設;河道治理或水壩竣工後,歡樂的啟用儀式上有許多致詞演說;著名工程師如尤翰.圖拉(Johann Tulla)和奧托.因茲(Otto Intze)享有十分崇高的地位;而大量流通的家庭雜誌在報導人類巧思的成果時那種興奮語調,都在在證明了這種態度。提倡水力發電的雅各布.辛斯麥斯特(Jakob Zinssmeister)醫師在一九○九年寫道「畢竟人類存在是為了主宰自然而非服務自然」,只是陳述了多數人的想法。  經常有人說,比諸英國人或法國人,現代德國人對於「現代性」的接受度較低,比較不世俗與物質化,對於機械文明懷抱更多敵意。這是被用以解釋國家社會主義為何吸引人的一個說法。如果你相信這種說法,我希望這本書會讓你再想一想。

  (全文未完)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9681780
  • 叢書系列:環境系
  • 規格:平裝 / 520頁 / 14.8 x 21 x 2.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最近瀏覽商品

 

相關活動

  • 【人文社科】感電出版全書系 任選2本82折,打主書《鋰戰:全球儲能競賽的未來真相 (電子書)》
 

購物說明

若您具有法人身份為常態性且大量購書者,或有特殊作業需求,建議您可洽詢「企業採購」。 

退換貨說明 

會員所購買的商品均享有到貨十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退回之商品必須於猶豫期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請注意保持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原廠包裝及所有附隨文件或資料的完整性,切勿缺漏任何配件或損毀原廠外盒)。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恐將影響退貨權益或需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商品退換貨原則 

  • 語言學習法展
  • 年末家事生活展
  • 售票網電影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