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1. 哲學的精神源自「對話」
有一回,在潘小慧教授帶領大學生們進行「兒童哲學營」 的一個實習活動裡,一群小朋友們被實習的大哥哥、大姊姊們問:「你們知道甚麼是『哲學』嗎?」其中一位小朋友回答:「我知道,哲學就是有些話,你覺得很有道理;然後過了一百年之後,還是覺得很有道理。」這句話突然劃破吵雜的空氣,讓一堆已經受過至少一年以上或超過三十年以上的哲學教育的大學生、哲學教授頓時訝異不已。
原來「哲學」不是一堆泛黃的文獻資料,哲學是活在我們生活中的「對話」當中。就像《老子》所云「復歸於嬰兒」 ,回到生命的最原初狀態,用最真誠的體悟去看待天、地、人、我,哲學就是簡單地從我們的生命之源自然而然地湧出。是我們過度複雜化了我們的生活,增加了過度無謂的附加物,以致喪失了再次真誠面對生活之現實的能力,我們變得不再發問,不再對話,不再反思究竟我聽、我言的真正意思是甚麼。前述那位小朋友說的「有些話,你覺得很有道理;然後過了一百年之後,還是覺得很有道理。」代表的一個重要的意義,就是哲學追求所論述的內容具有「超越性」。這個超越性不只是超時代,也是超空間,亦即是哲學追求一種縱貫古今,放諸四海,都可以成立的論述。
柏拉圖出生於二千四百多年前的希臘,無論時間或空間,都距離我們現在生活的時間地點極為遙遠。但是,他所留下來的學說內容,至今仍然被世界各國的哲學愛好者或哲學研究者所傳頌著。英國哲學家懷德海(A. Whitehead, 1867-1947)在他的《歷程與實在》(Process and Reality, 1929)一書裡提到:「對歐洲哲學傳統最穩當的一般描述即是認定它是對柏拉圖一連串的註腳所組成。」 這句話或許有些武斷,不見得所有研究西方哲學的人都一致認同,但是至少這句話指出柏拉圖哲學不是一堆死的東西,他所留下來的哲學觀念與哲學問題,至今仍然是「活」在哲學探究的主流當中。總歸而言,柏拉圖在他的時代已經為西方哲學的發展奠定了穩固的方向,也從對話的歷程,引導出理性推理的方法。因此,在今日重新閱讀柏拉圖的著作,不只是對古典文獻的懷思,而是對於哲學基本精神的重新溯源與思想的鍛鍊。
2. 柏拉圖的思想體系與著作
要探究柏拉圖的思想體系,就不能不對於影響他至深的蘇格拉底先行了解。蘇格拉底活躍於400B.C.之前,他不著書立說,只是時常在雅典廣場與一群青年人進行哲學對話,激發他們對於真理的愛好。蘇格拉底不著書立說,所以不須極力推銷他的理論是甚麼,更不必強求他人把他的思想當成教條來接受。但是,蘇格拉底的絕活就是「諷刺法」,他常常裝作一無所知的態度,詢問對談者,何謂「智慧」、「正義」、「勇敢」等等。然後,他以論敵的思路,找出他們言論中的自相矛盾處,讓論敵們感到窘迫。常常對談到最後,大家必須承認「我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們的無知」,至於最初討論的問題究竟有何確切的答案,仍然無解。但是,整個對話的歷程,讓參與者明白原初的問題所涉及的內容,遠比我們所片面知道的多得多,也更清楚問題的思路。雖然離真正的本質觀念還很遙遠,但是至少我們踏上了正確的思考之路。這些對話歷程,後來成了著名的「蘇格拉底對話法」的基本精神。
蘇格拉底之所以善用諷刺法來與雅典青年對談,不是好辯使然,而是當時(約450-400 B. C.)的希臘哲學思想,正充斥著詭辯的風氣,後來的哲學史家稱之為「辯士學派」(The Sophists)。他們對於「真理」無真誠探求的心意,只是愛好以邏輯、辯論、修辭等方法混淆是非,助人在法庭訴訟爭勝,或對公共議題提出顛倒黑白的意見。形成對於「真理」產生相對論或懷疑論的態度。這個結果不只影響知識與宗教信仰,更是對於倫理價值產生莫大的衝擊。蘇格拉底洞察出這個思想的危機,將要腐蝕希臘青年的心靈。於是挺身而出,以對話法和雅典青年論辯,排除對倫理的相對主義或懷疑主義的態度。他希望藉此導正雅典青年對於倫理觀念有正確的認識,能理性地接受有一個至高無上的「至善」引導一切倫理價值。
柏拉圖親炙蘇格拉底的教導多年,直到蘇格拉底受審、受刑,他都隨侍在側。這些情節後來都逐一出現在柏拉圖圓熟期之前的對話錄當中。現存以柏拉圖之名出現的對話錄有36篇(包含書信集算1篇),經過學者們的考訂,至少有24篇可以肯定是柏拉圖的原作。據哲學史的描寫,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的著作中,都有一部份是以普羅大眾為主要書寫對象的「對話錄」,以及另一部份是學院內部的學術「演講集」。而今,柏拉圖的著作僅存「對話錄」,亞里斯多德的著作僅存「演講集」,這是歷史的偶然所致。現今西方文學史著作,一提到「對話體」,必定以柏拉圖對話錄作為此文類的開基之作。
柏拉圖的《理想國》共有十卷,其中第一卷是在柏拉圖著作的第一時期,而其餘第二卷至第十卷則是在第三期(成熟時期)才完成。在第一卷,主要討論「正義」觀念。這個時期的柏拉圖思想,仍然依循蘇格拉底維護倫理學觀念之絕對價值為思想主軸。但是,到了柏拉圖思想的第三期,柏拉圖已經把倫理學的價值中心擴充為更大的形上學體系。在蘇格拉底的思想裡,「至善」觀念是一切倫理行為所模仿的理想;到了柏拉圖的思想體系,「至善」觀念成為萬物的終極理型,它是形上學體系的最後根源。
柏拉圖思想的核心在於他的形上學理論。他認為世界的存在有兩個層次,一個是觀念的世界,一個是物理的世界。觀念的世界是一個永恆的世界,存在著萬事萬物的原型,即「理型」(Ideas)。物理的世界是一個會毀朽的世界,它的構成元素是「混沌」(chaos),是一堆無任何形式的原初物質。透過神話般的人物德米奧格(Demiurge),結合混沌之物質,模仿理型世界的各種觀念,而創造了物理世界。因此,柏拉圖的哲學思想,只有精神思想是永恆不變的實存;物理世界相對而言只是一個不高明的複製品或影像,隨時會幻滅。這個理論後來在他的「洞穴比喻」(allegory of the cave)(出現於《理想國》第六卷)裡,有十分生動的描繪。柏拉圖根據這個理型論作為思想的基礎,發展他的倫理學、哲學人學、政治哲學、藝術哲學。
3. 《理想國》的主要課題
蘇格拉底方法的特色在於認真地提問題,讓我們在提問與回答的過程當中努力地思考問題的本質與價值,儘管在一次的討論過程中沒有達成問題的徹底解決,但是至少讓我們更進一步認識了問題的各方面細節,也了解此問題的價值,實際上讓我們更進一步接近真理的殿堂。以下我們就來大致瀏覽一下在《理想國》的十卷當中,柏拉圖透過蘇格拉底提出了多少問題與主張。
第一卷主要討論正義是否可以用有無利益來衡量,蘇格拉底駁斥「正義是強者的利益」的主張。蘇格拉底在這裡提出許多問題,以下是其中幾個特別值得注意的問題:
─ 正義的定義究竟是什麼呢?
─ 把善給予朋友,把惡給予敵人,就是正義?
─ 正義的人是好人嗎?
─ 正義的心靈或說正義的人生活得必然很好,不正義的人生活得不好,是不是?
在第一卷所討論的「正義」集中在與個人的行為有關的問題之上。
第二卷把關於「正義」的問題,從個人的行為擴大到一個國家如何可以實現正義,進而討論國家如何形成,國家組成份子,國家如何培養保國衛士,以及教育的問題。對於詩歌的態度,反對詩人把神明描寫成負面的角色。以下是幾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 一個國家是不是比一個人大呢?
─ 是否每一個成員都要把各自的工作成果,貢獻給公眾呢?
─ 在我們國家裡,正義和不正義在哪裡呢?
─ [衛士]該如何避免跟其他公民發生沖突,或者彼此之間發生衝突呢?
─ 我們是不是先以音樂為教育的開始,然後再教體育?
─ 神祇難道不是真的善嗎?故事難道不應該把祂們描寫成善的嗎?
第三卷繼續朝向如何教育好未來保衛國家的衛士,以及檢討如何排除對神明的負面描述的詩歌於教育之外。關心詩歌作品以及其他音樂、藝術教育對於人品陶冶上的影響。最後,討論該如何選拔執政者,以及國之衛士應有的待遇與約束。
─ 你認為一個人如果心中畏死還能夠勇敢嗎?
─ 放縱狂歡能和其他任何德行並行不悖嗎?
─ 真的愛難道不是對於美的、有秩序的事物,一種有節制的、和諧的愛嗎?
─ 我覺得憑著好的身體,不一定就能靠其優勢造就好的心靈,相反地有了好的心靈靠其優勢卻能使身體達到最好的狀態,你認為呢?
第四卷構思一個理想國家的建置規模與制度。探究何以國家衛士需要智、義、勇、節四種德行。主張正義能維護其他三個德行。在國家裡,各司其職就是正義。使人正義,是依照自然的定律,依心靈內統治和被統治應有的設計去建立秩序,而使人不正義的則是違背自然的定律,不建立統治和被統治的應有秩序。這裡最重要的一個問題是:
─ 我們必須明辨,在任用我們的保衛者時,我們注意的是他們個別的最大幸福呢,還是國家整體的幸福呢?
蘇格拉底也提到:「你沒有看到有些國家也是這樣的嗎?那裡制度腐敗,卻事先警告公民不准干涉國家政治,若有任何人企圖改變的,就要處以死刑。但是任何能諂媚這種政府,能同流合汙、奉承巴結、卑躬屈膝,還能揣摩上意,巧妙地預先滿足這些願望的,就會被視作真正優秀的人,並覺得他絕頂聰明還十分推崇他。」這句話所描繪的景象,豈不是當今世界上的某些國家還存在著的問題嗎?
第五卷討論婦女與孩童的教養問題,特別是國家衛士的婦幼共有制,以及不持有私人產業的規定。接著討論是否廢除奴隸制度的問題,以及對待敵軍的態度。最後,推出哲人王作為實現理想國的主政者,並引伸出知識是一種能力的討論。以下幾個問題值得我們特別注意:
─ 你覺得我們的保衛者應該怎樣去實施婦幼共有呢?
─ 是否女人按其天性能分擔男 人所有的工作呢,是完全無法分擔任何職務,還是能勝任其中一些呢?如果是其中幾種,是否包含戰爭呢?
─ 希臘人征服別的希臘國家,使同一種族的人成為奴隸,或是明明有能力阻止,卻讓其他希臘國家的人民成為他國的奴隸,你認為這樣做是合乎正義嗎?是不是應該阻止這樣的行為成為風潮,因為預見了被蠻族征服的危險性而放過整個希臘種族呢?
─ 你認為「知識」是一種能力嗎?
第六卷討論國家的執政者應該具備的兩種能力:既知道每件事物的本質,並且在經驗上、美德上都不遜於其他人的人。追求事物本質的人(愛智者)具備節制、不貪婪、不狹隘,真誠愛智慧的心靈,在學習上得到喜悅,具有好記憶力,舉止文明而有禮貌,不偏倚、平衡且優雅。解析何以哲學家一直被誤認為是無用之才。批判詭辯家對真正哲學的破壞。藉著「太陽」之於眼睛的視覺,比喻「善」之於理性的認知;區分出「可見」與「所想」兩個世界。藉此比喻提出柏拉圖著名的「線喻」,用來說明認識的層級以及相應的存在事物的層級。以下的問題隱含著蘇格拉底對於當時的政治環境的批判:
─ 那些事實上沒有知識來判斷事物真正的本質的人,又和盲者有什麼兩樣呢?就像畫家卻無法看到事物真正的形態,該如何觀察、如何去趨就原型來描繪呢,而那些心靈中沒有存在著事物中最明確真諦的的執政者又該如何,將美和正義的納入法令,並保障已經存在的美德和正義呢?
第七卷:提出著名的「洞穴比喻」。討論促進心靈認識真理的科學包括算術、幾何,天文學,辯證法,這些科學協助我們認識事物的不變本質。討論培養未來國士的教育期程。執政者也包含女人。
第八卷分類出四種政治:克里特和斯巴達的政治制度,寡頭政治,民主政治,專制獨裁政治。並從人性的觀點予以一一批判。認為「美德只能靠近心靈和諧一致的人。」也討論了什麼是必要的欲望,什麼是不必要的欲望?
第九卷討論專制獨裁國家如何形成的原因,並認為這種國家的人民是最不幸的,而當中的獨裁者更是所有不幸的人之中最為不幸的。在以上批判的四種政治制度之餘,蘇格拉底認為「貴族政治」之下的人民最幸福。蘇格拉底認為「正如國家分為三個階級一樣,每個人的心靈也可以分解為三個部分」,「這三個部分各自對應三種快樂、三種欲望和三種政治形態。」沉思事物本質的快樂勝過愛榮耀的快樂,而愛榮耀的快樂勝過愛利的快樂。
第十卷分辨理型界的「觀念」、現實界的「事物」以及畫面上的「影像」,分屬三個不同的存在層次。並且批判畫家、詩人的作品。最後歸結於靈魂輪迴的神話傳說。
4. 《理想國》給我們的啟發
在二千多年前的哲學思辯過程提出的問題,在現今也有許多仍然是我們要去面對的問題。中世紀哲學家們稱這類問題是永恆哲學(Perennial philosophy: Latin: philosophia perennis)的任務。雖然時代變遷,文化多樣性發展,但是面對人類的發展,有些問題的解決乃是關乎人類整體必須持續重新關注與回答的,這些問題的永恆性不在乎問題的解答,而是問題本身是持續存在地要求人類來回應這些問題。柏拉圖透過蘇格拉底的名義提出的問題,大部分在今日的我們生活世界裡仍然是個必須重新面對的問題。
在《理想國》裡面深刻地檢討各種政治制度的優缺點,以及人性弱點所導致的弊病,這些思考問題既便在今日仍然是困擾世界各國政治體制的重大問題。今世國際上各國間的折衝莫不以實用主義當道,國與國之間的交涉多以眼前利益為考量,忽略對於更高價值,更恆久價值,以及更根本價值的追求,以致治絲益棼,爾虞我詐,紛擾不止。而柏拉圖提出的方案,就是要我們反本溯源,重新追求那本質不變的價值,才能帶領人類走向真正的和平與幸福。
關於柏拉圖《理想國》的中譯本,已知的就有將近十本。其他各國語言的譯本更是不計其數。這本書之所以廣傳各國、各時代,甚至還有一些仿作面世,因為它是一本嘗試以最日常的言談來探究人類最普遍追尋價值的對話錄。每個人,不必是學者,不必是哲學家,一生當中能有一回嘗試接觸這部西方最偉大的哲學作品之一,當個業餘的哲學愛好者,細細品味其中的思辨過程,這應該被列入一生當中必須完成的功課之一,始不枉費人生走一遭。
這本新譯本的面世,正是嘗試將過去偏重文言的翻譯,改譯為適合當今世人熟悉的日常語言,以方便今世之讀者更加順暢地閱讀。對於一本流傳千古的經典之作而言,隨著時代的需要,以更符合時代之閱讀習慣,而重新進行翻譯的工作,實在是一個極為恰當的文化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