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在全球化的當今世界,英語語言強大的跨文化交際作用幾乎無可替代。作為語言與思維的有聲載體的英語口語,更是承載著70%以上的信息傳遞任務。當19 世紀末的語言研究者們不再甘於落入譯讀古典作品這一無聲語言活動的窠臼,掀起一場教學改革運動的時候,語言教學開始變得有聲有色。語言教學改變了以往2 000 多年的規定性語言研究範式,注重詞彙和語法的分析與經典文學著作的翻譯,大膽還原語言的本真,即語言的有聲特質,語音既而成為教學的一個重點內容。此后,儘管語言教學歷經時代變遷,但是語音的根本地位一直不可動搖。
語音受到時間、空間、社會群體以及講話者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存在明顯的語體多樣性,理想的描述性研究不一而足。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中,從小學、中學到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從小學一年級開設英語課程,直至大學二年級,共14 年,平均每週超過4 節課。然而當我們對大學非英語專業二年級學生的語音掌握情況進行調查時發現,許多學生不能準確朗讀完整的48 個音標符號,多數學生對於英語語音中的失去爆破、連讀、同化、停頓、句子重音、重讀、弱讀、節奏、語調、降調、升調和降升調的基本用法等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這些調查數據反應出的語音掌握現狀和中國英語教學的氛圍、學生和家長們對其的重視程度是嚴重不成比例的。現有的教學方式並未對學生的語音進行全面、系統的培訓。北京外國語大學的吴冰教授曾說過: 「語言是有聲的,因此,一開始就要把語音的基礎打好。只有發音正確,別人才能聽懂你的話,同時也便於你自己通過『聽』來學習新的知識。」語音學習的重要性和中國學生存在的學習問題表明,有必要進行重點音標的糾錯訓練、加強話語節奏感方面的訓練、強化語流音變的概念,克服漢語語音的負遷移影響。
鑒於此,本書剝繭抽絲,尊重權威,以48 個國際音標符號為準,在語音的各個方面———語音、語調、重音、音節、重讀、弱讀、輔音連綴、連讀、節奏等,遵照統一的英國BBC 語音標準,使用統一的語音術語和符號,標註和解釋各個示例。同時,為拓展學習者的語音知識視野,在音標符號圖解部分,提供了英式、美式和國際音標這三種音標符號。
本書具備科學性、系統性與普適性,兼具理論知識和實踐示例。理論部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示例內容由簡及繁、形式多樣,從單音、音位組合、詞組、句子、段落乃至篇章,有最小對立對、繞口令,更包括幽默故事等。行文風格科學、客觀,亦不乏樸實、親切之感。另外,針對中國英語學習者的英語語音問題,特別設計了英漢語音對照的內容。
本書既適用於英語專業和非英語專業的語音教學、轉崗教師培訓以及各種培訓班的教學,也可滿足其他英語學習者的語音升級之需,同時也是廣大英語愛好者的語音學習助手。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教程中的紕漏在所難免,敬請廣大讀者、各位同行指正。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