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財經自媒體《王伯達觀點》 王伯達
大同大學設計學院/設計科學研究所/博士班/教授/所長 許言
前小米首席財務官 喻銘鐸
萬魔聲學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及總裁 謝冠宏
序一
小米,就是要做中國製造業的鯰魚 雷軍
序二
用真金白銀和血汗換來的戰地筆記 劉德
上篇生態篇
前言
第一章搶跑IoT
第一節 離手機近的先打下來
第二節 工程師投資團隊
第三節 按找老婆的標准找團隊
第四節 全民持股,幫忙不添亂
第五節 集體智慧
第六節 生態賦能
第二章竹林效應
第一節 竹林生態優於百年松樹
第二節 利益一致,互為價值的放大器
第三節 兄弟文化
第四節 微妙的競爭
第五節 複雜的模式
第三章奔跑中的思考
第一節 用軍事理論做商業
第二節 以小米速度保持先鋒勢能
第三節 看透本質
第四節 保持逆境狀態
第五節 「十一羅漢」模式
第六節 去除噪聲
第七節 一場精密的戰爭
第八節 回歸商業本質—效率
第四章自動生成的未來
第一節 可以閉着眼睛選擇的品牌電商
第二節 智慧家居是個偽命題
第三節 遙控器電商
第四節 公司的屬性決定了公司的高度
第五節 自動生成的未來版圖
下篇產品篇
前言
第一章做產品,摸準時代的脈搏
第一節 未來十年是大消費的十年
第二節 螞蟻市場
第三節 品質消費
第二章精準產品定義
第一節 滿足八○%用戶的八○%需求
第二節 守正方可出奇:回歸產品核心功能
第三節 解決產業級痛點,做下一代產品
第四節 大眾產品高質化
第五節 小眾產品大眾化
第六節 誠實定價
第七節 跳出產品看產品
第三章追求設計的最優解
第一節 合理性的最大化
第二節 極簡,少即是多
第三節 自然,不突兀
第四節 「性冷淡裡帶點兒騷」
第五節 不自嗨,不炫技
第六節 幹掉說明書
第四章關乎品質,決不妥協
第一節 止於至善
第二節 真材實料
第三節 在看不見的地方下功夫
第四節 內測如同煉獄
第五節 品控貫穿始終
後記
一群產品人,成就了小米生態鏈 洪華
一篇文章說清楚小米的經營邏輯 小馬宋
附錄
推薦序
財經自媒體《王伯達觀點》 王伯達
「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小米的創辦人雷軍,曾說過很多名言,不過我個人印象最深刻,也最為認同的,應該就是這一句了。
我算是在很早期就知道小米這家公司。
當時一位朋友任職於手機製造產業,是小米當時的合作廠商。這位朋友在與小米合作的過程中,對於小米的發展策略與供應鏈管理頗為讚賞,同時也感嘆台灣手機品牌與製造業的榮景可能即將要結束了。
幾年以後,台灣手機產業的黃金年代已然逝去。而小米,卻已經不再是當年只賣手機的那個小米。現在的小米,擁有自己的電商與實體通路,而他們成功抓住了當年的移動互聯網浪潮後,更藉以建立起小米生態系,整個生態系有許多產品的銷售量都已經做到世界第一,也為下一波的物聯網趨勢預先打好基礎。
這家成立才八年多的公司,今年在香港掛牌時的市值為五百四十三億美元(約合新台幣一兆六千三百億元),如果放在台灣股市的話,它就是僅次於台積電,在台股排名市值第二大的企業了。
這本書介紹了小米這家公司是如何抓住趨勢風口、形成生態系的戰略思維、以及這個生態系又是如何孵化一個又一個的爆款產品。
我認為每一個章節都很精彩,也很值得細細琢磨,你可以從任一個章節開始讀起,或者你也可以先透過我的理解,來開始認識這家公司。
大公司都是時代的產物
「創業,就是要做一頭站在風口上的豬,風口站對了,豬也可以飛起來。」
是的,這是雷軍另外一句在網路上廣為流傳的名言。
然而,小米這家公司並不是只在科技領域抓住了風口,它更是對人口結構、消費型態的轉變有著深刻理解。
這也是為什麼,雷軍會喊出小米要當科技界無印良品(MUJI)的原因。
因為像無印良品、優衣庫(UNIQLO)這兩家日本代表性企業,正是在日本進入了「第四消費時代」,消費者開始追求高性價比、理性消費後開始崛起的品牌。而現在的中國,也即將走入這個階段。
就小米的說法,要理解一個時代的主旋律、理解消費的變化趨勢,才能夠看清楚產品發展的大方向。作為一家消費性電子公司,小米這種從金字塔尖往下看的思考方式,是值得其他同業學習的。
產品是1,其它都是0
這本書的上篇是在介紹小米生態系,下篇則是介紹打造產品的法則。
就我個人來說,我會建議先從下篇開始讀起。因為一個好的產品就是一切的開始,如果產品不夠好,那麼再多的廣告、行銷、代言人、通路都是枉然,當然也更不用談怎麼樣去建立一個生態系了。
小米的產品都圍繞著它的品牌定位,也就是高性價比,以台灣的說法就是高CP值了。而要做到高性價比,就必須要提升營運效率,這也是小米打造產品的根本思維。
小米的效率展現在各個不同層面。
比如說,為什麼他的產品只注重核心功能?為什他要自建電商與實體通路?為什麼他會選擇破壞市場的定價方式?
這些,你都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到答案。
生態系構築護城河
當一家企業抓住了風口、打造了爆款產品之後,下一步是什麼?
我們常常在股票市場上遇到所謂的「一代拳王」,也就是站在風口上的豬,但是當風停了之後,豬往往也從天上摔了下來,我認為這也是很多企業會面臨的問題。
有沒有辦法避開這樣的宿命呢?生態系是小米給出的答案。
小米生態系中的每一家企業、每一個產品,都是這竹林生態系的一份子,彼此尋求共同利益、放大價值,如此一來才能夠打造企業的護城河,形成一座生生不息的竹林。
不是只適用於電子業
這是我個人對於小米這家公司、對於這本戰地筆記的解讀。
台灣電子業曾經有過相當輝煌的年代,有引領全世界潮流的華碩小筆電、也有曾經排名站前的HTC宏達電,但這些都已不復存在。小米的崛起,固然有其獨特的時空背景,但它能夠在中國為數眾多的消費性電子產品中脫穎而中,也絕非偶然。
我認為小米的發展歷程是相當值得我們探討的,看著他如何從單一爆款產品打造成平台,再成為生態系,我認為這不是只適用於電子產業而已,對於其他行業來說也會是一個相當值得參考的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