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是影響國家治理的關鍵因素,而貨幣政策是現代國家治理的重要工具。歷史上,貨幣政策操作的隱秘性視為中央銀行文化的一部分,貨幣政策也被認為越不透明越有效。但是,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貨幣政策作為重大的宏觀調控工具,它的成功不僅取決於中央銀行自身,也越來越仰仗私人部門的合作。私人部門與政策制定者之間相互依存,前者形成具有動態反饋規則的預期,而後者依循這一規則實施政策。在理論上,Canzoneff曾論證過,如果一種貨幣制度不透明,會產生私人信息問題,必然交替爆發週期性的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
當代中央銀行在實際操作中,既要實現價格穩定這個首要目標,同時也要執行穩定化政策,因此,既需要維持政策的動態可信性,解決通貨膨脹問題,又需要掌握一定的靈活性實現貨幣政策的其他目標。為此,1990年代初以來,各國中央銀行開始擯棄以往的隱秘慣例,逐漸走向開放、透明化,中央銀行領導也成為了最受媒體關注的政府官員之一。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之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V)認為,一些國家的政策不夠透明,是危機爆發的一個主要原因。
於是,提高透明度便成為國際社會「加強國際金融架構」的一大核心內容。1999年9月,IMF頒發了總的政策透明度試行準則,其中貨幣金融方面是「貨幣金融政策透明度良好行為準則”」一致確認了貨幣政策透明度的價值。
本書綜合運用預期理論、信息經濟學、博弈論(選擇理論)、行為金融學等思維方式與分析工具,對貨幣政策透明度既進行數理式的技術性分析,也給以非技術性的描述、解釋,並以現有文獻為基礎構造了一個完整的分析框架,首次對貨幣政策透明度進行了系統、全面的考察和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