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上美術館最療癒
歷來有關藝術家的老生常談,往往過度強調他們多愁善感、風花雪月、不修邊幅、特立獨行、不切實際、不屑倫常、不合時宜、英年早逝……云云。彷彿只要冠以帶著偏見甚至貶意的連串形容詞,便可以簡化並且合理化藝術家一切與眾不同的為人處事和天賦異稟。這樣眾口鑠金的成見,難免積非成是,也築起了高牆,劃下無可逾越的距離,致使一般人找到事不關己的藉口,對藝術家敬謝不敏,對藝術望之卻步。
在為一般人導讀藝術、導覽作品甚至書寫藝術家時,「藝術家也是人」是筆者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意思是提醒觀眾與讀者,藝術家與常人無異,一樣是凡體俗胎,天生父母養,一樣是擁有七情六慾、愛恨情仇,一樣要祭五臟六腑、養家活口生活,一樣得面對生命的起伏興衰,一樣必須學會與自己相處以及與他人共處。從出生到死亡,藝術家與吾人並無二致,無法宥免於日常與無常。唯一不之處,在於他們選擇透過創作證道,將生命成長的心路歷程疊合藝術生涯的行旅軌跡,化作形形色色的作品,見證人類的共命,經由共享尋求共相、共鳴與共振。
也許是忒謙,時不時會有藝術家四兩撥千金地說,醉心創作以及辦理展覽是為了自娛娛人。約定俗成的見解,愛說藝術家文以載道,以文會友,言下之意,似乎判定藝術人只是以藝術創造同溫層,在小圈圈裡尋找彼此的慰藉。即便如此,何妨將心比心,其實藝術家尋求他人認可肯定的心情,亦如你我。藉由公開展示作品,不斷分享所見所感見所想,藝術家希冀能在茫茫人海覓得心有靈犀的知音,也期待任何一個一樣踽踽獨行的靈魂,和自己產生共鳴獲得溫暖撫慰。
除此之外,藝術家在經由創作不輟,抒發己見以明志之餘,和我們會一樣會因現實不如人意,難免受傷頓挫質疑自己,往往常常透過藝術進行不假外求的自我治療。藝術之所以不可或缺,絕不單單只是為藝術而藝術的美學價值,藝術是生活的寄託和生命的出口。換言之,藝術同時應當被視為求救、自救與自我救贖來理解。於是乎,作為觀眾的我們,倘若能與藝術情境交融交感共生,不啻形同接受另類的集體治療。。
當代義大利暢銷作家達維尼亞(Alessandro D’Avenia, 1977-)在《脆弱的藝術》(The Art of Being Fragile)一書中直陳,「唯有欲望依舊強烈但身不由己時,才會有生命脆弱與自身單薄的自覺;唯有明白世間的悲傷,才懂得如何撫慰人心。」正是因為如此,所有刻骨銘心過的藝術家,即使最終無法自救自拔,在見證生命點點滴滴,作品才能夠如此撫慰人心。
誠如義大利近代大文豪雷歐帕爾第(Giacomo Leopardi, 1798-1837)在《雜思筆記》(Zibaldone di pensieri, 1898)裡的感悟:「幸福就是實現!」藝術家的可貴處,在於不只自求多福,在行經生命幽谷,走過荊棘滿地時,以藝術為宗教,創作為朝聖之路,更來要悲天憫人,化千絲萬縷與千頭萬緒為創作,以記錄生命的作品訴求共感。何況易感敏感與善感多感如藝術家者,確實能見人所不能見之處,以創作為觸媒,助人見識宗廟之美,讓人類超越自己,抵達現世至今無人可達之處。
藝術家永不質疑生命本身,卻質疑無道的時局與無感的時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詩人艾略特(T. S. Eliot, 1888-1965),雖然在廿世紀中期便已辭世,未嘗活到資訊主導一切的時候,卻如先知般地預言了資訊時代的窘境與絕境。在劇作《岩石》(The Rock, 1934)裡厲聲提問:「我們在生活中喪失的生命何在?我們在知識中喪失去的智慧何在?我們在資訊中喪失的知識何在?」他提醒我們,知識把二十世紀的世人帶向無知與滅亡。
身處民生樂利的承平時期,我們只知及時行樂,暴飲暴食不知節制,唯即時消費與快速時尚是尚,最後肉身文明病與富貴病纏身,精神生活卻益發貧瘠空虛,心靈更無所寄託。我們安於小確幸卻因此招來了大災難。太習慣圖文並茂,原本為了檢索便給啟用的大數據,如今資訊爆炸卻是大家無心閱讀的口實;自拍打卡即時上傳,社群網絡無國界,即時串聯讓世界變平,不料世界卻成了寂寞芳心俱樂部。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雪莉・特克(Shirly Turkle),1990年代在探索科技社會心理學的名著《虛擬化身》(Life on Screen)裡,早就預示了網際網絡的方興未艾,終究將使人因為習慣假面致使認同錯亂,只會加速脫離現實。時隔幾十年再出書,特克教授直言不諱地揭示,社群網絡無遠弗屆的宰制,只會令人彼此漸行漸遠,助長芸芸眾生《在一起孤獨》(Alone Together, 2011)。渴望宣洩情感卻形成情感障礙,上線下線兩面人,網上網外兩種人生,網路成癮無異飲鴆止渴。
熱衷參與社群網絡,透過行動裝置與通訊設備,不斷線發送並接收圖像,刷存在感追求自我實現與獲得他者認同,這絕大多數時下眾生的日常真實寫照,在在證實潛藏人類心中,對「永恆聯繫」(perpetual contact)始終不止息的渴望。對每一個「小我」而言,期待透過串聯認證彼此的存在,確保「大我」不離不棄。這樣的人性驅使,如何因勢利導善用於豐富精神向度?
《療癒美術館》這本書,不啻正是因應資訊網路時代特性產出的標準產物。這本紙上導覽讀物,專為和作者一樣的網路世代使用者書寫。作者李沼永沒有顯赫的家世與學歷,以本土高等美術教育的科班訓練為基礎,自比美術館解說員循循善誘,以部落客的淺白率性口吻書寫,對照藝術作品及相關背景資訊,抒發生活感懷己見,採取經營粉絲團的方式投石問路,最後匯聚人氣集結短文出書,成功演繹了當前「人人都可以是作家」的時代現象。
席捲世界的韓流,不只在於影視音產業與流行文化方面。在市場的亮眼表現與專業界的優異口碑上等量齊觀,韓國當代藝術崛起已是不爭事實。幾十年來透過中央主事,實施於培植審美素養的藝文投資,無論硬體或是軟件,已收宏效。歷經幾度泡沫經濟和政治危機的檢驗,證實韓國藝術現勢已經不可同日語,不再需要光靠政策主導與經濟操盤,實力與影響力不容小覷。
引進韓文翻譯著作,絕少以韓人觀點詮釋世界,遑論藝術史、藝術家與藝術品,這也是本書出版別具意義之處。個人認為李沼永最值得稱道的事,是不忘將韓國藝術家的作品納入書寫內容,形成類比或者對比。韓國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深知在博取國際認同的前提下,萬萬不能讓全球化折衷了在地化。為了生怕全盤西化會導致忘本,向來不斷強調「身土不二」,已然成為大韓民族全民服膺的國族性格。
李沼永認為經典必須具備療癒性的說法,於我心有戚戚焉。另外相較於受眾設定為一般大眾的藝術出版品中,也不只限於一再重複被談論的少數名家名作。誠然持平而論,儘管儘量融會貫通各方說法,對於藝術品的詮釋,李沼永的見地,主要還是以個人化的觀點為主。不過他以平常心現身說法,因為平實切身,反而深具說服力與魅力。畢竟理解一切,每個個人心法皆是法門,各有巧妙,參照來變換角度與觀點,自然可以得到新知和新視野。
虛擬世界中一切虛擬,藝術界與美術館介亦受染指,本來對兩者已經心生畏懼的人們,如今益發裹足不前,視逛美術館感受真蹟為畏途與落伍。李沼永顯然視美術館為虛擬世界文明絕症的終極治療室,建議網友與讀者將參觀展覽與作品對話,作為自我療癒的另類法門。
上美術館參觀藝術最療癒,這點筆者完全認同,自幼如此身體力行,終生也將奉行不渝。
謝佩霓
序言
美術是療愈人心的天堂
「你喜歡逛美術館嗎?」
「當然了,我逛多少次都不會膩。」
「可是我一看見藝術作品就會打瞌睡,你不會嗎?」
「可能是因為你看的作品還不夠多吧。如果你多看一些、多發現一些自己喜歡的作品,就能體會到其中的妙處了。」
上面這段對話發生在我與一位朋友之間。當時,我正在市立美術館做解說指導,這位朋友恰巧前來看展,然而他面對滿廳的作品卻不知道從何看起。他的困惑很正常,欣賞藝術作品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我們的生活中,往往那些沒有標準答案的事情比較難以完成,比如愛情、事業、夢想等。藝術也是沒有標準答案的,所以藝術同樣是複雜的。從某種角度來說,欣賞藝術作品就像是一場迷宮探險,或者說猜謎遊戲。
在藝術作品面前,你不必擔心自己看不懂。哪怕是像我這樣大學、研究所階段都主修美術相關、看了十幾年藝術作品的人,在展覽上碰到看不懂的作品也是常有的。事實上,總有一些藝術作品是我們無論如何也理解不了、不管怎樣也無法產生共鳴的。這時候,我們只要按自己的方式去觀看、去體會就可以了。要知道,在藝術觀賞的領域,所有猜測都是被允許的。
在任何一幅美術作品面前,只要你以「我認為……」作為開頭開始評論,就沒人有資格剝奪你表達的權利。不過,從我授課以來,見過太多羞於表達自己想法與感受的人,這大概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習慣所致。如果你恰好屬於這類不善表達的人,就更應該加強練習了。你不妨試試從欣賞繪畫作品開始,主動表達一些自己的感受。很快你就會發現,你的表達能力和自信心提高了。
當然了,我們對藝術的品評不能違背藝術史實。但是在我看來,即便對美術史一竅不通的人,也完全有資格欣賞和解讀作品。解讀藝術,既是突破自我思維界限的過程,也是發掘過去、探索未來的過程,更是重拾自我信心與勇氣的過程。
欣賞藝術並不是一件奢侈的事。你可以在展覽現場盡情觀看,也可以通過網路和書籍與藝術作品親密接觸。
你完全可以將藝術融入生活,因為藝術本來就和生活一樣,是沒有統一標準和正確答案的。
我有每天寫日記記錄生活的習慣,也喜歡將自己的想法整理成書。雖然在寫作的過程中我也時常有表達的恐懼,但回過頭看,正是這些表達的成果讓我的生命變得豐沛充盈。
藝術家的創作大致也是如此。他們將自己渴望保留的東西以作品的形式表達出來。這樣,即便在他們離開以後,那些寶貴之物也得以被世人所銘記。
藝術對我們而言為何如此重要?我想,是因為它所帶給我們的啟示。因為有了藝術,我們才得以體驗那些生命中相當重要的經歷,即在所愛之人、事物不復存在之後仍可捕捉到他們的靈魂與神韻。
這段話出自作家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的著作《藝術的慰藉》(Art as Therapy)。在讀到它的一瞬間,我就被深深折服了。對於藝術的熱愛,我也曾想過用語言來表達,卻始終無法清晰描述,而這段話竟然準確無誤地講出了我的心聲。如果說藝術果真能使靈魂與神韻長存,那麼我們所欣賞到的藝術作品,無疑就是藝術家們人生中最閃耀時刻的結晶。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一件事!藝術家們將他們最渴望銘記的美好以繪畫作品的形式留給後世的我們,如同大廚將最高營養、最低卡路里的精美食物奉上餐桌,讓我們體會到無與倫比的滿足與幸福。
在藝術史的長河中,有過數也數不清的藝術家,他們當中有的享譽盛名,有的默默無聞,有的直到去世多年才為人所知曉,也有的年少成名卻慘澹收場。不論如何,他們的作品沒有好壞之分,只有永恆的多樣性。
人類的藝術,就是由這些性格各異的藝術家,帶著各自不同的人生價值觀創造而成。關注幸福與愛的藝術家,將豐沛的情感注入作品中;關注時代變遷的藝術家,則將強烈的批判意識融入創作;而沉浸于憂鬱中的藝術家,則用暗色調來描繪他們眼中不一樣的世界。
畫家們以繪畫為媒介,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有的畫家天真率性,有的畫家沉默寡言,還有的畫家充滿野心……不同性格的畫家們,將他們的觀點通過藝術進行昇華。
理解藝術,就是理解畫家創作歷程和個性特點的過程。通過研究繪畫和畫家,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理解他人、理解生活乃至理解自己。
人似乎總是有低估自己的傾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曾經為自己除了畫畫和闡釋作品之外別無他長而感到懊悔沮喪。
也許是自幼全心學習美術的緣故,我對數位毫不敏感,對經濟學也一竅不通,對很多社會生活必須具備的技能儲備不足。因此,在剛開始工作時,我遭遇了不少挫折。但後來反過來一想,正是因為我從來沒有想過從事美術教育以外的職業,也沒有太多貪念,才能始終堅持在自己熱愛的領域,而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從藝術作品中探尋藝術家們的人生經歷,尋找作品背後隱藏的意義,並以盡可能公正的態度展開評述,讓更多人感受到藝術的美好與力量——這就是我將堅持下去的工作,我稱此為「人生課題Life Work」。
所謂人生課題,便是一個人終其一生所追尋的目標。圍繞這個目標,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和節奏展開工作,便是我所追求的生活方式。當你始終從事著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業,你就能從日常的煩瑣中尋找到樂趣,並體會到人生的極致快樂。
藝術作品教給了我許多人生哲理,也讓我收穫了數不清的感動與溫暖。在《療癒美術館》這本書裡,我試圖將繪畫作品背後的意義與自身的生活經歷相結合,努力傳達出具有治癒心靈的內容。
「對你而言,藝術意味著什麼?」
如果有人這樣問我,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療癒。」
那些作品曾經深深地感動過我,讓我時而駐足停留,時而心頭一熱,時而肅然起敬,時而欣然一笑……在無數的藝術作品中,哪怕你只見過幾幅,也足以讓人生增色。如果你還沒有遇到,那就在本書裡與之邂逅吧。希望你從畫家多彩多姿的筆觸中,收穫感動與力量。我相信,美術館是療癒人心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