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佛教,上承唐宋宗風,下啟近現代佛教。著作數量之豐富、涵蓋面向之多元,遠邁前代。正好適用於學界目前強調種種科際整合、跨界互文的研究視角。
另一方面,明清佛教雖然有歷史、藝術、文學、哲學種種層面,但佛教畢竟還是佛教,神聖性的根源與終極關懷,一直縈繞在佛門中人的心中。
本書所收諸篇論文除了勾勒近世東亞佛門文化的豐富精彩之外,也同時嘗試探索面臨種種現實磨難之際佛門中人如何重新認識理想,乃至於親身實踐佛家理想的生命態度。
共收論文十二篇,分成三部分:
第一篇 明清佛教在東亞
探討日本普陀山觀音信仰、曹洞、臨濟宗、中世五山禪林、琉球佛教信仰,從東亞文化交流角度,認識明清時期禪林的影響力。
第二篇 文化話語中的佛教
由文學著作研究明清佛教,從中理解明清知識社群安頓身心之道。
第三篇 禪林文化論述
從清初「漢僧國師」與「遺民僧」,兩個看似政治立場截然相判的群體作品,重新解讀明清佛教禪林文化風貌。
本書「雜多性」、「入世性」、「互文性」三光譜交相映襯;由明清佛教反探漢傳佛教根源,且聽如何「倒吹無孔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