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看出來了,你就是少了領導力!
我教了十年領導力的課程,一直有一個不可觸碰的問題在教室裡徘徊,好像房間裡人人看不見的大象一樣,那就是:「如果你講的課程那麼有用,為什麼自己不去搞個公司?」我在私下裡聽EMBA的同學調侃說:「EMBA 就是一群沒有賺到錢的人,教一群已經賺到錢的人怎麼賺錢。」當然,張良並沒有創業,但他可以教劉邦當皇帝;彼得.杜拉克只是個旁觀者,卻幫助前通用汽車總裁艾爾弗雷德.斯隆打下半壁江山。老師可以用「志不在此」解釋,但這個現實又低智商的社會就是喜歡簡單聯想,聽起來有道理的粗話常常可以獲得最大多數的擁躉。
我一直篤信我講授的領導力課程是有效的。能否賺錢這件事在很大程度上與機遇、勇氣、情商有著更大的關係,所以很多沒怎麼讀過書的人也能夠一夕致富,進而獲得更強的信心和更大的賭注。但有沒有領導力卻是一眼就能看出來的。看什麼呢?看他的痛苦指數:一個人每創造一百萬元價值所需要讓自己和他人付出的痛苦量,就能夠衡量他的領導力。
就像我們小時候上學一樣,死命學習而成就的學霸不稀奇,開開心心考上哈佛的才是鳳毛麟角。社會是對教育的複製,因為教育教我們要想獲得成果就要付出代價,所以大部分人在工作時也都接受了這個「必要之惡」的前提。不信,你看多少企業家都是一副咬緊牙關的樣子。「今天很痛苦,明天更痛苦,後天很美好……」都有點兒曹孟德望梅止渴的意思。我接觸過很多創業者也有樣學樣,恨不得把自己和員工都壓榨出花生油來,還美其名曰「創業精神」。創業者本人打從心裡就不接受幸福和財富是可以兼得的,所以壓根也沒覺得這樣做有什麼不對。
我們的成長經歷決定著我們的領導力來源。一般來說,父母、老師、老闆,就是我們學習領導力的對象。學校裡並沒有專門的領導力課程,所以模仿成了我們唯一的途徑。你盯著員工加班的樣子,像不像你媽媽坐在你身後看你寫作業的畫面?你批評團隊缺乏動力的語氣,像不像老師說「你們是我教過最差的一屆」。至於你的老闆,他也許就是個經理人心態,「勤奮敬業、親力親為」是他的座右銘,所以你也學會了這一招,凡事成為員工的表率。我不是說這招不對,只是不夠。
我在系統化學習領導力之前就是這樣,雖然在學時也做過學生會會長,但完全不知道帶領團隊的章法。那時候我創辦了一本雜誌,為了不辜負股東們的期望,行銷、發行、廣告、團購我都全力以赴。作為總經理,我經常和大家一起衝在第一線,搞定一個又一個大小客戶。我甚至還算過這本雜誌有多少客戶是我親自談下來的,並以此為榮。後來,雜誌倒了,因為我沒有培養出任何一個好的業務員。我甚至連管理我家的小狗都遇到極大的困難。一點兒都不誇張,真的是極大的困難。不堪回首啊。
每個創業者所面臨的問題跟我當年一模一樣—對人性缺乏基本的瞭解、不知道團隊的生命週期、溝通時想怎麼說就怎麼說、除了績效指標之外,別的都不在乎。所以為自己和團隊製造大量的痛苦是一定的啊。你只知道自己玻璃心需要被關懷,覺得別人都應該是女漢子、機器人。你以為融到第一筆資金就好了,上市了就好了,被孫宏斌收購了就好了……
拜託你,醒一醒。愛因斯坦說:「持續不斷地用同樣的方法做同一件事情,卻期望得到不同的結果,叫做荒謬!」只有換方法,讓價值觀升級,才有可能破局,走上另一條道路。
我在講了幾百遍《可複製的領導力》課程之後,領導力的思維習慣和工具已經融入我的血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先是試著用它來管兒子,很管用:幾乎沒有讓我生氣操心的機會,孩子按照我們共同的願望健康成長。我也試著用這種思維幫助身邊的朋友管理團隊,很管用:團隊的氣氛得到大幅改善,朋友們紛紛送我股票以示感謝。後來我想,不如我自己創業試試吧,如果這次還不成功,那以後這堂課乾脆也別講了。
於是我創辦了「樊登讀書會」,不到三年的時間,發展了將近三百萬名付費會員,分會遍佈全球。前陣子我到美國出差,在機場遇到會員,在史丹佛大學校園裡遇到會員,在一個湖南小餐館吃飯,隔壁桌的竟然也是會員。我還不是很習慣大家都聽說過樊登讀書會的狀態,有一天,聽說分眾傳媒的創始人江南春在長江商學院演講時說,「樊登讀書會是中國頂尖人士的標配產品。」素未謀面啊,這樣強力代言,真好!
這其中最讓我開心的不是這點成績,而是我的工作狀態。我的團隊在上海,我一個人在北京。我幾乎兩個月才去一次公司,主要是和CEO以及高層團隊吃飯、開會。我的主要工作是讀書、養生和旅行。我們的團隊以九○後為主,CEO年紀稍微大一點,一九八六年出生的。就是這樣一群從沒有創業和在大公司工作經驗的孩子,創造著每年1000% 的成長速度。而且最重要的是,快樂。
這一次創業我沒有親力親為,而是依從杜拉克說的,管理就是最大限度地激發他人的潛能和創意。我相信團隊中的每個人都不願意成為被奴役的打工者,我所要做的只是讓他們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成為自己的主人,不迷信任何條條框框,不看重任何成功背景。我們只相信一點:學習可以改變自己,不會就學,學了就用,錯了就改,就看誰快。我在讀書會裡講的每一本書,都是為了我的團隊而講。他們會學習,分會也會學習。分會不僅僅是代理商,我們更把他們看作創業共同體。我們的書也是為他們而講。所以這是一個從下而上獲取行動力,從上而下獲取知識的創業生態圈。
當所有人都在祝賀我趕上了這波「知識付費」的風口時,我一般不表態,心裡想著,哪有什麼風口?那麼多做知識付費的企業,都被吹上天了嗎?領導力才是決定一個團隊能走多遠的重要指標之一。
本書所呈現的是我們團隊使用和奉行的管理方法和工具。沒錯,領導力就是工具包,一點兒都不神秘。怎麼和人說話、怎麼表揚人、怎麼批評人、怎麼分派工作、怎麼開會、怎麼創新……全都有工具可循。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按照步驟做,一開始可能有點兒不適應,覺得不如隨意發揮來得痛快,但時間一長,你就成為一個有領導力的人。
查理.蒙格說,打高爾夫球不能按照自己的本能來打,得學點兒專業技巧。做其他的事也一樣。如果你做什麼都希望隨心所欲,不願意刻意練習,你就永遠生活在一個低水準重複的世界裡。
現在有一句話很流行,叫作「勤奮的懶惰」。對,不學習領導力的工具,就是勤奮的懶惰。
推薦序1
最重要的一門職場課
你是不是也曾看過很多領導、管理的相關書籍,但始終在實踐上,缺乏強而有力的作法?如果有一本書,把領導力講得淺顯易懂,看完立即可現學現用,樊登老師的《可複製的領導力》絕對是你唯一首選。
這本書非常值得每一位職場工作者買來看。不僅是「領導力」這門課,樊登在各大企業教授多年,口碑迴響極大;也因為我本身就是「樊登讀書會」的鐵粉,每一年與一千萬名訂戶,聽老師解說五十本商管思想書,深刻了解他已把「可複製的領導力」的要領,用在他的指數型成長公司上,而且用得淋漓盡致。
領導力必須複製
多數人可能都有一個錯誤認知,就是認定「領導力」是難以傳授、不可複製的,認為「領導力」是一種與身俱來的個人魅力和特質。在東方,我們更樂於將領導神化。這也導致華人企業老闆,必須自己一直努力做,難有接班人,更不懂得如何培養部屬成為優秀的中間管理幹部,使得公司營運上,老闆都得親力親為,無法做到授權管理。
最常見的例子是老闆一手提攜栽培多年,已經養成的主管,好不容易可以獨當一面,管理與領導也逐漸成熟之時,竟然被高薪挖角、跳槽。老闆氣著跳腳,因為他多年可能就培養了這一位主管。
如果你看了這本書,你就明白「領導力必須複製」給更多人,這對於企業來說,不僅是風險分散,更是企業要想變大、變強,一定得做的事。而這往往是大多數台灣中小企業輕忽怠慢之事。在只重視業績,不重視也不懂得如何養成中間幹部的情況下,企業很難長遠發展。
管理與領導大不同
領導不是管理!樊登認為「管理」與「領導」最大的不同,在於員工對於管理的初心來自於「怕」;領導則是出自員工對於在上位者一種「尊重」與「信任」所展現的態度。「怕」的體現來自於公司管理獎懲制度──組織考核升遷多半是管理你的上級說得算,所以你礙於生計、為求人和、希望被提拔,不得不「怕」。而一名優秀的領導人,卻是善於營造團隊氣氛,懂得將公司的價值觀與制訂的方向,清楚地傳遞給每一位成員。促使團隊上下齊心、士氣高昂,都是源於信任和尊重領導者,才會長出的事。
我們每一天在職場上都扮演著:領導者、管理者、執行者三種角色,只是因職位高低、工作性質、個人認知而有比例多寡罷了。你若想要在職場上表現卓越,企業若真想要全員提升,就必須認清楚,如何讓管理者可以真正透過別人來完成工作,如何培養更多領導者,使團隊營造「贏家氛圍」。唯有提升領導力,才能促使執行力高效。相反的,沒有領導力的人,不僅難形成一致的共同目標,適當的給部屬即時反饋,規則也制定不清不楚,終究團隊不是心甘情願、全然投入,只是因為怕犯錯、怕滋事、怕責罰,而為生存所需工作。相信,這也絕不會是你樂見之事。
我深深覺得這是一本指導職場工作者成為卓越主管、幫助企業主培養領導人才的最佳教戰手冊。在此誠心推薦給每一位想要提升領導力的你!
文/許景泰(SmartM世紀智庫執行長)
推薦序2
領導力可以習得
樊登的聲音是經常陪著我睡覺的,有幸推薦他的大作,實感榮幸。
當然,他的聲音陪我睡覺不是因為我有什麼取向,只是因為我是「樊登讀書會」的忠實會員。在這個知識大爆炸的時代,越來越有一種惶恐感,生怕被這個時代無情地甩下,所以總是抓緊時間學習知識,升級自己的認知。
可是,學到的知識越來越多,又開始有一種悲哀感:原來最年輕、學習力最強的時候,我們學了太多錯誤的觀念,理論構架錯誤,導致到了這把年紀還需要清空很多觀念才有機會重構生長。
這些錯誤的觀念包括:只要努力就能成功;領導力是一種藝術;性格決定命運;牛頓是因為蘋果砸在頭上獲得啟發才發現了萬有引力;馬雲在廁所裡融到了幾千萬美元,之後飛黃騰達等等。
總之,要麼雞湯,要麼靈感,要麼天註定。沒有邏輯、方法、推導、機率判斷等一套科學的思維系統。
其實,作為社會化的智慧生物,人是具備很強的自我改造能力的。只要堅信方法論的有效性,構建起自己的科學思考邏輯,我們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刻意練習,獲得很多看起來傳奇的能力。
這本書想講的也是這麼個道理,領導力其實並不是一種某些人才具備的天賦,也不是一種不可意會的藝術,而是人人都可以掌握的一種能力,和學習語文、數學在本質上沒什麼區別。
更重要的是,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每個人都變成了一個節點,即便你不是職場領袖,也同樣需要領導力在社會上彰顯你的價值。因此,非常建議大家認真閱讀此書,相信自己也能鑄就和那些大老闆比肩的領導力。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文/傅盛(獵豹移動首席執行官)
推薦序3
管理有標準
從管理幅度的有限性來說,任何管理都是團隊管理。雖然團隊的層次不同,但團隊管理的內容仍然離不開計畫、組織、指揮、協調、控管等職能。管理並不複雜,就是這些事情,做得高明,就是大師。人們津津樂道的往往是大師們的驚心動魄和神來之筆,耳濡目染之中往往忽視了那些基礎而扎實的工作。但很多企業,就是這些基礎的事情沒有做到位,有損團隊的事業,吃了大虧,即使站位到風口也會掉下來。
正如本書所揭示的,這些管理的基礎工作,經過了百年來現代管理學的研究,已經形成了一套基本規範,有一套標準化的操作方法。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天縱英才,某些時候也想聽聽其他人的意見,那麼如何啟發大家發揮創意、暢快表達?腦力激盪是耳熟能詳的方法,但大家掌握執行要領了嗎?動作規範沒變形嗎?是不是或拘謹或對抗,難以達到效果呢?還是好好複習一下這套標準化的動作吧。
再比如,當你收集到足夠多的創意後,如何分析評估並做出決策呢?我們可以使用「六頂思考帽」這個工具,採用平行思維的方法,將團隊智慧整合起來,避免將時間浪費在無意義的爭執上,高效率地做出有價值的決策。
圍繞著管理的各項職能,本書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鑒和參考的標準化工具,比如,如何進行目標管理、如何進行團隊溝通、如何傾聽。雖然介紹並不完整和系統化,但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幫助。如果作者能在這方面做出更多的思考和整理,一定會帶來更大的貢獻。
這樣一些基礎性的工具,是成為管理者的基本功課,不能保證帶來事業上的輝煌,但能使管理者更專業。有些管理者喜歡自己琢磨,形成自我欣賞的做法,往往也很有效。只是他們不自知的是,他們琢磨出來的「創見」,其實早已被總結並規範化了,他們只不過再「發明」了一次,這種自我滿足感和付出的時間成本是否匹配,就見仁見智了。
我們欣賞那些明星企業家,研究他們,但不可模仿他們,因為我們還有很多基礎的標準化的功課沒有做。作者能夠以自己創業的親身管理經歷撰寫這本書,尤其是在強調基礎管理的部分,的確有其獨到之處,請讀者借助這本書,腳踏實地,好好練習基本功吧。
文/陳春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管理學講席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