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rt Sack說:「空間(Space)是一種思維方式。」G. McCracken指出,沒有消費性商品,文化中自我界定、集體界定的行為將成為不可能。J. Baudrillard主張「商品」(Commodity)愈來愈帶有「文化」的意味,而逐漸不是一種純粹的「物品」。以「創意階級」一書聞名於世的Richard Florida最近提出另類創新觀點:「世界不是平的,三度空間的『地點』(Place),遠比過去來得重要,全球化反而讓『地點』在每個人的生活中變得更重要。」可見「空間」、「商品」、「地點」三者,在當今與未來的創意城市中絕對不可或缺。
本書作者一方面指出空間「美學」的型塑,人人都會受到美的吸引,古老諺語:「情人眼裡出西施」,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世界中找尋符合自己的美感,而這種美感是如何創造出來的呢﹖是與生俱來的,還是自身從社會實踐中得到的﹖另一方面,告訴讀者,隨著全球化邁向多元化與創新性,「商品」與「地點」大大促使都市的經濟結構與主題性格,與過去大不相同,為人們所提供的生產方式、就業市場與生活品質也都跟著發生差異。在「商品」層面,書中論述聚焦在「文化」、「創意」、「商品」三者之間的關聯,強調一個成功的文化創意產品必須於消費者與文化間建立一道無形的連結,透過連結,讓消費者可以回憶起文化特色,進而延續與保存文化。在「地點」或「空間」層面,本書指陳文化遺產發生的經濟現象或文化創意,成為創意城市的一環,並且介紹國內外成功發展出來的有形與無形文化資產場域再利用經營案例。本書也針對六個文創園區的開發方案與成效,進行優劣的評估,其實,作者隱約透露出一個見解:可藉由文創園區的發展成功與否,讓讀者知道城市排名,也讓讀者掌握城市發展與創意經濟的關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