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童話理解世界史
胡川安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主編
「很久很久以前……」
故事總是這樣開始的,從小聽著長輩跟我們說著一個一個的童話故事,然後再將童話故事傳承給我們的下一代,但童話故事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呢?知名的格林兄弟在十九世紀收集了相當多的「格林童話」,其中有些故事的歷史竟然長達上千年。
近來人類學家和民俗學者的研究也證實了格林兄弟的說法,透過兩百七十五個童話故事,再援引生物學的相關研究方法,英國的人類學家泰拉尼(Jamie Tehrani)和葡萄牙的民俗學家達席瓦(Sara Graca daSilva)指出很多西方的童話故事早在六千年前就開始了。
童話故事的起源可說是跟人類文明的興起一樣久,當人類有比較複雜的表達能力時,就會透過故事理解世界,並且在傳承故事的過程中,加入每個時代不同的特色,讓童話故事留著時代的印記,因此,童話故事也可以說是廣義的史料之一,《童話裡隱藏的世界史》透過從小每個人都在聽的童話故事,抽絲剝繭的傳達背後的歷史訊息。
打開書的第一則故事就是到處亂晃的白馬王子,童話中的《睡美人》和《白雪公主》最後都有拯救公主的白馬王子,為什麼白馬王子會到處出現?而且哪來那麼多的白馬王子?由此可以透露出真實的歷史訊息嗎?羅密歐與茱麗葉至死不渝的愛情故事象徵著什麼樣的時代背景呢?哈利波特當中的角色象徵著什麼樣的成長過程?
這本書都可以給讀者們詳盡的解答,以往那些熟稔的童話故事,還原到歷史情境中,王子與公主浪漫的故事或許破滅了,但在閱讀的過程裡,反而讓我得到更多的故事和背後的時代意義,也可以知道隨著時代的不同,不合時宜的故事情節逐漸被刪除,以符合當時的養育觀念。
透過《童話故事裡隱藏的世界史》也讓我讀到每個時代對於童年看法的不同,還有兒童養育方式的差異。我們現在細心照料自己所生育的小孩,認為孩子是「天真的小天使」,而且以鼓勵代替責罵的做法,但不是每個時代和社會都如此。在《童年人類學》(The Anthropology of Childhood:Cherubs, Chattel, Changlings)中,人類學家大衛‧藍西(David Lancy)大規模的觀察人類不同的社會,發現我們現在「幼兒至上」的觀念是晚近受到美國文化影響所致。這本書中提到的《紅舞鞋》(The Red Shoes)中的卡蓮,或是《花衣魔笛手》(Rattenfänger von Hameln)都可以讓我重新思考兒童養育的一些議題。
透過童話理解世界史,的確是一種書寫歷史的新方法,讓讀者既熟悉又陌生,每個人都熟悉那些童話故事,但同時又陌生於童話故事所在的時代背景。童話故事中的人不再只是公主與王子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而已,他們有著不順遂的人生,也有必須面對的難題,有血有肉,有喜有悲,如同我們一樣。
學習在大歷史與小歷史之間換位思考,迎向未來
耿一偉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近年在看《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軍艦島》及《與神同行:最終審判》等賣座韓片時,我發現裡面有很多「換位思考」,好人與壞人的對立不是絕對的,表面的好人經常也有壞的一面,平庸的邪惡也有不得已的時候。這幾部影片也展現表面的對立是如何受到國家或民族等絕對思考的形塑──簡單來說,就是歷史的力量。
等讀完《童話裡隱藏的世界史》,我才發現這樣的多元理解,在韓國並不是特殊的現象。這本淺顯易懂的暢銷書,處處展現設身處地的同理心,強調只要能掌握換位思考,「過去的歷史大門將會關上」(頁一九六)。
人與人之間會彼此互相傷害,在於我們認為自己的原則絕對是對的,喜歡用類型或概念來掌握他者,比如猶太人或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等,不願面對活生生的個人,去觀察刻板印象背後的細節,懼怕複雜化的多元理解。
《童話裡隱藏的世界史》讓我們懂得謙虛,理解到之前習以為常或信以為真的許多事都是被歷史建構的。而且這些都是大寫的歷史,只著重統治者權力的有效性,壓抑不同的雜音,而那是一樣值得關注的小寫歷史。在這本書中,我們會讀到很多小寫的歷史,它們是那麼的有趣,比如在歐洲為何紅髮會成為歧視的象徵,或是英國寄宿學校的種種有趣典故。《童話裡隱藏的世界史》讀來令人興味盎然,相信每位讀者都會有所收穫。以我自己為例,即使住過歐洲,去過很多地方,喜歡大量閱讀,但我還是在這本書中,發現許多之前不知道的典故與觀點。
可能受到小時候聽外婆說故事的影響,作者朴信英在談論不同事實與觀點時,口氣總是溫和而堅定,沒有諄諄教誨的高傲姿態,或是得理不饒人的全力批判。她相信讀者具有完整獨立的判斷力,並在本書結尾強調:「希望大家可以欣賞各個民族間不同版本的《灰姑娘》。這當中不僅能看出該時期的歷史與社會背景……我們每個人都有遇見其他灰姑娘的權利,也有權利透過不同的故事來理解世界,一同成長。」
雖然書名是《童話裡隱藏的世界史》,但主角並非只有童話,尤其是第二部與第三部,甚至把大量焦點放在歷史以及莎士比亞或雨果等人的文學作品。我覺得這樣的書寫策略很有趣,讓原本想透過童話閱讀世界史的讀者,到最後卻發現世界史往往也是隱藏版的童話,具有神話的功能,是一種過度簡化的世界觀。
朴信英提倡閱讀的力量,尤其是「現在的孩子……沒有時間閱讀,單靠手機和電腦接觸世界,他們能和我們一樣從豐富多采的故事中成長嗎?」不少線上遊戲都採用神話或大寫歷史(比如奇幻小說或二戰),其中角色的善惡對立也是絕對的,在追求擊敗對方的終極目標之下,根本沒有換位思考的空間。但是換位思考必須建立在對事實的理解與尊重上,而這唯有透過大量閱讀才能達到。
《童話裡隱藏的世界史》的參考文獻有一百零三本歷史專著,其中三十四本是韓國人自己寫的西方研究,等於是三分之一,足見韓國已有完整獨立的世界觀。另外,我觀察到一個有趣的現象:書中大部分都是西方的例子,偶爾才會畫龍點睛地提到韓國童話或相關歷史。我相信作者這樣做是有特殊用意,她要把最美好的那一塊蛋糕留給我們。那就是對於亞洲的童話與歷史,不論是自己或鄰近國家的,都需要靠我們自己去提問,去挖掘那些被隱藏的聲音。我們應該期許自己可以成為另一位朴信英。
進擊的讀書心得
蕭秀琴
作家
這一本翻開之後就停不下來又會一直停下來的書,是歷史書,也是一本讀童話的歷史筆記。《童話裡隱藏的世界史》不僅寫出了一般人童年時期讀童話的困惑,甚至,跟著作者卜申英的獨特心靈看世界,還會讓讀者發出「哇!」原來還有這件事的讚嘆。
不能停下來是因為這本書從第一章就以最吸引人的白馬王子挑起讀者好奇,並拋出為何白馬王子要到處亂晃且剛好就能遇到公主的提問,接下來還有讓我們期待的巫婆、狼人等角色登場,以及黑森林在哪裡等種種有趣的問題,讓人想要一口氣讀完。但是,這本書的主題是大部分人的童年記憶,在閱讀過程中會不斷回憶、停頓,把我們帶回童年閱讀的美好時光。
童話被歸類在兒童文學,是神話故事、鄉野傳奇、地方史的精髓濃縮,以及當地民族採集者或詮釋者(當代的編輯與作家)的世界觀,例如我們熟悉的日耳曼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話》、北歐丹麥的《安徒生童話》,以及早期法國作家夏爾・佩羅蒐集的童話集等,而這些故事也都是本書取材的主要內容。若能以歐陸各地區的歷史脈絡為主軸,輔以時間相呼應的童話故事章節,你會發現讀完本書之後,到高中時期所該具備的西洋史知識幾乎臻至完備。因此,這一本書也是很好的歷史課補充教材,能增進我們對教學課本外的細節與豆知識。
例如《白雪公主》中皇后的魔鏡,埃及人在公元六千年前就開始使用鏡子,但古時候的青銅鏡與玻璃鏡不夠清晰,要到威尼斯人用錫與水銀塗在鏡子背面以後才比較能顯像清楚,而古時鏡子的模糊影像竟成了巫婆的魔鏡,這一段中世紀的獵巫史雖是大歷史中的小細節,卻能讓讀者更深刻的理解法國大革命以前歐洲各公國間的民族交戰、聯姻,以及領地的劃分特質,因此,有心的讀者在閱讀過程中配合世界地圖一窺全貌,又會得到不同的樂趣。
從這一本書的敘事也可以看出作者有一顆開放的心靈,是一位打破框架的說故事者。尤其,閱讀歐洲史有一大段時間必須跟著羅馬史與基督教發展的歷史脈絡,隨著時代的演進,早期童話版本與後期受現代化影響的童話版本,呈現了不同的民族性和人類心靈圖譜,作者為此做了一些童話的版本比較,讓讀者閱讀時的歷史脈絡更加清晰明白。另外,像是西洋史中,東西羅馬帝國、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拜占庭和神聖羅馬帝國如何區分?跟著作者的提問與追尋歷史的過程,就能對這段複雜的歷史有較深刻的瞭解。
除了歐陸歷史脈絡,童話故事裡的英國史與航海時代造成的美洲史,也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一探究竟的途徑。《亞瑟王傳奇》(The Age of Chivalry)中日耳曼民族擴散的軌跡,《紅舞鞋》裡清教徒遷徙的歷程,《愛的教育》(Cuore)有一則〈尋母記〉(Dagli Appennini alle Ande),也就是我們熟悉的「萬里尋母」的故事,跟義大利人移民南美洲阿根廷的歷史息息相關。看完這一本書,好像讀完一部簡明的西洋歷史。
對於一位經常自省與探問的作者來說,這並不足夠,在寫作的過程中,她不斷與自身所處的韓國社會情境與歷史脈絡做對照,回過來梳理自己的國族史。最後一章講的是大家最常使用的灰姑娘,從最早版本的灰姑娘、迪士尼改編後的仙杜瑞拉,再回到韓國童話〈大豆紅豆傳〉,談女性獨立自主在歷史進程中博鬥的演變,回歸到作者寫故事的初衷:說故事,說一個能被傳送很久的故事,是人類的本能。
那些公主與王子教我們的事
螺獅拜恩
暢銷人氣作家
很久很久以前(童話故事必備起手式),有一系列名為《令人○○的格林童話》在臺灣出版,內容以《格林童話》為創意來源,加上些許來由不清之傳說史料,將《格林童話》改寫為羶色腥且蘊含暴力情節之刺激故事,一時之間蔚為風潮,人手一本小黃書,還可正色對父母師長說:「我在研究歷史典籍好嗎!?」(嚴肅推眼鏡)。
其實個人不在意該系列小說是否會「令人站立」(到底是哪裡站立說清楚!?),亦不擔憂格林兄弟九泉之下難以瞑目,畢竟從各種作品或日常人、事、物中汲取創意,創作作品是創作者的自由。我擔憂的是,由於網路上以訛傳訛,許多讀者誤以為其乃《格林童話》真實原典,至今仍有許許多多誤會尚未解開。
童話故事與經典小說背後有諸多值得探究、討論的著作脈絡與背景,人們幼年時期翻閱,獲得的是建基於精彩情節上之純粹閱讀喜悅;長大成人後,歷經潮起潮落、伴隨酸甜苦辣之人生歷練,重讀舊作則可擷取不一樣的感情或美學體驗,淵遠流長的歷史賦予作品深刻教誨、寓意,故我一直殷殷期待,希望出現一本正本清源的好書,輕輕拂去包覆在童話上的氤氳霧靄,賦予舊作品新精神、新生命、新知識,而這本書正是《童話裡隱藏的世界史》。
《童話裡隱藏的世界史》由熱愛文學的韓國作家朴信英所著,跟眾多讀者一樣,閱讀是她生命的養分、靈魂的救贖、孤單時的同伴、漫漫長夜之引路者,其啟蒙者是多達五十本之《世界名著童話全集》。兒時對劇情的疑惑逐漸積累,成年後,朴信英開始探索故事背後隱藏之歷史、政治及文化,挖掘表象下的真實,以二十九篇知名文學為主題,討論史實與故事的連結,不同年代、社會風俗習慣對童話的影響,進而開拓讀者的眼界與世界觀。
掩住你的嘴巴,停止打呵欠,千萬別以為「歷史」即代表枯燥、無聊、乏味。把我們過去學習的僵化填鴨式教育拋諸腦後,年表、朝代、何地出產鐵礦、何地又種植大豆不再那麼重要。《童話裡隱藏的世界史》全書提供脈絡分明的完整史觀,將沉悶單一的選擇題和填空題,延展為無限遼闊的問答題,白馬王子、吸血鬼、吹笛手、聖女貞德、灰姑娘等知名角色都從紙頁上活過來,揮舞代表正義的長劍或輕快翻飛洛可可式蓬裙,隨悅耳又神祕的笛聲翩翩起舞。
本書依角色類型和故事調性分為四大部,首部敘述狼人、巫婆與壞皇后等角色背後的歷史真相,例如:白馬王子、睡美人的王子和長髮公主中的王子,為何總是閒來無事四處「趴趴造」?難道「流浪到淡水」也是王子肩負的使命之一?
書中引經據典,說明中世紀王子的悲歌,在星羅密布的小國中,雖貴有王子之名,然次子以下卻無繼承權,只能離鄉背井,經由騎士修行尋覓另一半。撿到像白雪公主這種能繼承國家王位的公主可謂賺到了!與其說白雪公主覓見良人,不如說白馬王子中了頭彩,透過締結婚姻便能獲得自己的王國與歸屬,無怪乎之後每個王子都著迷似地摸著魔鏡問:「魔鏡啊~魔鏡~請問哪裡有免費的公主可以撿?」(並沒有好嗎!)
第二部則討論在政治利益拉扯下重生的英雄。本章節極適合搭配當代神話學大師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的《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一同閱讀,兩者對於英雄的誕生、崛起和殞落,均有通透明澈之解析、看法,令人獲益良多。譬如在歷史上真實存在的德古拉伯爵(弗拉德三世)為何被視為吸血鬼的化身?在羅馬尼亞境內,弗拉德三世明明是忠誠的基督教徒,勇猛對抗伊斯蘭勢力,與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數次交鋒,是驍勇善戰的民族英雄。然而因其執法嚴峻,兼之西方人對其他人種的偏見與不解,弗拉德三世被披上邪惡的外衣,成為吸血鬼的原型,散布名為「恐懼」之瘟疫。
由上述簡單舉例可知,《童話裡隱藏的世界史》考據詳實嚴謹,解說細膩入微,除卻周詳歷史考究外,更搭以多幅地圖、傳世名畫與版畫等輔助說明,為童話背後的世界史,增添活潑有趣的生命力。
更難能可貴的是,韓國社會的封閉文化與低下女性地位,和古老童話中的帝國主義、白人男性霸權,彷彿兩座互相映照的鏡子,舉例來說,書中第四部提及《灰姑娘》在歐亞大陸有近千個版本,一八一二年的格林童話版,原欲傳達女性自力更生、獨立自主的概念;然而迪士尼採用一六九七年法國作家夏爾‧佩羅的版本改編為動畫電影,雖然夏爾‧佩羅筆下的灰姑娘綴有更多精靈奶奶、老鼠僕役等幻想元素,但坐享其成、等待他人救援的仙杜瑞拉卻釀成了一股根深蒂固的「灰姑娘情節」。
故作者在書中極力填補文化與時代鴻溝,關心並強調文本中的種族、性別與政治意識,消弭歧視,推動全新價值觀,是本寓教於樂、立意深切,適合大人與小孩細細品味的佳作。